让学生享受同等的“爱”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f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既担负着教学工作,又担负着教育工作,事无巨细,琐碎繁杂,每天的喜怒哀乐,无时不在弹奏着一首中高低音的交响曲。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不和谐的音符——后进生,这些后进生如同大树下的小草,往往得不到阳光的普照。如何能让那些大树下的小草也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就需要班主任对他们给予更多得关注,让“爱”的阳光照进他们的心灵……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生”和“后进生”也要端正态度,掌握好方法,这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
  一、公平对待“优生”和“后进生”
  对“优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优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优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二、用“爱”温暖每一个后进生的“心”
  有人说,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正如江泽民所说:“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用“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领悟到: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爱的艺术,老师的教育就像绵绵春雨,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哪怕是教师一个慈祥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一次轻轻的抚摸,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涟漪,都会让学生备受鼓舞,获得无穷的信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
  我班上的小颖同学,他是学校闻名的捣蛋大王,只要提起他,无人不摇头。对他,我没有嫌弃,而是以慈母般的爱去感染他,想方设引导他;还多次与他的父母商讨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经过多方努力,小颖同学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原来无法和同学相处、无法坚持上完一节课、無法独立完成简单的作业……现在他能主动留下来和值日生一起打扫教室卫生,主动交作业,见到老师、同学能有礼貌地打招呼……他的进步让我们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妈妈更是说:“老师是我孩子的恩人!”
  三、架起“爱”的桥梁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的确,教育就是应该从爱出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正在健康成长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用“爱”来感化学生。 我曾教过一位名叫小龙的学生,他“闻名”全校,可以说是“无恶不作”,甚至有的老师都不敢“惹”他,同学更是对他“惧”而远之。经过探访、了解,原来小龙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顽皮、爱打架、不学习而又有偷窃小钱物的坏毛病。他母亲在他三岁时就离开家外出打工,从此渺无音讯,家里还有一个体弱多病的爷爷,整个家庭的担子全落在了他的父亲身上。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跟不上,小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吃,买自己喜欢的玩具玩,而自己却身无分文。爱玩,贪吃的欲望让他经常偷窃同学的钱物,有时还用暴力要挟同学要钱。虽经过老师的再三教育和惩罚,但他为满足自己已尝到偷窃所带来的甜头,也宁愿忍受批评和惩罚,甚至惨遭父亲给予的皮肉之苦也不肯改过自新。对小龙这样的学生,我首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多与他交流,了解他的想法,还经常请他吃他喜欢的零食,有时还送他玩具。一次,我发现他大冬天还穿着薄薄的单衣,就给他买了两件棉衣。渐渐的,他竟然变得能遵守課堂纪律,还热爱做好事,不论学校哪位老师让他做事,他都会积极去做好。见到我更是会主动“抢”过我的手提包说:“老师,你这么瘦,让我来吧!”有一天,他竟然硬要往我的手里塞了一盒润喉糖,他说:“老师,你的声音沙哑了,我上网查过,这种润喉糖最适合你……”接过那盒润喉糖时,我竟然落泪了,我终于流下了幸福的泪水!那一刻,我知道我的“爱”终于融化了他心。那一盒润喉糖至今仍在我的抽屉里放着,我会一直珍藏着它,因为“它”是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爱”的见证!
  爱心,是战胜困难的源泉;爱心,是战胜困难的动力,也只有 用“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爱”才能温暖学生的心;我要用我的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其他文献
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种资格,我会说那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爱心。  ——(英)伊罗丝  的确,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也有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当一扇门关闭,必會有另一扇门开启。”其实后进生并非是我们印象中的那样无可救药,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肯定也存在着一些奇
期刊
在累和快乐中慢慢体味教书的滋味,在吸纳新鲜血液的同时,对自己曾经的成长故事细细咀嚼回味……在我教书生涯的第五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有一次,语文课上学生不专心,表现出疲惫状态,精力不够集中,引起我的发怒,于是我在课堂上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授下一课的同学。结果,学生好了
期刊
长期以来,一提到识字,低年级的学生就喊冤,家长就头痛,老师就摇头,为什么?因为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心理适应过程,许多年以来,小学的识字教学都是用一种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那如何避免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乏味呢?这些年来我从事低年级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
期刊
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壮、瑶、汉三个民族杂居的地区,在这个片神奇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保持着各自古朴而特有的民族风俗、学生们就是从小在这种丰富的民族文化环境里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和近距离接触中成长的。他们不仅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保留了本民族地区的风俗、更主要的是要肩负起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挖掘壮、瑶民族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丰富的少数
期刊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几点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期刊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节课知识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分类和整理,统计表的一些基本知识,继而学习例1的“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有以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这节课的知识又是这个单元的起点,为学好下节课以一当几的知识做铺垫。所以说,学生应该把这节课学好。  教材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来呈现分类计数的结
期刊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当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也能因为通过亲身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上升到更深的层次,实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化理解与认知,进而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高效性与有效性。下面,笔者就在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式教学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的探讨。  一、在合作探究中进行体验,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
期刊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師生共同创设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快乐,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小学四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传接球是非常重要的篮球技术,运用好传接
期刊
中央教科所潘自由教授研究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一村重大变革,他把单一的课堂上的作文教学变为开放型的多渠道说、写训练,这就是使得在言语交际表达訓练中可以极大程度地对儿童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是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训练形式要不断创新  就是说同一个话题,教师要善于创设各个不同的情境,变着法儿让学生进行交际练习。  1. 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想
期刊
摘要:石林是撒尼族的聚居地,阿诗玛的故乡,最能体现撒尼文化的要数远近闻名的“火把节”。本文以“火把节”为切入点,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大班系列主题活动《火把节》,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了撒尼族的“火把节”及相应的民俗风情,增进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本文借鉴此次活动,对今后幼儿园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以节看文化”的教学方式。  關键词:撒尼族文化;火把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