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西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在这漫长的文明历程中,鼓舞始终伴其而行,也可以说山西鼓舞文化的发展就是其文明发展史的缩影。襄汾“转身鼓”是流传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一种动作性很强的民间舞蹈艺术,其表演多以左右转身击鼓为主,因此得名“转身鼓”。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的舞姿动作主要以模仿人们的劳动生活情景和自然景象为主,惟妙惟肖,淳朴可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关键词】转身鼓;发展现状;动作特点
“转身鼓”是流传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一带的民间鼓舞,在山西民间民俗艺术中具有代表性。“转身鼓”跟一般的民间舞蹈比较起来难度较大,要求学习者要有较好的节奏感,手脚身体要灵活,反应敏捷。它集击鼓演奏与舞蹈表演于一身。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正在急速湮灭、流失和消亡,一些老艺人的离世使得许多独门绝技面临着失传与灭绝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发展转身鼓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襄汾转身鼓的概述
(一)襄汾转身鼓的概述
“转身鼓”是流传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一带的民间鼓舞,它主要是由八名鼓手分成四对分别围着四面鼓进行击打表演,其动作以各种转身击鼓为主,因此得名“转身鼓”。襄汾转身鼓中要数张礼乡令伯村的“令伯转身鼓”和城关镇夏梁村的“夏梁转身鼓”最负盛名。
“转身鼓”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在建国前,它靠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传承发展着,主要为庙会的祭祀活动演出,“令伯村转身鼓”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才亮相一次,“夏梁村转身鼓”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才能看到。除此之外,它们不参加任何节日和庙会的演出活动,而且表演地点也只限在娘娘庙前的广场或庙会对面的戏台子上。传承关系只限于本村发展,对鼓手的选拔和技艺传授有着比较严格的条框限制,每一代传承鼓手只培养十几个人,一直是由村里负责庙会活动的会首亲自抓,所以襄汾“转身鼓”历经多次战乱还是比较顺利地流传了下来。
建国后,人民群众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摒弃“转身鼓”只为祭祀表演的旧观念,打破许多旧礼节、旧规矩,“转身鼓”一度被群众们称为“翻身鼓”,在各种传统佳节及喜庆活动中都能观赏到“转身鼓”的表演。文化革命期间,“转身鼓”被禁锢十年,一些曲牌和表演技巧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被遗忘失传、非常可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传统民间艺术受到普遍重视,“转身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也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艺人们解放思想,不仅积极培训男鼓手,同时还培养了许多女鼓手,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并且到当地省、市参加比赛和展演。
(二)令伯村与夏梁村转身鼓的相关传承人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现在令伯村转身鼓的传承人是张振江、张国良,夏梁村转身鼓的传承人候生海。
张振江老人是令伯村转身鼓的第四代传承人。他生于1946年7月,听他老人家说:他从11岁开始学习转身鼓。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从没有挨过师傅训斥,是师傅最喜欢的徒儿。他从70年代就开始成为教练,传授转身鼓技艺。他打破规矩,于1973年带头培训村里的姑娘媳妇,打转身鼓,震撼了全村老少,使令伯村转身鼓焕然一新,更加绚丽夺目。从2000年以来,他一直坚持辅导村里小学的孩子们表演转身鼓,先后培养了一百多名娃娃骨干,使令伯村转身鼓的传承发展充满了希望。
张国良是令伯村转身鼓的第五代传承人。他生于1962年7月,12岁跟随张振江学鼓,是个名副其实的鼓迷。他的表演非常惹人注目,舞姿粗狂豪放、动作幅度很大,左转右旋、蹲起跑跳、挑槌击鼓、一招一式都非常到位,很好的传承了老一辈艺人的技艺。
候生海生于1941年,他从13岁开始学习转身鼓,十分勤奋认真,文革结束后他立刻投入转身鼓的传承工作,培训了一批批鼓手。他大胆破除了封建社会女人不能打鼓的封建旧俗,带头培训女孩子打转身鼓,对原来的表演格式也进行改革。2009年春节社火活动中,他又扩大了表演队伍,亲自编排训练由40多人表演的转身鼓,在全县春节正月十五社火比赛中荣获金奖。
二、令伯村和夏梁村转身鼓的发展现状
(一)令伯村转身鼓的发展现状
从张振江老艺人那里得知:他是第四代传承人,他已将全部的技艺教给了自己的侄子张国良。封建社会时期,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转身鼓的表演传男不传女,教授的人面也很窄,只教授当地12岁左右的孩子,因他们的身体在打鼓旋转中比较灵活,对动作的接受能力也较快。建国后,人民群众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摒弃“转身鼓”只为祭祀表演的旧观念,打破许多旧礼节、旧规矩,由当时的只教少年到现在的只要喜欢有兴趣学,无论男女都可进行表演。
“转身鼓”跟一般的民间舞蹈比较起来难度较大,要求学者要有较好的节奏感,手脚身体要灵活,反应敏捷,它集击鼓演奏与舞蹈表演于一身,要求要熟背曲牌,牢记动作,学习转身鼓要比一般的民间舞付出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多精力去练习。因此现在的人们迫于生计很少人会专注练习,能够熟练掌握动作技巧及表演形式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他老人家这些年共教了全村300多人,2001年,表演阵容已达到344人。但由于令伯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太景气,在这方面的投入力不从心,参加“转身鼓”训练和演出几乎没什么报酬,因此培养出队员都忙于养家赚钱逐渐退出活动,导致队伍组织越来越难,培养出的几批学生现在也都上大学了,都忙于学业或生计集合不到一起,组织演出的演员召集不齐,导致无法表演。
(二)夏梁村转身鼓的发展现状
从侯海生老艺人那得知:夏梁转身鼓一共分为12段,现在能全部打下这12段的人只有他本人,同他一起学习的其他老艺人在世还有2位,他们只能记起前6段。
近十多年,能担任教授“转身鼓”全面技艺的老师,目前靠的仍是村里这几位70岁左右的老艺人。老艺人传授的对象仍是以本村组织的队伍和本村小学的孩子为主,而且只学部分曲牌动作,年轻一代对全面学习掌握表演技艺的热情有所减退,对曲牌、动作的真正内涵知识了解甚少或不清楚,师资接班人面临断档。现在老艺人传授仍是靠口传手教的老办法,和老艺人自己总结下来的鼓谱,而难度较大的表演逐渐被冷落不用,也将导致失传。 在2009年的时候,本村小学要进行六一儿童节表演,校长找到了老艺人,要求老艺人教授4年级小孩转身鼓表演,由于时间较短的,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有限,只教授了其中一段曲牌的打法,此次表演村委还专门买了20几面鼓和锣,在这之后学校也没有再组织过此活动,这几年里升孩子们也都没有看到转身鼓表演的精彩画面。
三、令伯村和夏梁村转身鼓的动作特点分析
(一)令伯村转身鼓的动作特点分析
转身鼓的动作主要是以击鼓心、鼓边、碰鼓槌发出的声音来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和情景,所发出的咚、唧、扎、马四种基本声音,有节奏、有规律、有快慢、有强弱地运用到各种曲牌中,使之构成和谐而形象的音乐。
其传统的表演形式大致是:将四面架子鼓按正方形摆放,鼓的间距约两米,八名鼓手分成四对,两个人围一面鼓背对背站,形成四人在里圈,四人在外圈。外圈的鼓手位置比较固定,只围着自己的鼓进行左右移动旋转击打。内圈的鼓手则非常活跃,他们不仅和相对的外圈鼓手来回对转击鼓,而且在每一个曲牌开头和尾声都要四人集体逆时针旋转三次,依次移换三次鼓位置,不断地变换表演伙伴。
1.动作的对称性
转身鼓的表演中,基本上都是后几拍的动作同前几拍动作对称,方向不同、左右交替表演。“转身鼓”表演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音乐的对称性和动作的对称性都非常强。除开场曲牌外,所有曲牌的开头和结尾都一样,而且这两部分的句型格式也大致相同,很好区别,鼓手的表演动作规律也上下呼应,大致相同。中间部分是各曲牌互相区别的精华鼓点,其中大小乐句大多是双句格式,鼓手的舞蹈动作也是对称表演。音乐的对称性和动作的对称性非常便利于人们对“转身鼓”的学习与传播,“转身鼓”能流传至今,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盖腿撩鼓”:第一二拍:左脚做“盖腿”从鼓上漫过,同时双槌在左膝下“交叉击槌”。第三四拍:左脚落地成右“踏步半蹲”,同时双槌“撩击鼓边”。第五至八拍:同一至四拍动作对称。
2.左右转身击鼓
建国前,八名鼓手表演时四面鼓间隔两米摆成正方形,四面鼓手各围鼓相背而立。演奏期间,鼓手们只能上身左右转动击鼓,打鼓变化的花样较少,演奏很单一。
如“麻雀叫”:面向鼓“大八字步”站。第一拍:左脚向右前上一步成右“踏步半蹲”,侧身对鼓,同时双槌在头前上方“交叉击槌”两下,抬头看槌。第二拍:下身姿态不变,双槌同时划下“打鼓边”。第三四拍:左脚撤回原位“大八字步”站,上身自然前俯,双槌按鼓点节奏轮流“击鼓心”。第五至八拍:同一至四拍动作对称。此动作是曲牌[麻雀闹枝]的基本动作。
3.对转击鼓
解放后,转身鼓有了新的发展。鼓手们相互转换位置击鼓,由原来的八名鼓手围鼓相背而立,到现在的鼓手们面对面站立击鼓和鼓手们对转击鼓。表演的情绪更加热烈欢快,鼓点与舞姿的连接相得益彰。
(二)夏梁村转身鼓的动作特点分析
夏梁村转身鼓的动作特点与令伯村的大致相同,都是模拟的具体的生活景象形成的,通过击打鼓心、鼓边、磕鼓边、刮鼓钉、撩击鼓边、交叉击槌、挑槌、转槌和花槌等动作,再加上优美的舞姿动作转身撩击鼓、击槌转鼓、击槌转身、挑转悠步等动作来完成表演。
“夏梁转身鼓”的传统表演形式和乐器配置又有不同。他们最早是六面鼓、两个小锣。两副介板一共16人组成。建国后改为四个鼓、两个小锣、两副夹板12人表演。近几年增加为十八面鼓、四个小锣、一副大钹、两副夹板共40人进行表演。表演时将架子鼓摆放成一排或几排,鼓的间距两米左右,每两人打一面鼓,鼓手一前一后隔鼓站立,全部面向观众。建国前传统表演只是前排鼓手做向后左右转身击鼓的动作,而后排鼓手大八字步站立,专心以演奏鼓点为主。建国后,改变为两个鼓手在每个曲牌中都要围着鼓逆时针走动换位两次,轮流到前面表演左右转身击鼓动作,使场面气氛更加热烈欢快。曲牌的段落结构和令伯村的基本相同,每个曲牌的开头乐段和结尾乐段大多都相同,只更改中间乐段。不过,中间乐段要演奏两边,第一遍奏完都要接一段{中间段},第二遍奏完再接{收尾}乐段。
夏梁村转身鼓表演都是一名鼓手一面鼓,四面鼓间距两步摆成一排。表演时,鼓手们各自击打各自面前的鼓,鼓手们只能左右转身击鼓,队形变换很少。
夏梁左右拧转击鼓:两名鼓手隔鼓一前一后面向观众大八字步站,双手握槌自然下垂。第一二拍:前后两排鼓手右手起槌按鼓点节奏轮流击打鼓腔;第三四拍:前排鼓手上身向右拧转身朝鼓同后排鼓手一起击打两次鼓心;第五至八拍:同一至四拍动作对称。此动作中上身向右向左来回拧转是夏凉转身鼓的基本动态,所以得转身动作都如此,主要讲究转身的急缓和鼓点的衔接。
解放后,老艺人们打破旧思想,对转身鼓的表演改编很大,加入了很多演员,一同演奏打鼓也变换了很多花样。鼓手们面对鼓相对站立,演奏过程中,鼓手们的队形变化也多了,有左右转换位置,也有对转击鼓,演奏要比之前吸引人的眼球。
四、研究和发展转身鼓的意义
(一)有利于转身鼓的传承与发展
转身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蕴含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和民俗习惯以及群众的审美观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去重视它、研究它,为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下去。另外,还要进行不断的交流,无论是老艺人与老艺人之间,还是各种民间艺术之间。使其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并且可以逐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转身鼓的实时审美要求。
“转身鼓”作为襄汾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应当大力支持、保护这一优秀的文化,希望这种热烈的民间艺术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可以更好的得到弘扬。
(二)有利于丰富转身鼓的文献研究
一种文化有丰富的研究文献,是有利于后人的了解、研究和学习的,是有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的。
“转身鼓”是襄汾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献太少,因此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学术文章,可以让更多人认识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转身鼓这一民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参考文献
[1]田彩凤.鼓风·鼓语·鼓韵—山西鼓舞漫谈[J].舞蹈,1999.
[2]韩起祥.浅谈山西锣鼓[J].黄河之声,2007(03).
[3]刘乃天.山西民间鼓乐舞研究[J].山西大学,2013(06).
指导老师:樊海伦。
【关键词】转身鼓;发展现状;动作特点
“转身鼓”是流传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一带的民间鼓舞,在山西民间民俗艺术中具有代表性。“转身鼓”跟一般的民间舞蹈比较起来难度较大,要求学习者要有较好的节奏感,手脚身体要灵活,反应敏捷。它集击鼓演奏与舞蹈表演于一身。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正在急速湮灭、流失和消亡,一些老艺人的离世使得许多独门绝技面临着失传与灭绝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发展转身鼓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襄汾转身鼓的概述
(一)襄汾转身鼓的概述
“转身鼓”是流传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一带的民间鼓舞,它主要是由八名鼓手分成四对分别围着四面鼓进行击打表演,其动作以各种转身击鼓为主,因此得名“转身鼓”。襄汾转身鼓中要数张礼乡令伯村的“令伯转身鼓”和城关镇夏梁村的“夏梁转身鼓”最负盛名。
“转身鼓”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在建国前,它靠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传承发展着,主要为庙会的祭祀活动演出,“令伯村转身鼓”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才亮相一次,“夏梁村转身鼓”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才能看到。除此之外,它们不参加任何节日和庙会的演出活动,而且表演地点也只限在娘娘庙前的广场或庙会对面的戏台子上。传承关系只限于本村发展,对鼓手的选拔和技艺传授有着比较严格的条框限制,每一代传承鼓手只培养十几个人,一直是由村里负责庙会活动的会首亲自抓,所以襄汾“转身鼓”历经多次战乱还是比较顺利地流传了下来。
建国后,人民群众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摒弃“转身鼓”只为祭祀表演的旧观念,打破许多旧礼节、旧规矩,“转身鼓”一度被群众们称为“翻身鼓”,在各种传统佳节及喜庆活动中都能观赏到“转身鼓”的表演。文化革命期间,“转身鼓”被禁锢十年,一些曲牌和表演技巧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被遗忘失传、非常可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传统民间艺术受到普遍重视,“转身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也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艺人们解放思想,不仅积极培训男鼓手,同时还培养了许多女鼓手,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并且到当地省、市参加比赛和展演。
(二)令伯村与夏梁村转身鼓的相关传承人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现在令伯村转身鼓的传承人是张振江、张国良,夏梁村转身鼓的传承人候生海。
张振江老人是令伯村转身鼓的第四代传承人。他生于1946年7月,听他老人家说:他从11岁开始学习转身鼓。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从没有挨过师傅训斥,是师傅最喜欢的徒儿。他从70年代就开始成为教练,传授转身鼓技艺。他打破规矩,于1973年带头培训村里的姑娘媳妇,打转身鼓,震撼了全村老少,使令伯村转身鼓焕然一新,更加绚丽夺目。从2000年以来,他一直坚持辅导村里小学的孩子们表演转身鼓,先后培养了一百多名娃娃骨干,使令伯村转身鼓的传承发展充满了希望。
张国良是令伯村转身鼓的第五代传承人。他生于1962年7月,12岁跟随张振江学鼓,是个名副其实的鼓迷。他的表演非常惹人注目,舞姿粗狂豪放、动作幅度很大,左转右旋、蹲起跑跳、挑槌击鼓、一招一式都非常到位,很好的传承了老一辈艺人的技艺。
候生海生于1941年,他从13岁开始学习转身鼓,十分勤奋认真,文革结束后他立刻投入转身鼓的传承工作,培训了一批批鼓手。他大胆破除了封建社会女人不能打鼓的封建旧俗,带头培训女孩子打转身鼓,对原来的表演格式也进行改革。2009年春节社火活动中,他又扩大了表演队伍,亲自编排训练由40多人表演的转身鼓,在全县春节正月十五社火比赛中荣获金奖。
二、令伯村和夏梁村转身鼓的发展现状
(一)令伯村转身鼓的发展现状
从张振江老艺人那里得知:他是第四代传承人,他已将全部的技艺教给了自己的侄子张国良。封建社会时期,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转身鼓的表演传男不传女,教授的人面也很窄,只教授当地12岁左右的孩子,因他们的身体在打鼓旋转中比较灵活,对动作的接受能力也较快。建国后,人民群众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摒弃“转身鼓”只为祭祀表演的旧观念,打破许多旧礼节、旧规矩,由当时的只教少年到现在的只要喜欢有兴趣学,无论男女都可进行表演。
“转身鼓”跟一般的民间舞蹈比较起来难度较大,要求学者要有较好的节奏感,手脚身体要灵活,反应敏捷,它集击鼓演奏与舞蹈表演于一身,要求要熟背曲牌,牢记动作,学习转身鼓要比一般的民间舞付出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多精力去练习。因此现在的人们迫于生计很少人会专注练习,能够熟练掌握动作技巧及表演形式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他老人家这些年共教了全村300多人,2001年,表演阵容已达到344人。但由于令伯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太景气,在这方面的投入力不从心,参加“转身鼓”训练和演出几乎没什么报酬,因此培养出队员都忙于养家赚钱逐渐退出活动,导致队伍组织越来越难,培养出的几批学生现在也都上大学了,都忙于学业或生计集合不到一起,组织演出的演员召集不齐,导致无法表演。
(二)夏梁村转身鼓的发展现状
从侯海生老艺人那得知:夏梁转身鼓一共分为12段,现在能全部打下这12段的人只有他本人,同他一起学习的其他老艺人在世还有2位,他们只能记起前6段。
近十多年,能担任教授“转身鼓”全面技艺的老师,目前靠的仍是村里这几位70岁左右的老艺人。老艺人传授的对象仍是以本村组织的队伍和本村小学的孩子为主,而且只学部分曲牌动作,年轻一代对全面学习掌握表演技艺的热情有所减退,对曲牌、动作的真正内涵知识了解甚少或不清楚,师资接班人面临断档。现在老艺人传授仍是靠口传手教的老办法,和老艺人自己总结下来的鼓谱,而难度较大的表演逐渐被冷落不用,也将导致失传。 在2009年的时候,本村小学要进行六一儿童节表演,校长找到了老艺人,要求老艺人教授4年级小孩转身鼓表演,由于时间较短的,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有限,只教授了其中一段曲牌的打法,此次表演村委还专门买了20几面鼓和锣,在这之后学校也没有再组织过此活动,这几年里升孩子们也都没有看到转身鼓表演的精彩画面。
三、令伯村和夏梁村转身鼓的动作特点分析
(一)令伯村转身鼓的动作特点分析
转身鼓的动作主要是以击鼓心、鼓边、碰鼓槌发出的声音来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和情景,所发出的咚、唧、扎、马四种基本声音,有节奏、有规律、有快慢、有强弱地运用到各种曲牌中,使之构成和谐而形象的音乐。
其传统的表演形式大致是:将四面架子鼓按正方形摆放,鼓的间距约两米,八名鼓手分成四对,两个人围一面鼓背对背站,形成四人在里圈,四人在外圈。外圈的鼓手位置比较固定,只围着自己的鼓进行左右移动旋转击打。内圈的鼓手则非常活跃,他们不仅和相对的外圈鼓手来回对转击鼓,而且在每一个曲牌开头和尾声都要四人集体逆时针旋转三次,依次移换三次鼓位置,不断地变换表演伙伴。
1.动作的对称性
转身鼓的表演中,基本上都是后几拍的动作同前几拍动作对称,方向不同、左右交替表演。“转身鼓”表演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音乐的对称性和动作的对称性都非常强。除开场曲牌外,所有曲牌的开头和结尾都一样,而且这两部分的句型格式也大致相同,很好区别,鼓手的表演动作规律也上下呼应,大致相同。中间部分是各曲牌互相区别的精华鼓点,其中大小乐句大多是双句格式,鼓手的舞蹈动作也是对称表演。音乐的对称性和动作的对称性非常便利于人们对“转身鼓”的学习与传播,“转身鼓”能流传至今,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盖腿撩鼓”:第一二拍:左脚做“盖腿”从鼓上漫过,同时双槌在左膝下“交叉击槌”。第三四拍:左脚落地成右“踏步半蹲”,同时双槌“撩击鼓边”。第五至八拍:同一至四拍动作对称。
2.左右转身击鼓
建国前,八名鼓手表演时四面鼓间隔两米摆成正方形,四面鼓手各围鼓相背而立。演奏期间,鼓手们只能上身左右转动击鼓,打鼓变化的花样较少,演奏很单一。
如“麻雀叫”:面向鼓“大八字步”站。第一拍:左脚向右前上一步成右“踏步半蹲”,侧身对鼓,同时双槌在头前上方“交叉击槌”两下,抬头看槌。第二拍:下身姿态不变,双槌同时划下“打鼓边”。第三四拍:左脚撤回原位“大八字步”站,上身自然前俯,双槌按鼓点节奏轮流“击鼓心”。第五至八拍:同一至四拍动作对称。此动作是曲牌[麻雀闹枝]的基本动作。
3.对转击鼓
解放后,转身鼓有了新的发展。鼓手们相互转换位置击鼓,由原来的八名鼓手围鼓相背而立,到现在的鼓手们面对面站立击鼓和鼓手们对转击鼓。表演的情绪更加热烈欢快,鼓点与舞姿的连接相得益彰。
(二)夏梁村转身鼓的动作特点分析
夏梁村转身鼓的动作特点与令伯村的大致相同,都是模拟的具体的生活景象形成的,通过击打鼓心、鼓边、磕鼓边、刮鼓钉、撩击鼓边、交叉击槌、挑槌、转槌和花槌等动作,再加上优美的舞姿动作转身撩击鼓、击槌转鼓、击槌转身、挑转悠步等动作来完成表演。
“夏梁转身鼓”的传统表演形式和乐器配置又有不同。他们最早是六面鼓、两个小锣。两副介板一共16人组成。建国后改为四个鼓、两个小锣、两副夹板12人表演。近几年增加为十八面鼓、四个小锣、一副大钹、两副夹板共40人进行表演。表演时将架子鼓摆放成一排或几排,鼓的间距两米左右,每两人打一面鼓,鼓手一前一后隔鼓站立,全部面向观众。建国前传统表演只是前排鼓手做向后左右转身击鼓的动作,而后排鼓手大八字步站立,专心以演奏鼓点为主。建国后,改变为两个鼓手在每个曲牌中都要围着鼓逆时针走动换位两次,轮流到前面表演左右转身击鼓动作,使场面气氛更加热烈欢快。曲牌的段落结构和令伯村的基本相同,每个曲牌的开头乐段和结尾乐段大多都相同,只更改中间乐段。不过,中间乐段要演奏两边,第一遍奏完都要接一段{中间段},第二遍奏完再接{收尾}乐段。
夏梁村转身鼓表演都是一名鼓手一面鼓,四面鼓间距两步摆成一排。表演时,鼓手们各自击打各自面前的鼓,鼓手们只能左右转身击鼓,队形变换很少。
夏梁左右拧转击鼓:两名鼓手隔鼓一前一后面向观众大八字步站,双手握槌自然下垂。第一二拍:前后两排鼓手右手起槌按鼓点节奏轮流击打鼓腔;第三四拍:前排鼓手上身向右拧转身朝鼓同后排鼓手一起击打两次鼓心;第五至八拍:同一至四拍动作对称。此动作中上身向右向左来回拧转是夏凉转身鼓的基本动态,所以得转身动作都如此,主要讲究转身的急缓和鼓点的衔接。
解放后,老艺人们打破旧思想,对转身鼓的表演改编很大,加入了很多演员,一同演奏打鼓也变换了很多花样。鼓手们面对鼓相对站立,演奏过程中,鼓手们的队形变化也多了,有左右转换位置,也有对转击鼓,演奏要比之前吸引人的眼球。
四、研究和发展转身鼓的意义
(一)有利于转身鼓的传承与发展
转身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蕴含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和民俗习惯以及群众的审美观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去重视它、研究它,为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下去。另外,还要进行不断的交流,无论是老艺人与老艺人之间,还是各种民间艺术之间。使其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并且可以逐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转身鼓的实时审美要求。
“转身鼓”作为襄汾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应当大力支持、保护这一优秀的文化,希望这种热烈的民间艺术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可以更好的得到弘扬。
(二)有利于丰富转身鼓的文献研究
一种文化有丰富的研究文献,是有利于后人的了解、研究和学习的,是有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的。
“转身鼓”是襄汾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献太少,因此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并形成学术文章,可以让更多人认识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转身鼓这一民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参考文献
[1]田彩凤.鼓风·鼓语·鼓韵—山西鼓舞漫谈[J].舞蹈,1999.
[2]韩起祥.浅谈山西锣鼓[J].黄河之声,2007(03).
[3]刘乃天.山西民间鼓乐舞研究[J].山西大学,2013(06).
指导老师:樊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