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我们一直奋斗在农牧区教育的第一线,因此,深知基础教育的地位的重要性。而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更应该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既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家长们的要求和学生们的渴望,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令人堪忧。
关键词:小学教学;教学现状;教研活动;对策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
(一)师资队伍不稳定
由于我校离县城比较近,教师们大多都在城里买了房。年轻教师嫌弃这里偏僻,中年教师要照顾家里的孩子。这部分教师工作一两年后纷纷调往离家更近的学校或调入城区学校,这样使得不少农村小学只剩下年老体弱的本乡本土老教师。老教师年龄大、身体差、精力跟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
1.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缺乏敬业思想。
在经济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一些教师的敬业精神淡化,丧失工作的热情。特别一些新任教师就是抱着拿一份工资的思想在从教,因此,教育行为简单,工作方法粗暴。造成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紧张。如此循环,对学生也缺乏爱心,最后对教育教学不负责,不钻研业务,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
2.职业倦怠感严重。
部分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工作、生活在同一所乡村学校,几乎从来没有走出去观摩过、学习过,外面的精彩世界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早已不复存在。这样长期偏安一隅,使得教师们的思维慢慢迟钝,激情慢慢冷却,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消失也没了要解决的想法。最后把责任都从自己身上推干净,就变成学生太笨,家长不配合。
3.教师的专业素养欠缺,没有创新意识、没有追求质量的意识。
大部分老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够,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更别谈创新。这样一来也影响了对新任教师的帮带作用,青蓝工程的实施也就形同虚设。
(三)单亲家庭的儿童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里都有3-5个单亲家庭的学生,家长为了维持生活,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更有甚者,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孩子像包袱一样被丢来丢去。长此以往,造成孩子一些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诸如逃学、旷课、不能完成家庭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
由于我们地处牧区,我们乡的幼儿几乎全是少数民族,幼儿的语言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家长只会少量的汉语,幼儿回去没有交流的语言环境,幼儿的语言知识学习全靠在园里完成,部分幼兒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差,造成了学前教育质量上不去,从而影响到小学教育的质量。
二、提高农牧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以人为本,更多关注农村教师这个特殊群体
我们农牧区的大部分教师不是不爱学校,不是不爱教育,相反他们对自己的学校、学生和职业有着很强的依恋情结,但就是感觉自己高尚不起来。在当地农牧民眼里,我们就是为了一份工资。由于教学质量差,我们在其他学校教师面前不敢抬头,在城镇学校眼里我们什么都算不上。所处的的工作环境、生存状态跟“祟高”二字相差甚远。学校尽可能安抚好年老多病的老师,让其他老师有信心、有盼头。我们的老师在温馨、和谐又不失竞争的环境中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完成时代赋予教育任务。张载曾指出:“若要成德,须是速行之。”这就是说道德知识必须付之于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了强烈的职业理想和崇高的职业信念。什么年龄大、身体差、超级小班、一人学校的孤独等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三)扎实做好农牧区小学教学研究活动
一是降低教研重心,多搞一些面小而实效的教研活动,教师面小,人人有机会讲、有机会问,每天确立一个主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产生的效果就会好一些。二是学校可以多给教师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和免费的网站,方便自学。三是通过强制力手段,如给每个组布置一个能以小见大的课题,在备课时有目的地发现与课题有关的材料,上课时注意对有关材料进行反复论证,经过一个阶段后进行回顾与总结,写出论文初稿。或者写好结合自身课堂实际的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在每个教研组推行“两段六环”的教研活动模式,即第一阶段:备课——说课——议课,第二阶段:上课——听课——评课。把校本教研活动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五是抓学困生就是抓质量。差生决定成败!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及时纠错。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及时表扬,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课下开“小灶”,加强指导,让他们尽快跟上;还要坚持“跟踪辅导”。这样,他们一定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也慢慢会提高。
(四)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的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一是抓教学过程。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二是抓教学反思。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三是提高教师的教案预设。现在一些老师备课,写教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教师备课必须严格具备“五备”“四点”“两法”“两题”。“五备”:备教材、备教参、备课标、备教辅、备学生。“四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所以,要抓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需要所有科任教师参与其中才行。
总之,全面提高农牧区小学教育质量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内在发展的需要。作为农牧区教师,我们应该自尊、自重,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本分。
(新疆新源县吐尔根乡小学)
关键词:小学教学;教学现状;教研活动;对策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
(一)师资队伍不稳定
由于我校离县城比较近,教师们大多都在城里买了房。年轻教师嫌弃这里偏僻,中年教师要照顾家里的孩子。这部分教师工作一两年后纷纷调往离家更近的学校或调入城区学校,这样使得不少农村小学只剩下年老体弱的本乡本土老教师。老教师年龄大、身体差、精力跟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
1.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缺乏敬业思想。
在经济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一些教师的敬业精神淡化,丧失工作的热情。特别一些新任教师就是抱着拿一份工资的思想在从教,因此,教育行为简单,工作方法粗暴。造成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紧张。如此循环,对学生也缺乏爱心,最后对教育教学不负责,不钻研业务,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
2.职业倦怠感严重。
部分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工作、生活在同一所乡村学校,几乎从来没有走出去观摩过、学习过,外面的精彩世界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早已不复存在。这样长期偏安一隅,使得教师们的思维慢慢迟钝,激情慢慢冷却,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消失也没了要解决的想法。最后把责任都从自己身上推干净,就变成学生太笨,家长不配合。
3.教师的专业素养欠缺,没有创新意识、没有追求质量的意识。
大部分老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够,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更别谈创新。这样一来也影响了对新任教师的帮带作用,青蓝工程的实施也就形同虚设。
(三)单亲家庭的儿童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里都有3-5个单亲家庭的学生,家长为了维持生活,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更有甚者,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孩子像包袱一样被丢来丢去。长此以往,造成孩子一些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诸如逃学、旷课、不能完成家庭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
由于我们地处牧区,我们乡的幼儿几乎全是少数民族,幼儿的语言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家长只会少量的汉语,幼儿回去没有交流的语言环境,幼儿的语言知识学习全靠在园里完成,部分幼兒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差,造成了学前教育质量上不去,从而影响到小学教育的质量。
二、提高农牧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以人为本,更多关注农村教师这个特殊群体
我们农牧区的大部分教师不是不爱学校,不是不爱教育,相反他们对自己的学校、学生和职业有着很强的依恋情结,但就是感觉自己高尚不起来。在当地农牧民眼里,我们就是为了一份工资。由于教学质量差,我们在其他学校教师面前不敢抬头,在城镇学校眼里我们什么都算不上。所处的的工作环境、生存状态跟“祟高”二字相差甚远。学校尽可能安抚好年老多病的老师,让其他老师有信心、有盼头。我们的老师在温馨、和谐又不失竞争的环境中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完成时代赋予教育任务。张载曾指出:“若要成德,须是速行之。”这就是说道德知识必须付之于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了强烈的职业理想和崇高的职业信念。什么年龄大、身体差、超级小班、一人学校的孤独等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三)扎实做好农牧区小学教学研究活动
一是降低教研重心,多搞一些面小而实效的教研活动,教师面小,人人有机会讲、有机会问,每天确立一个主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产生的效果就会好一些。二是学校可以多给教师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和免费的网站,方便自学。三是通过强制力手段,如给每个组布置一个能以小见大的课题,在备课时有目的地发现与课题有关的材料,上课时注意对有关材料进行反复论证,经过一个阶段后进行回顾与总结,写出论文初稿。或者写好结合自身课堂实际的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在每个教研组推行“两段六环”的教研活动模式,即第一阶段:备课——说课——议课,第二阶段:上课——听课——评课。把校本教研活动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五是抓学困生就是抓质量。差生决定成败!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及时纠错。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及时表扬,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课下开“小灶”,加强指导,让他们尽快跟上;还要坚持“跟踪辅导”。这样,他们一定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也慢慢会提高。
(四)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的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一是抓教学过程。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二是抓教学反思。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三是提高教师的教案预设。现在一些老师备课,写教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教师备课必须严格具备“五备”“四点”“两法”“两题”。“五备”:备教材、备教参、备课标、备教辅、备学生。“四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所以,要抓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需要所有科任教师参与其中才行。
总之,全面提高农牧区小学教育质量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内在发展的需要。作为农牧区教师,我们应该自尊、自重,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本分。
(新疆新源县吐尔根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