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语言助力学生习惯养成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xi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人都有被认同和赞扬的内心需求。而在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积极语言,能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正面冲击,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宝辉的帮助中,我接触积极语言的七字诀,感化他,帮助他形成好的习惯,树立信心。这个陪伴中我和他共同成长。
  关键词:积极语言;成长;七字诀;密切
  人都是渴望得到赞扬和赏识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在受到赞扬时,脑神经活动加快,思维敏捷,做事效率高。对于学生来说,表扬和赏识就像小树成长过程中的阳光和雨露,老师要在学生习惯养成阶段,播种阳光,浇灌雨露。
  案例
  宝辉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是爸爸、奶奶和大娘抚养他。宝辉在长辈面前不善交流,易招惹同学,与同学交往不太友好,和同学关系比较紧张;行为上被调侃成“调皮大王”,在教室、楼道内从来就是抬脚就跑;课堂上不太守纪律,上课时常心不在焉,左顧右盼,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过去的我虽然也是积极乐观,愿意与学生交流。但是由于性格急躁,在他们犯错时常会怒目圆瞪,大声训斥,对于不服管教的也会叫来家长共同施压,这样处理看似压制住了学生,他们会服软认错,但会出现学生反复重复此类问题的情况,尤其在期末复习阶段最为明显。自从 2013年学李海霞校长将陈虹教授请进学校,为全校教师进行“积极语言在教学中应用的讲座”,从中我对积极心理学,积极语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于是在工作中,我尝试说一些鼓励的话语,处理问题时主动尊重学生的见解,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平和的语气鼓励学生。我渐渐发现,学生们从开始的诧异到现在的习惯和喜欢,我在其中也体会到了别样的快乐和宁静!比如,在陪伴宝辉成长的过程中,我成长了自己,也收获了教育的幸福。
  一、对学生的期待和信念变得积极
  面对宝辉的问题,我曾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分析他的个性特征,采取了很多措施,想一下子将他改变,但却收效甚微,我当时大有无计可施、无力而为之感。而当我接触到积极语言HAPPY模式时,我首先对宝辉的期待发生了变化——我发现,宝辉小脑袋聪明着呢!我对宝辉的信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会好起来的,他会努力的,他也是愿意进步的!
  接手这个班级时是四年级,学生们普遍做事磨蹭、作业拖拉。针对这个情况我要求课堂生字、词语练习时书写快而全部正确的同学要帮助老师给组员检查!这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的作业速度明显提升。但最初,作业速度快而且正确,能争取当上老师小助手的都是优秀学生,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当上了老师的小助手,这些学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其中就有宝辉!他个子比较高,坐在小组靠后的位置,每次他都是一写完就从教室后面跑到我的讲桌前把本子塞到我手里,生怕其他组员抢了先。每次给他判完后,我都会说一句:“宝辉真棒!总是认真完成任务,你来帮老师检查同学的作业!”赞赏和鼓励的次数多了,宝辉不但表现出兴奋之情,而且回座位的路上还会昂首挺胸,表现出对学习的信心!这是我最欣慰的。宝辉还非常喜欢参与背诵古诗词和课本规定段落,当他快速背诵下来找我签分时,我都会大声说:“宝辉已经背诵下来了,后面的同学可以找他检查,找我签分!”他会流露出自信满满的样子,表现出对学习的热情!
  二、运用正向语言引导学生行为积极改变
  积极的语言其实就是一种正面的教育,是期待与赏识,是尊重与宽容,最大的功能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的热情和希望,让学生变得自信。当我对宝辉的期待发生变化后,在对于学生的行为引领上,我也改变了原来的做法,我尝试从积极、正向的语言表达入手,避免负面、抱怨的语言吓唬学生。我决定把让宝辉能自觉遵守纪律作为突破口。
  1、在课堂纪律方面明确标准,达成共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于是我对宝辉提出明确的要求: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能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我时常抓住宝辉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当看到进步时,我会告诉他,看到你的进步老师很高兴,其实学习很简单,只要用心没有不会写的字,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能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认真书写,细心思考,考试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如果你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老师,老师愿意帮助你。一段时间后,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为写作业而烦恼,而且上课也敢大胆发言了。
  上课时我抓住他听讲的一两分钟时间,提出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每当他回答上来一个问题、写好一个字,我都会及时肯定他:“宝辉,今天真有进步,积极性真高啊。我们给他点儿掌声!”听到掌声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然后稳稳地坐在座位上专注地投入学习。虽然有时宝辉的回答会引来哄堂大笑,但我明确告诉他和全班同学,敢发言就是认真,就是进步。
  如果宝辉读书走神儿,我会扶起他的书说:“你能跟大家一起读吗?”他就会学习同学的样子读起书来;听讲走神儿的时候我会提醒他:“宝辉你可溜号了啊。”他就会不好意思地坐直继续听讲。
  不仅我觉得宝辉发生了变化,记得一次我跟班干部谈话,他们也肯定了宝辉的进步,有个同学说:“老师,宝辉,唱歌特别好听,音乐老师课上还表扬他了呢!”我觉得机会来了!我找到音乐老师了解情况,她也对宝辉的进步大加赞扬,我请音乐老师邀请宝辉参加学校合唱队。(我们学校的合唱队水准是很高的,经常参加比赛而且大奖不断)音乐老师很支持这个想法,郑重对宝辉发出邀请!收到邀请的宝辉兴奋极了,笑容写在脸上。我询问他什么原因这么高兴,他把事情原委跟我说了,我拍着他的肩膀说:“宝辉,你真的变了!加油吧,相信你会更出色的!”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看得出,老师对他的肯定和信任,已转化为了他自己努力进步的内在动机。从那以后宝辉的表现更积极了,课堂纪律明显进步,上课搞小动作的次数减少了,认真听讲的时间长了,基本上能坐得住了,尤其是课上愿意举手回答问题,背诵更主动,经常在前几名之内就能背诵记住要求积累的诗词,同学们都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考试成绩由原来的四五十分提高到七十多分。   积极的语言像雨露滋润了这颗迟开的幼苗。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2、在课下纪律方面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时,宝辉习惯出门抬脚就跑,经过一年多努力,他已经能够自觉遵守楼道内纪律,还被我推荐担当班级军体委员,做到以身作则。这个变化是惊人的。在这个期间他也曾有过反复,当他偶尔在楼道跑时,看到我会立即停下,我问:“怎么停下了?”他说:“我不该在楼道内跑步。”“好,希望下次能像今天这样提前想起。” 而过去,在这种情况下我说得比较多的是“你怎么又跑?”“怎么老记不住学校纪律!”通过对积极语言的学习,我意识到,“又跑”“记不住纪律”都是负面导向的话语,只是表达对已发生事件的不满和对学生行为的抱怨,既无意義,也无作用。现在的我努力应用正向语言引导学生逐渐进步,比如“停下了”“能提前想起”。经过我多次积极正向的提示和他自己的努力,他已经能够自觉遵守楼道纪律,有时看到同学在楼内跑他还会主动提醒呢。
  在教育过程的关键点中,我尝试围绕积极语言七字诀“方、原、作、过、表、态、新”展开,比如:
  方法:“尊重同学,你也会得到同学的尊重”,“楼道可不是赛场,你该知道怎么走的”倾向于从方法给学生以引导,此时的宝辉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原因:当宝辉在楼道跑时,看到我就立即停下,我会问:“怎么停下了?”这句话倾向询问学生如何变好、为什么做对的原因。
  作用:“宝辉已经完成了背诵,大家一起加油啊!”这话不仅肯定了宝辉的努力和优势,使宝辉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而且也激励了全班同学背诵的热情,建构起了同学之间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班级文化,产生了有益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过程:“你回答得很好,看来你已经入门了。”这句话通常代表老师能够看到学生进步的过程,相信学生会小步递进式成功,每每这时,我都会看到宝辉腼腆一笑,挺挺胸脯。
  表现形式:“今天宝辉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大家给点儿掌声吧”,这句话充分肯定了宝辉的课堂表现,能有效调动宝辉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果然,听到我这番话,宝辉接下来的课听得可认真了。
  态度:“你能坐好跟大家一起读书吗”,“你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响亮,看得出你很努力”,是鼓励宝辉从态度上能够向同学们学习,学习时愿意自觉认真努力。事实上,宝辉也的确是很自觉地向同学们一样坐好,与同学们一起朗读,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新技能:“别泄气,再试试!”这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坚持性,引导学生不断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发展。类似这样的指向未来、指向希望的话语,对于培养学生新技能和养成好习惯有重要作用。
  三、积极语言的运用密切了学生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一)密切了同伴关系
  同伴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校里,除了老师,学生接触最广的是同伴,于是我充分利用同伴关系,建立互助小组,委托组员适时提醒宝辉。当他课上走神儿时,当他做小动作时,趴在课桌上时……身边同伴都会悄悄提醒他。
  随着宝辉在学习和纪律上的进步,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交往了。以前他总是跟唯一的玩伴形影不离,现在的他课下能跟同学一起下棋,跟同学玩耍的时候已能够正常交流;课上他也能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学案和习作,偶尔还能发表准确的见解,还能主动跟组员交流,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在带操的过程中他尽显自己的职责,如果有人说话他也会及时提醒,说话的同学也自觉遵守他的提醒。
  (二)密切了亲子关系
  在我的激励和同伴的友好提醒下,宝辉进步很明显。但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宝辉在科任课上偶尔还会做小动作,写作业时还会边玩边写等。为了巩固前面的成果,我找来了宝辉爸爸,把宝辉的进步如实表扬一番,面对进步如此之大的儿子,父亲居然紧紧地拥抱了孩子,宝辉惊讶于父亲的这一举动,眼里满含热泪,哽咽地说:“我一定好好学习!一定!”事后,我和宝辉郑重约定,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主动改正,反复训练正确行为,不断强化,直到巩固为止。
  (三)密切了师生关系
  课下,宝辉总是乐此不疲地帮我做事。每次我进入教室想找同学帮忙的时候,刚一开口点名,他就举手大声说:“老师!我!”其他的男同学也是这样,从他们的眼神和动作中我看到了学生们喜欢我,愿意帮我做事,这功劳都归功于积极语言对我的引领和帮助。
  积极的语言是一剂良药,它给了我很深的触动。每个学生都希望被老师注意,被老师表扬,乖巧学生如此,顽皮学生更如此。有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微笑眼神都能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所以,我们老师要耐下心来,为学生制定明确目标,时时鼓励,助力学生每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课堂常规充分影响着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优秀的班级课堂常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很好的解决当下班级课堂常规的问题,教师制定了多种激励机制,触动学生心理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班级情况发挥学科特长和教师专长。为班级课堂常规和学生素质发展起到了较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激励机制;常规  实施背景  班级学生特点:特别生较多。其中有一个严重好动、调皮的学生,课堂常
期刊
摘要:智力残疾儿童的感知范围狭窄,感知的信息量少。这表现在同一时间内他们能清楚地感知事物的数量比正常儿童要少得多。只要方法妥当,任何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艺术,而且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将音乐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呢?  关键词:智力残疾;音乐游戏;关爱智力残疾儿童;家校合作  2014年1月20日,教育部、发展
期刊
班级管理案例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让新入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练习队列。在训练过程中,我发现常剑雄同学总是不能按照要求去做,总是有点儿散漫,老师约束他,他也做得不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约束力很低。当时我就想罚一罚他,但转念一想惩罚也只能管一时,所以要“妙罚”他,让他能够一改到底。于是,我在所有学生面前讲:“大家做得都很好,只有一个同学常剑雄,有点散漫,所以我要惩罚他。我宣布——“罚”常剑雄同学当一个
期刊
摘要: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小孩子——总是状况频出的“捣蛋鬼”,不断犯错且情绪失控的“小恶魔”,自从他来了我们班级里,班里就像一片平静的湖水被投进一颗小石子一样涟漪不断……身为他的班主任,看到孩子的无助与彷徨,最初的我,心疼却无可奈何。后来,通过不断地学习有关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知识,通过与孩子的家庭的密切沟通,我找到了孩子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基点,帮孩子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融入班级的恰当途径,擦亮了这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学生掌握性健康知识的状况,为学校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性健康知识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掌握性知识现状。结果:学生在性健康知识、异性交往、性侵及隐私等问题上的认识不一,发现性健康教育是我校的薄弱,如何加强性健康教育也成为了新的思考点。  关键词:四年级学生;性知识;性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学校性健康教育也成
期刊
摘要:随班就读不仅仅要使随读学生学得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关心他们的情感,使随读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增强他们的信心与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特殊的孩子,教师要给予他们特殊的爱。让每一个随班就读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理想。帮助他们不断地走向成功,使他们同其他人一样散发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随读;针对性;有效性  对于教师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热爱儿童。的确,爱是人类情
期刊
摘要:家庭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很受关注的话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起到了促进健康成长的作用。本文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消除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解决策略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甚至是终生导师。我国当下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由于家长素质的不同,生存环境的限制,教育观念的变化等诸多因素,造成了我国家庭教育的异化,导致许多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期刊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前期,性别角色分化,性意识急速发展,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产生诸多困惑,出现诸多问题。在此阶段,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及提高异性交往能力尤为关键,因此在全区几所实验校进行此课题研究,初步形成学生异性交往能力指导策略,用于指导学生健康异性交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异性交往;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健康的异性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完善发展
期刊
摘要:绘画心理 人格特征  关键词:心理画;涂鸦;投射;自我成长;心理陪伴;感同身受  绘画是无声的语言表达,在孩子用直接的语言无法说清或压抑自己不敢说的想法的时候,通过他的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或看法,品读孩子真实的感觉。学校教育,尤其是涂鸦,对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孩子情绪的发泄都有积极的意义。孩子的画往往就是他内心直白的语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被提高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名学生答错了,请其他同学予以纠正,可他们如出一辙,把先前错误答案重复一遍,刚才他们实际上处于一种“盲听”状态: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的目光却游走于书本、黑板或别的地方……这些实则是师生心灵对话受阻、情感交流不畅、课堂效率低下、“真学”难以发生等的重要原因,也折射出师生教或学习惯不良、礼仪风貌欠佳以及文明水平乃至道德修养亟待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