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进入高年级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汉字和语言教学中必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悟出多种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一、把握好拼音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读音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读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而我们大多数小学低年级教师面对的是操着不同乡音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必须注意结合本地方音的特点,着重做好发音和正音的练习,克服方音的影响。如声母“f”和“h”发音都不困难,但粤语地区的学生往往会把普通话中声母是“h”的音节读成声母是“f”的音节。例如,有些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往往会把“欢呼”、“黄昏”、“花环”、“胡”、“虎”等字读成声母是“f”的音节。所以能准确地掌握声母的发音及“zhi、chi、shi、ri、zi、ci、si”等音节的整体认读,是声母教学重难点。在韵母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习——模仿——观察——记认——归纳”等程序掌握发音规律。如指导读“ai”,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嘴唇发音,然后指导观察图片,知道“ai”是读“姐姐和弟弟比高矮”的“矮”的第一声。告诉学生,“ai”由a和 i组成,发音方法可以先发a后滑过i ,即a--i=ai。“ing” 由i和ng组成,发音方法同样是先发i后滑过ng,即i--ng=ing。这样,促使学生掌握复韵母和鼻韵母的拼读方法。
让学生能准确地掌握韵母发音及声母与它们所组成音节的拼读,亦不能忽视。如单韵母“e”与声母“g、k、h”相拼时,容易读成“o”,如“歌、科、喝”等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发音口形,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读准ge(歌)、ke(科)、he(喝)。所以,音节的拼读必须通过多读、多拼以及补充音节拼练,并注重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拼读音节的能力,促使其自觉练习拼读,形成能力。学生在认识声母、韵母,能基本读准声韵母,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试着拼读一些音节后,需要有一个强化的过程,以此来促使其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从而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二、加强独体字的教学,熟记汉字的“零部件”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从汉字的造字结构看,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独体字笔划少容易学,构字率高,且包含了许多基本笔画。如学习“云、公、车”,教学生通过书写笔画从整体识记字形,随机渗透笔画名称和笔顺知识,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这三个字的关键笔画是“ㄥ”,让学生加强形象记忆。因而,教学时要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笔画分析,这样既可让学生提高识记效果,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形成一定的识字量,拓宽识字面,为识记复杂的汉字提供方便。
识字教学要做到自然渗透,即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汉字的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等在每一堂课中,逐步地、点点滴滴地边板书,边以“自言自语”的独白形式,传授给学生。每节课也可以挑选一两个简单的合体字,如:语、唱、妈、早、和等,鼓励已认识这些汉字的同学借助自己认识的部件和部首介绍识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而听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对于识字量少的学生,在多次听的过程中,听得耳熟、看得眼熟,会不知不觉记在心中,自然吸收一些汉字知识,这对于记忆字形以及进一步学习都是有益的。所以,加强独体字的教学,熟记汉字的“零部件”,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学习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说、读、写有机结合,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教材的生字以合体字居多,笔画较多,结构较复杂,学生孤立地记忆字形有一定难度。因此, 在识字课教学中要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和生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识字与初步的阅读、识字与发展语言结合起来,应坚持“识字—积词—练说”的原则,加深汉字的横向联系,不致孤零零地学识字。课堂上应重视一字组多词的口头练习,坚持不懈、积少成多,学生说话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如:教室、邮局、银行、蛋、脑、菜等字的字形记忆应以整体记忆为主,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以“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字?”的形式,把自己熟悉的事物与陌生的文字一一对应起来,建立意义上的联系。
在学课文时,把表情朗读指导作为一个重点,每课书都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出各句子不同的速度、高低、快慢和句调,力争做到有表情。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潜移默化地改造了方言,并为过渡到书面写作作准备。随着学生说读能力的提高,我们可让学生练写。首先,采用汉字夹拼音的方法练写,从写一句话开始,以后结合课文或课外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几句话,并把说过的话写下来。然后,可以在教学中把观察、说话、写文统一起来,逐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潘孟良
一、把握好拼音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读音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读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而我们大多数小学低年级教师面对的是操着不同乡音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必须注意结合本地方音的特点,着重做好发音和正音的练习,克服方音的影响。如声母“f”和“h”发音都不困难,但粤语地区的学生往往会把普通话中声母是“h”的音节读成声母是“f”的音节。例如,有些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往往会把“欢呼”、“黄昏”、“花环”、“胡”、“虎”等字读成声母是“f”的音节。所以能准确地掌握声母的发音及“zhi、chi、shi、ri、zi、ci、si”等音节的整体认读,是声母教学重难点。在韵母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习——模仿——观察——记认——归纳”等程序掌握发音规律。如指导读“ai”,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嘴唇发音,然后指导观察图片,知道“ai”是读“姐姐和弟弟比高矮”的“矮”的第一声。告诉学生,“ai”由a和 i组成,发音方法可以先发a后滑过i ,即a--i=ai。“ing” 由i和ng组成,发音方法同样是先发i后滑过ng,即i--ng=ing。这样,促使学生掌握复韵母和鼻韵母的拼读方法。
让学生能准确地掌握韵母发音及声母与它们所组成音节的拼读,亦不能忽视。如单韵母“e”与声母“g、k、h”相拼时,容易读成“o”,如“歌、科、喝”等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发音口形,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读准ge(歌)、ke(科)、he(喝)。所以,音节的拼读必须通过多读、多拼以及补充音节拼练,并注重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拼读音节的能力,促使其自觉练习拼读,形成能力。学生在认识声母、韵母,能基本读准声韵母,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试着拼读一些音节后,需要有一个强化的过程,以此来促使其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从而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二、加强独体字的教学,熟记汉字的“零部件”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从汉字的造字结构看,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独体字笔划少容易学,构字率高,且包含了许多基本笔画。如学习“云、公、车”,教学生通过书写笔画从整体识记字形,随机渗透笔画名称和笔顺知识,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这三个字的关键笔画是“ㄥ”,让学生加强形象记忆。因而,教学时要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笔画分析,这样既可让学生提高识记效果,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形成一定的识字量,拓宽识字面,为识记复杂的汉字提供方便。
识字教学要做到自然渗透,即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汉字的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等在每一堂课中,逐步地、点点滴滴地边板书,边以“自言自语”的独白形式,传授给学生。每节课也可以挑选一两个简单的合体字,如:语、唱、妈、早、和等,鼓励已认识这些汉字的同学借助自己认识的部件和部首介绍识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而听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对于识字量少的学生,在多次听的过程中,听得耳熟、看得眼熟,会不知不觉记在心中,自然吸收一些汉字知识,这对于记忆字形以及进一步学习都是有益的。所以,加强独体字的教学,熟记汉字的“零部件”,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学习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说、读、写有机结合,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教材的生字以合体字居多,笔画较多,结构较复杂,学生孤立地记忆字形有一定难度。因此, 在识字课教学中要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和生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识字与初步的阅读、识字与发展语言结合起来,应坚持“识字—积词—练说”的原则,加深汉字的横向联系,不致孤零零地学识字。课堂上应重视一字组多词的口头练习,坚持不懈、积少成多,学生说话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如:教室、邮局、银行、蛋、脑、菜等字的字形记忆应以整体记忆为主,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以“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字?”的形式,把自己熟悉的事物与陌生的文字一一对应起来,建立意义上的联系。
在学课文时,把表情朗读指导作为一个重点,每课书都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出各句子不同的速度、高低、快慢和句调,力争做到有表情。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潜移默化地改造了方言,并为过渡到书面写作作准备。随着学生说读能力的提高,我们可让学生练写。首先,采用汉字夹拼音的方法练写,从写一句话开始,以后结合课文或课外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几句话,并把说过的话写下来。然后,可以在教学中把观察、说话、写文统一起来,逐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