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课程设置等方面来对中美两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认为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论文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早,一百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历史使美国建立了一整套多层次、多规格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目前全国研究生增长速度惊人。[1]因此,研究和比较中美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改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有重要意义。
1.培养目标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多样性。首先,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严谨的学术研究的高层次研究者和高新知识技术的传播者;其次是培养社会中能够多方面发挥作用的高水准的专门职业人才。[2]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个目标体现了19世纪前追求真理的人文主义思想,第二个目标反映了当代美国研究生教育中实用主义、重商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强烈的市场导向。
而我国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相比较而言,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于学术型专业技术人才,这种单一的定位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助长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倾向,导致了现今市场上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而在实践中,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往往注重实用,各高校与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各类新兴产业紧密相连,担负着为国家技术和经济总体发展目标提供人才的重任。
2.课程设置
美国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非常强调文理渗透,并增设跨学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规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坚持学科专业内在的培养目标要求,也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专长,这样有利于增加研究生学识的厚度和宽度,也使他们具备多面手的潜能。
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看,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增长过快,而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人不足,学科和专业设置结构等不尽合理,学科专业面过窄,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点少。经过学位制度的改革,中国目前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偏学术性,轻应用性,过分强调传统学科、基础学科而忽视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过高,而专业课程又显得脱离社会实践,造成就业过程中的适应期漫长,所以必须尽快找出切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减少就业与学业之间的差距。
3.教学方式
美国研究生非常重视课堂讨论,这是与美国广泛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分不开的,在课前研究生查阅参考书,为上课做准备。课堂上,教师先讲解,重点介绍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重大发现背景、科学家的思维推理过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学校经常让研究生与教师一道参加本科生教学,使他们积累实践经验,[3]并且,美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研究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但有时对研究生独立性的维护和学习的自由度较大,可能成为教授放松要求、逃避责任的借口,也可能使少数学生不适应这种自学为主、独立研究的学习方式而导致被动消极。
我国研究生的课程多,教师授课也多,这有助于研究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新的科研成果,但有可能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障碍。教师开设大量的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太少,使有限的学习讨论流于形式,在实际锻炼方面,缺乏严格的、规范的、经常性的训练,硕士研究生参与教学等实际锻炼不多。
4.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优劣在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果的评定上不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与我国也不同。根据统计,美国只有大约四分之一培养研究生的大学要求获得硕士学位必须有论文,除学位论文外,这些学校都将平时成绩和综合表现设为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标准。此外,美国部分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硕士学位对论文则不予要求。美国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除了测试硕士研究生对文献和研究现状的深入了解之外,还要求学生阐述其研究方法的合理性,指出其创新之处和新理论的应用价值、推广范围;最后还要问及本人的工作展望等。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竞争淘汰制,并非人人都可以在修完学分和进行论文答辩之后顺利毕业,即使博士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例如经济学专业,规定的课程学习大约两年,在第二年结束时,举行一次涵盖各科内容的笔试,这次考试可能从专业要求上淘汰一些人,有一半人可能不及格,给他们授予终结性的硕士学位后离校。[4]据统计,美国硕士研究生的淘汰率一般为10%-20%,在一些名校淘汰率则高达30%-40%,这种严出的作风为的是激励在读研究生刻苦钻研,保证美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的高质量。
我国“严进宽出”的研究生制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引入“淘汰制”有利于研究生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竞争能力,在我国,学位论文往往作为获得硕士学位的主要标准,学生一旦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入学后的考试也往往形同虚设,而之后的论文答辩更如同上了保险,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
5.研究生教育的开放化和国际化
开放化和国际化是当代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之一,美国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据统计,美国在读研究生中,外国学生约占40%。从导师来看,外籍教师也占了相当比例。各研究生院经常举行国际性学术交流和专题报告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教授参加,美国一些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吸引众多的国外大公司。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几乎所有的日本大企业都赞助了一个或数个美国大学内的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为其提供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5]。
近几年来,我国开放了办学思路,研究生教育也积极地向开放式和国际化迈进。如招收国外留学生、与国外研究机构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派研究生出境进修等。另外,我国一些大企业与国内高校联合办学也已出现。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水平低,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汲取他们的长处,学习他们的经验。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上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借鉴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我们可以概略地得出以下几点启示:第一,我国硕士培养目标应该多元化,构建硕士研究生教育以专业型为主体的新格局;第二,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强调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第三,教学方式不拘一格。研究生的教学应该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并辅以学生自学、查阅文献、科学实验、总结提高等多种教学形式,特别要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第四,要鼓励研究生标新立异,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人们惯有的常规的思维模式,以积极的探索精神来观察和分析事物;第五、鼓励研究生更多地参与经常性的、高層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出国访问考察和合作研究,以便能够及时地跟踪和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开阔研究生的眼界,启迪研究生的思维,更好地和国外同行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侯勇.中美研究生教育比较[J].当代亚太,2003,8:62-64.
[2]刘喻.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J].菏泽学院学报,2007,1:120-123.
[3]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0-33.
[4]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张盛伟、范军伟.中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2009,6:86-89.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论文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早,一百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历史使美国建立了一整套多层次、多规格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目前全国研究生增长速度惊人。[1]因此,研究和比较中美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改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有重要意义。
1.培养目标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多样性。首先,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严谨的学术研究的高层次研究者和高新知识技术的传播者;其次是培养社会中能够多方面发挥作用的高水准的专门职业人才。[2]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个目标体现了19世纪前追求真理的人文主义思想,第二个目标反映了当代美国研究生教育中实用主义、重商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强烈的市场导向。
而我国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相比较而言,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于学术型专业技术人才,这种单一的定位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助长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倾向,导致了现今市场上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而在实践中,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往往注重实用,各高校与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各类新兴产业紧密相连,担负着为国家技术和经济总体发展目标提供人才的重任。
2.课程设置
美国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非常强调文理渗透,并增设跨学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规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坚持学科专业内在的培养目标要求,也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专长,这样有利于增加研究生学识的厚度和宽度,也使他们具备多面手的潜能。
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看,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增长过快,而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人不足,学科和专业设置结构等不尽合理,学科专业面过窄,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点少。经过学位制度的改革,中国目前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偏学术性,轻应用性,过分强调传统学科、基础学科而忽视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过高,而专业课程又显得脱离社会实践,造成就业过程中的适应期漫长,所以必须尽快找出切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减少就业与学业之间的差距。
3.教学方式
美国研究生非常重视课堂讨论,这是与美国广泛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分不开的,在课前研究生查阅参考书,为上课做准备。课堂上,教师先讲解,重点介绍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重大发现背景、科学家的思维推理过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学校经常让研究生与教师一道参加本科生教学,使他们积累实践经验,[3]并且,美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研究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但有时对研究生独立性的维护和学习的自由度较大,可能成为教授放松要求、逃避责任的借口,也可能使少数学生不适应这种自学为主、独立研究的学习方式而导致被动消极。
我国研究生的课程多,教师授课也多,这有助于研究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新的科研成果,但有可能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障碍。教师开设大量的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太少,使有限的学习讨论流于形式,在实际锻炼方面,缺乏严格的、规范的、经常性的训练,硕士研究生参与教学等实际锻炼不多。
4.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优劣在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果的评定上不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与我国也不同。根据统计,美国只有大约四分之一培养研究生的大学要求获得硕士学位必须有论文,除学位论文外,这些学校都将平时成绩和综合表现设为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标准。此外,美国部分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硕士学位对论文则不予要求。美国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除了测试硕士研究生对文献和研究现状的深入了解之外,还要求学生阐述其研究方法的合理性,指出其创新之处和新理论的应用价值、推广范围;最后还要问及本人的工作展望等。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竞争淘汰制,并非人人都可以在修完学分和进行论文答辩之后顺利毕业,即使博士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例如经济学专业,规定的课程学习大约两年,在第二年结束时,举行一次涵盖各科内容的笔试,这次考试可能从专业要求上淘汰一些人,有一半人可能不及格,给他们授予终结性的硕士学位后离校。[4]据统计,美国硕士研究生的淘汰率一般为10%-20%,在一些名校淘汰率则高达30%-40%,这种严出的作风为的是激励在读研究生刻苦钻研,保证美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的高质量。
我国“严进宽出”的研究生制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引入“淘汰制”有利于研究生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竞争能力,在我国,学位论文往往作为获得硕士学位的主要标准,学生一旦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入学后的考试也往往形同虚设,而之后的论文答辩更如同上了保险,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
5.研究生教育的开放化和国际化
开放化和国际化是当代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之一,美国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据统计,美国在读研究生中,外国学生约占40%。从导师来看,外籍教师也占了相当比例。各研究生院经常举行国际性学术交流和专题报告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教授参加,美国一些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吸引众多的国外大公司。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几乎所有的日本大企业都赞助了一个或数个美国大学内的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为其提供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5]。
近几年来,我国开放了办学思路,研究生教育也积极地向开放式和国际化迈进。如招收国外留学生、与国外研究机构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派研究生出境进修等。另外,我国一些大企业与国内高校联合办学也已出现。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水平低,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汲取他们的长处,学习他们的经验。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上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借鉴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我们可以概略地得出以下几点启示:第一,我国硕士培养目标应该多元化,构建硕士研究生教育以专业型为主体的新格局;第二,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强调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第三,教学方式不拘一格。研究生的教学应该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并辅以学生自学、查阅文献、科学实验、总结提高等多种教学形式,特别要转变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第四,要鼓励研究生标新立异,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人们惯有的常规的思维模式,以积极的探索精神来观察和分析事物;第五、鼓励研究生更多地参与经常性的、高層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出国访问考察和合作研究,以便能够及时地跟踪和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开阔研究生的眼界,启迪研究生的思维,更好地和国外同行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侯勇.中美研究生教育比较[J].当代亚太,2003,8:62-64.
[2]刘喻.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J].菏泽学院学报,2007,1:120-123.
[3]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0-33.
[4]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张盛伟、范军伟.中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2009,6: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