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危机”时代全球贸易遭遇严峻挑战,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也遇到新问题,针对“后危机”时代我国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后危机;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3-0100-02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背景
1986年,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工业外贸专业,挂靠工科,主要为我国工业出口培养贸易人才。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对外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工业外贸专业的工科背景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对于复合型外贸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将原工业外贸专业与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三个专业合并组建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门类调整为经济学大类。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国际贸易专业点约700多个,主要包括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农、林等其他院校。根据统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年来一直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以对外经贸大学为例,该校录取的学生不少都是各地的高考“状元”,国际贸易专业录取分数排在全校各专业之首。
2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出现的新特点
2007年8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欧、美金融市场遭遇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失业率曾一度高达两位数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同样遭遇寒流,2009年全年,我国实现出口12016.6亿美元,同比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同比下降11.2%,与上述数据相呼应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根据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率持续走低,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这已是国际贸易专业连续第二年被举“红牌”。由于无法搜集到我国各专业确切的就业数据,本文试通过对“前程无忧-51job”就业网站的检索引擎输出的相关检索结果,来研究各专业市场需求状况,尽管搜索引擎输出的工作岗位并不一定代表真实的就业岗位数,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各专业人才需求的“冷热”程度。总体而言,2007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遭遇“寒流”
从统计结果看,会计、软件工程师、房地产、机械、医药等五个专业岗位需求量最大,岗位检索数量均超过10000个。在经济管理类中,会计、房地产、物流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特别是会计专业岗位搜索数量是排名第二的软件工程师专业的两倍多,高达42545个。而生物、国际贸易、法律等专业岗位需求数均没有超过2000个,属于典型的“冷门专业”。上述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后危机时代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2.2 国际贸易人才“专业区分度”不高
与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相似,国际贸易专业“排他性”不强。企业在招聘国际贸易岗位时,没有明确一定需要招聘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英语专业、相关行业的毕业生也在企业的招聘范围之内。这意味着,懂得一定外贸知识、掌握相关外贸技巧的英语专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毕业生也能够胜任国际贸易岗位的工作,他们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业构成直接威胁。
2.3 “复合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更受青睐
从“前程无忧”网站随机选择近100家招聘单位有关国际贸易人才的招聘信息来看,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相关岗位应聘者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既全又专”。“全”体现在知识体系全面,“专”强调专业基础扎实。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绝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具备良好的口译和笔译能力,口语听力熟练,能够与外商进行无障碍交流,能阅读专业英语资料。
(2)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开发客户,熟练操作各种电脑办公软件(不仅仅限于office)。
(3)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大多数企业明确要求应聘者对外贸业务流程各环节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协调能力;具备较强的商业意识及谈判技巧,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能够独立联系客户,报价,谈判,签单,跟单;独立开展外贸业务,熟悉报关单证制作,订舱,订船,出运产品等管理;拓展海外市场,开发、维护国外客户,合理的处理客户投诉等业务;
(4)熟悉电子商务平台。不少公司要求应聘者能够熟练运用英文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B2B网络平台,熟悉网络推广和维护海外客户,掌握T/T,L/C以及西联汇款等国际结算方式。
(5)相关行业背景。诸如机械、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公司均明确优先招聘具备相关行业知识的应聘者。
(6)优良的意志品质。大部分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善于沟通,具有亲和力和团队意识。
2.4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是国际贸易人才就业的“金钥匙”
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普及和完善,用人单位更加青睐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应聘者。由于一线国际贸易岗位更多强调职业技能,因而相对于学历文凭而言,职业资格证书更加受到重视。笔者对所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取得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验员、货运代理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初次应聘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学生,一些英语、计算机水平较高,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取得相关证书后成为招聘单位的“香饽饽”。
3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3.1 “因材施教”,注重培养模式多元化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国际贸易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要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谙熟国际贸易流程与操作,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而言,按专业方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人才。该方向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国际贸易与分工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面向政府和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型人才。第二种类型:国际贸易高级管理人才。主要研究各国国际贸易政策、法规,熟悉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国际贸易谈判,签订国际贸易相关条约。其就业对象为政府外贸管理部门以及跨国公司、大型国企的涉外部门。第三种类型:国际贸易高级应用人才。该类人才对外贸业务流程各环节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协调能力;具备较强的商业意识及谈判技巧。就业对象主要针对各类外贸企业。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首先应该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对于第一,二类人才培养,鉴于就业岗位起点较高,对应聘者一般要求研究生学历。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应更多侧重学术修养和理论功底的提高,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世界经济发展概况等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打好基础。对于第三种类型人才培养,应更多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在培养计划中,应多开设有关贸易实务以及实训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必要时可以聘请企业国际贸易领域的专家到学校授课,更新贸易业务流程和技巧,便于学生毕业后更快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3.2 夯实基础,以学科交叉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人才培养也将全面与国际接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要求国际贸易人才不仅谙熟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于其他学科和行业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学生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就是很好的例证。有鉴于此,应该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科交叉。第一,学科内交叉。国际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在教学中要强调与其他二级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加强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投资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第二,人文科学知识的交叉。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可以开设《经济学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学》等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第三,工科背景的学科交叉。本文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必须依托相关行业进行实践。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大部分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纺织、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对外贸易业务。国际贸易学科只有与这些专业融合,才能适应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可以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开工科通识模块课程,以专题形式对不同行业相关基础知识进行覆盖,不要求“精”而在“广”。
3.3 强化实践教学,做到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3.3.1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尽管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加强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在执行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很多实训基地有名无实。一方面各高校重视不够,实训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学生只能被关在学校搞“实训”。另一方面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业务严重脱节,学生到企业实训往往“从头开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之所以流于形式,最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和企业没有实现合作的“双赢”,在现行教学模式下,企业接收学生实训完全是一种负担,无法获取实训基地产生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言显然是无法接收的。有鉴于此,必须实质性地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更紧密的校企关系,充分整合学校和实训企业的优质资源,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以及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使学校成为实训企业高科技产品孵化中心、人才培养摇篮以及在职员工培训进修基地,而实训企业则作为学校高科技产品研发的产业化平台以及毕业生就业平台。具体操作层面,可以通过建立校企负责人联席会议机制,就校企合作的重要议题展开磋商,并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执行和落实。合作模式可包括吸引各实训企业进入学校董事会,聘请企业科技骨干到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指派高校教师与企业骨干交叉轮岗等。在这种新型校企关系模式下,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的方案,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与市场的无缝对接。而企业也将获取稳固的研发和人才支持,最终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3.3.2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均采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指导教材。教学活动中没有按照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验员、货运代理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要求进行调整。报考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只是学生零散的自发行为,还没有作为学校的教学目标和统一要求。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职业资格考试并非只在高职类院校适用,对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与高职类院校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将职业资格考试纳入对学生考核的具体范围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普通高校应该进一步强化贸易基础理论和学术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以形成对高职类院校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赖明勇,王华,杨晶晶.学科交叉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2).
[2]杨素琳.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
[3]龚锋.我国高校《国际贸易》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J].高教论坛,201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后危机;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3-0100-02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背景
1986年,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工业外贸专业,挂靠工科,主要为我国工业出口培养贸易人才。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对外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工业外贸专业的工科背景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对于复合型外贸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将原工业外贸专业与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三个专业合并组建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门类调整为经济学大类。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国际贸易专业点约700多个,主要包括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农、林等其他院校。根据统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年来一直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以对外经贸大学为例,该校录取的学生不少都是各地的高考“状元”,国际贸易专业录取分数排在全校各专业之首。
2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出现的新特点
2007年8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欧、美金融市场遭遇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失业率曾一度高达两位数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同样遭遇寒流,2009年全年,我国实现出口12016.6亿美元,同比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同比下降11.2%,与上述数据相呼应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根据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率持续走低,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这已是国际贸易专业连续第二年被举“红牌”。由于无法搜集到我国各专业确切的就业数据,本文试通过对“前程无忧-51job”就业网站的检索引擎输出的相关检索结果,来研究各专业市场需求状况,尽管搜索引擎输出的工作岗位并不一定代表真实的就业岗位数,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各专业人才需求的“冷热”程度。总体而言,2007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遭遇“寒流”
从统计结果看,会计、软件工程师、房地产、机械、医药等五个专业岗位需求量最大,岗位检索数量均超过10000个。在经济管理类中,会计、房地产、物流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特别是会计专业岗位搜索数量是排名第二的软件工程师专业的两倍多,高达42545个。而生物、国际贸易、法律等专业岗位需求数均没有超过2000个,属于典型的“冷门专业”。上述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后危机时代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2.2 国际贸易人才“专业区分度”不高
与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相似,国际贸易专业“排他性”不强。企业在招聘国际贸易岗位时,没有明确一定需要招聘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英语专业、相关行业的毕业生也在企业的招聘范围之内。这意味着,懂得一定外贸知识、掌握相关外贸技巧的英语专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毕业生也能够胜任国际贸易岗位的工作,他们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业构成直接威胁。
2.3 “复合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更受青睐
从“前程无忧”网站随机选择近100家招聘单位有关国际贸易人才的招聘信息来看,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相关岗位应聘者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既全又专”。“全”体现在知识体系全面,“专”强调专业基础扎实。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绝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具备良好的口译和笔译能力,口语听力熟练,能够与外商进行无障碍交流,能阅读专业英语资料。
(2)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开发客户,熟练操作各种电脑办公软件(不仅仅限于office)。
(3)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大多数企业明确要求应聘者对外贸业务流程各环节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协调能力;具备较强的商业意识及谈判技巧,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能够独立联系客户,报价,谈判,签单,跟单;独立开展外贸业务,熟悉报关单证制作,订舱,订船,出运产品等管理;拓展海外市场,开发、维护国外客户,合理的处理客户投诉等业务;
(4)熟悉电子商务平台。不少公司要求应聘者能够熟练运用英文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B2B网络平台,熟悉网络推广和维护海外客户,掌握T/T,L/C以及西联汇款等国际结算方式。
(5)相关行业背景。诸如机械、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公司均明确优先招聘具备相关行业知识的应聘者。
(6)优良的意志品质。大部分招聘单位要求应聘者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善于沟通,具有亲和力和团队意识。
2.4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是国际贸易人才就业的“金钥匙”
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普及和完善,用人单位更加青睐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应聘者。由于一线国际贸易岗位更多强调职业技能,因而相对于学历文凭而言,职业资格证书更加受到重视。笔者对所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取得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验员、货运代理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初次应聘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学生,一些英语、计算机水平较高,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取得相关证书后成为招聘单位的“香饽饽”。
3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3.1 “因材施教”,注重培养模式多元化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国际贸易学科的培养目标是要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谙熟国际贸易流程与操作,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而言,按专业方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人才。该方向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国际贸易与分工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面向政府和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型人才。第二种类型:国际贸易高级管理人才。主要研究各国国际贸易政策、法规,熟悉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国际贸易谈判,签订国际贸易相关条约。其就业对象为政府外贸管理部门以及跨国公司、大型国企的涉外部门。第三种类型:国际贸易高级应用人才。该类人才对外贸业务流程各环节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协调能力;具备较强的商业意识及谈判技巧。就业对象主要针对各类外贸企业。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首先应该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对于第一,二类人才培养,鉴于就业岗位起点较高,对应聘者一般要求研究生学历。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应更多侧重学术修养和理论功底的提高,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世界经济发展概况等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打好基础。对于第三种类型人才培养,应更多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在培养计划中,应多开设有关贸易实务以及实训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必要时可以聘请企业国际贸易领域的专家到学校授课,更新贸易业务流程和技巧,便于学生毕业后更快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3.2 夯实基础,以学科交叉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人才培养也将全面与国际接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要求国际贸易人才不仅谙熟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于其他学科和行业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学生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就是很好的例证。有鉴于此,应该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科交叉。第一,学科内交叉。国际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在教学中要强调与其他二级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加强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投资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第二,人文科学知识的交叉。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可以开设《经济学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学》等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第三,工科背景的学科交叉。本文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必须依托相关行业进行实践。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大部分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纺织、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对外贸易业务。国际贸易学科只有与这些专业融合,才能适应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可以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开工科通识模块课程,以专题形式对不同行业相关基础知识进行覆盖,不要求“精”而在“广”。
3.3 强化实践教学,做到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3.3.1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尽管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加强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在执行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很多实训基地有名无实。一方面各高校重视不够,实训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学生只能被关在学校搞“实训”。另一方面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业务严重脱节,学生到企业实训往往“从头开始”,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之所以流于形式,最根本的原因是学校和企业没有实现合作的“双赢”,在现行教学模式下,企业接收学生实训完全是一种负担,无法获取实训基地产生的经济效益。这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言显然是无法接收的。有鉴于此,必须实质性地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更紧密的校企关系,充分整合学校和实训企业的优质资源,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以及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使学校成为实训企业高科技产品孵化中心、人才培养摇篮以及在职员工培训进修基地,而实训企业则作为学校高科技产品研发的产业化平台以及毕业生就业平台。具体操作层面,可以通过建立校企负责人联席会议机制,就校企合作的重要议题展开磋商,并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执行和落实。合作模式可包括吸引各实训企业进入学校董事会,聘请企业科技骨干到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指派高校教师与企业骨干交叉轮岗等。在这种新型校企关系模式下,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的方案,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与市场的无缝对接。而企业也将获取稳固的研发和人才支持,最终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3.3.2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均采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指导教材。教学活动中没有按照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验员、货运代理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要求进行调整。报考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只是学生零散的自发行为,还没有作为学校的教学目标和统一要求。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职业资格考试并非只在高职类院校适用,对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与高职类院校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将职业资格考试纳入对学生考核的具体范围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普通高校应该进一步强化贸易基础理论和学术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以形成对高职类院校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赖明勇,王华,杨晶晶.学科交叉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2).
[2]杨素琳.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
[3]龚锋.我国高校《国际贸易》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J].高教论坛,201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