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方面的特点。就是肖像描写。它讲究“形神兼备”,宋大樽《茗香诗论》中指出“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
那么,在作文中描写肖像,如何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呢?
首先,要认真选择好观察角度,大致说来,肖像描写的角度有三种。即作者观察的角度、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文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
从作者的观察角度写,便于作者直抒胸臆。描写时,往往夹叙夹议,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褒贬。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写三仙姑“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接着写她那种不堪入目的滑稽打扮:一个秃了顶的老太婆,偏偏要穿绣花鞋,镶边袄,满皱纹的脸上堆了层厚厚的脂粉。写到这里,作者情不自禁地评述了一句“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有时作者不直接发表评议,而是通过遣词造句,透露自己的爱憎。
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便于把肖像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结合起来,借助肖像表达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心情。茅盾的《子夜》写吴荪甫在和赵伯韬公债斗法决战的前夜做了一个噩梦,醒来后,“无意中在大衣镜前走过的时候,一回头……又看见自己的脸上摆明了是一副败相。”表明这时吴荪甫的内心已充满了失败情绪,与往日那个刚毅、自负的吴三爷已判若两人。
作文中还常常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观察写一个人的肖像。选择这种角度,往往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百合花》中写道:“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作者从“小媳妇”观察的角度描写了小通讯员在女同志面前手足无措的可笑神态。有力突出了小通讯员憨厚的性格特征。
其次,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描写肖像可运用白描手法,即选取人物肖像的几个主要特征加以勾勒。例如唐瞍在《琐忆》中这样描写鲁迅先生:“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都在告白他与现实社会的不调和。”作者只勾画鲁迅先生的胡须、目光,尤其是满头“直竖起来”的头发,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鲁迅本人更是白描手法的大师,他就主张“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从侧面进行烘托,也是肖像描写方法之一。茅盾说:“有时候,正面描写一定要失败,比方说,写一个女子的美丽,倘使你搜罗了所有‘美丽’的字样来形容她的容貌和姿态,未必能给读者以活泼的印象。”“应当用侧面的烘托来救济正面描写的不足”(《茅盾论创作》)。什么是侧面烘托呢?茅盾举汉乐府《陌上桑》为例,“大诗人写一个美貌的采桑女子罗敷,并不描写她的眉目嘴鼻生得如何好,却是从耕者、行者、肩挑者见了罗敷都出神伫观,忘记了自己的事这种‘闲笔’上去烘托”(《茅盾论创作》)。
对比也可运用于肖像描写。如鲁迅在《祝福》里多次描写了祥林嫂的前后不同的眼睛。当她在儿子被狼衔走后,再次到鲁四老爷家来帮工时,她的“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那样有神了”。当她听信了柳妈的无稽之谈后,“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个大黑圈”。当她到庙里捐了门槛回鲁家时,“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可是,捐了门槛之后,鲁四老爷在祭祀时还是不要她沾手。第二天,她的眼睛“窈陷下去”了。到最后沦为乞丐时,祥林嫂的眼睛就成了一双半人半鬼的眼睛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通过祥林嫂眼睛的前后变化,揭示了她生活遭遇和心理的变化,使读者对她怎样在封建宗法制度残酷迫害下走向死亡的过程一目了然。这是同一人物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的前后对比。当然,在写作时。也可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描写肖像。
描写肖像,还可运用比喻。比喻是借助于读者所熟悉的事物,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以此喻彼,言简意赅地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比喻“某人的下巴如脚踵,或者某人的脖如一根鸡腿……这种形容只一句便马上使人物从纸上跃出,而永存于读者记忆”(《老舍论创作》)。比喻又往往带有鲜明的倾向性。莫泊桑的《羊脂球》把那位伪善的修女的麻脸比作“仿佛有一架机关枪摆在她面前对准了她的脸放过一梭子弹似的”。而另一方面则把羊脂球的脸比作“一个红苹果,又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芍药”。鲜明地寄寓了作者的憎和爱。
实际上,在作文中,以上各种方法和技巧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巧妙地运用。
人物的肖像各不相同,描写的方法也各有千秋。在这一点上,切忌脸谱化、公式化、程式化。如形容女性的美就常常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束秀长的头发”。这种脱离人物具体个性的描写连“形似”都谈不上,更不用说“传神”了。要克服这种毛病,使作文肖像描写上到“形神兼备”,更重要的就是“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艾青《练习写小说从哪里开始》)。除了注意仔细观察,再就是多读名家的名篇。
那么,在作文中描写肖像,如何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呢?
首先,要认真选择好观察角度,大致说来,肖像描写的角度有三种。即作者观察的角度、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文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
从作者的观察角度写,便于作者直抒胸臆。描写时,往往夹叙夹议,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褒贬。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写三仙姑“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接着写她那种不堪入目的滑稽打扮:一个秃了顶的老太婆,偏偏要穿绣花鞋,镶边袄,满皱纹的脸上堆了层厚厚的脂粉。写到这里,作者情不自禁地评述了一句“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有时作者不直接发表评议,而是通过遣词造句,透露自己的爱憎。
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便于把肖像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结合起来,借助肖像表达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心情。茅盾的《子夜》写吴荪甫在和赵伯韬公债斗法决战的前夜做了一个噩梦,醒来后,“无意中在大衣镜前走过的时候,一回头……又看见自己的脸上摆明了是一副败相。”表明这时吴荪甫的内心已充满了失败情绪,与往日那个刚毅、自负的吴三爷已判若两人。
作文中还常常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观察写一个人的肖像。选择这种角度,往往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百合花》中写道:“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作者从“小媳妇”观察的角度描写了小通讯员在女同志面前手足无措的可笑神态。有力突出了小通讯员憨厚的性格特征。
其次,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描写肖像可运用白描手法,即选取人物肖像的几个主要特征加以勾勒。例如唐瞍在《琐忆》中这样描写鲁迅先生:“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都在告白他与现实社会的不调和。”作者只勾画鲁迅先生的胡须、目光,尤其是满头“直竖起来”的头发,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鲁迅本人更是白描手法的大师,他就主张“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从侧面进行烘托,也是肖像描写方法之一。茅盾说:“有时候,正面描写一定要失败,比方说,写一个女子的美丽,倘使你搜罗了所有‘美丽’的字样来形容她的容貌和姿态,未必能给读者以活泼的印象。”“应当用侧面的烘托来救济正面描写的不足”(《茅盾论创作》)。什么是侧面烘托呢?茅盾举汉乐府《陌上桑》为例,“大诗人写一个美貌的采桑女子罗敷,并不描写她的眉目嘴鼻生得如何好,却是从耕者、行者、肩挑者见了罗敷都出神伫观,忘记了自己的事这种‘闲笔’上去烘托”(《茅盾论创作》)。
对比也可运用于肖像描写。如鲁迅在《祝福》里多次描写了祥林嫂的前后不同的眼睛。当她在儿子被狼衔走后,再次到鲁四老爷家来帮工时,她的“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那样有神了”。当她听信了柳妈的无稽之谈后,“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个大黑圈”。当她到庙里捐了门槛回鲁家时,“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可是,捐了门槛之后,鲁四老爷在祭祀时还是不要她沾手。第二天,她的眼睛“窈陷下去”了。到最后沦为乞丐时,祥林嫂的眼睛就成了一双半人半鬼的眼睛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通过祥林嫂眼睛的前后变化,揭示了她生活遭遇和心理的变化,使读者对她怎样在封建宗法制度残酷迫害下走向死亡的过程一目了然。这是同一人物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的前后对比。当然,在写作时。也可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描写肖像。
描写肖像,还可运用比喻。比喻是借助于读者所熟悉的事物,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以此喻彼,言简意赅地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比喻“某人的下巴如脚踵,或者某人的脖如一根鸡腿……这种形容只一句便马上使人物从纸上跃出,而永存于读者记忆”(《老舍论创作》)。比喻又往往带有鲜明的倾向性。莫泊桑的《羊脂球》把那位伪善的修女的麻脸比作“仿佛有一架机关枪摆在她面前对准了她的脸放过一梭子弹似的”。而另一方面则把羊脂球的脸比作“一个红苹果,又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芍药”。鲜明地寄寓了作者的憎和爱。
实际上,在作文中,以上各种方法和技巧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巧妙地运用。
人物的肖像各不相同,描写的方法也各有千秋。在这一点上,切忌脸谱化、公式化、程式化。如形容女性的美就常常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束秀长的头发”。这种脱离人物具体个性的描写连“形似”都谈不上,更不用说“传神”了。要克服这种毛病,使作文肖像描写上到“形神兼备”,更重要的就是“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艾青《练习写小说从哪里开始》)。除了注意仔细观察,再就是多读名家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