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民间舞蹈的复合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属于各民族群众自娱性的艺术,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裕固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裕固族的文化受到藏文化、蒙古文化、汉文化的影响,其民间舞蹈除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外,还有蒙古族舞蹈的某些特点,也有藏族民间舞蹈的成分。即处于藏族舞蹈文化区和蒙古族舞蹈文化区的边缘地带的裕固族舞蹈具有复合型特征。
  关键词:裕固族;民族民间舞蹈;复合型。
  
  一、引言
  
  裕固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和河西走廊中段。其中,祁连山区主要分布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康乐区和大河区裕固族;河西走廊中段平川区主要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明花区裕固族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分布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祁连山北麓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在历史上,自秦汉时期起,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裕固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型,即祁连山北麓的山区和河西走廊的平川地区。前者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属半干旱高山气候区;后者则处于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裕固族在这块不连片的戈壁绿洲上,从事着农业经济或畜牧业经济。
  裕固族畜养的牲畜以绵羊、山羊、牦牛、犏牛、黄牛、马和骆驼为主,还有少量的驴、骡等。有趣的是,他们居住的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牧业方面的"名牌产品"。民间俗谚说:"水关的驴,杨哥的马,皇城的羊毛赛棉花;白银的山羊,大岔的牛,明花的骆驼力量大"。
  裕固族现有人口正在接近一万五千,主要聚居在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人聚居在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其余散居在兰州和新疆哈密、昌吉等地。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还有是汉语。裕固族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字。[1]
  
  二、裕固族民间舞蹈分类。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属于各民族群众自娱性的艺术,在自娱中体现人类的自我生命价值,沟通人际间的纯真情感,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
  每个裕固人,从他们的孩童时代起,就在母亲的怀中聆听歌声,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渐学会本民族的重要的民歌。长辈们也会不厌其烦地向子孙反复教唱古老民歌,每逢喜获丰收,盛大节日,以及亲朋好友相聚时,都要载歌载舞进行欢庆。能歌善舞也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能歌善舞的人会受到特殊的尊敬。这种传统文化的因素,是形成能歌善舞特点的深厚文化基础。
  裕固族的民间舞蹈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和丰富的种类。在盛唐时期,裕固族的先民-回鹘人,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民族,在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流行较为普遍。但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许多舞蹈已经失传,有些只是出现在传说和石窟壁画中,而流传在民间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
  裕固族的舞蹈主要有集体舞、双人舞、男女独舞、马上舞等多种,主要是表现欢庆丰收、喜庆节日、婚礼、狩猎、宗教活动等内容。
  集体舞的形式多种多样,以鼓乐和歌声伴舞,男女老幼排队或围成一个大圈,中间置以篝火或猎物,或快或慢,或轻或重,节奏强劲有力;双人舞主要表现生活、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某些场面;男女独舞以腾跳见长,基本上保留了裕固族古老的腾跳形式。
  建国后裕固族的民族舞蹈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如《我们来自西州哈卓》、《迎亲路上》、《奶羊羔》、《腊梅开了》、《甜甜的泉水》等。
  按照裕固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裕固族民间舞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劳动舞蹈
  如:"英那刀古拉"为裕固语,意为"劳动舞",广泛流传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各村寨。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裕固族人民勤劳、朴实的民族性格。如剪羊毛、捻毛线、织羯子、赶毡及割草等生产和生活动作,一举手,一投足都来源于他们所熟悉和亲身经历的生活。表演时男女人数相等。
  2、欢庆舞蹈
  欢庆舞蹈是一种流传较广的欢庆舞,是在喜获丰收,欢度节日,朋友相聚时进行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多为男女老幼排队或转大圈而跳,中间置以篝火和猎物,在鼓声和歌声的伴奏中起舞,节奏往往由弱变强,佐以"啦、喽、依吆"的集体呼号声,气氛热烈。
  3、宗教舞
  《护法舞》是藏传佛教乐舞《羌姆》在裕固族地区的演变形势。随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势力扩展到甘肃广大藏区及其邻近的土族、裕固族聚居地区后,作为宣扬教义教规的法舞《羌姆》也进入了裕固族寺院内均要举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届时要表演典型的藏传佛教舞蹈《护法舞》。舞者20余人,头戴牛、马、鹿、乌鸦、喜鹊、鹰、骷髅等12种神灵面具,手持法器,在鼓、钹、海螺、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跳起肃穆凝重的宗教祭礼性舞蹈。
  "护法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六月初六时,在寺院祭祀鬼神的仪式中跳。表演者20余人,头戴牛、马、鹿、乌鸦、喜鹊、鹰、骷髅等十二种面具,手持法器,各跳不同的动作。牛、马是主神,动作庄重缓慢;鹰、鹿动作激烈,技巧较高;骷髅动作小巧玲珑,小的跳的较多。
  4、红色舞蹈
  1959年的春节,在欢庆人民公社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凯歌声中,一批裕固族青年创造出了反映民族新面貌的舞蹈-劳动舞和炼钢舞。这些舞蹈由于产生在实际生活中,生动地表达了裕固族人民在生产大跃进中愉快劳动的场面,在专区文娱汇演时获得了一等奖,在兰州汇演时拍成电影。这是裕固族人民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发展民族艺术的丰硕成果。
  无论怎样的艺术家,若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无法很好地表现。技巧往往集中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并突出与强化以形成典型技巧部位与动作。有的民族具有特殊的舞蹈技术方法与细节。
  
  三、裕固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裕固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型,即祁连山北麓的山区和河西走廊的平川地区。前者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属半干旱高山气候区;后者则处于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裕固族在这块不连片的戈壁绿洲上,从事着农业经济或畜牧经济。
  肃南裕固族与藏族、蒙古族相邻,都世代逐水草而居,都从事畜牧业生产,都信仰藏传佛教。裕固族的文化受到藏文化、蒙古文化、汉文化的影响,其民间舞蹈既有蒙古族舞蹈的某些特点,也有藏族民间舞蹈的成分。处于藏族舞蹈文化区和蒙古族舞蹈文化区的边缘地带。
  由于经常在一起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再加上历史的原因和游牧生活,裕固族有些生活习俗和藏族、蒙古族相仿。也形成了他们舞蹈的许多共同点。
  一是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都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裕固族舞蹈同藏族舞蹈一样,要求膝关节松弛,富有弹性和韧性,再做动律时要求膝关节作重拍向上的屈伸,而且在裕固族舞蹈中,也常见藏族舞蹈的一些步伐,如,退踏步等。三是裕固族舞蹈具有蒙古族舞蹈粗犷、豪迈、典雅的特点,男性动作刚健有力,女子动作则柔软灵活。也擅长用腕、肩、臂的动作,并且马步动作基本跟蒙古族相同,都是来自于游牧生活中对骑马姿势的模拟,也常用走马步、跑马步、摇篮马步等,而且也常用蒙古族的点步、错步等步伐。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的生活习俗,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创编的民族舞蹈也就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点。
  裕固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裕固族民间舞蹈。它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服饰、婚礼、禁忌等,这也就形成了他自己的舞蹈特色,以及自己独有的动律。综观裕固族的优秀作品,发现它们有一个最典型的动作:身体直立,挺胸立腰,上体是右手在上的顺分旗位,或女右手掌心向下,中指稍向里收,好像中指按着帽顶,左手掌心向前(裕固族妇女的帽子形如喇叭、顶尖、上束红缨穗,舞蹈的时候有时需要按住帽子,避免其掉来)。
  裕固族舞蹈在动作时要求上体附随着下肢做平稳的上下摆动。预备拍左腿重心,稍屈膝,右腿原位小吸起,右肩下压,左肩上台。第一拍右前脚掌着地,左肩向上抬、右肩下压,右脚原位抬起。在预备拍时,左腿稍屈膝。在一二拍时膝关节伸直,要求膝关节松弛,并且富有弹性和韧性,在做动作时,膝关节连续不断,小而快,重拍向上的屈伸,这就是裕固族舞蹈的基本动律。随着音乐的节奏可快可慢,在慢板中可走着做,在快板中可做成吸跳步。在观察裕固族舞蹈中发现,它的动律始终贯穿在整个作品中,而且好多动作都是以动律动作作为基础,进行演变和发展而来的。
  裕固族舞蹈的动律,就是随着膝关节的上下屈伸,上体做平稳的上下摆动。把它作为裕固族舞蹈的动律,因为,其一:它是最常见、出现频率最多的动作;其二:它是裕固族舞蹈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2]
  四、舞蹈特点的形成原因分析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一般认为,裕固族主要来源于唐朝后期(公元九世纪中期)西迁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人。大约在公元900年前后,甘州回鹘人攻占了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并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公元十一世纪初,该汗国被西夏吞并。甘州回鹘汗国灭亡以后,余部四散。一支投奔青唐(今青海西宁),后来融合于当地吐蕃;一支入居北宋境内,逐渐融合于当地各民族;另一部分回鹘人即甘州回鹘的主要组成部分则退处沙洲以南地区,继续过着游牧生活。宋代又以"黄头回纥"之名出现在史书上。公元1226年,蒙古大将速不台出兵攻下撒里畏吾等部,使之纳入了蒙古汗国及元朝的长期的统治之下。元代的"撒里畏吾"就是宋代的"黄头回纥".
  明朝在其初期仿效汉朝,在西北地区先后置七卫安置撒里畏吾尔和蒙古人。明朝中期,由于各卫统治者相互劫杀、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各卫的力量受到极大削弱。此时,居住于天山南北已经改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特别是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开始以战争手段掠夺信仰佛教的撒里畏吾尔,撒里畏吾尔战败,被迫东迁。裕固族通过迁徙远离了该民族原来所属的文化核心地区或文化母体,迁徙的结果是使他们的文化具有了边缘性和薄弱性。迁徙的目的地是各种大的文化的边缘地区,即今天的甘肃、青海两省及其周围地区。这些地区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大致是汉文化、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藏文化的边缘地带。
  裕固族学者贺卫光认为:裕固族东迁后,受到了汉文化、蒙文化、藏文化等的强烈影响。与此同时,灾难性的迁徙及其以后社会经济的衰败,人口的减少,使裕固族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将大量涌入的外部异质文化充分消化,将固有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改造或整合为一种和谐有机的文化,其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多元复合性、边缘性及非完全整合状态的族群文化系统。文化失落感或失落感文化是裕固族文化的基本模型。[3]
  东迁以后不久,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就被普及为民族的共同宗教信仰。裕固族文化受到了藏传佛教及随之而来的大量的藏族文化的影响。此外,裕固族文化从古至今都一直在与汉文进行着广泛的交流,不论是传统的古老文化,还是东迁后的裕固族文化都融入了大量汉文化成分,以至形成了与汉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原有的回鹘文化、突厥文化仍然在裕固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仍是裕固族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古老文化)的主流和根源。
  由于裕固人原本就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尽管东迁后最终形成了多元复合性、边缘性及非完全整合状态的族群文化系统,这一族群却没有完全涵化于周围的强势文化,变成汉人、蒙古人或藏族人而从历史上消失,而是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族群-裕固,并发展至今。
  裕固族的文化受到藏文化、蒙古文化、汉文化的影响,其民间舞蹈既有蒙古族舞蹈的某些特点,也有藏族民间舞蹈的成分。处于藏族舞蹈文化区和蒙古族舞蹈文化区的边缘地带。
  肃南裕固族与藏族、蒙古族相邻,都世代逐水草而居,都从事畜牧业生产,都信仰藏传佛教。由于经常在一起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再加上历史的原因和游牧生活,裕固族有些生活习俗和藏族、蒙古族相仿。因此也就形成了裕固族舞蹈的复合型特征。[4]
  
  结语
  
  裕固族的民间舞蹈有很强的娱乐作用,除了满足民众审美和情感宣泄的需要以外,还有着传授生产、生活经验的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舞蹈的保护与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者的重视,研究裕固族的民间舞蹈可以从中透视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民族民间舞蹈是体现民族精神和加强民族之间亲近感的重要纽带,对促进民族团结起着良好的作用,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新的历史时期,关注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积极的功能和社会意义,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掘、保护、创新,才能使这一优秀民族艺术形式获得自己的发展天地,有效地展示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民间舞蹈对个体而言,起着精神、理想、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重要的影响作用,民族民间舞蹈的发掘、保护和创新对民族地区社会深厚、博大的历史传统的发扬和现代化土壤中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肃南裕固族的民间舞蹈面临着十分危机的状态,许多优秀的舞蹈种类也逐渐地消失,这种情形无疑对保护和发扬这些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大为不利。所以,当前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对这类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和研究,并从这些传统艺术形态中吸纳优秀的资源,不仅对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有效地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有的放矢的展示和谐文化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为进一步开发甘肃的旅游文化资源,促进民族经济的繁荣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注:"本文是西北民族大学中青年课题《裕固族民间舞蹈的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才让丹珍编著:《裕固族风俗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12。
  [2]甄勇宏:《浅谈裕固族舞蹈特色》,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第7卷第3期。
  [3]参见:郝苏民主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版P313-P362。
  [4]参见:贺卫光:论边缘文化与复合型文化-以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为例,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曹县从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狠抓绿色食品开发,绿色食品进入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产品总量规模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日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曹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
期刊
摘要: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能够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公路,一是克服发展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二是增强公路自身的持续竞争力。目前公路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公路;可持续发展;和谐。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战略目标之一。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公路事
期刊
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把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的进行。本文对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
期刊
摘 要:基建工程审计是确保基建项目经费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基建工程审计领域仍存在较大风险,本文针对如何防范各类基建工程审计风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建工程;审计;风险;防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家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各项基建项目的建设中。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各级审计部门也加大了审计力度。但由于基建工程审计自身的复杂性,时间跨度大,专业
期刊
档案工作是学校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的好坏反映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首先,从综合管理入手,抓档案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同步发展。档案的综合管理就是将学校所形成的各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长期以来,档案管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只重视档案达标升级形式上的检查,忽视
期刊
摘要:中国诗歌与中国画虽然是艺术的两个分支,但两种艺术之间又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很多共通的地方。同时二者又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差异性,不能完全看做是一种艺术形式。从诗歌的角度,分析了诗和画之间的联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画一体。也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区别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差别、间接艺术和直观造型艺术的差别以及"说得出,画不就"的情况。  关键词:诗;画;同一性;区别。    在中国艺
期刊
摘要:黄河故道位于我县南部,在我县境内长约56公里,是曹县的主要粮棉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该区内曹县有庄寨、桃源、楼庄、魏湾、郑庄、邵庄、朱洪庙、梁堤头、安才楼、仵楼、青固集等11乡镇,耕地面积2.66万公顷,人口35.6万人。目前有界牌集、鸭子圈、郑阁等三座水库已建设,运行使用多年,水源条件十分可靠。以增产粮食为中心在搞好排水的基础上充分蓄水,实行旱、涝、碱综合治理,农、
期刊
摘要:非语言因素是通过各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将主持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向外表达的手段,它传达着比语言交流丰富得多的内涵,作为播音主持工作者,恰如其分地运用非语言手段,能更充分地传情达意,乱用或不恰当地使用都会影响节目的质量和主持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关键词:非语言因素;体态语言;播音主持。    人的交流方式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人们普遍认为语言交流是信息沟通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信息传递起着主要作
期刊
摘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含蓄、温婉的诗歌中表现出的童真的可爱、无奈的压抑、渴望的释放无不令人称赞和感叹。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意象中,才使得他的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顾城;意象;生命意识。    吴晓曾说:"生命意
期刊
近年来,我局注重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在积极推进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把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实施《档案法》,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全市基层国土所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市12个基层所都建立档案室,对多年以来积累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已建立各种载体档案10余万卷,有的基层所达到了省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由于注重抓国土资源档案,国土资源所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方便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