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能够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公路,一是克服发展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二是增强公路自身的持续竞争力。目前公路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公路;可持续发展;和谐。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战略目标之一。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公路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公路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公路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公路服务水平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难题,与公路外部环境尚不能实现高度和谐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建设和谐公路是各级公路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强调发展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倡导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
  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公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发展公路事业的同时,克服发展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实现公路事业的外部和谐;另一方面是公路本身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自身的持续竞争力,是公路事业的内部和谐。具体而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路是指基础设施条件好、综合服务功能强、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公路;是路网结构优化、功能齐全、出行方便的公路;是内在质量优、外观形象美、整体和谐的公路;是通行舒适、快捷、安全的公路;是以最少的资源实现了最好效果的节约型公路;是尊重、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景观公路;是职工队伍精神面貌好、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公路。
  
  二、目前公路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九五"以来,全国各地加大了对公路的投资,公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大,但对公路可持续发展及公路事业的整体效益和长远影响重视不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路网规划程度不够,在设计中对生态保护的考虑不足。一是地方公路建设缺乏整体科学的路网规划,个别地区存在随意调整公路规划,盲目扩大公路规模的现象,导致路网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合理。二是公路规划中公路生态设计的理念相对落后,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变化考虑较少,往往只注重公路本身的功能发挥,很少考虑如何从源头上避免公路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施工前没有很好地预测工程对环境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不良影响,环保工程还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三是对公路与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往往只考虑环境因素对公路的影响,很少考虑到公路设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往往缺乏保护措施,导致沿线景观改变。
  (二)公路占用、消耗大量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公路除本身长期占地外,在建设中的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临时道路、临时设施等也将在一定阶段内占用土地。这在人口众众多,耕地相对较少的我国国情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公路是高投入的产业,公路建设和维护护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如钢铁、水泥、沥青及电子产品、通信器材等,如果管理不当,会造成资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公路养护改建替换下来的弃料还不能很好的循环利用,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三)公路影响生态环境。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丛等植被在施工前均被砍伐或移植清理,导致公路沿线植被覆盖率和绿色生物量大大降低。其次,公路建设中往往大量破坏表土资源,对植被繁衍和生态平衡不利。公路还致使动物原有的通道被切断,分离与阻隔作用使动物生活环境受限,甚至可能造成某些生物死亡,致使一些宝贵的野生生物遗传基因资源丢失。同时,公路建设对大气环境和饮用水也会造成污染。
  (四)公路发展的软环境还不强。一是公路发展的法治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法制不够协调,过于粗放,给公路依法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二是公路管理体制不健全,不统一,影响了公路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三是公路干部职工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法律素质和工作能力。四是公路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不断挖掘公路文化的内涵,打造文明公路品牌。
  
  三、实施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尊重环境,构建环保公路、生态公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公路环保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公路绿化、景观保护、噪声治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使交通环保工作逐渐法制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做好生态公路建设,使生态设计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复杂的气候、植被、土壤特点,并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的角度来进行生态恢复设计,避免违背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的规律进行强制性或单一性绿化。要强化"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等一系列先进理念,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突出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影响、景观及交通噪声等问题,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科学地预测、分析与评价,提出对规划的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预防因公路规划实施所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和生活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及人文景观,在做好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做好环境工程专项设计,广泛开展工程环境监理,保证环保工程的投入,使生态保护和恢复、噪声治理、水环境保护等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运营。
  (二)珍惜资源,构建"节约型公路"。要把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联系起来,既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搞过度建设,又不能滞后或制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都会造成国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公路技术标准的采用,不但要考虑交通需求及资金等方面因素,更应当从项目的路网功能,充分利用"线位资源"角度考虑。对近期交通量较小,但路网功能比较明确的项目,标准选择上应当超前。对采用分期建设的项目,在近远期标准、线位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同时,应做好各个工程专业的方案选择,路线方案、线位,应尽量通过土地利用价值低的区域,避免占用高价值土地。在公路建设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在项目决策上,一定要根据规划认真研究,避免因工程重复建设或前、后期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减少公路占地,首先应降低路基挖方深度和填方高度,尽量使公路与地形相吻合,避免大填大挖,努力做到挖填平衡。对老路改造扩建工程,不追求裁弯取直,不大量废弃老路。公路竣工后,对施工便道、料场,应尽量复耕,并使弃土、弃渣能够绿化或改造为耕田。要大力倡导发展公路循环经济,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公路的综合效益,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科学规划,构建网络化公路。要科学规划公路网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由此确定公路网络规划的总体格局。二是系统协调与长远发展的原则。公路网规划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将区域内外的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视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全面综合分析,从整体上、系统上进行宏观控制和规划。三是工程经济性原则,使路网总体规划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又有良好的工程经济性。四是联通原则,使干支公路连接成网,通过建设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交通需求。
  (四)以人为本,构建"平安公路"。公路发展必须以安全作保障,努力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公路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公路造成的安全事故。公路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当灵活、合理地掌握路线线形,保证行车安全(平稳的车辆行驶速度、良好的通视条件、完善的沿线设施),另一方面应当按照"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经常性、及时性、周期性的预防、养护与维修,保证良好的使用状态。一是要大力实施公路安保工程,整治危险路段和桥梁,加强对紧急事件处置的力度,提高公路设施被损坏后的恢复速度,做到预防为主、排查有效、反应迅速、快速畅通。二是要保证通行舒适。保证公路质量、提高路面舒适度和车辆的行驶安全。三是要保证畅通安全。在日常维护中应做到高效管理、快速施工、热情服务,以确保施工路段不出现拥堵和安全隐患。要加大对超限运输的治理力度,确保道路通畅安全。
  (五)依法治路,构建法治公路。公路管理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社会性和公益性,承担着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构建法治公路是建设和谐公路的重要内容。一要进一步完善公路法制,使公路法律法规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构建法治公路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二要科学配置现代化的管理装备和设备,将依法治路与科教兴路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公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三要科学明确公路执法职能,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维护路产、路权;四要在公路执法中充分体现服务的理念,做好公路巡查、案件处理工作,全面保证公路完好畅通;五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以制度管理人,以规范约束人,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六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制度和预案,切实解决实际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七要与驻地政府、公安、医院、消防等部门配合协调,紧密联系,提高应急能力,确保突发情况和重大案件快速处置。
  (七)发展公路文化,构建"文明公路"。公路文化是在公路事业发展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反映公路特点,揭示公路内涵,体现公路发展规律的精神成果。它产生于公路发展实践,又对公路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为公路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公路文化以公路文明的形态积极作用于社会,成为展示公路社会形象的品牌和旗帜。构建和谐公路就要以丰厚的公路文化为土壤,通过积极的创建工作,培育出公路文明的硕果。要进一步深化"公路与文明同行、与时代同步"发展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结合公路实际和行业特点,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涵,形成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公路文明创建体系,建设反映时代特点、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公路文化。通过公路文化凝聚行业力量,塑造行业精神,培育行业典型,弘扬公路文明。使公路行业与社会其他行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真正做到公路延伸到哪里,文明就传播到哪里。
其他文献
摘要:公诉利益属于"救济法领域",具有"筛选"作用。本文对公诉利益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防控实践中公诉权滥用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公诉;公诉之利益;特征。    一、公诉之利益概述。    在民事诉讼中,所谓的诉的利益是为了考量"具体请求的内容是否具有进行本案判决的必要性以及实际的效果(实效性)"而设置的一个要件。与当事人适格一样,诉的利益都是需要根据具体诉讼的状况,并紧密结合请求的内
期刊
天津海事局是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具有航政、航标、测绘、通信、船检五项职能的区域性管理局之一,代表国家履行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航海安全保障职能。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部局对项目管理的逐步规范,我局顺应国家财政改革需要,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管理思路,深入落实部局"两提高两降低"的要求,从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入手,努力提高航测项目完成率。通过"建立机制、转变观念、强化举措",实现了航测项目管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排舞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作用的论述,引导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锻炼中去,从而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丰富和充实阳光体育锻炼内容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水平。  关键词:排舞;校园;阳光体育运动    排舞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中文称其为“排舞”英文名“LineDance”[1],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西部的乡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不少教师感到很不适应,心理压力加大。维护并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满足教师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式下的合理心理需要,是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心理需要;心理压力;心理负担;心理需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能否完成传播人类文明和先进思想,培养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现
期刊
摘要:东鱼河南支是淮河流域东鱼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是山东曹县与河南兰考的一条主要防洪除涝河道,由于严重淤积,大大降低了河道的防洪除涝效益。  关键词:水土保持;河道淤积;防治措施。    东鱼河南支是淮河流域东鱼河的一条主要支流,是山东曹县与河南兰考的一条主要防洪防涝河道,位于黄河以东,南四湖以西,万福河以南,废黄河故道以北。起源于河南边界胡乔,至定陶县王店集乡入东鱼河,全长52.4公里,流域面积1
期刊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具有凭证价值和法律效力,为我们提供各种历史资料、数据,对揭开历史遗留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码头镇国土资源所历年来各项用地数据都十分重要,它详细记录了各项目建设占用土地的情况,土地分类的变化及每一宗房地产的土地权属来源,交易变化过程,是土地确权、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护和执法监察等国土工作的科学依据,与镇政府的工作和群众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规范
期刊
摘要: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对建筑行业活动的各种道德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建筑管理的伦理原则,底线、目标、手段和监督。并希望能让建筑行业自觉运用伦理学来规范建筑工程活动中管理行为。  关键词:建筑管理;伦理管理;管理。    伦理学是从道德意识的角度去研究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它的宗旨是要充分发挥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来调整人们社会关系中的矛盾,以达到控制社会系统的目的。管理科学则是通过自然科学
期刊
摘要:现代战争,由于高技术的引入,使战争的内涵和样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武器装备的战时保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论述了现代战争的科技保障战略。  关键词:现代;战争;科技;保障;战略。    武器装备是战争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人的因素始终是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信息化战争的新世纪,人的智能作用将凸显出来,因此重视战时科技保障的全民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
期刊
当前,我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同时,环境及其法制建设本身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本人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以人为本"和环保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即是以最大多数人发的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可以理解为作为个体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处在社会金字塔下层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还可以理解为与自然
期刊
摘要:近年来,曹县从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狠抓绿色食品开发,绿色食品进入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产品总量规模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日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曹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