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m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对课堂有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有待更新,特别是如何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为快乐有效的课堂,这对于我们数学教师更是一种新的挑战。
  那什么是有效教学?它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有效教学不是老师教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应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如下做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师生互动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也是有效教育的主要目的。老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如何做到师生角色转变,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呢?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先用“听、说、想、看”这几要素方法来进行例题的教学,先让学生看题和思考,把学生对例题的疑惑收集起来,然后讲出例题中的自己的困惑,最后才统一解决。这样学生经过自己对例题的看法与思考以及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困惑,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很深刻。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一章节的数学活动中,《倒影与轴对称》 中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写出车的车牌号这个知识。上课的时候,我先由学生个人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很多同学说了用轴对称的把数字写出来。有一位同学举手说“老师,我可以不用动手做就可以很快知道车的牌号了”,“哦,你是如何做到呢?”。这个同学说:我只要把课本倒过来,然后从这一页的反面一看就知道了。“是吗?同学们,你们试试看,他的做法可行吗”。大家动手一试,证明了这位同学的做法,并不约而同地给了这个同学热烈的掌声。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说”的时间,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问题情境,实现生师互动
  在人的心灵深处,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中这种愿望往往更加强烈。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探索、研究,努力去寻找解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出各种问题和故事情境,用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知,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对新知识无比强烈的求知欲,使之成为进一步思考探索的动力。
  如上《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课,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前,让学生將16厘米长的一条线,剪成三段,围成三角形。结果学生发现,同样是16厘米的线段,同样是剪成三段,同样是用三条线段去围,结果就不一样:有的人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人围不成。到底三角形的三条边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此时的学生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接下来,我再有意识地引导点拨,列出能围成或围不成三角形的相关数据。通过师生或生生间的讨论、交流,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这样,新知是在经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后形成的,收获就绝不会仅仅是学会了,课堂教学自然会取得令人欣喜的效果。
  因此,在每一个明确的知识点,都要设计关键性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使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时严密准确。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许多疑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教学中往往不是说教师想这样做就能做成,学生并不会自然而然的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经常会受学生知识基础、教学内容、教师授课技巧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巧妙引导,精讲点拨,使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直至形成结论。
  再如,在讲授《被平移和旋转》这一课时,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直观地区分这两种现象;第二,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图形(即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发展空间观念;第三,搜集生活中用平移与旋转的方法绘制的图案。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充分感受平移和旋转,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
  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淡化自己,不要刻意追求精巧的设计,要善于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思维的火花。再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课堂上也不一定适用,我们也不应该迷信教学参考用书,更不能拘泥于设计好的课件,而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有灵动生成,才会有预设不到的精彩。
  三、活用小组合作,增强师生互动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我在课堂中注重设计了很多讨论的形式,其中有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形式,特别是小组讨论,体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特别是生生互动的过程。同时它也实现了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转换,改变了课堂教学昏昏欲睡的局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和参与性,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和参与性。
  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是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而有价值的数学,就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有助于学生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思维方式等运用于生活现实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就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思维品质提高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课程改革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刷新,更重要的是改变那些“陈旧”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让我们的学生借助于中学数学活动的平台,通过体验、探究、实践等活动,架起中学数学与生活、自然、自我之间的桥梁,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充满活力,中学数学新课改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向我们走来,一个崭新的教材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将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适应新的教材体系,走进早已熟悉而今又陌生的生物课堂,是我们生物教师急需解决的紧迫课题。  首先,实施新教材,课堂教学要有新观点、新方法。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
期刊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 故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语文的课堂应是快乐的。  要建立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就必须使语文课堂动起来。课堂上充分地让孩子们动口、动眼、动手、动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每位教师所企盼的。那么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动”起来?  一、以心相交,做学生的好朋友  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师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学生的
期刊
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怎样去做才能使课堂高效,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期刊
常言道:“国家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发展教育,教师应从构建有效课堂着手,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因为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以最佳的方式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高效堂高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发展,合理、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真正达到语文课堂高效的目的。为了构建农村
期刊
一、引言  职业高中不同于普通高中,其招收的对象大都是学习底子较差的学生,上课爱听就听点,不爱听的时候打瞌睡、做小动作甚至讲小话等,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大;甚至个别同学还比较调皮叛逆、喜欢逞能、讲哥们义气。这样的学生虽然会因为其荒诞行为受到各科老师的批评,但实际上除了底子差、有点厌学,我们还是要肯定是他们内心还是非常阳光向上的,他们也想事事做好并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与表扬。面对这样的学生,身为职业高中
期刊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由此可见,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上课时课堂的課容量更大,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也就更高。而现阶段风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全体学生和老师一
期刊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
期刊
良好的课堂提问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问题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课堂效果,同时这还是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怎样才能使有效的提问呢?那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师与生、人与书、讲与练等等,构成了错综 复杂的联系, 这种联系主要是与信息的传递反馈形式进行的。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多向交叉的联系网络,便不难发现令人注目的一个“聚焦点”就是
期刊
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这一切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是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情感。历史是有血有肉的。  在讲述历史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本着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一原则而平铺直叙的话,学生的表现多半为无精打采,课堂的氛围也将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能用激情演绎历史,用激情再现历史,使教学活动生动、形象
期刊
我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根据新课标理念,就建立新型的师生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我从教了近二十年的初中物理,经历了新旧课程的不同教学。新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主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