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隐蔽的规律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事实,这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认识来源于动作,客观通过动作转化为主观,人是通过动作来认知世界的。动手操作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下面就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要注意的问题。
一、操作要有明确的目的
下面是《面积和面积单位》(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下)的教学片段。
当学生初步认识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后,教师问:
师: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现在请大家把下面的两个图形(图略)面积通过操作测量出来。看看谁既能知道结果,又能说出测量的方法。
学生操作后汇报。
生1:第一个长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
生2:第二个正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师:只有6个小正方形,怎么就知道是12平方厘米?
生2:我是与同桌合作的,我们共有12个小正方形,正好够用。
生3:因为这个长方形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刚好摆满。
生4:老师,我也是这个答案,没有摆满我也能知道。
师:说说看?
生4:(到黑板前边说边示意)我先横着摆了一排,用了4个,竖着摆了3个,说明有这样的3排,4×3=12,所以我就知道一共能摆12个,就是12平方厘米。
师:不但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能思考操作测量的方法,确实了不起!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数量不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勇敢地面对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初步感悟出测量的基本方法,同时也为教学长方形面积有意识地作些铺垫。这样的操作目的明确,将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操作的功能。教学中设计的操作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主确定操作的思考方向,主动安排操作步骤和方法。
二、操作活动要把握恰当的时机
下面是《平均数应用题》(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六册)教学片断。
(出示分别装有3支、4支、5支铅笔的三个笔筒。)
师:谁能到前面来操作,使这三个笔筒的铅笔一样多?
生1:从装有5支的笔筒里拿出1支放入装有3支的笔筒里,这样每个笔筒都是4支。
师: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教师再将笔筒中的铅笔变成3支、4支和8支)
师:怎样操作,使这三支笔筒的铅笔一样多?
生2:从装有8支的笔筒里分别拿出2支和1支,分别放入装有3支的和4支笔筒里。这样每个笔筒都是5支。
生3:先把三个笔筒里的铅笔集中在一起,然后一个笔筒放一枝,放完为止。这样每个笔筒都是5支。
生4:先把3个笔筒的铅笔集中起来,共15支,15÷3=5(支),然后每个笔筒放5支。
师:生3、生4这两个同学的方法有共同之处,都是把三个笔筒的铅笔合起来再平均分。这种方法叫做“先合后分”(板书)。
师:我这里有四个盒子,每个盒子分别放有27支、16支、9支和8支,如果让你到前面来操作,使这四个笔筒的铅笔一样多?你想采用哪种办法?同位同学交流一下。
通过交流,学生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了用生4的方法,即先求出四个笔筒铅笔的总数,再去除以笔筒的个数。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大家发现当数量较繁杂时,我们一般采用生4的方法,即先合后分。
把握好操作的时机,就是要求教师要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适时就是要注意把握好最佳时机,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案例中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导入新知,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悟到了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虽然活动用的时间不长,学生活动量也不大,但却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再加上老师有目的的提炼方法,使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操作活动有时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中进行,目的是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适量是指要控制操作的次数,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度是指当学生的感性认识已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应该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及时抽象概念,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操作活动要选取有效的材料
下面是《三角形面积计算》(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九册)教学片断。
在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先让每一个小组拿出课前发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生顺利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顺理成章地探索出了结果。
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尝试拼成已熟悉的图形,这样的材料其思维含量明显偏低。从表面上看,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了,实际上学生只是机械地拼一拼,没有自己的猜想和创造,这样的操作,学生只是做了一次“操作工”。至于“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怎么想到的?学生不得而知。从研究问题的特征看,学习主体所面临的往往并不是那些已经被精细选择的、能凸显其关系特征的一组材料,更多的是性质关系更为复杂的一组材料。这些材料之间必须存在某种关系或联系,材料间能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研究活动。换句话说,选择研究材料要依据教学内容,既能突显数学实质,又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较强的思考性。
四、操作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学活动是一种系统行为,学生总是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而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用清晰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精心地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使他们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是决定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前提。案例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摩擦现象的基础上,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虽说学生以前接触过对比实验,但对这种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得不是很牢固,真正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难度确实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几个设问:“能具体地说一下应该怎样去测出一个数据吗”“我们在做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关于重量是否影响摩擦力的实验我们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梳理了对比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增强了对比实验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正是因为老师的指导有方,才使下面的对比实验能扎实有效地进行。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小学)
一、操作要有明确的目的
下面是《面积和面积单位》(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下)的教学片段。
当学生初步认识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后,教师问:
师: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现在请大家把下面的两个图形(图略)面积通过操作测量出来。看看谁既能知道结果,又能说出测量的方法。
学生操作后汇报。
生1:第一个长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
生2:第二个正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师:只有6个小正方形,怎么就知道是12平方厘米?
生2:我是与同桌合作的,我们共有12个小正方形,正好够用。
生3:因为这个长方形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刚好摆满。
生4:老师,我也是这个答案,没有摆满我也能知道。
师:说说看?
生4:(到黑板前边说边示意)我先横着摆了一排,用了4个,竖着摆了3个,说明有这样的3排,4×3=12,所以我就知道一共能摆12个,就是12平方厘米。
师:不但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能思考操作测量的方法,确实了不起!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数量不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勇敢地面对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初步感悟出测量的基本方法,同时也为教学长方形面积有意识地作些铺垫。这样的操作目的明确,将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操作的功能。教学中设计的操作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主确定操作的思考方向,主动安排操作步骤和方法。
二、操作活动要把握恰当的时机
下面是《平均数应用题》(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六册)教学片断。
(出示分别装有3支、4支、5支铅笔的三个笔筒。)
师:谁能到前面来操作,使这三个笔筒的铅笔一样多?
生1:从装有5支的笔筒里拿出1支放入装有3支的笔筒里,这样每个笔筒都是4支。
师: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教师再将笔筒中的铅笔变成3支、4支和8支)
师:怎样操作,使这三支笔筒的铅笔一样多?
生2:从装有8支的笔筒里分别拿出2支和1支,分别放入装有3支的和4支笔筒里。这样每个笔筒都是5支。
生3:先把三个笔筒里的铅笔集中在一起,然后一个笔筒放一枝,放完为止。这样每个笔筒都是5支。
生4:先把3个笔筒的铅笔集中起来,共15支,15÷3=5(支),然后每个笔筒放5支。
师:生3、生4这两个同学的方法有共同之处,都是把三个笔筒的铅笔合起来再平均分。这种方法叫做“先合后分”(板书)。
师:我这里有四个盒子,每个盒子分别放有27支、16支、9支和8支,如果让你到前面来操作,使这四个笔筒的铅笔一样多?你想采用哪种办法?同位同学交流一下。
通过交流,学生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了用生4的方法,即先求出四个笔筒铅笔的总数,再去除以笔筒的个数。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大家发现当数量较繁杂时,我们一般采用生4的方法,即先合后分。
把握好操作的时机,就是要求教师要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适时就是要注意把握好最佳时机,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案例中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导入新知,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悟到了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虽然活动用的时间不长,学生活动量也不大,但却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再加上老师有目的的提炼方法,使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操作活动有时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中进行,目的是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适量是指要控制操作的次数,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度是指当学生的感性认识已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应该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及时抽象概念,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操作活动要选取有效的材料
下面是《三角形面积计算》(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九册)教学片断。
在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先让每一个小组拿出课前发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生顺利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顺理成章地探索出了结果。
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尝试拼成已熟悉的图形,这样的材料其思维含量明显偏低。从表面上看,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了,实际上学生只是机械地拼一拼,没有自己的猜想和创造,这样的操作,学生只是做了一次“操作工”。至于“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怎么想到的?学生不得而知。从研究问题的特征看,学习主体所面临的往往并不是那些已经被精细选择的、能凸显其关系特征的一组材料,更多的是性质关系更为复杂的一组材料。这些材料之间必须存在某种关系或联系,材料间能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研究活动。换句话说,选择研究材料要依据教学内容,既能突显数学实质,又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较强的思考性。
四、操作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学活动是一种系统行为,学生总是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而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用清晰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精心地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使他们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是决定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前提。案例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摩擦现象的基础上,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虽说学生以前接触过对比实验,但对这种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得不是很牢固,真正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难度确实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几个设问:“能具体地说一下应该怎样去测出一个数据吗”“我们在做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关于重量是否影响摩擦力的实验我们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呢”,梳理了对比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增强了对比实验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正是因为老师的指导有方,才使下面的对比实验能扎实有效地进行。
(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