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代行政文化力求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传统行政文化的问题,全面深入系统地再现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本文试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价值进行正负两方面的分析,以期能促进传统行政文化的现代转向。
[关键词]传统行政文化;正价值;负价值
本文中的“传统行政文化”,指的是在过去产生,经历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演化过程,至今仍在中国行政活动中产生影响的行政文化,其来源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积淀基础上构成的旧传统行政文化,一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条件的体现出集中统一特点的计划型、统制性的新传统行政文化。在实践过程中,两种行政文化常常交叉融会,对我国行政文化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以下就传统行政化的当代价值作以分析。
1 传统行政文化的正价值
1.1 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衍射出的人本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现代行政发展。儒家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久不衰,早在西周我国就产生了朴素的民本思想,“民之所欲,天必纵之”,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再到唐朝盛世的君主李世民也说“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治理谋略和政治智慧,揭示了深刻的执政规律。我国当代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动机不同,以人为本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民本思想仍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在操作层面和和社会效应层面上却是相同的,都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对人民的关注放到第一位,这样的政府必将得到民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并且孟子还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就道出了行政文化中更深层的人本主义涵义,使人本主义方法成为行政权力合法化的重要手段,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与使命感,此即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见,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也是现代行政管理所需要的,它对于增强行政权力的合法性,进一步改进行政管理方法,对于强化人们的主人翁意识,都是不可或缺的。
1.2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所倡导的自律和奉献精神性是现代行政管理不可或缺的。自孔子提出“克察”“、醒己”,个人道德修养就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占据显著位置。“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奉为行政官员的修养格言。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充分肯定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并对传统文化中的修养理论加以改造,引入实践的观点,并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之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而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提高自律的有效方式。世界各国的行政管理实践也充分证明,即使最现代的行政管理,也是离不开行政道德的自律和奉献作用,一个自律、乐于奉献,甘于真正成为人民公仆的政府,一定会提升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这也反过来会促进行政活动的顺利展开。
第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服从大局、集体主义等传统行政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思想氛围。
服从大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是在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社会文化理念,当然它也渗透到了行政文化当中。行政文化是社会文化在行政领域内的一种表现。从行政文化的角度讲,政府层面的行政文化与公众层面的行政文化必须达成互动,形成一致的行政认同,才会产生必要的能量。和谐社会的和谐性,必须由各方面社会力量合力推动,由各方面社会要素良性循环方能达成。在政府等行政主体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对社会、对公众负责的同时,也非常需要其他社会主体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担当起相应的责任,从而提高建设和谐社会的综合效能。这样,服从大局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2 传统行政文化的负价值
2.1 传统行政文化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起着消极的影响。现代行政要求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全能政府”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政府”。然而在传统行政文化当中,行政权力与政治权利高度合一,使得行政权力至高无上,可以无限地侵入和管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2 传统行政文化对人事行政改革起着消极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观念、等级观念、特权观念在当代仍有不同形式的表现,阻碍着人事行政改革。因为人事行政改革意味着人员分流,也就意味着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丧失,因此便出现诸如不择手段的行贿受贿以保宫或者到其他部门任职等现象,也同时出现在其位便要某其利,以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以使自己在下一轮人事改革中不被淘汰或者能有升迁等现象。从而使我国行政系统出现一些负面现象。另外,在“宗法”观念的支配下,当今政府内部的人际关系中,“变种”的宗法血缘人际关系网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维系和支撑着行政管理的运行,使人事行政改革步履维艰。
2.3 传统行政文化对行政法治建设起着消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我们根本的治国方针。但是,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人治”观念仍然阻碍着行政法治建设的推进。一方面,“人治”体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唯上”而不“唯法”;另一方面,“人治”体现为“朕即法律”,认为法是帝王“治民”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工具。
2.4 传统行政文化對行政参与理念普及起着消极的影响。现代行政理念要求公民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广泛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由此实现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历代贤明的君主虽然自认为有为民做主的政治情怀,但是在决策时仍然没有为广大民众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畅通的渠道,以致老百姓对政治感到神秘莫测,也只能幻想清官圣君为其做主,这种政治冷漠心理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的积淀,导致了民众行政参与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高。
3 启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到,传统行政文化对于促进和谐社会,促进当代中国行政,以及营造一种团结、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行政环境方面具有正价值的同时,由于其历史局限性,也显示出了一些负价值,影响着中国行政现代化的进程,更为特殊的是,当今中国正处于大转型之中,文化冲突激烈,价值规范重组,在此宏观背景之下,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价值进行辩证分析,汲取其合理资源,摒弃零散的、注释性、演绎性的表象研究,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我们就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取得行政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传统行政文化;正价值;负价值
本文中的“传统行政文化”,指的是在过去产生,经历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演化过程,至今仍在中国行政活动中产生影响的行政文化,其来源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积淀基础上构成的旧传统行政文化,一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条件的体现出集中统一特点的计划型、统制性的新传统行政文化。在实践过程中,两种行政文化常常交叉融会,对我国行政文化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以下就传统行政化的当代价值作以分析。
1 传统行政文化的正价值
1.1 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衍射出的人本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现代行政发展。儒家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久不衰,早在西周我国就产生了朴素的民本思想,“民之所欲,天必纵之”,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再到唐朝盛世的君主李世民也说“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治理谋略和政治智慧,揭示了深刻的执政规律。我国当代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动机不同,以人为本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民本思想仍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在操作层面和和社会效应层面上却是相同的,都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对人民的关注放到第一位,这样的政府必将得到民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并且孟子还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就道出了行政文化中更深层的人本主义涵义,使人本主义方法成为行政权力合法化的重要手段,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与使命感,此即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见,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也是现代行政管理所需要的,它对于增强行政权力的合法性,进一步改进行政管理方法,对于强化人们的主人翁意识,都是不可或缺的。
1.2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所倡导的自律和奉献精神性是现代行政管理不可或缺的。自孔子提出“克察”“、醒己”,个人道德修养就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占据显著位置。“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奉为行政官员的修养格言。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充分肯定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并对传统文化中的修养理论加以改造,引入实践的观点,并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之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而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提高自律的有效方式。世界各国的行政管理实践也充分证明,即使最现代的行政管理,也是离不开行政道德的自律和奉献作用,一个自律、乐于奉献,甘于真正成为人民公仆的政府,一定会提升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这也反过来会促进行政活动的顺利展开。
第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服从大局、集体主义等传统行政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思想氛围。
服从大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是在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社会文化理念,当然它也渗透到了行政文化当中。行政文化是社会文化在行政领域内的一种表现。从行政文化的角度讲,政府层面的行政文化与公众层面的行政文化必须达成互动,形成一致的行政认同,才会产生必要的能量。和谐社会的和谐性,必须由各方面社会力量合力推动,由各方面社会要素良性循环方能达成。在政府等行政主体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对社会、对公众负责的同时,也非常需要其他社会主体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担当起相应的责任,从而提高建设和谐社会的综合效能。这样,服从大局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2 传统行政文化的负价值
2.1 传统行政文化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起着消极的影响。现代行政要求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全能政府”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政府”。然而在传统行政文化当中,行政权力与政治权利高度合一,使得行政权力至高无上,可以无限地侵入和管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2 传统行政文化对人事行政改革起着消极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观念、等级观念、特权观念在当代仍有不同形式的表现,阻碍着人事行政改革。因为人事行政改革意味着人员分流,也就意味着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丧失,因此便出现诸如不择手段的行贿受贿以保宫或者到其他部门任职等现象,也同时出现在其位便要某其利,以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以使自己在下一轮人事改革中不被淘汰或者能有升迁等现象。从而使我国行政系统出现一些负面现象。另外,在“宗法”观念的支配下,当今政府内部的人际关系中,“变种”的宗法血缘人际关系网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维系和支撑着行政管理的运行,使人事行政改革步履维艰。
2.3 传统行政文化对行政法治建设起着消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我们根本的治国方针。但是,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人治”观念仍然阻碍着行政法治建设的推进。一方面,“人治”体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唯上”而不“唯法”;另一方面,“人治”体现为“朕即法律”,认为法是帝王“治民”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工具。
2.4 传统行政文化對行政参与理念普及起着消极的影响。现代行政理念要求公民通过制度化的途径广泛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由此实现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历代贤明的君主虽然自认为有为民做主的政治情怀,但是在决策时仍然没有为广大民众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畅通的渠道,以致老百姓对政治感到神秘莫测,也只能幻想清官圣君为其做主,这种政治冷漠心理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的积淀,导致了民众行政参与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高。
3 启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到,传统行政文化对于促进和谐社会,促进当代中国行政,以及营造一种团结、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行政环境方面具有正价值的同时,由于其历史局限性,也显示出了一些负价值,影响着中国行政现代化的进程,更为特殊的是,当今中国正处于大转型之中,文化冲突激烈,价值规范重组,在此宏观背景之下,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价值进行辩证分析,汲取其合理资源,摒弃零散的、注释性、演绎性的表象研究,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我们就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取得行政改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