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可以教吗?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i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创作可以教,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文学创作怎么教?教师要做有情趣的人,让教学语言有情趣一点;将重要的、与创作相关的概念附着在鲜活的个案和形象中,让阅读引导更形象一些;以玩的心态和方式创新句子练习、命题练习、叙述角度练习、对话练习、文字精简练习等,让创作有意思一些。
  关键词:文学创作 情趣 阅读引导 创作练习
  文学创作可以教吗?听到这个话题,大概多数人的反应是摇头:“莫言是哪个老师教出来的?作家是培养出来的吗?”是呀,从山东高密红高粱地里走出來,只上到小学五年级的莫言,他是谁教出来的?听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反应是不禁一愣,但定心又想:莫言没有老师教,不等于他没有学习——只不过他的老师“隐着身”而已,不是说文学创作不可以教。
  一、文学创作,可以教
  汪曾祺写过一篇文章,写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怎么教创作。沈先生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汪先生认为,创作不是绝对不能教,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沈先生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他自己不大会讲,但他会写,写给学生看,试验文章各种各样的组织,还会介绍一些与学生的文章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汪先生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值得试一试的。
  不过,还是会有怀疑的声音:人家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如果面对的是小学生,恐怕不行!甚至会有人翻出课程标准来告诉你,写作文是训练基本表达能力,不是培养专业作家,要实事求是地教学生写一点实在的东西,而不是虚头巴脑地去学风花雪月的创作。如有这种想法,不能不说是对文学、对文学创作的一种误解。唐诺先生讲过一个故事,说他的二哥念中学的时候,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从台湾看大陆”。二哥班上有位同学写下三个字:“看不到。”想来那孩子那次作文肯定拿了个“鸭蛋”。这位同学很实在,他只能从这个题目中读到物理层面的“看”,而不知道那个“看”——从具有复杂的精神意义层面进行对照和比较。这当然有点说笑话的意思,然而从中大概可以看出,即便是实用文写作,也是不大能够排除文学元素的。台湾的张大春先生指出,如果不能以写文章的抱负和期许来锻炼作文,到头来,就是一代人感慨下一代人的思想空疏,语言乏味,见识浅薄。文章的美好以及启发思维的趣味完全会被抹杀。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学创作,首先是学写作。这件事上,我很愿意把它和学写字作比较,两者应该说有很多共通之处。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一种艺术。每个人初学写字时,笔拿不稳,手腕不能自如运用,字的毛病很多。然而,如果略有天资,比较勤奋,多照碑帖临摹,学得一点规模法度,便能写出看得过去的字。再进一步,真草隶篆各体都尝试一下,各时代的碑版帖札多读多临,汇聚众家之长,就有可能造自家之风。如果还要继续,那就要与成熟的胸襟、学问的修养融成一片。创作,正如写字。最后一种境界,当然是无可教也不可教的;可教且需要教的,在前面两个层次。
  二、文学创作,这样教
  (一)让教学语言有情趣一点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学校有个郭老师,清早去食堂吃面,迫不及待下筷,弄得新衣服被油溅得星星点点。早餐后,去教室上晨读课,心想不能让这些油点子白来,就在班上给学生讲自己衣服上油点子的来历,还让这些一年级的小朋友看她身上油点子的真容,再说说这些油点子。
  “油点点像雨点。”
  “油点点像豆豆。”
  “油点点像种子。”(好像充满了希望哦!)
  “油点点像眼睛。”(油点点,的确是亮晶晶的呀!)
  于是,一首小诗就诞生了:“油点点,多又多,像豆豆,像种子,像雨点,像眼睛,惹得我们笑不停。”
  这位女教师被溅了一身油渍,还能有好心情让学生看,让学生说,又带着学生创作小诗,尽管稚嫩,却包孕着文学的萌芽,着实有趣。我常常想,今天的人不会写文章,全是因为我们不会做有趣的人。
  什么样的人是有趣的人呢?这里又有一个故事:台湾记者林今开写过一篇散文《包龙眼的纸》,说的是作者从巷边水果摊买了一斤龙眼,包龙眼的破纸上刊载了一位老飞行员的记录,引起他兴趣的是老飞行员在台湾的一段见闻,标题为“最文雅的苦力”。文中盛赞台湾机场的领班工人如何身着笔挺西服、口操流利英语风度翩翩地执行搬运任务。林先生认为这与现实不符,便从这张包装纸开始访察考证。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一路追究,最后真相大白。林先生的文章,写得从容而好看,探寻究竟的过程一点点展开,读者也完全被吸引了。这样好看的文章,首先应该归结于作者的有趣。教师也应该像林先生那样,对许多不见得有用的事物产生好奇并加以探索,促生有趣的素材。
  2016年底,黑龙江卫视制作了一档季播型的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受到观众的好评,豆瓣评分也颇高。这档节目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以书信的方式打开历史,带领观众走进鲜活的时代场景和人生故事,触碰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节目中兼具个人情感和时代印记的书信,生动地将淹没在宏大历史叙事里的细节还原了出来,情趣横生,顿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创作教学也应变换形式,用趣味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
  关注个体和私人的情感,可以孵化出好的表达,哪怕是应时的演讲,也可以讲得很好。2009年,柴静代表中央电视台参加了首都女记协的演讲,那次的主题是“为祖国骄傲,为女性喝彩”。柴静演讲的题目是《认识的人,了解的事》。这个五分钟的演讲,讲了四个人:记录西藏故事的拉萨一中女教师、为了一块五毛钱向列车员讨要发票的律师郝静松、陈锡文主任和温家宝总理。她用人与事的细节呈现宏大的命题,论说中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可以说,是文学的情趣元素给实用的说理带来了感染人的力量。我们的创作教学,也可以用文学的元素将原本干瘪枯燥的理论变得富有情趣。
  做个有情趣的老师,这是教创作的前提条件。
  (二)让阅读引导更形象一些   要成为好的写作者,首先要解决阅读问题,让阅读牵引着写作,走得更远。有的写作者太自信或者说太盲目,只写不读,如此,创作就会局限在某个层次,一辈子可能都是“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莫言如果没有童年偷看“闲书”的经历,就不大可能有后来的他。学习创作,不但要阅读优秀的作品,还要在阅读的时候,设身处地地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安排。创作教学离不开恰当的阅读引导,我认为,阅读引导可以更形象一些。
  我看过一些谈文学创作的书,都是一些概念书,非常失望。单纯拿一些概念去跟小学生讲,标签化、程式化且不说,也毫无效果。当然,也不是说不能谈概念。阿尔贝·雅卡尔在《睡莲的方程式》里提出,“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对学生而言,概念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概念是从哪里来,是否附着在鲜活的个案和形象里。
  著名出版人张立宪老师曾在一次谈学生写作的讲座中,用一个工业术语“反安装”形象地讲述带着思考展开阅读的理念,鼓励学生阅读时尝试打开一部作品,发现它每个部件的构成,再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构造部件,组装成品。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种方法。
  台湾童书出版人郝广才老师长期教孩子写作,他这样引导孩子模仿《静夜思》写东西——
  床前明月光,——你看到了什么?
  疑是地上霜。——你感觉它像什么?
  举头望明月,——我做了什么?
  低头思故乡。——产生了什么心理活动和后果?
  顺着这样的引导,据说小朋友写得都很精彩,有的精彩甚至超出大人的想象。
  我也曾在班上进行过这样的“反安装”练习。以沈从文先生的《鸭窠围的夜》中的片段为例,研究“当黑暗占领整个河面时,作者怎么来写夜景?”——写光、写声音、写人的念想。依照这个思路,学生写出的夜景,水准远远高于从前没读过这个片段的或者读了这个片段没有进行这样“反安装”思考的。
  再如研读海明威写大场景时用的“三点式”写法:写一个相对静态的远点,然后写一个流动中的中景,最后写一个更具体的、突然运动的细微的点——三句话,纵深和开阔都有了。经常研究这样的运笔,从作家的作品里琢磨出一些门道来,再加以运用,是很有乐趣的。这就是“眼”和“手”的一致性。
  同样,在字形、字音等方面,在具体的情境里,培养学生敏锐的文字感觉,也可以用“反安装”思路。“月落乌啼霜满天”,白天可以鸟叫,夜半只宜乌啼,“乌”跟“鸟”,相差的就是那么一点,这一点,恰似它的眼睛。夜是黑的,乌也是黑的,怎能看见它的黑眼珠呢?因为这样更能衬托茫茫的、深沉的夜。
  《红楼梦》写黛玉时用到的“泪珠儿点点滴滴湿透了罗衫”这句话里,一滴一滴的水,让人感觉都是黛玉的眼泪。“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段文字描写箫声,避免用声音响亮的字,而是用“u”韵来描写箫声缥缈、呜咽的情调。如果用开口韵,那就不适宜此时的语境了。
  孩子对文字的感觉要趁早培养,小时候学的东西,会渗到血脉里,成为基因的一部分;而长大后学的东西,犹如衣服,总是隔了一层,且容易用过就忘。
  (三)让创作练习有意思一些
  文学重情味。不管是教文学创作,还是进行习作练习,都需要游戏化一些,以“玩”的方式和心态进行。
  1.句子练习。
  很多人觉得句子练习匠气十足,其实,如果让有水准的教师教,他可以教得独具匠心——把句子作为一种思考的游戏,锻炼出联想、记忆、对照、质疑、求解等思维习惯。如随便给学生两个词“雨伞”“眼镜”,让学生写一段话,看自己是用几句话把两件不相干的事物“雨伞”和“眼镜”联结起来的。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藏书的馆配会上发现了一本图画书《如果我是一本书》,整本书都是以“如果我是一本书,我……”的句式写成;更有意思的是与之相配的图画(如图1、图2、图3),让人回味。书中的“书”,随着“我”的希望不断地变形,变成城墙、扫帚或正待起航的飞机等,让人不觉眼前一亮。用这本书引导学生创作时,我就和学生展开了文字游戏,让学生先想想:你希望书用来干什么?等学生交流完,再启发他们继续联想:你想把书画成什么样子?你画出的书的样子能让人联想它的作用吗?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便开始向更宽广的领域驰骋了。
  文学创作和一般写话最大的不同恐怕就在于,它们提供给读者两度的满足感,让读者不仅能读到文字直接表达的意思,还能想到更多的东西。平时的句子练习中,除了引导学生进行直接表达外,还需要以游戏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想到更多。
  2.命题练习。
  命题练习,即引导学生给文章定标题。给文章定标题是件“技术活”,实属不易,有时要定得直白,有时要定得隐晦。有人认为文章标题要覆盖全文要旨,有人认为只需透露一斑,有人认为随便从文中弄一句足矣……这些见解并无高下之论。如果需要设计跟命题相关的课,我认为可以和学生玩标题游戏,即选佳作名篇数十篇,去了作者的姓名和文章的题目,让学生读过以后,代原作命题,之后再对照原题讨论损益优劣。这样的练习和讨论很有意思,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且对于消化文章思想,把握命题用意,也很有益处。
  3.叙述角度练习。
  实践不同的讲故事方式,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戏说。就拿大家熟悉的《伊索寓言》中《下金蛋的鹅》为例:
  一个农夫去窝边查看他的鹅下没下蛋,却惊讶地发现,鹅不仅下了蛋,还下了个金蛋。他激动万分地抓着金蛋跑回屋里,给他的妻子看。
  从那以后,这只鹅每天都会下一个金蛋。但是随着农夫富有起来,他变得贪婪了。他想,如果杀了鹅,就能马上占有鹅的全部财宝。于是他把鹅的肚子剖开,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贪心的人想得到更多,却往往失去一切。这个故事是以传统的方式讲述的,即由一个画外观察者来叙述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农夫。那如果让鹅当主角,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讲——
  鹅坐在窝里等着农夫来取它的蛋。一直到太陽升起来,农夫才走过来。鹅发现农夫把它下的蛋放在手里颠来倒去地看。难道它下了个臭蛋?不可能啊!……
  上述两种说法都是第三人称。如果以农夫作为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也可以这么讲——
  一天,我去窝边看我的鹅有没有下蛋。那里有一个蛋——是的,大小和任何鹅蛋一样,但这个蛋与众不同。它是金的!……
  当然,即便以第一人称叙述,还可以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比如农夫给老婆写信,农夫写日记等。这样,你看到的故事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这种改变,会让一个干瘪的故事充满生气。
  4. 对话练习。
  对话往往能一下子攫取我们的注意力,感觉自己能享受到“偷听”的乐趣。如果处理得当,对话会以令读者屏息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对话关乎听觉。
  对话练习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让学生离开书桌,去听别人聊天,然后慢慢地学习把别人五分钟的谈话浓缩成几句话,同时保持原汁原味;第二步,把自己写下来的对话念出来,用听觉去鉴定;第三,隐去角色,让相熟的人通过你的对话,辨认出他或她是谁。
  5. 文字精简练习。
  现在有很多小孩子学小古文,然后学着创作小古文,给人的感觉总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古文讲求凝练、简洁,白话文讲求清浅,因清浅有时可能单薄松散。因此,创作若是能吸收文言凝练之精髓然后灵活运用,往往能使语意绵密,精简奇突。当然,这种练习,需要有文言的诵读和积累作基础的。
  另外,“最后一句诗”练习也值得一提。浙江的蒋军晶老师曾做过这样的探索:先把一首儿童诗的几句话打乱,让学生找出最后一句,讨论为什么这是最后一句;再找四首儿童诗,抹去诗歌的最后一句,让学生创作,然后交流,讨论,体会,最后与原诗作比较,以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凝练和蕴藉之美。这对文章语言的锤炼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练习创作,需要有玩的心态。真正的好文章,是从对天地人事的体会中得来的,而这体会,恰像一个打算买东西的人从口袋里掏出的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取、去累积,而不是巴望别人的口袋。
其他文献
摘 要:尊重、激励、赞扬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抓手。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充分促发其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管理潜能,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欢乐,是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促发  其上进心的不竭动力;了解“问题生”,善于捕捉其闪光点,赞扬为先,导之以行,能够改变其不良行为。  关键词:尊重 激励 赞扬  雨果曾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
期刊
摘 要:联系比较是以阅读教学文本为参照物,将与之相关联的对象作为参照系加以联系、比较、分析的阅读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广度上更广泛地吸收文本的文化意味,在深度上更精准地体悟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进而完成对文本意义的创造性建构,最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联系相关形象激发思维,联系本我经验拓展思维,联系表达方式转换思维,联系作者经历深化思维,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  关键词:联系比
期刊
摘 要: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节选课文的教学需要考虑如何以局部带整体,如何以片段带全篇,实现课内外结合,将阅读引向深广处,将思考引向纵深处。观照文本,通过管窥片段、透析结构等方式把握整本,辐射整体;观照学情,通过场景对比、学生作品与作家作品对比,从细节解读到整体深入,遵循了先解决教材本身问题,再解决它与原文关系的文本教学规律,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更加开阔的阅读天地。  关键词:节选课文 要点观照 文本
期刊
摘 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方法基础和活动经验,即找准学生生长的原点;还要制订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全面、具体、切实的学习目标,也即学生生长的远点;聚焦远点设计适切的数学活动,精心设计问题,不断启迪思维,让学生获得知识、思维、方法、情感的同步生长。一位教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做到了这一点。  关键词:教学设计 原点 远点  在一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中,四位教师执
期刊
摘 要:前置性学习让课堂教学从原先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心理结构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线索的心理结构;而微课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学生前置性学习的重要补充。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从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入手制作微课,并将微课设计目标定位为前置性学习的辅助,由此实现前置性学习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直观”、从“单一”到“丰富”的改变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空间建构、促
期刊
摘 要: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 的第一课时教学,在教学目标、活动、评价等方面充分遵循“至简”原则,且“简”中有“道”。具体表现为:“简”中有“盈”,不是无原则地  简化教学流程,而是通过设计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简”中有“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和学习重难点;“简”中有“效”,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设计操作性强的活动,在“至简”中实现“高效
期刊
摘 要:《认识角》一课的教学,结合“预习单”内容,通过充分让学,“让”出“至简课堂”。具体表现为:过程简洁,充分让位;教法简要,适时引导;设计简化,自主活动。  关键词:过程简洁 教法简要 设计简化  “认识角”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中的内容。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辨认,并能用重疊的方法比较大小。(2)在观察、操作、
期刊
摘 要:  《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教学,紧扣文本特点,制订了简明的教学目标,围绕“词串导入,建立框架”“领悟结构,练讲故事”“表演故事,体会内涵”“模仿创作,续编故事”“学写生字‘巴’‘把’”等环节展开,在“简约”中走向“丰盈”。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简约 丰盈  《三个小伙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简洁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课文第2、3、5自然段
期刊
摘 要:  经验的外显化与表达有助于学习的深度展开。无论是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教学内容的适切程度,还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经验充分表达,通过辨析比较促进经验的转换、重构,从而实现对概念意义的生成,是数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原生态样式。  关键词:经验表达 经验重构 概念生成  几年前,基于对“面积”概念的溯本求源的数学思考,我设计并执教了从“点”平移成“线”,从“线”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创办颇具特色的“小课题俱乐部”。有情,就研究现状进行改革,探索适切的研讨方式;有法,通过拟定“校级小课题”、打磨“主题小项目”、组建“互助小团队”、开展“至美小讲坛”、创立“研讨小沙龙”等,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校办学特色;有理,以任务驱动研究,以支架助力研究,以互助深化研究。  关键词:小课题俱乐部 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