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大地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ju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雪了!
  无声的雪花,在天地之间,飘飞出最大的声响,落在我熟悉的这片土地上。
  离这里最近的山,是太行山,离这里最近的海,是渤海。这一片华北平原像敞开的胸膛,宽阔而坦荡。如果说大山里下雪了,那跌宕起伏的曲线,可以让人的目光翻涌起无数波浪,那么大雪覆盖的一望无际的平川,便可以让你的目光最大限度地伸展和飞翔。尤其是在没有高楼的农村,比如我的村庄。站在大雪覆盖的田埂上,喊一声,声音就被风带走了,因为没有障碍,就带远了,远的连自己也听不见了。这里更不知道什么叫隐藏,所有的田野,敞开的院落,每一条大路和小路,以及路边自在的老磨盘,都面朝苍天,都接受着上苍赐予的洁白。
  这里镌刻着很多慷慨悲歌,走出过很多名人大家,但这里更多的是如庄稼一样,一茬一茬生长的老百姓。
  如果快速的播放这里的历史,就会看见,他们在这里盖起平房,升起炊烟。他们把路趟开,再淹没。他们垒起墙头,又推倒。他们走不了多远,就会回来。他们说过的话,还会反复说。他们让大片的田野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他们在雪地里,披红挂绿的迎亲。他们在草长莺飞的季节,穿白戴孝送别掉落的亲人。他们在这里经受着四季的轮回。
  他们死去了,就像没活过一样,就连坟头也没有一块墓碑。茂密的衰草覆盖着那稍稍隆起的坟头,那隆起的部分是他们经历过的传奇,领悟出的真谛,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然而,他们无声的故事只有大地记得,他们是大地的一部分,他们就是大地。
  他们当中有我的父辈,有我不知名的先人,然而,我又何尝不在其中呢。
  我看见,我坐在窗前,是那个眼睛因为雪光而更加明亮的孩子。我不知道我在期待什么,但我内心充满期待的欢喜。
  在大雪覆盖的早晨,除了跳动在雪地和枝头的麻雀,第一个在雪地踩出大脚印的是我的祖父。他穿着一双大草鞋,和只有最冷的时候才穿的,套棉衣的黑色袄罩裤罩。他带着脚印去房外的柴火垛边、废弃的小院和村外的地里观察,因为这雪会把各种动物暴露无遗,祖父总能在野兔、刺猬、田鼠的各种爪印中发现黄鼠狼的踪迹。这让我总觉得祖父和雪有一种神秘的约定,他能知道雪深处的秘密。
  但雪给我更多的是亲切的记忆。每当大雪初停,父母和邻居们都会上房扫雪,那时候看不见楼房,相似的平房因为大雪就更加像了。它们整齐、谨慎,一排紧挨着一排,足够生活行走的小路将它们连接着。没有个性,更谈不上创意,就像这里的人一样,更愿意做群体中的一员,和别人一样的活着。
  扫雪是很热闹的,人们在屋顶上见了面,总会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笑。我日后才发觉,那声音,是平原而造就的,发声点儿不在口腔,而在胸膛,通过喉头的推送,直接出来的,是拐弯最少,修饰最少的腔调。虽然现在我觉得普通话要比我们的方言省劲儿,也好听,但我仍然认为只有这样的土音是最适合说实话的。
  我也曾在那屋顶上瞭望,我看见了世界的大,我可以俯视远比我高的大人们,我相信那是最高的地方,多年后,当我看见了这平房的矮小之后,当我攀登了一座又一座高楼之后,当我用岁月丈量了世界的大之后,当我再次站在平房之上眺望,我就更加相信,这平房之上是最高的地方。这里离天空和飞鸟最近,在这里眺望是最长的目光。
  大雪覆盖的村庄又是暖和的。院中,不走动的地方都堆着雪白的雪,雪堆看着走动的人,守着平庸的日子。直到院中的过冬葱绿了,才彻底化尽,化尽的时候也是雪白的。
  母亲像这里的每一个女人一样,掀开雪下的麻袋片,抱出水桶一样的白菜,母亲一层一层剥掉青帮老叶,沉默的白菜就露出了新嫩的面容。母亲就这样在陈旧的生活面前拨开每一个新鲜的日子,喂养着我的时光。
  父亲像这里的每一个冬天一样,掀開压着雪的瓮盖,拿出一进腊月就买下的猪肉,年就真的到了。
  在我的印象中,过年就是两种颜色,红和白。红色的对联贴在两堆雪之间,红灯笼映照的雪泛起红光,红色的炮皮落在雪地上。
  父亲说:谁谁回来了,谁谁家的谁谁回来了。雪听着一个又一个在外的人回来的消息,我看着他们带回来的熟悉和陌生。多少年都是这样,我和这个村庄一样,是留守者、迎接者、目送者和期待者。所以,过年回家这句话对于我来说,不是迢遥的归途,而是窗前的眺望。
  有时候我想,若不是我被疾病强行留在了这里,我一定也是这个村庄的背叛者,我也会留给这里一个背影,留给这里一小块空寂。一边向远处走,一边想念这里,在异乡用一份乡愁疗伤。
  但我被留在这里三十多年了,这是这片土地对我的偏爱吗?
  让我和它一起感受这里的四季,看着这里的孩子长大,看着他们长大之后离开,看着他们在大雪覆盖的时候回来,看着他们回来的越来越少,看着这里空房子越来越多,看着这里的老人在被遗忘的时间里坚守着别人和自己的记忆。因此,我和这片土地有着同样的角度,我仿佛最能了解这个村庄的心。
  目送,目送,一次又一次目送,仿佛一切都是过客,一切都过去后,这里还有什么呢?我看见,无尽的爱已经伸展到了远方。
  我也曾从远处回来过,准确地说,回来的那个我,是从坐在窗前的那个我眺望的目光所能及的地方回来的。我在大雪覆盖的时候回来,带着喜悦或悲伤回来。在白茫茫的一片片田野间越走越深,在一段段路程中越拐越熟。我问自己,我这是要去哪?空荡的公路通向一个村庄,村庄中有一个院落,院落中有一盏灯。无边的世界中我只需要那个微小的归宿。我突然看见,那个终点是我活着的和死去的亲人的目光,是那些老物件和记忆的目光,是窗前的那个我期盼的目光。
  那些目光足够容纳我所有的悲伤,足够回应我所有的荣光,足够安慰我所有的病痛,足够呵护我所有的梦想。正是那些目光,一次又一次催促着我远行,然后期待着我归来。那些目光聚集的地方就叫故乡。
  无论走多远,一个人永远属于一个地方。我永远在我的村庄看世界,用这里的土音对生命表白。
  然而,每一个游子又何尝不是一块流动的故乡呢?仿佛故乡长了腿和眼睛,并可以用独一无二的乡音说话。在繁华的世界里,带去某一个地域的灵魂,在异乡流浪着无数的“村庄”。   对于华北平原上平凡无奇村庄里的孩子来说,在大雪飘落的时候,都该归位了,下雪了,就该回家了。一场大雪,就是一场浩荡的召唤,召唤着每一个远行的人,召唤着人们回到来处,回归那一片初心。
  我在辽阔的雪地上走一走,印出两行车辙,就知道该往哪走了。
  造 访
  虽然只需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但那是远方。远方不是地域上的距离,而是在你身边,你却从未到达过,而是在你的生活附近,你却从来不曾体验过的一种存在形式。
  就像我生活的村庄,一些地方我至今没有去过;就像我善良热情的邻居,我无法理解她对老年痴呆的婆婆依然恨的那么切齿;就像与我血肉不分的生母,她小时候的所见,将是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很多地方我永远也不能抵达,那是一个人的生命局限。
  但还有很多地方是我可以抵达的,只是我一直忽略了。
  或许那些地方可以找到我缺失的部分,可以找到我迷茫的解药。
  我来学校的时候,正是初夏,天气正好,人的心情也跟着好,仿佛什么美好的事就要发生。
  灰色的楼群,朴素又高贵,那灰是我从未见过的灰,它不是沉闷,更不是故作低调,而是一种不用任何表现,也不需任何遮掩的优越。宽敞的道路,让我不敢相信它是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在找不到位置的时代,它却有如此富足的空间。路旁新移过来的树,说明了这个校区建成也不过几年,让一百多年的师范大学焕发出年轻的容貌。理工群、公共教学楼、行政楼、时光塔,看到这些名称,我感觉特别的新鲜,更特别的是,我和这里新鲜的一切有了关系。
  我多么希望能够像其他人那样,不声不响地走进大学,独自穿行在宿舍与图书馆之间,默默坐在教室的后面做着笔记,惬意地漫步在竹林婆娑的小径中。让它完全成为属于我个人的体验,而不是随时需要我表达符合大众期待话语的媒体事件。让我真正成为它的一员,而不是它的垂青才允许我逗留的一个过客。
  但那或许就是我为之向往却永远无法抵达的地方吧。
  后来,我每天路过它们,或出入其中。
  在太阳刚出来的早晨,母亲推着我走在去听课的路上,安静的校园路上,凉爽湿润的空气吸入了我全身的血液,让我轻快的仿佛只剩下无名的喜悦。行人还很稀少,音乐楼里已飘出了歌声,我也跟着唱了起来。如果人生是一个被命运挟持的过程,那短暂的自由也是极为难得的。这样我就记住了理工楼、行政楼那轻松愉快的表情。
  在月亮升起的秋夜,我去听一位知名作家的讲座,我走在金黄的落叶之上,一阵风吹来,路两旁的树闪着金色的光,飘飘洒洒的树叶落在我身上,一种无声的美将我惊住。我记住了这里壮丽的秋夜。
  在熙攘的中午,我停在了食堂門口,因为母亲说面条煮芹菜、面条煮青椒吃得实在不是味了,便进去买了几个馒头和一份饺子。几分钟的等候时间,让我一看到食堂就想起了在这里生活的不便。
  我慢慢领略了它们的各种表情。那表情与我的记忆相连了,与我的悲喜融为了一体。这让我看见了它们又一种容貌。就像认识一个人,第一面的印象和熟识后的印象是不一样的。离开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与这里的关系已从我是走进这里的外来者,变成它们是我的一部分了。
  我的住处在两千亩学校的东南角,一座叫国培大厦的楼里,这座十九层高的楼是用来接待短期培训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用的。还记得我刚来那天,一进房间门我一阵惊喜,因为它的布局不是普通宾馆的样子,而是学校宿舍的模样,上下铺,四张床,四个桌子,四把椅子,真的要给我造成一个自己是真正大学生的错觉了。
  或许这个有上下铺的房间,就是我缺失的部分——人间一个普通的位置,可以拥有被接纳的幸福和被忽略的孤独。
  朝南的窗户很大,让房间阳光充沛,我们的窗口正好在对面两座住宅楼之间,在十三楼的窗口望去,视野开阔,只是不知道那些地方是何处?那些建筑是什么?有大片裸露的土地,有貌似厂房的建筑,有不知作何用的烟囱,有不知归处的飞鸟。有一条白色的长宽地带,两头被建筑物挡住了,母亲说那是水面,父亲说那可能是一条新修的公路,但又觉得都不太像,他们经常没事的时候坐在窗前研究。父亲还把我抱起来,举到窗前,以求鉴定。我说那不是一堵墙吗?后来为了揭开谜底,父亲专门跑了过去,就在我们的窗口可以看到的那个不明物的地方打来电话,说那的确是一堵墙。我和姐姐大笑了起来。
  来到一个地方之所以感受到陌生,是因为收留你的住所周围是陌生的,陌生的建筑,陌生的人群,陌生的声音,陌生的生活。
  弗洛伊德说过,两个人一起去旅游,回来后却讲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所见。这就是说世界摆在你面前,你所能看到的只是你熟悉和感兴趣的。
  就像来到国培多日后,我才清晰地了解了这座楼的结构,我才知道了它周围的环境,我才看到它对面的住宅楼上就是那群鸽子的家,才看见三楼的窗口里,每天晚上都有一对十几岁的姐弟在那里不亦乐乎的玩游戏。才在某一个傍晚,母亲推我们在楼下的空地上透气的时候,发现楼前的短墙和墙根的杂草间竟有一个人出来了,原来那有一条不算路的小路,我们却不知道。从这里去买菜,母亲可以节省60%的路程。
  一点点发现着视而不见的东西,一点点发现着深藏不露的东西,也就一点点发现着新的自己,这多像人生的特征。
  或许人生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吧。因为好奇,因为无知,必然有这一遭。
  多少次,在夕阳落尽的时候,路过一盏盏灯,我很庆幸,我有一个房间的房卡,一扇门可以被我打开。我可以在其中写作、失眠,可以在其中消化白天的人和事。
  一个初冬的深夜,寒流来临,大风让窗户缝发出山谷的咆哮,仿佛整座楼都在摇晃。我的房间就像一个小小的火柴盒,不知要被这大风吹向何处,我在其中,只能在沉默中听从命运的安排。
  当我看到世界的广大,也就认识了自己的微小,当我置身于人流中,也就确定了我是个局外人。
  世界并不是我的,在我和它之间,有呼呼的风吹着……
  无论在这里的停留是短暂还是长久,又有什么区别呢,就像人生一样,我只是一个过客。
其他文献
良药  秋天,旧病人有顽疾  在越来越干燥的天气里  如被燃烧的植物,心生悲戚  灼热。阳光投出千万银针  胡乱扎人。在这躲无可躲之时  你的目光穿过车辆、马路和行人  不偏不倚地,贴在了我的身上  像一剂膏药,使我清凉,又使我防患癔症  这医术不来自祖传,也并无经验可谈  如此自然,就这么药到病除  但是,这却并不使人生疑  毕竟对的人开药,无需问诊  重要的事  人生五分之一  在半身不遂  
期刊
西塘之西     薄烟笼罩小镇  简朴的白墙黑瓦,立在河畔  石桥沉默许多年  时光旅店的窗前  红烛摇曳,丝绸般  柔和,空留一盏灯  影影绰绰映在水中  带有忧伤的乌篷船,缓缓  驶过,泛起涟漪  搅碎,水中的倒影  千米廊街  那头是前世,这头是今生  灵魂安放,在石皮弄的青苔缝隙  千年的风风雨雨,只为守护这一程  海浪,没有花  大海会苍老吗  或许,也是有皱纹的  白色的浪花,是他渐渐
期刊
朝圣者  大地温热。开始即抵达  每一天  太阳都將从圣湖升起  一种往复循环,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高原的风  吹拂着她们黝黑的面容  高原的雨雪  见证了她们的辛苦和内心的幸福  转山,转水,转日月  她们用等身的长头  撰刻皈依的经文  度量尘世与佛光的距离  站立,双手合十,高举过顶  又迅疾爬伏,额头贴地  我在文字里一遍遍重复这种仪式  修补千疮百孔的灵魂  高原上的石头  远远地看见这
期刊
乡村即景  茅草比杂草肆虐  牵牛人还在失传的山歌里打盹  牛绳已不知去向  各家的一亩三分地  把自己打扮成故事和传说的样子  界限藏于人心  早已停止热闹的纷争  一些土包悄悄隆起  逐渐有了熟悉的姓氏  几间零落的瓦房佝偻成祖宗的慈祥  面目模糊但亲切有余  大门心不在焉  锁住门环上最后的体温  老井已入定  汲水和挑水的声音还在来来往往  整个村庄已倒影成一汪寂寥的深邃  难以打捞起半点
期刊
陈红的诗  叫秋  一片蝉鸣声中  醒来  鸟声 隐没  蝉声震动晚夏的天空  从早上到黄昏  我知道  没有几天  等小虫一开口喊啾啾  就是秋天了  哭的云  云累了,想起了伤心事  坐在天空  哭了一小会儿  地上下起雨来  雨珠就从荷叶上  一颗颗滚落了  宋词的曲调  也跟着湿了  赵帆的诗  致不可相逢的自己  我们彼此给予着高傲  也同时提携着卑微  你是我唯一的亲朋  也包含我众多
期刊
这是我第三次到访秦直道。前两次都是直达目的地,停车浏览直道风光。这一次,我们驱车自甘泉道西行,向富县方向蜿蜒了近百里林区。颠、摇、摆、晃,一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在陡壁、梁峁和丛林中过山车一般感受着刺激和艰险,仿佛我们不是来探秘秦直道,而是在考验司机的驾驶水平、车况和我们不够强大的心脏。  两个小时的车程到站,天然树吧下阳光舒朗、凉风习习,配合毡布、水果和一首草原之歌,这片仔细甄选出来的歇脚地,一
期刊
辍学在家的李晓露不返校读书,冷阳感到无比的焦虑和烦躁。冷阳对她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冷阳觉得,现在对李晓露的恨意,已经于事无补。冷阳强忍住自己的愤恨,拿出十足的耐心,继续劝李晓露重返校园读书。况且,再过五天,李晓露就要参加初中毕业考试。这五天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听说在这五天里,省上要到各乡镇抽查贫困户子女辍学劝返就读情况。李晓露不返校读书,不参加毕业考试,冷阳将面临着天大的麻烦。在好几次的大
期刊
郝随穗,陕西子长人。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出版过《费尽荒凉》《黄昏以外》《旁观》等多部作品集。  2016年的3月,北京的白玉兰在芍药居的鲁迅文学院内开得正盛。我从陕北的群山中出发时,带着一万座大山赶往鲁院,每一座山都有一个亲切的名字,那些名字如同我的父老乡亲,跟着我来到北京。每一座山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对应的符号,那些在午夜散发出淡淡芬芳的玉兰花,一朵花就是一座山的化身。  
期刊
一  太阳爬上地平线的时候,牧羊人买买提已经把羊群赶到草场上了。  吃过早饭,他听到拴在胡杨林里的毛驴干巴巴地叫了几嗓子,才想起来毛驴还没有牵到草场上。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糊涂了。在这方圆百里,除了一百多只哑巴一样的羊,就是这头还能叫几嗓子的毛驴陪他了,早上怎么还会忘记它呢!他边走边嘟囔着:哎,这个脑袋和卡巴克(葫芦)一样,什么都不记得了。他抬起右手狠狠地捶了自己脑袋几下。  把毛驴牵到草场上,他找了
期刊
村里有个牛老太,老头子姓牛,她自己姓啥名啥不知道,她没说过,也没人问过。当然,没谁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牛老太一年到头都套着件深蓝罩褂子,罩褂子浆得格铮铮的,灰白的头发梳得齐整整的。牛老太年龄大了,但是身子勤快,手脚也还麻利着,纳得一手好鞋垫子。她纳的鞋垫子舒服又耐穿,任你走再多的路也不磨得脚疼,没个个把月,鞋垫是穿不破的。邻近几个村的人,无论是要下地种田的糙汉子,还是订了婚的姑娘都乐意买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