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9)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员,是学校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的转型发展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应该主动地学习提升、积极参与学校转型,在转型趋势下寻求新的工作定位,完善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模式,注力转型发展,在学校转型发展之路上寻求作为。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辅导员工作;新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9-0158-02
Abstract: University counselor is the backbon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usher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proposed new requirements on work of counselors, counselors should study actively, improve yourself,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trend of transformation seek for the new job position, perfect the job functions, innovate work mode, strengthe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eek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 development.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the counselor work; the new location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难与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也使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闭门造车的现象暴露的更加彻底,转型改革成为普通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2014 年 2 月,国务院作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大部署。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鼓励独立院校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2014年9月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申请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试点项目获得批准,并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试点单位。为实现成功转型,学校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对学校教学活动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做为学生管理队伍主力军的辅导员,如何适应高校转型发展要求,如何转变自身工作职能,融入学校发展引发了广大普通地方高校辅导员的关注和思考。文章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为例,探索高校转型发展中辅导员工作的新定位。
一、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意义
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向应用技术转型还是办学方向的重新定位,其目的都是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根本任务是培养不仅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培育出来的人才不仅要能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还要能为国家富强贡献强大的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对教育的期待是“有学上,有好学上”,在解决“上学难”之后,难点在于“上好学”。如何理解“好”?有两个要点,一是好的学习过程,二是好的教育产出。既学得愉快,又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毕业生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都能招到满意的员工。
二、高校转型发展对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
(一)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与辅导员队伍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工作形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 专业背景的差异与“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相矛盾。长期以来,我们对辅导员的定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所以大多数辅导员都是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尽管我校建校初就确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选聘的大多数辅导员所学专业基本与学校开设专业相关,但由于在辅导员具体岗位分配过程中并未很好地实现专业匹配,且长期以来对辅导员教育培养方向仍侧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班级管理,一味地追求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忽略了辅导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致使辅导员长期脱离自身所学专业领域的经济技术发展过程,导致其距离“双师型”的标准越来越远。
2. 繁多的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无暇专心于自身专业素质的再提高。我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大多为刚刚毕业的90后,成长环境安逸,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折和磨难,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弱,加之辅导员工作包含着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如宣传、就业、党团、培训、学生日常管理、心理、恋爱、健康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处理已经压地他们喘不过气。身体和心理的疲惫让他们无精力兼顾专业实践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的转型发展和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求辅导员工作职能的转变
1. 学生工作重新定位的要求。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围绕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大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16年,为促进学院转型工作的有效推进,建立实施了创新创业、就业质量提升、专业实践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等学生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形成全院师生共同关注转型,共同融入转型,共同注力转型的良好局面。 2.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德育教育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任何时候,教育都应坚持德育为先,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德育教育仍然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根本任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在学校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随着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的深入开展,更多的大学生需要深入生产一线学习锻炼,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快速适应各类复杂工作环境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些都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开拓创新,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导向。网络媒体的发展,对辅导员教育管理无非是一场剧大的挑战,辅导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使学生摆脱被网络的奴役,恢复青年人应有的朝气,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使学校的教育改革达到应有的效果。首先,辅导员应结合学生个性特征举办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或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其次,班级管理推行企业化或项目组的运营管理模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测评和分析的基础上,集合各种资源,针对不同个性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和服务。最后,辅导员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未来事业发展过程中能走得更远。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融入学校的转型发展
(一)转变观念,加强自我建设
1. 转变观念。长期以来,辅导员专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教学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有限,认为产教融合是教学部门的事情,创新创业是就业办的主要任务,与辅导员关系不大,导致缺乏主动参与学校转型发展的意识。在中国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先生在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中谈到:“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互联网条件下,既有的教育管理模式、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育教学方式等将面临空前的变革压力,更好地促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等教育肩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解决‘互联网+’和‘中国制造’的现实需求责无旁贷。为切实肩负起这一重大的使命,特别需要高等学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大力培养‘互联网+’和‘中国制造’特别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一些地方和高校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办学效率不高,高校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一方面,大量的本科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中就业难度最大的群体;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又难以招到急需的人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对新招聘的人员进行大量的培训。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做出了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大決策,并将此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条例和突破口。转型的目的是引导地方高校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转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上来。必须充分认识到,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涉及到学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治理模式、师资队伍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朱之文副部长的讲话已经充分表明国家对推进普通地方高校转型改革的决心,也为普通地方高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学校转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主动适应和融入学校转型工作。
2. 加强自我建设。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要更好地适应学校转型发展要求,在辅导员的职业道路上持久地走下去,就得寻求更加科学的工作模式,使自己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在保证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暑期实践,日常挂职锻炼,创业导师培训,参与学校大创项目等途径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将自己建设成为一名双师型辅导员兼教师。
(二)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坚持“多种载体,两种结合,一种辅助”的原则。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职业资格培训、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道德情操,展现个性魅力,缓解学习压力,塑造健康人格;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
(三)创新学生工作载体,引领学生创新创业
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出台,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更好的创业环境,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在不断升温。为引领学生创新创业,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配套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针对辅导员创新创业指导能力薄弱的现实问题,开展辅导员创业知识培训,实行创业导师“结对子”项目,为每位辅导员配备专业的创业导师,实现创业工作帮扶政策。此外,将学生专业实践平台的搭建、辅导员个人素质提升、创新创业成果纳入辅导员日常工作考核,加快了辅导员队伍融入学校转型发展的速度。
(四)创新学生日常管理模式,将提升就业能力做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辅导员应积极探索职业化的学生日常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化的班级管理制度,邀请资深HR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利用好校内实习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参各项事业的过程中提前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辅导员做为高校发展中的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学校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应重新自我定位,主动适应学校转型发展要求,发挥自身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先天优势,成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引领者。地方政府和高校也应关心辅导员未来的发展,帮助他们完成自我改造。
参考文献
[1]杨文杰.高校辅导员如何融入学校的转型发展[J].
[2]刘云杉.学者看法: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4-03-24.
[3]黄春梅.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政治思想建设[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8).
[4]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第三编高校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Z].2014.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员,是学校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的转型发展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应该主动地学习提升、积极参与学校转型,在转型趋势下寻求新的工作定位,完善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模式,注力转型发展,在学校转型发展之路上寻求作为。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辅导员工作;新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9-0158-02
Abstract: University counselor is the backbon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o usher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proposed new requirements on work of counselors, counselors should study actively, improve yourself,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trend of transformation seek for the new job position, perfect the job functions, innovate work mode, strengthe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eek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 development.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the counselor work; the new location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难与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也使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闭门造车的现象暴露的更加彻底,转型改革成为普通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2014 年 2 月,国务院作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大部署。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鼓励独立院校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2014年9月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申请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试点项目获得批准,并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技术转型试点单位。为实现成功转型,学校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对学校教学活动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做为学生管理队伍主力军的辅导员,如何适应高校转型发展要求,如何转变自身工作职能,融入学校发展引发了广大普通地方高校辅导员的关注和思考。文章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为例,探索高校转型发展中辅导员工作的新定位。
一、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意义
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向应用技术转型还是办学方向的重新定位,其目的都是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根本任务是培养不仅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培育出来的人才不仅要能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还要能为国家富强贡献强大的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对教育的期待是“有学上,有好学上”,在解决“上学难”之后,难点在于“上好学”。如何理解“好”?有两个要点,一是好的学习过程,二是好的教育产出。既学得愉快,又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毕业生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企业都能招到满意的员工。
二、高校转型发展对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
(一)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与辅导员队伍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工作形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 专业背景的差异与“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相矛盾。长期以来,我们对辅导员的定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所以大多数辅导员都是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尽管我校建校初就确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选聘的大多数辅导员所学专业基本与学校开设专业相关,但由于在辅导员具体岗位分配过程中并未很好地实现专业匹配,且长期以来对辅导员教育培养方向仍侧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班级管理,一味地追求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忽略了辅导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致使辅导员长期脱离自身所学专业领域的经济技术发展过程,导致其距离“双师型”的标准越来越远。
2. 繁多的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无暇专心于自身专业素质的再提高。我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大多为刚刚毕业的90后,成长环境安逸,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折和磨难,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弱,加之辅导员工作包含着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如宣传、就业、党团、培训、学生日常管理、心理、恋爱、健康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处理已经压地他们喘不过气。身体和心理的疲惫让他们无精力兼顾专业实践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的转型发展和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求辅导员工作职能的转变
1. 学生工作重新定位的要求。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围绕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大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16年,为促进学院转型工作的有效推进,建立实施了创新创业、就业质量提升、专业实践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等学生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形成全院师生共同关注转型,共同融入转型,共同注力转型的良好局面。 2.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德育教育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任何时候,教育都应坚持德育为先,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德育教育仍然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根本任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在学校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随着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的深入开展,更多的大学生需要深入生产一线学习锻炼,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快速适应各类复杂工作环境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些都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开拓创新,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导向。网络媒体的发展,对辅导员教育管理无非是一场剧大的挑战,辅导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使学生摆脱被网络的奴役,恢复青年人应有的朝气,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使学校的教育改革达到应有的效果。首先,辅导员应结合学生个性特征举办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或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其次,班级管理推行企业化或项目组的运营管理模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测评和分析的基础上,集合各种资源,针对不同个性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和服务。最后,辅导员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未来事业发展过程中能走得更远。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融入学校的转型发展
(一)转变观念,加强自我建设
1. 转变观念。长期以来,辅导员专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教学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有限,认为产教融合是教学部门的事情,创新创业是就业办的主要任务,与辅导员关系不大,导致缺乏主动参与学校转型发展的意识。在中国第三届“产教融合”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先生在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中谈到:“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互联网条件下,既有的教育管理模式、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育教学方式等将面临空前的变革压力,更好地促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等教育肩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解决‘互联网+’和‘中国制造’的现实需求责无旁贷。为切实肩负起这一重大的使命,特别需要高等学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大力培养‘互联网+’和‘中国制造’特别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一些地方和高校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办学效率不高,高校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一方面,大量的本科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中就业难度最大的群体;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又难以招到急需的人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对新招聘的人员进行大量的培训。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做出了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大決策,并将此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条例和突破口。转型的目的是引导地方高校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转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上来。必须充分认识到,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涉及到学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治理模式、师资队伍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朱之文副部长的讲话已经充分表明国家对推进普通地方高校转型改革的决心,也为普通地方高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学校转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主动适应和融入学校转型工作。
2. 加强自我建设。地方普通高校辅导员要更好地适应学校转型发展要求,在辅导员的职业道路上持久地走下去,就得寻求更加科学的工作模式,使自己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在保证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暑期实践,日常挂职锻炼,创业导师培训,参与学校大创项目等途径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将自己建设成为一名双师型辅导员兼教师。
(二)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坚持“多种载体,两种结合,一种辅助”的原则。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职业资格培训、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道德情操,展现个性魅力,缓解学习压力,塑造健康人格;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
(三)创新学生工作载体,引领学生创新创业
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出台,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更好的创业环境,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在不断升温。为引领学生创新创业,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配套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针对辅导员创新创业指导能力薄弱的现实问题,开展辅导员创业知识培训,实行创业导师“结对子”项目,为每位辅导员配备专业的创业导师,实现创业工作帮扶政策。此外,将学生专业实践平台的搭建、辅导员个人素质提升、创新创业成果纳入辅导员日常工作考核,加快了辅导员队伍融入学校转型发展的速度。
(四)创新学生日常管理模式,将提升就业能力做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辅导员应积极探索职业化的学生日常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化的班级管理制度,邀请资深HR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利用好校内实习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参各项事业的过程中提前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辅导员做为高校发展中的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学校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应重新自我定位,主动适应学校转型发展要求,发挥自身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先天优势,成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引领者。地方政府和高校也应关心辅导员未来的发展,帮助他们完成自我改造。
参考文献
[1]杨文杰.高校辅导员如何融入学校的转型发展[J].
[2]刘云杉.学者看法: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4-03-24.
[3]黄春梅.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政治思想建设[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8).
[4]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第三编高校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