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云桥的前世今生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桥的印象,来源于出差的体验。去上海,常乘京沪快车,行进至浦口,面前是浊浪滔天的长江,必须停下来,然后将列车一节节地拆开,再用轮渡载到对岸,重新组合,这才能向上海方向迅跑。轮渡装卸需要特别精准的对接技术,容不得一丝错位。旅客一直坐在车厢里,眼巴巴地看着列车如何被分解与组合,耐心地去熬那两三个小时。后来有了南京长江大桥,列车渡江如过坦途。你会惊服,桥代表着现代文明,反映着时代特征,体现着力与美的统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同的东扩,更加渴慕便捷的交通,于是,在御河上改建和新建了七座桥梁,由北而南,排列着北环桥、平城桥、兴云桥、北都桥、迎宾桥、南环桥、开源桥。有人问,这七桥与西湖苏堤的六桥是否可有一比?我说,御河七桥,无论从结构形式,还是从空间布局,聚合了如此密集的现代元素,它今天的样子,无情地消解着苏堤时代那种心思涌动的民间传奇,它已经有了崭新的美学价值。任是谁,也不再可能制造新的神话。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七座桥中,兴云桥既是新桥又是老桥。桥址东西走向,与老城西街、东街、东关在一条直线上。北魏时,大同(时称平城)作为都城,已经把御河(如浑河)包容在城里,河上无桥是不可想象的。元代时,大同城东、御河之上就有一座石桥。因为始终处于“建”与“毁”的无情循例中,这座石桥免不了要修葺,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这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因此,一位四川籍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虞集,在修葺结束之后,写了《兴云桥碑记》,来纪念这件大事。这帖碑文写得真好,提供了许多信息,可信度很高。且让我们慢慢读来:一,泰定元年秋(公元1324年),大同路城东新修了一座石桥;二,河东连率图绵(可能是个蒙古官员)题写了桥名,从此之后,此桥始叫兴云桥;三,考察了御河造桥史:“自元魏以至于唐……率造桥以达”,而且声言:“岁久,沿革不能详焉。”以虞集的学识与官职,自北魏即造桥之说,绝非信口开河;四,记述了从金代开始的修茸或重建;五,提供了御河的水情:“河水盛,遇积雨益横”,可见,当时的大同还不是缺水城市,不仅自己有开发利用的条件(开辟水浇地),还给下游的浑河注入丰足的水量;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至治元年秋,召集官员碰头会,也邀请桥工出席。主持者的表态比较真诚,他说:“财不可以数费,民不可以数劳,必究其所以坏,而求其所以长久者。”好吧,你既然能低下身段求教,桥工自然活跃起来,他们说,如果将木柱改成石柱,那么,贪财的乡徒就无计可施。如此这般,桥梁“便可屹然壁立”。兴云桥在修葺之后,请了这位才情皆备的大手笔,写了一部千古不朽的水利史,使今天的大同人都感受到汩汩清流。
  由于本文论述的需要,所以,必须涉及水灾的有关记载。据《大同水史录》称,从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到清道光二年(1822年),1537年内,大同地区发生重大水灾23次,兴云桥曾7次被冲毁,又被复建。20世纪上半叶,1912年、1933年、1939年、1943年,御河、十里河都曾因暴雨而发大水。下半叶,还有水灾。在每年雨季,水患频发的时刻,防务部门都严阵以待,紧张到废寝忘食。1967年8月5日,全市降雨,御河来水2020立方米/秒,接近百年一遇。那才叫汹涌澎湃,洪水猛兽,所到之处,一扫而光。当时,刚刚交付使用的新桥成为关注点,水势刚弱,市领导踏泥蹚水地上桥察看,虽然桥面过水,强冲强刷,但并无大碍——众人欢庆,高兴得往对方脸上抹泥巴!经过详查,新大桥还可通行,而旁边的旧桥被冲垮四孔。防务部门派人值勤,防止有人半夜拆桥把木头偷走。
  现在,曾经水量十分丰沛的御河没水了。在修桥的,总体工程中,御河河道铺设了防水层,又加了橡皮坝,然后,靠一点点可怜的雨水,又靠抽得心颤的地下水,筑成了几个人工水塘。每当晴空月正,四合靜寂,站在河边,倒也波光淼淼,夜色苍苍。只是不能像当年的王英(明朝诗人)那样,做出动态文字来:“浑河东去日悠悠,斜月偏宜入早秋。”波影虽动,只是原地打转转,残光与浪花只是作秀而已。倒是想到宋代刘镇的《玉楼春东山探海》词,有一句话令我伤痛:“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不知何时有得一看?
  大约是2009年吧,我听说要重建兴云桥,我急于知道,那架旧桥还要不要?后来知道,此次要别出心裁,新桥要把旧桥包起来,同时把旧桥改作商场。这倒是有点创意,不仅延续了历史,还节约了资源。
  这座总长1200米的大桥,自身采用中西合璧的仿古建筑风格。褒扬传统文化的部分,就是绘画雕刻,这也得花点心思。在西洋零件上加入中国元素,使之各得其长,不大容易。不过,照外行人的眼光来看,舒展就好,不至于强硬输入,硬叫你痛。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把烽火台的意象引入桥台标识,叫人立马振奋。打仗,等候打仗,那曾是大同人先祖们的日常生活。烽火台是常见之物,点燃烽火是常听之说。大同处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分界线之间,有征战是不可避免的。点燃烽火就是传递信息:敌人来了。知道不知道敌情,可是生命攸关的大事。被抢了粮食与牲畜固然可气可恨,但总要先逃命,不能再搭上性命。所以,当我们夸耀这座城市“巍然重镇”时,不知忽略了多少该记而未记的百姓故事。因为历史,从来都是帝王将相当家的。
  将一座名桥装修上烽火台意象,到底好不好?当然好。一扫胡尘,这是历史,并不排斥杯酒解兵权的欢热场面。
  我不知道设计者何许人也。但我想,他能将文化作用于世道人心,是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文化松懈了,到哪儿去找爱国感?民族文化是与民族精神联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断裂自己的文化,因为要重新树立文化情感是很困难的。鲁迅先生曾在《集外集·无题》中说:“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他怎么如此敏感?先生还在《坟·科学史教篇》里说:“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
其他文献
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但是到了山西一定不能错过大同,大同的魅力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但有一个地方却刚好说完了大同所有的好,这个地方就是大同博物馆。  都说了解一个地方就要从这个地方的博物馆开始,大同博物馆也是。成立于1959年的大同博物館,是除了山西博物院之外省内馆藏最丰富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大同新区,与大同市大剧院、图书馆等一同组成这座城市的新地标。古代的大同是基建狂魔,现代的大同基建依
期刊
女子的温柔,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若是给了一人,那人,定是幸运至极。记忆深处,有几位温柔的女子陪伴着我,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清风匝地,云遇和风,树影婆娑,斑驳了老旧的柴门,风儿扑着桂花胭脂,清溪泛起阵阵涟漪 。  记忆中,也有这样的温暖浮香。袅袅炊烟被风牵引至雾蓝色天空深处,和着浅浅的云,飘曳进心底。在一片静溢中升起一缕暖暖的人烟,仿佛连香气也是晶莹圆润的,像一根细长的风筝线,牵引着一
期刊
对于无肉不欢族而言,立冬是个好时节。因为一过立冬,攒了一秋丰腴膘情的羊肉,就变得格外肥美。  时兴的羊肉吃法,自然首推一涮。一把雪亮的锋利长刀,承担着片切手工羊肉的重任。刀起刀落处,但见薄薄的肉片纷纷亮相于刀下,红润新鲜,给人一看,食欲当下已经油然而生。比起来来回回摇头机器所切的冻肉卷来,长刀切肉不但高了太多的技术含量,而且,真正入锅涮肉时,口感也会完全不同。冻肉卷切出来的羊肉片,经不住火锅滚汤的
期刊
从前的云州,不只有云朵,还有辽阔的花朵,一朵萱草,一朵金针,自由穿行在想要的生活。前者远走他乡,活出了回首的模样;后者依偎北堂,酝酿着故土的芬芳。萱草嘹亮魅惑,如晃在枝头的妖,千方百计千姿百态千娇百媚;而金针花,只怀一颗平常心,匍匐人间,稀罕了流水有意暗香款款。  我想,那时候云州的聚落,人们在采食野果之前,一定是品尝过花朵的,一步步直立一步步明亮,眼睛与心灵城池陷落,味蕾与精神荡气回肠。每每念及
期刊
从四牌楼往东,有一条街叫和阳街。沿着和阳街一直走,会看到一排新筑的木栅栏围墙,隔着围墙往里看,金光灿灿的九龙琉璃照壁屹立眼前。这便是面貌焕然一新的九龙壁景区。  新景区面积从原来的2400多平方米增加至14520平方米,拓展了九龙壁景区的旅游空间,外围也增加了停车场。步入景区,一座四合院落彰显了九龙壁独有的旅游功能,文创厅展示景区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斗拱、木雕、砖雕、原煤雕刻、玉石、挂件、丝巾一应
期刊
灵域之美,在山——暑日斗山有积雪,在水——壶堂之水日汩汩,在峪——白羊、圣眷景各殊,在鸟——湿地鸥鸟鹤鸭鸣,在雾——或是雨后,或是风静,或在月明,或在甸顶。  赏山水之美,可在平时;游谷峪之深,亦可暇时。唯独赏雾,须待时、选时。雾是一种瞬间所在,也是一种四时难得。既有“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憾,又有“得来全不费工夫”之妙。  久居灵域,浸染了山水的清爽,融透了乡俗的淳厚,看惯了蓝天的白云,突然的一天,
期刊
陶瓷是人类生活中出现很早的器物,我们走进各地的综合博物馆或历史博物馆,总能看到几千年前古人烧制的陶瓷用品。可以说,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和陶瓷息息相关,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一种人工制造的器物像陶瓷这样与人类构成如此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陶瓷不是中国独有的器物,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瓷器的国度,也是最充分发展了陶瓷艺术的国家。因此,我们总会说中国是陶瓷的王国,陶瓷是中华文明符号之一;也会说“China
期刊
人们往往追寻诗和远方,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如诗如画的风景。广灵县的黄龙峪,可算其一。  与大同市其他县区的塞上雄浑奇崛风光有所不同,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广灵山水清灵,充满水墨之奇、自然之美,颇具灵秀之姿,西有白羊,南有圣泉,东有壶流,北有六棱,各具特色,而“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黄龙峪更是让每个走进它的人如置身奇幻秘境,既有探险之趣,又感心旷神怡。  到黄龙峪游览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去广灵前并
期刊
公元755年,经历了长安短暂的辉煌即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开始了他人生的再一次漫游,试图在山水中疗治伤痕累累的内心。他经洛阳,到梁宋,转齐州,往东鲁,至江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正是他途径秋浦(今安徽池州)时这一阶段的内心写照。  这并不是诗人第一次出走。自从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位伟大而孤傲的诗人就踏上了一条追寻理想的不归路。他曾游江陵,下岳阳,上金陵,入
期刊
我站在那棵树的身旁。一棵高大的白杨,它挺拔粗壮。  这是秋天,我听到哗哗的声音,或是簌簌的响动,有落叶从我眼前落下。我发现那棵树的周围,落叶形成一个大大的圆,以环抱的姿势匍匐在树根周围。  我抬头,白杨树枝在蓝天映衬下有着非常清晰的骨感。  树枝上有落叶正三三两两地落下来,它们似乎约好了,从同一个枝丫上,“一、二、三,跳”,一个个喊着口号,然后同时跳跃下来。这个枝丫上的落完,那个枝丫上开始落,或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