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经典铸大气作文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相对独立,相对分离。而且,限于生活阅历、知识面、阅读面,学生作文立意不高、流于小气。可以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寻找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契合点,以读促写,引导学生在经典解读的基础上,内化提升思想境界,迁移外化为大气作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经典 大气作文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一个误区,潜意识中把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一分为二。在每学期、每个阶段的总体规划、教学设计中,楚河汉界,相对独立,从而造成阅读和写作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大多学生在提笔作文时苦于没有思路、没有素材,无从下笔;教师也常感慨学生作文立意不远、囿于自我、平淡如水,流于小气。特别是考场作文,精品作文罕见,大气之作难求。
  当代作家梁衡“夫人心之动,一则因利,二则因情……于一人私利私情之外,更有国家民族的大利大情。”梁衡提倡写作要关注大事、抒大情、阐大理,这也是对作文要写大气文的一种愿望,而不是沉湎于个人的“小我”,琐细、朦胧和小情小景,或是掠过几集甚至十几集剧情依然衔接的韩剧式的琐碎、缠绵和拖泥带水。
  如何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而不乏大气的文章呢?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多读大气文。常和大气文亲近,积淀多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下笔如有神,字里行间自然就有豪气蕴藉;可以选择富有底蕴的材料。多用名人的故事作材料,跳出“自我”而不要动不动写自己小时候怎么样,选择的材料底蕴的厚重程度一定决定了文章得分的高度;还可以寻找好的切入点,精心构思,让文章立意深远。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运用发散思维,古今中外纵横。家—国—天下,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用大的眼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超越小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情感,从而彰显才识和气势……
  以《先秦诸子选读》(选修)为例,如果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在源头上解决学生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一扫全无生气、豪气、大气之愁。
  一、在阅读教学的文本讲授过程,就是与大师们最直接的对话
  春秋战国是文章极盛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留给后人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纯中国学时期”的诸子文章,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大师已经走了,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和隐约史书典籍白纸黑字的脚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阅读、翻译、分析、理解,就是循着大师们的脚印,一路跌跌撞撞,摸索着想要跟上大师们的步伐,去触摸文化传统的根,去感受先贤犀利论辩、深沉哲思:孔子的“礼”“仁”、墨子的“兼爱”“非攻”、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民本”“仁政”、庄子的“安时处顺”……去领略圣人的不朽风采:《论语》的简而能赅、浅而能深、态度雍容、辞义典雅;《孟子》的匠心独运、气势逼人、浑洒自如;《荀子》的缜密谨言、譬巧喻博;《庄子》的奇妙深幽、汪洋恣肆、仪态万方……这里充满了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对人心与世道、情与理的细腻深刻的把握,充满了对天人关系的宏大敏锐的思考。在我国古代的几千年历史中,人们思考天与人、社会和人生、几乎没有跳出这些哲人的藩篱。
  明朝宋濂说:“为文必在养气……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气”是写作的根基,胸中若无大气,笔下怎有大气文?与先贤圣人最直接的对话就是感受并汲取汇聚在他们思想中的“大气”“豪气”“正气”。高贵的心灵需要高贵者才能感受。先秦诸子各家各派都在关注和思考社会与人生的种种问题,都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为解决问题开出了自己的方子,并且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大师们引领我们走进的就是摒弃小我、自我,关注社会与人生、思考天与人的“大气世界”。
  二、经过阅读、理解从而形象更加丰满的先贤圣人,本身就是极富底蕴的写作素材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虽有能力,却屡屡受挫,难以施展抱负;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生涯中,到过卫、陈、宋等国,期间多次遭到长沮、桀溺等“道不同”人的数落,曾断粮七天,甚至险些被人害死……但他“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被困陈蔡,弟子有的饿的站不起来)依旧不停地给弟子们讲学、朗诵、唱歌、弹琴,不言放弃;坚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物质利益面前,保持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希望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并执着得近乎悲剧性,“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改变天下无道的人生目标明确而坚定,“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孔子所执着处,小人多不屑,孔子所淡泊处,小人多执着。但最终博古通今,德行高尚的孔子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这些人生逆境在孔子、孟子、庄子等先秦诸子中几乎都经历过,与世人、俗人的心灰意冷,逆来顺受或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处逆境之心不同,大师们更多的是选择了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和泰然处之,尽力而为。立意作文,同样的角度,用自己或旁人名不见经传的事例,与经过个性化解读后展示的底蕴深厚的先贤圣人的事例,高下雅俗,“大我”与“小我”;俗气与境界,自然就区分开来了。
  三、阅读教学中,为解读文本而进行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就是写作发散思维的训练
  通常,对先秦诸子的经典著作中,凭借跳跃性极大,浓缩程度极高的文字概述中,要领略先贤圣人们在激烈碰撞中产生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思想火花,往往要联系古今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例,以帮助我们更到位的解读。
  例如,关于学习以及厚积薄发的重要性,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借鲲鹏发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荀子《劝学》更是长篇叙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只要用心积累,归纳,无论是讲到哪,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的横向思考,牵一发而动全身,展开丰富的联想象,用积累的全部才识,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解读其中的一句、一个角度,所获得的理解应该是比较正确而全面的,并且能使原有的认识向不断四周延伸拓展,相得益彰。
  而讲授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利、义观念时,联系孟子“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宁可饿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宁可赴死不为司马王朝所用的嵇康,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躬耕的陶潜,不愿折腰事权贵的李白,蓄须明志的梅兰芳,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由古而今,可以一直联系到当今以“裸捐”形式捐出全部家产用于慈善事业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如此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的纵向思考,以学生喜欢并乐于参与互动的方式,让有文化、有思想、情感的鲜活而饱满的名人、伟人聚在一起,自我展示。很多原先可能不讲还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点、理解的妙处,大多也就水到渠成顺利完成了。
  阅读教学中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的多角度、发散思维的训练,迁移、落实到写作训练,无疑就是高瞻远瞩眼光和高屋建瓴进行立意、构思的角度和方法。试想,如果一篇文章,巧妙的切入点引领着经典的事例,以恰如其分的排比等辞格增强行文气势,再加上从心底里流出的行云般流畅的语言,散落字里行间还有先贤们串串珠玑妙语。在先贤圣人立足人生、社会忧国为民的大境界下,众多具有铮铮铁骨历史名人的保驾护航下,古今中外纵横,多角度分析。你能说这篇文章立意、构思空洞、浅俗?你能说如此谋篇布局中没有表达生活思考,没有再现生活感悟,没有流淌时代活水?你能说字里行间没有广阔的视野,没有正气、大气?
  “文章合为时而著”,写作,是人对生活的体会、感悟。要写出富有真情实感而不乏大气的文章,除了社会生活这个“万花筒”,还要真实真切真诚地关注、感受生活,可以充分借助阅读教学,把握文本阅读和写作训练的契合点,注重分类归纳,点滴积累,从名家名篇、经典著作中获得了丰厚的滋养,让先贤的思想触发我们灵感火花,用圣人的思维方式感悟到的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大师们为实现人生境界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灌注正气、豪气,打造流淌生活活水,跳动时代脉搏,开拓广阔视野的大气之作。
  
  (福建永安市第一中学;366000)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28日-29日,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培训交流推进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张浩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及八省语委办负责人观看了“10期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回顾与前景展望”专题片,会议围绕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精神展开,在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推广和使用国家通用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把课文及自我、社会、自然、科技、文化现象作为学习的对象,已经被写入语文课程标准之中,构成了语文新课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新举措和新突破。它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
期刊
【摘 要】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本文从学案设计的内容、学案的使用、学案编制时的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学案导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学案导学 学法 英语阅读 教学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商丘市一高中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
期刊
【摘 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体验爱、感激爱、付出爱,从父母开始;让校园充满爱、让爱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使他们懂得感受爱、珍惜爱、回报爱,从而形成健康心理。  【关键词】体验爱 感激爱 付出爱 健康心理    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突出。要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发展,仅仅具有知识与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学生正式学习书面语言的一个最重要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朗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对策”这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朗读习惯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 朗读 习惯 对策    朗读,即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是一种把文字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集中体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从中考作文命题来看,初中作文教学必须有利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有利于情感和知识的调动,有利于思维的创新。  【关键词】学生生活 人文情怀 情感 创新思维    扬州市2010年中考作文题:十五六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朵花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
期刊
【摘 要】文章从两个方向入手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梳理,包括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和基于默会知识认识基础上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默会知识    关于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我国的专家及学者们作了大量的阐述,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研读此类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在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研究小学、初中课堂情
期刊
【摘 要】本文就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展开论述,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既“三培养”,从而奠定学生终身英语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自学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从而奠定他们终身学習的基础。  一、培养学习的兴趣  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感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校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就当前多媒体在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几点反思和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优点 策略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作为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既有利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发展和提高口头、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丰富、规范语言,并在广收博采中汲取养分;它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得到陶冶,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低年级 课外阅读 兴趣 培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