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三段式作文教学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应当回归教育的本真理念,以人为本,开展真实的生活体验实践,关注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发展,通过三阶段的作文教学,最终使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方面都有更好的发展,而生活体验实践也最终促成了人的形成。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极性;生活体验;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缘起
  叶圣陶说:“(作文)不该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做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养成抒写意思情感的习惯……内部有什么样的意思情感,便作什么样的文。”叶老要求学生作文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应该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为了成为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因此作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中心来设定作文教学的一级目标,通过写作教学把作文变为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构建学生内心的真善美,确立准确的思想与价值观,促使学生作文真正体现个性的成长,人格的健康。
  二、三段式教学实践
  第一阶段评价标准:真实、积极性。
  真实背后的关键是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尤其注重观察和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积极性体现在写作上就是题材、表达完全自由。学生自己愿意写,想写就写,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的东西来。作为初始阶段的作文评价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性。这也是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出的。
  第一阶段教学:观察日记、自由写作、鼓励积极性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写观察日记的方式鼓励学生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不评判语言。在习作时让学生根据日记内容自由地出题写作,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出来。学生在见闻的记叙中就会带上自己的想法,也开始有了事物主次和详略的区分意识。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就是不断鼓励学生记录和“创作”的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是否放开眼界观察到生活更多的领域。教师可以通过摄影、影视、网络、社会实践,甚至是在教室中培养作物等让学生接触了解到更多事物。
  第二阶段评价标准:发现自我、自我满足。
  摒除作文教学积弊,就是要回归真正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形成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并在这种发现体验的过程中得到自我的满足。因此在学生习作中要看到自信的“我”的存在。自我意识形成,人就有了思想,思维能力就能有大发展。
  第二阶段教学:感官体验、主题讨论、作文“小抄”
  鼓励作文中“我”的存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体验反映客观事物,而这个过程就是发现自我的过程。孩子生活中的客观万物都可以成为感觉的对象,成为记录、写作的素材。而评判的标准在于体验的自我满足,贾平凹的《月迹》和《两小儿辩日》中的孩子都是如此。这便是情感的真实,体验的真实。
  通过感官体验发现自我是显性的,而学生的思维发展则是隐性的,需要教师激发。教师应该多设置主题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比如笔者在语文课设立的5分钟新闻评论和班会课上设立“半月谈”,学生挑选记录的新闻和日记内容进行评论,教师引导,学生补充。这个过程中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辩证的思维意识。
  第三阶段评价标准:发现人,发现生活,发现语言。
  在两个阶段的教学后,学生逐步确立了积极的生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在倡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基础上,引导其发现人、发现生活,并让学生用这种积极心去影响世界,形成一种人文关怀、一种美。这里的“人文关怀”不仅是指由人性中的悲悯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和感染,更是指自我和他人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认识,相互认同。而这阶段形成的“一种美”将促使学生发现语言,关注作文表达之美。
  第三阶段教学:生活体验、纯记叙和描写的语言表达训练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一因素、人中的一分子,才能发现自我之外的世界,确立和谐公正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当然是体验真实的生活,日本教育家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如城市中儿童生活学习的方法和生活调查的方法,我国的社会实践可以借鉴,这里不详述。一些语文老师会用照片、录像、日记、书信、对话等形式记录展示学生生活,实际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对自我的再认识和精神的发育。把这一生活体验有目的地加以教学化,便是野村芳兵卫所倡导的“生活学科”的基础训练,它将促成语言表达的进化。
  例一:林海音的《窃读记》。“……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整本书:‘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愧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此段记叙描写了“我”因“窃读”被羞辱、赶出书店的情景,表现出“我”内心的屈辱和孤独无助。学生在记叙这样的微型事件时,往往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描写能力,只能平铺直叙。而林海音的记叙充分刻画了书店这个环境中所有人物——我、老板、顾客的细节,多种感官和角度立体地描写,表现出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读来身临其境,令人感同身受。没有议论,却充满人性的美丑;没有直接抒情,却充满丰富的感情;用朴实的记叙描写来诠释什么叫作“羞辱”“狼狈”,最令人叫绝的是“我”在逃出书店后作者依旧记叙了一句“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此处若常人怕必写抒情感慨了。
  例二:《小巷深处豆花香》,这是一篇关于小巷的自由习作。关于小巷的习作在三个阶段的作文教学中都会涉及,可以发现学生从写景记事到记事写人的变化。这是三阶段教学的成效体现。写人需要展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某生记叙的事情并不复杂,写一个寒夜在小巷中和奶奶一起等候父母归家,期间奶奶打了一碗豆腐花为她驱散寒冷和恐惧。如果学生写作焦点在记叙这件事或者描写豆腐花上,那么她仅停留在第一阶段的水平上。很明显第三阶段学生选择重点刻画的是人。而初写时仅通过这个事情来表现奶奶的形象非常单薄,于是学生就用了大量的抒情和议论来撑满作文。笔者启发该生思考奶奶是怎样一个生活状态?父母为什么晚回家?奶奶原本的生活状态与你的家庭生活状态是否有冲突?从这个生活的方向出发想想,小巷这个特定的生活环境该怎样写?豆腐花这个细节放在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中起到怎样作用?修改后的文章删去了议论,减少了抒情,在前后交代了奶奶和自家的生活状态变化“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很忙,每天很晚才回家,而照顾我的是放不下心抛下菜地从老家赶来的奶奶。”,“父母的辛苦,换来了家庭生活的改善,几年后我和父母搬出了小巷,住进了‘高层’,但奶奶却不愿和我们一起,因为老家的菜地在召唤着她。”结尾处又写到“今天是大年三十,父亲特地把奶奶接到家里来。我对奶奶说:‘今天让我来给你做碗豆腐花’。”学生自我的成长跃然纸上。
  三阶段的作文教学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实践,不断关注学生的积极性;在倡导自由写作的基础上,通过融合生活体验的语言表达指导,探寻一条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之路。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方面都有了更好的发展,而生活体验实践也最终促成了人的形成。最后强调的是我们实践的是贯穿着积极性的真实的生活体验,强烈反对为写作而产生的虚假生活体验。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感受与升华”阅读教学新模式的出现,则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因此,本文对“感受与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及其实践问题展开了研究,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感受与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感、知觉迅速发展的阶
【摘要】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还是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落实文章主旨。写作的性质决定了写作是一种通过内部言语来操纵思维情感活动的技能。写作必须经过内部言语活动或者说是思维活动,对大脑中知识、经验、思想进行合理安排,才能转化为外部言语,即通过写作进行表达。  【关键词】作文;教学;主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语文课程资源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更新。在与学生长期的沟通交流中,我发现娱乐资源受学生喜欢和认可的程度是最高的,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深入理解语文的魅力,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程;娱乐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阐释及理解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摘要】初中語文如何有效地教学?教师应相信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握合作探究、踊跃展示的核心环节,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体验过程、感受成长。这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合作要有问题引领,探究要有层次推进,展示要有积极评价。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探究;踊跃展示;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不少语文教师都在进行积极的摸索。虽然总结的经验五花八门,提
【摘要】“读”“品”“悟”是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是指导学生“读”“品”“悟”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品读关键词句可以以点带面,以句带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精彩的亮点,通过揣摩文字、品味语言,从而领会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思想内涵,构筑起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情感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阅读教学;关键词句;品读策略  【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老师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小学语文老师首先要清楚自己所教的教材在课程目标设置上所处的年级段是什么、本年段的课程目标是什么,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训练目标。本文以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探讨了如何正确把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原生价值;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至农村,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积累,作文常常言之无物;再加上高中课程紧张,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可是高中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不可忽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课时对课内素材的“多例一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素材;积累;运用;多例一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背景分析:  从我班实际情况看来,一提到作文,学生就绞尽脑汁、搜遍枯肠。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作文
【摘要】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更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走进文本,沉入文本的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充分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同时以文本为范例,学习文本的精彩之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构织起生动高效的教学课堂,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
【摘要】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任何国家,家庭都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东西方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在家庭观念上呈现出诸多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外国人正确理解与接受这些差异,这既是我们教学上的难点,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文化优越感;家庭观念;差异  【中图分类号】G65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我们学校提出了“导—学—讲—练—评—测”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老师引导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文能力,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我校也积极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