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更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走进文本,沉入文本的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充分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同时以文本为范例,学习文本的精彩之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构织起生动高效的教学课堂,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关键词】文本细读;读写结合;深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本细读,是从阅读教学出发,与阅读教学结伴而行的一种阅读行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文本细读,所以在进行文本细读时,就要求文本细读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为了能在文本细读中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可以将文本细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读写结合中,让文本细读更有深度与厚度。
那么,如何才能让文本细读与写作教学得以机地结合,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呢?笔者以《济南的冬天》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文本细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在文本细读中,把握文本的精髓
吕叔湘先生曾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其终点也必将回归语言本身。“细读”的根本是立足于文本本身,这也就要求“充分阅读”和“深度阅读”,进而对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
以下面的课堂示例来说明:
示例一:
笔者在进行《济南的冬天》的教学时,让学生理清文本的基本思路之后,教师提问:课文中哪些动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与可爱?请你试着找出这些动词并作简要分析。
生:“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其中“顶”和“镶”字用得好,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冬天山上雪景的妩媚动人。
师:除了雪景的美丽之外,作者还写了一样景物—矮松,请你试分析写矮松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这一句。
生1:作者将矮松比喻成看护妇,树尖上的小雪装扮了矮松,矮松也因为小雪的装点而显得更加秀美、可爱。
文本的细读,应该立足文本,用文本本身来解读其字、词、句等,揭示其语言、艺术、思想情感的精髓与奥妙。我们甚至可以把只属于书面文字的语言进行生活场景的再现,把平面的文本读成立体,从而让学生在体会文本语言深刻与细腻的同时,进一步深刻地领悟到思想情感的深刻与独特。
二、在文本细读中,感悟写作的要领
在进行文本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字斟句酌的推敲品味,从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文本的深刻含义之外,还要努力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和智力语言,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方向、有技巧地以“艺术训练”来代替低效的“重复劳作”。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来交流探究,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
示例:
师:《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散文中的名篇,在语言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请大家相互讨论归纳。
生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此处作者把山色和雪色相间的美景比喻成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色的秀丽可爱;其中,“穿”这个动词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对,作者妙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使得文章熠熠生辉。
文本细读,决不仅仅是“站着看”,还要坐得住,细细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读进书里去,真正做到“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读出自己的感悟,嚼出文本的味道,引发自己更深沉的思考,最后去探索总结作者在写作中用到的写作方法。
三、在写作运用中,回味文本细读的妙处
在文本细读的教学过程中,探究总结了文本的写作方法之后,要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真正掌握了的方法与技巧,这就需要学生把学到的方法与技巧,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在读写交互中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笔者在进行《济南的冬天》教学时,带着学生重点研读并背诵第四自然段,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名家笔下无闲笔”,最后让学生以“最美的是校园里的……”为开头,至少运用本课学到的一种写作技巧,进行随堂练笔,字数在150字左右。
在课堂上完成写作练习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一起分享交流学习。
文本细读不仅是一种深度理解文章的方法,更是一种治学的精神,所以,在文本细读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让读写相结合,让文本细读更具有思想深度和内涵。读写结合的文本细读,是真正努力去践行“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一观点,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文本细读时努力的方向,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才会飘散着浓郁的语文馨香,焕发青春的色彩,语文课堂也才会洋溢着智慧火花,语文教学才不仅能做到“满载一船星辉”,我们还能“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唯有这样,我们方能做到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广袤的语文大地上。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余映潮.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文本细读;读写结合;深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本细读,是从阅读教学出发,与阅读教学结伴而行的一种阅读行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文本细读,所以在进行文本细读时,就要求文本细读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度。为了能在文本细读中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可以将文本细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读写结合中,让文本细读更有深度与厚度。
那么,如何才能让文本细读与写作教学得以机地结合,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呢?笔者以《济南的冬天》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文本细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在文本细读中,把握文本的精髓
吕叔湘先生曾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其终点也必将回归语言本身。“细读”的根本是立足于文本本身,这也就要求“充分阅读”和“深度阅读”,进而对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
以下面的课堂示例来说明:
示例一:
笔者在进行《济南的冬天》的教学时,让学生理清文本的基本思路之后,教师提问:课文中哪些动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与可爱?请你试着找出这些动词并作简要分析。
生:“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其中“顶”和“镶”字用得好,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冬天山上雪景的妩媚动人。
师:除了雪景的美丽之外,作者还写了一样景物—矮松,请你试分析写矮松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这一句。
生1:作者将矮松比喻成看护妇,树尖上的小雪装扮了矮松,矮松也因为小雪的装点而显得更加秀美、可爱。
文本的细读,应该立足文本,用文本本身来解读其字、词、句等,揭示其语言、艺术、思想情感的精髓与奥妙。我们甚至可以把只属于书面文字的语言进行生活场景的再现,把平面的文本读成立体,从而让学生在体会文本语言深刻与细腻的同时,进一步深刻地领悟到思想情感的深刻与独特。
二、在文本细读中,感悟写作的要领
在进行文本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字斟句酌的推敲品味,从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文本的深刻含义之外,还要努力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和智力语言,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方向、有技巧地以“艺术训练”来代替低效的“重复劳作”。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来交流探究,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
示例:
师:《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散文中的名篇,在语言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请大家相互讨论归纳。
生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此处作者把山色和雪色相间的美景比喻成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色的秀丽可爱;其中,“穿”这个动词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对,作者妙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使得文章熠熠生辉。
文本细读,决不仅仅是“站着看”,还要坐得住,细细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读进书里去,真正做到“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读出自己的感悟,嚼出文本的味道,引发自己更深沉的思考,最后去探索总结作者在写作中用到的写作方法。
三、在写作运用中,回味文本细读的妙处
在文本细读的教学过程中,探究总结了文本的写作方法之后,要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真正掌握了的方法与技巧,这就需要学生把学到的方法与技巧,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在读写交互中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笔者在进行《济南的冬天》教学时,带着学生重点研读并背诵第四自然段,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名家笔下无闲笔”,最后让学生以“最美的是校园里的……”为开头,至少运用本课学到的一种写作技巧,进行随堂练笔,字数在150字左右。
在课堂上完成写作练习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一起分享交流学习。
文本细读不仅是一种深度理解文章的方法,更是一种治学的精神,所以,在文本细读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让读写相结合,让文本细读更具有思想深度和内涵。读写结合的文本细读,是真正努力去践行“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一观点,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文本细读时努力的方向,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才会飘散着浓郁的语文馨香,焕发青春的色彩,语文课堂也才会洋溢着智慧火花,语文教学才不仅能做到“满载一船星辉”,我们还能“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唯有这样,我们方能做到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广袤的语文大地上。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余映潮.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