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有幸随县教研室的几位同志到某校进行课堂教学调研,其间听了近10节作文课。发现不少作文课仍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子”。对学生束缚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个性化作文大相径庭。
下面,本人结合听课中的一节典型课例,谈谈对作文教学的粗浅认识,以求为众同仁抛砖引玉。
一、“小村庄”——禁锢学生心灵的牢笼
问题案例:(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师: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小村庄(板书文题),这个题目哪个词最关键?
生:“小”字
师:什么样的村庄是小村庄?
生:只有几十户人家……
师:下面,我们就来写这篇作文。
【诊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唤起学生的习作动机。命题要有启发性、发散性、新颖性、趣味性,让学生一看到题目就有一种表达的欲望,真正做到叶圣陶所说的:“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发。”
案例中,教师单出示“小村庄”作文题,很难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和倾吐的欲望。这样的命题,词语俗套,形式呆板,不利于学生展开写作思路,更谈不上抒真情吐真言了,学生只能“奉命作文”。“小村庄”这一文题变成了禁锢学生心灵的牢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命题可不求统一,要灵活多样,给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
教师不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的村庄,课堂上只给学生写作范围,既可以写实:写村庄新貌,写村庄的河流,写村庄新路,写村庄的楼房等,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也可以写虚:即想象村庄的未来,这样做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激发学生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这一主旨。命题可由学生自己拟定,这样便给学生更大的作文空间,有利于学生倾吐个性化的语言。
二、“画村庄”——束缚学生思维的绳索
问题案例:
师:开头可以写一个小村庄,有几十户人家……你们会画房子吗?谁来到黑板上画?(指名到黑板上画)
师:谁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房子?(几名学生口述,语言大同小异)
师:(在黑板上画山)山在什么位置?描述山的词语有哪些?
生:連绵起伏、曲折蜿蜒……
师:进入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树,描写树的语言有哪些?
生: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参天大树……
师:你认为小村庄里还有什么?
生:人、动物、花、草、小溪……
师:用你手中的笔画下来,用语言描绘出来。
师:你认为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按什么顺序写?请大家动笔描写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来写,作文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诊断】
教学中,教师采用“画村庄”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看似形式新颖,其实是一条束缚学生思维的绳索。在这条绳索的束缚下,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房子、山、树、小溪等构成的图画中。从立意选材到遣词造句,教师全部包办。这样的作文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用学生的嘴转述老师的话,写出的只能是“葫芦文”、“框架文”。学生奉命而作,索然无味,怎么会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呢?更别谈丰富的想象、创造的火花和个性化语言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作文指导要在创设情境,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上着手,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上述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谈课前搜集来的相关村庄的资料,选择最惑兴趣的话题谈,也可以想象未来的村庄。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眼中的村庄是多样的:房子有瓦房、也有楼房,各式各样;既有青山绿水,也有光秃的山丘,被污染的黑水河……让孩子畅想未来的房子,想必更会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至于表达方式,可以淡化文体,自由选择表达方式:可以用诗歌形式抒发对村庄的热爱;可以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环境污染情况;也可用书信形式号召大家保护环境;也可以用童话的形式想象未来村庄的神奇……总之,给学生表达的自由,让他们说想说的话,写想写的文,作文才会闪耀着个性的智慧火花。
三、“教师批改”——剥夺学生修改的权利
问题案例:
学生写完作文后,老师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然后誊写。有的学生把草稿读了一下,只是改了几个错别字,有的同学读了一遍就誊写,甚至有的写完后就直接誊写了。学生誊写的作文结构、病句、别字方面的问题都很多,他们自改作文的能力还较差。
我翻看着学生上交的作文本,看到前几次的作文都被老师密密麻麻地用红笔“精批细改”过。课后,我询问几位同学,是怎样对待老师批过的作文呢?结果令人遗憾:他们只是关注作文的得分和老师的批语,然后改正一下错别字就算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没有提高,教师的“精批细改”全是徒劳无功。
【诊断】
新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正如叶圣陶所说:“文章要自己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修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尤为重要。
案例中,学生修改作文流于表面,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反映出教师对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忽视。实际上,教师以“师改”完全代替了“生改”,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教师改其实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要变教师批改为学生自改,把修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修改的全过程,真正培养起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教师可出示一篇学生作文,在师生的共同修改中,教给学生几种批改符号的用法,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标点符号到篇章结构等方面,掌握批改方法,还可以抓住作文重点做修改示范。然后,可以让学生互批,学生相互交流习作,能够取长补短。同时,读别人的作文,也容易看出问题,有利于提高修改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方法的基础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这样的指导才扎实有效。
让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怀疑;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办;多给一些自由,少一些束缚……打破桎梏,给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尽情地张扬个性。
下面,本人结合听课中的一节典型课例,谈谈对作文教学的粗浅认识,以求为众同仁抛砖引玉。
一、“小村庄”——禁锢学生心灵的牢笼
问题案例:(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师: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小村庄(板书文题),这个题目哪个词最关键?
生:“小”字
师:什么样的村庄是小村庄?
生:只有几十户人家……
师:下面,我们就来写这篇作文。
【诊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唤起学生的习作动机。命题要有启发性、发散性、新颖性、趣味性,让学生一看到题目就有一种表达的欲望,真正做到叶圣陶所说的:“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发。”
案例中,教师单出示“小村庄”作文题,很难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和倾吐的欲望。这样的命题,词语俗套,形式呆板,不利于学生展开写作思路,更谈不上抒真情吐真言了,学生只能“奉命作文”。“小村庄”这一文题变成了禁锢学生心灵的牢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命题可不求统一,要灵活多样,给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
教师不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的村庄,课堂上只给学生写作范围,既可以写实:写村庄新貌,写村庄的河流,写村庄新路,写村庄的楼房等,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也可以写虚:即想象村庄的未来,这样做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激发学生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这一主旨。命题可由学生自己拟定,这样便给学生更大的作文空间,有利于学生倾吐个性化的语言。
二、“画村庄”——束缚学生思维的绳索
问题案例:
师:开头可以写一个小村庄,有几十户人家……你们会画房子吗?谁来到黑板上画?(指名到黑板上画)
师:谁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房子?(几名学生口述,语言大同小异)
师:(在黑板上画山)山在什么位置?描述山的词语有哪些?
生:連绵起伏、曲折蜿蜒……
师:进入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树,描写树的语言有哪些?
生: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参天大树……
师:你认为小村庄里还有什么?
生:人、动物、花、草、小溪……
师:用你手中的笔画下来,用语言描绘出来。
师:你认为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按什么顺序写?请大家动笔描写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来写,作文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诊断】
教学中,教师采用“画村庄”的方式指导学生写作,看似形式新颖,其实是一条束缚学生思维的绳索。在这条绳索的束缚下,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房子、山、树、小溪等构成的图画中。从立意选材到遣词造句,教师全部包办。这样的作文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用学生的嘴转述老师的话,写出的只能是“葫芦文”、“框架文”。学生奉命而作,索然无味,怎么会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呢?更别谈丰富的想象、创造的火花和个性化语言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作文指导要在创设情境,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上着手,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上述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谈课前搜集来的相关村庄的资料,选择最惑兴趣的话题谈,也可以想象未来的村庄。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眼中的村庄是多样的:房子有瓦房、也有楼房,各式各样;既有青山绿水,也有光秃的山丘,被污染的黑水河……让孩子畅想未来的房子,想必更会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至于表达方式,可以淡化文体,自由选择表达方式:可以用诗歌形式抒发对村庄的热爱;可以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环境污染情况;也可用书信形式号召大家保护环境;也可以用童话的形式想象未来村庄的神奇……总之,给学生表达的自由,让他们说想说的话,写想写的文,作文才会闪耀着个性的智慧火花。
三、“教师批改”——剥夺学生修改的权利
问题案例:
学生写完作文后,老师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然后誊写。有的学生把草稿读了一下,只是改了几个错别字,有的同学读了一遍就誊写,甚至有的写完后就直接誊写了。学生誊写的作文结构、病句、别字方面的问题都很多,他们自改作文的能力还较差。
我翻看着学生上交的作文本,看到前几次的作文都被老师密密麻麻地用红笔“精批细改”过。课后,我询问几位同学,是怎样对待老师批过的作文呢?结果令人遗憾:他们只是关注作文的得分和老师的批语,然后改正一下错别字就算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没有提高,教师的“精批细改”全是徒劳无功。
【诊断】
新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正如叶圣陶所说:“文章要自己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修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尤为重要。
案例中,学生修改作文流于表面,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反映出教师对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忽视。实际上,教师以“师改”完全代替了“生改”,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教师改其实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要变教师批改为学生自改,把修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修改的全过程,真正培养起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教师可出示一篇学生作文,在师生的共同修改中,教给学生几种批改符号的用法,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标点符号到篇章结构等方面,掌握批改方法,还可以抓住作文重点做修改示范。然后,可以让学生互批,学生相互交流习作,能够取长补短。同时,读别人的作文,也容易看出问题,有利于提高修改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方法的基础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这样的指导才扎实有效。
让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怀疑;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办;多给一些自由,少一些束缚……打破桎梏,给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尽情地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