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自2001年1月起,用了3年多的时间,组织编写了一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该套教科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到2003年9月,这套实验教科书全部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
一、 教材编写的理念
1.依据“课标”,以人为本
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精品教材。
2.准确定位,三维整合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现代社会的语文教材该怎么定位?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它应该将根子扎在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沃土之中,扎在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因为我们给学生传授的是母语,是中国的母语。传授中国母语的教学经验只存在于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之中,外国是没有的。我们还必须“嫁接”外国母语教育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因为现代母语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张志公先生1996年底曾给苏教版教材题词:“取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若干世纪证明它确实符合汉语文特点而富实效的精华部分为今所用,并结合容纳时代要求的内容,融为一体,这决非复旧,而是一定意义的创新,是弘扬祖国文化遗产在某一实际工作中的落实。这种尝试,值得倡导,值得继续研究、实验、充实、发展,使之逐步趋于完善,解决基础教育中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又是9年过去了,今天读起来,仍然感到他的意见很超前,很精辟,堪称真知灼见。
4.削枝强干,集中目标
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水平。可是在短时期内这个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师资力量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苏教版认为“剪枝”的策略是可取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剪枝的学问》,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剪枝剪掉的是只长叶子不结果的“徒长枝”,保留下能长果子的“果枝”,让有限的肥料集中用在长果子上。所以课文上有这么句话:减少是为了增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说:“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纲要》里讲“精选”,其实就是要我们削枝强干,集中目标,突出最要紧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才是“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呢?我们通过反复调研,在教材中突出了7个字: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为这7个字,是直接关乎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发展的,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打好这几个方面的语文基本功。
5.集思广益,开门编书
精心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精诚合作、乐于奉献的编写队伍。在此基础上,发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于教材建设的各界人士参与编写工作,争取知名专家的指导,走编写人员、专家、一线教师“三结合”的编写路子,真正使教材凝聚起集体的智慧。
二、 教材的基本框架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包括小学生3个学段所用的全部语文教材,计12本。
一年级上册是起始册,主要由“汉语拼音”和“课文”两部分组成。全册共分11个单元,其中汉语拼音5个单元,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设置一个综合练习。
在编排上,汉语拼音部分,每课都配上一幅情境图,并提供了相应的语境歌。情境图借助儿童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学习字母;语境歌则用以巩固所学字母。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拼音字母,又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记住声母、韵母的音和形。本册课本还设计了一套新的表音表形图供教学使用。
为有效解决学拼音与学汉字相脱节的矛盾,教材在学习程序上采取了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将最常用的80个汉字(大都是部首字),分5组安排在5个拼音单元中。
课文后面练习的编排注意基础性,突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等。课文大体按思想内容分成6个单元。
一下、二上、二下三册课本采用同一的编写体例,每册由“识字”“课文”两部分组成。
识字安排了8课,两个单元,包括4种形式:(1) 词串识字;(2) 看图会意识字;(3) “转转盘”识字;(4) 形近偏旁的比较和特殊偏旁的认识。这种安排旨在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儿童识字兴趣,让儿童从心底里喜欢我们的汉字。
课文按思想内容分成6个单元,课后练习仍以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为主;二上、二下分别增加了词汇积累和词句训练的内容。每单元设置了1个综合练习。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第三学段课本的整体框架是“两根柱子”(阅读、习作)“一条龙”(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阅读和习作是课本的两大支柱,而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则贯穿始终。每册课本分7~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课文2~5课,习作1课,综合练习l课。
阅读部分每册收录20余课。所选课文题材多样、内容健康、文风朴实、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严格控制长文,即使到了高年级,入选文章也是控制在千字左右。按主题组织单元。阅读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后练习着重安排了四项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二是钢笔字描红、临写。三是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四是有关的阅读训练和迁移运用性的小练笔。
教材十分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在第三学段增加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每学期要求学生读一本中外名著。
习作部分每册安排7~8课。习作教材的编写,强调“三多”(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实践,多一些探究)“一少”(少一些束缚)。每课习作一般包括例文、习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例文多为优秀儿童习作或编者创作的下水文。例文由儿童书写,印在规范的作文格里,意在从内容到形式都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习作要点讨论主要是结合例文指点习作要领。作业则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变“命题作文”为“话题作文”,给学生选择写作题材提供了较大空间。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要求“能识会写”的生字列在田字格内,要求“只识不写”的字用较小的字体列在两条绿线内。苏教版重视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一、二年级课本,所有生字都逐一展示笔顺,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临写。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综合练习上做了较大改革,关于字词句的训练,我们分别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创设了“学用字词句”“处处留心”“语文与生活”等栏目,意在构建一种面向生活、综合性强、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语文练习新样式。还着重安排了语言积累和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如“读读背背”,将常用成语分门别类编写成“成语歌”,让学生熟读背诵,以形成积累。还精选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诗歌、传统蒙学教材选萃等读背内容,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再如“口语交际”,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生动活泼,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三上开始,课本还在综合练习中编排了学写毛笔字的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册都在卷首安排了学习习惯的指导内容,利用照片把小学生最需要养成的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分年级有重点地展示出来,旨在引导师生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作为小学语文教与学的重要任务来完成。
三、 教材的基本特点
1.简约化
“简”,首先表现在对新一轮课改的本质意义的追寻上,表现在三维目标的整合上。苏教版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如人文教育功能、知识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等,这些教育功能都蕴含在语文知识、技能之中,都要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予以渗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内化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背诵、复述。苏教版小语教材一至六年级,始终把朗读、背诵、复述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要求背诵的课文约占30%,要求复述的课文约占15%。
2.民族化
打开苏教版小语教材,便能嗅到浓浓的中华文化的气息,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的崇高伟大。
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和志士仁人灿若群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苏教版小语教材涉及到的古今历史人物有60多位。教材对众多的历史人物的生动刻画和对其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的演绎,为学生勾勒出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中华历史画卷。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表现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勤劳节俭等传统道德的,如《师恩难忘》《诚实与信任》《司马光》《奶奶的白发》《陈毅探母》《第一次抱母亲》等等。这些课文,情真意切,动人心魄,构成了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教材中还有不少课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如《吃水不忘挖井人》《长征》《大江保卫战》《永远的白衣战士》等。此外,教材中还编选了描写中华名胜和祖国山河的文章以及古代神话、民间传说、成语故事等。
苏教版教材还从我国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改编了一些文章,如《哪吒闹海》《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少年王冕》等,意在让小学生尝尝“鼎”中之“一脔”。另有一些选文,如《梅兰芳学艺》《怀素写字》《学棋》等,从文字到绘图都有助于儿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粹(京剧、书法、围棋等)。
除课文外,其他的教材内容——如识字、单元练习等,也都注意从内容上或形式上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使之显现出浓郁的汉语言文化特色。
此外,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融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经验。如重写字、重朗读、重感悟、重背诵、重博览等,都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吸收与借鉴。
3.现代化
苏教版教材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材要面向21世纪,适应新时期的需要,积极地传递现代科技的重要信息,自觉地渗透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我叫“神舟”号》《奇妙的克隆》《航天飞机》《明天的太阳城》等课文,介绍了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新成果。《东方明珠》《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等课文,集中反映了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学会合作》《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掌声》《三袋麦子》《云雀的心愿》,反映了现代人应有的一些意识与理念。苏教版小语教材有许多课文蕴含着创新教育的内容。如《最佳路径》《苹果里的五角星》《学与问》等。
说到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现代意识,不能不提到这套教材对待世界文明和多元文化所持的态度。当今世界正朝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整个世界在逐步成为“地球村”。面对这样的趋势,苏教版小语教材的心态是开放的,胸襟是宽广的。苏教版认为,今天的语文教育有责任让孩子了解世界,使学生在东西文化的比较中找到自己民族的坐标,从人类共有的文明中吸取营养。苏教版教材排除了“左”的干扰,在课本中编选了不少反映多元文化的文字。例如《船长》《爱之链》《音乐之都维也纳》等等。学习这些文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世界的异彩纷呈,并且体会到人类追求真理、崇尚美好、向往幸福的心灵是相通的,是没有国界的。
(2005年11月)
一、 教材编写的理念
1.依据“课标”,以人为本
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精品教材。
2.准确定位,三维整合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现代社会的语文教材该怎么定位?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它应该将根子扎在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沃土之中,扎在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因为我们给学生传授的是母语,是中国的母语。传授中国母语的教学经验只存在于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之中,外国是没有的。我们还必须“嫁接”外国母语教育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因为现代母语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张志公先生1996年底曾给苏教版教材题词:“取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若干世纪证明它确实符合汉语文特点而富实效的精华部分为今所用,并结合容纳时代要求的内容,融为一体,这决非复旧,而是一定意义的创新,是弘扬祖国文化遗产在某一实际工作中的落实。这种尝试,值得倡导,值得继续研究、实验、充实、发展,使之逐步趋于完善,解决基础教育中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又是9年过去了,今天读起来,仍然感到他的意见很超前,很精辟,堪称真知灼见。
4.削枝强干,集中目标
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水平。可是在短时期内这个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师资力量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苏教版认为“剪枝”的策略是可取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剪枝的学问》,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剪枝剪掉的是只长叶子不结果的“徒长枝”,保留下能长果子的“果枝”,让有限的肥料集中用在长果子上。所以课文上有这么句话:减少是为了增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说:“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纲要》里讲“精选”,其实就是要我们削枝强干,集中目标,突出最要紧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才是“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呢?我们通过反复调研,在教材中突出了7个字: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为这7个字,是直接关乎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发展的,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打好这几个方面的语文基本功。
5.集思广益,开门编书
精心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精诚合作、乐于奉献的编写队伍。在此基础上,发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于教材建设的各界人士参与编写工作,争取知名专家的指导,走编写人员、专家、一线教师“三结合”的编写路子,真正使教材凝聚起集体的智慧。
二、 教材的基本框架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包括小学生3个学段所用的全部语文教材,计12本。
一年级上册是起始册,主要由“汉语拼音”和“课文”两部分组成。全册共分11个单元,其中汉语拼音5个单元,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设置一个综合练习。
在编排上,汉语拼音部分,每课都配上一幅情境图,并提供了相应的语境歌。情境图借助儿童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学习字母;语境歌则用以巩固所学字母。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拼音字母,又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记住声母、韵母的音和形。本册课本还设计了一套新的表音表形图供教学使用。
为有效解决学拼音与学汉字相脱节的矛盾,教材在学习程序上采取了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将最常用的80个汉字(大都是部首字),分5组安排在5个拼音单元中。
课文后面练习的编排注意基础性,突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等。课文大体按思想内容分成6个单元。
一下、二上、二下三册课本采用同一的编写体例,每册由“识字”“课文”两部分组成。
识字安排了8课,两个单元,包括4种形式:(1) 词串识字;(2) 看图会意识字;(3) “转转盘”识字;(4) 形近偏旁的比较和特殊偏旁的认识。这种安排旨在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儿童识字兴趣,让儿童从心底里喜欢我们的汉字。
课文按思想内容分成6个单元,课后练习仍以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为主;二上、二下分别增加了词汇积累和词句训练的内容。每单元设置了1个综合练习。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第三学段课本的整体框架是“两根柱子”(阅读、习作)“一条龙”(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阅读和习作是课本的两大支柱,而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则贯穿始终。每册课本分7~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课文2~5课,习作1课,综合练习l课。
阅读部分每册收录20余课。所选课文题材多样、内容健康、文风朴实、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严格控制长文,即使到了高年级,入选文章也是控制在千字左右。按主题组织单元。阅读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后练习着重安排了四项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二是钢笔字描红、临写。三是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四是有关的阅读训练和迁移运用性的小练笔。
教材十分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在第三学段增加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每学期要求学生读一本中外名著。
习作部分每册安排7~8课。习作教材的编写,强调“三多”(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实践,多一些探究)“一少”(少一些束缚)。每课习作一般包括例文、习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例文多为优秀儿童习作或编者创作的下水文。例文由儿童书写,印在规范的作文格里,意在从内容到形式都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习作要点讨论主要是结合例文指点习作要领。作业则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变“命题作文”为“话题作文”,给学生选择写作题材提供了较大空间。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要求“能识会写”的生字列在田字格内,要求“只识不写”的字用较小的字体列在两条绿线内。苏教版重视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一、二年级课本,所有生字都逐一展示笔顺,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临写。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综合练习上做了较大改革,关于字词句的训练,我们分别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创设了“学用字词句”“处处留心”“语文与生活”等栏目,意在构建一种面向生活、综合性强、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语文练习新样式。还着重安排了语言积累和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如“读读背背”,将常用成语分门别类编写成“成语歌”,让学生熟读背诵,以形成积累。还精选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诗歌、传统蒙学教材选萃等读背内容,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再如“口语交际”,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生动活泼,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三上开始,课本还在综合练习中编排了学写毛笔字的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册都在卷首安排了学习习惯的指导内容,利用照片把小学生最需要养成的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分年级有重点地展示出来,旨在引导师生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作为小学语文教与学的重要任务来完成。
三、 教材的基本特点
1.简约化
“简”,首先表现在对新一轮课改的本质意义的追寻上,表现在三维目标的整合上。苏教版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如人文教育功能、知识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等,这些教育功能都蕴含在语文知识、技能之中,都要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予以渗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内化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背诵、复述。苏教版小语教材一至六年级,始终把朗读、背诵、复述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要求背诵的课文约占30%,要求复述的课文约占15%。
2.民族化
打开苏教版小语教材,便能嗅到浓浓的中华文化的气息,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的崇高伟大。
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和志士仁人灿若群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苏教版小语教材涉及到的古今历史人物有60多位。教材对众多的历史人物的生动刻画和对其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的演绎,为学生勾勒出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中华历史画卷。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表现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勤劳节俭等传统道德的,如《师恩难忘》《诚实与信任》《司马光》《奶奶的白发》《陈毅探母》《第一次抱母亲》等等。这些课文,情真意切,动人心魄,构成了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教材中还有不少课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如《吃水不忘挖井人》《长征》《大江保卫战》《永远的白衣战士》等。此外,教材中还编选了描写中华名胜和祖国山河的文章以及古代神话、民间传说、成语故事等。
苏教版教材还从我国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改编了一些文章,如《哪吒闹海》《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少年王冕》等,意在让小学生尝尝“鼎”中之“一脔”。另有一些选文,如《梅兰芳学艺》《怀素写字》《学棋》等,从文字到绘图都有助于儿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粹(京剧、书法、围棋等)。
除课文外,其他的教材内容——如识字、单元练习等,也都注意从内容上或形式上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使之显现出浓郁的汉语言文化特色。
此外,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融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经验。如重写字、重朗读、重感悟、重背诵、重博览等,都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吸收与借鉴。
3.现代化
苏教版教材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材要面向21世纪,适应新时期的需要,积极地传递现代科技的重要信息,自觉地渗透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我叫“神舟”号》《奇妙的克隆》《航天飞机》《明天的太阳城》等课文,介绍了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新成果。《东方明珠》《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等课文,集中反映了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学会合作》《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掌声》《三袋麦子》《云雀的心愿》,反映了现代人应有的一些意识与理念。苏教版小语教材有许多课文蕴含着创新教育的内容。如《最佳路径》《苹果里的五角星》《学与问》等。
说到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现代意识,不能不提到这套教材对待世界文明和多元文化所持的态度。当今世界正朝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整个世界在逐步成为“地球村”。面对这样的趋势,苏教版小语教材的心态是开放的,胸襟是宽广的。苏教版认为,今天的语文教育有责任让孩子了解世界,使学生在东西文化的比较中找到自己民族的坐标,从人类共有的文明中吸取营养。苏教版教材排除了“左”的干扰,在课本中编选了不少反映多元文化的文字。例如《船长》《爱之链》《音乐之都维也纳》等等。学习这些文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世界的异彩纷呈,并且体会到人类追求真理、崇尚美好、向往幸福的心灵是相通的,是没有国界的。
(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