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的存在着课文的阅读同作文训练相脱节的现象,致使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阅读教学不仅有其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为写作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应该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章法、技巧自觉地应用到作文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八年级语文教学实验中,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含英咀华,积累名句,注重品味语言
八年级的语文教材是一座富矿,选取许多我国古代、现代和外国的著名作家的作品,文质兼美。能让学生从中领略言语世界的奥秘,注重对语言的品味和积累。
如何品味语言呢?好词佳句要咀嚼,华彩乐章要领悟。但我认为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平淡”之处。有的文段看似“平淡”,却往往醇厚,深刻,耐人寻味。
我教《老王》一文时,就引导学生体味、品析课文的“平淡”:杨绛那不刻意雕琢的文字。如在写老王身体的残疾时,文章这样写的:“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在这里插入“有人说”,且用了“老光棍”这三个字,使人强烈地领会到“老王”这样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卑贱,因而他们必然遭受来自周围环境的恶意。接下来写出“我”的猜测和判断:“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尽管在这里没有一个表现情感的字句,但两相对照,已经让人知道了“我”的态度和情感取向。
还有在写“老王”送冰,文中写道:“他送的冰比前任的大一倍。”“前任”这个词,既准确地表达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传递出作者独有的调侃和幽默,如此品味语言,学生不但明白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更懂得“好在哪里”。
教材中还有很多文章十分注重动词的运用,善于用恰当的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课文主题。《背影》一文中,关于父亲过月台的一段描写,动词个个精当传神、富有表现力,我让学生画出这些动词,认真揣摩:“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和“蹒跚”“胖子”相照应,写得很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的。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攀”得吃力便可以想象。
两脚的动作用了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从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学生会联想到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流脸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我就引导学生就其语言形式从视觉角度去体味,从动态方面去感悟。接着我还设计了“用动词刻画人物性格”等训练题,让学生活学活用。这样来学习语言,学生尝到甜头,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写作材料,作文也会得心应手。
另外八年级教材的课文中还有不少格言、警句,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我让学生随时摘抄,熟读成诵,作文时,“信手拈来”,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二、利用教材,向文索题,开发写作能力
新教材的编写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学生今后的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向课文索题,则不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研读课文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将阅读和习作,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新教材,进行写作训练。如,我让学生将古典诗歌《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要求忠实于原作主题和主要内容。布置下去后,学生围绕课文积极搜集有关资料,认真阅读原文,在内容、情节、细节、写法等方面有较多发挥,文章写得充实、丰富、具体。这种训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再阅读,也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联想和想象能力。
依文仿写也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和提高技巧的练习,也是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常用的一种基本形式。可以通过命题让学生借鉴课文中作者的观察、取材、立意、谋篇、布局,乃至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等。如,学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我让学生写一篇反映家庭亲情生活的以人为主的记叙文,也可以几篇课文结合起来仿写。如,学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后,我让学生仿写《家乡的桥》等。这样作文命题虽然有安图索骥之嫌,但学生较乐意写,主要在写作方法、构思、形式,材料上有“图”可索,便于落笔,这对学生学习掌握一些作文方法与技巧还是有借鉴和帮助的。
结合新教材课文创设情境作文,也是一种多效的作文训练方式,如,适用原课文的情节,让学生续写、扩写、改写等。如,我教《藤野先生》一文后,我就依据课后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鲁迅与恩师阔别20年后,鲁迅有哪些话想对先生倾诉,用一封信来表露鲁迅的心迹。
在教学中我也注意到这种情境作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设的情境所命之题是否对学生的味口,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兴味盎然地乐意去写。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创造性的利用好新教材,以新课标为导向,以课文为例子,学以致用,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也会随之提高。
一、含英咀华,积累名句,注重品味语言
八年级的语文教材是一座富矿,选取许多我国古代、现代和外国的著名作家的作品,文质兼美。能让学生从中领略言语世界的奥秘,注重对语言的品味和积累。
如何品味语言呢?好词佳句要咀嚼,华彩乐章要领悟。但我认为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平淡”之处。有的文段看似“平淡”,却往往醇厚,深刻,耐人寻味。
我教《老王》一文时,就引导学生体味、品析课文的“平淡”:杨绛那不刻意雕琢的文字。如在写老王身体的残疾时,文章这样写的:“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在这里插入“有人说”,且用了“老光棍”这三个字,使人强烈地领会到“老王”这样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卑贱,因而他们必然遭受来自周围环境的恶意。接下来写出“我”的猜测和判断:“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尽管在这里没有一个表现情感的字句,但两相对照,已经让人知道了“我”的态度和情感取向。
还有在写“老王”送冰,文中写道:“他送的冰比前任的大一倍。”“前任”这个词,既准确地表达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传递出作者独有的调侃和幽默,如此品味语言,学生不但明白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更懂得“好在哪里”。
教材中还有很多文章十分注重动词的运用,善于用恰当的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课文主题。《背影》一文中,关于父亲过月台的一段描写,动词个个精当传神、富有表现力,我让学生画出这些动词,认真揣摩:“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和“蹒跚”“胖子”相照应,写得很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的。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攀”得吃力便可以想象。
两脚的动作用了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从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学生会联想到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流脸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我就引导学生就其语言形式从视觉角度去体味,从动态方面去感悟。接着我还设计了“用动词刻画人物性格”等训练题,让学生活学活用。这样来学习语言,学生尝到甜头,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写作材料,作文也会得心应手。
另外八年级教材的课文中还有不少格言、警句,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我让学生随时摘抄,熟读成诵,作文时,“信手拈来”,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二、利用教材,向文索题,开发写作能力
新教材的编写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学生今后的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向课文索题,则不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研读课文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将阅读和习作,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新教材,进行写作训练。如,我让学生将古典诗歌《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要求忠实于原作主题和主要内容。布置下去后,学生围绕课文积极搜集有关资料,认真阅读原文,在内容、情节、细节、写法等方面有较多发挥,文章写得充实、丰富、具体。这种训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再阅读,也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联想和想象能力。
依文仿写也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和提高技巧的练习,也是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常用的一种基本形式。可以通过命题让学生借鉴课文中作者的观察、取材、立意、谋篇、布局,乃至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等。如,学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我让学生写一篇反映家庭亲情生活的以人为主的记叙文,也可以几篇课文结合起来仿写。如,学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后,我让学生仿写《家乡的桥》等。这样作文命题虽然有安图索骥之嫌,但学生较乐意写,主要在写作方法、构思、形式,材料上有“图”可索,便于落笔,这对学生学习掌握一些作文方法与技巧还是有借鉴和帮助的。
结合新教材课文创设情境作文,也是一种多效的作文训练方式,如,适用原课文的情节,让学生续写、扩写、改写等。如,我教《藤野先生》一文后,我就依据课后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鲁迅与恩师阔别20年后,鲁迅有哪些话想对先生倾诉,用一封信来表露鲁迅的心迹。
在教学中我也注意到这种情境作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设的情境所命之题是否对学生的味口,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兴味盎然地乐意去写。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创造性的利用好新教材,以新课标为导向,以课文为例子,学以致用,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也会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