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杨浦区是我国老工业城区。进入新世纪以来,杨浦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为主题,大力推进城区功能从“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转型,加快旧城区改造,吸引和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与宝贵经验,被科技部列为建设知识创新区的典范。
杨浦的昨天:老大难矛盾集中的旧城区
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东北部,是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面积60.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万。区情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百年文明”(百年工业文明、百年大学文明、百年市政文明),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经引领了百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从洋务运动清政府兴办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机械造纸厂开始,杨浦创造了13个民族工业诞生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轻纺、机械、轻工业品生产基地,产品曾一度在全国“笑傲江湖”;上世纪80年代,杨浦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达到1200多家,产业工人60多万,总产值占到全市的1/4,著名的永久、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中华牌香烟都是在这里生产的。历史上上海租界林立,孙中山先生选择华人集聚的杨浦五角场地区作为市政中心,实施了“大上海计划”,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了一批以“国民政府”第一个字排头的路网,布局了一批高校、军事基地和文化场馆等,虽然后来因抗战爆发而搁浅,但还是留下了一批民国时期的建筑遗产。杨浦还具有光荣的百年红色工运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刘少奇、恽代英曾在这里担任过沪东区委书记,著名的两支红歌《国际歌》歌词的翻译和《国歌》,也都诞生在杨浦。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进入了新一轮城市结构调整期,杨浦传统大工业优势开始逐步弱化,老城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暴露和显现出来,变成了一个产业结构老化、社会负担沉重的旧城区。一是人口多、底子薄、欠账多。杨浦常住人口中心城区最多,无就业、无稳定收入人员17万,占全区劳动人口的1/4,占全市的8%;各类社会救助对象5.7万人,占全市的14%,中心城区第一;高龄无保障老人、新疆等支边支内回沪知青和退休人员、协保和无业人员、残疾人员等总量都排在全市前列。二是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人员下岗分流待业,社会矛盾和问题一下开始加剧和升级。国有企业已经从当初的1200多家锐减到200多家,产业职工从60万人锐减到6万人,存活下来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传统产业,竞争能力不强,产业支撑瘫痪。三是旧区改造压力大。二级以下旧里弄人数200万,旧住房成套改造90万,占全市总量的1/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排水设施陈旧简陋,有的地区没有排水管网规划,每逢暴雨就会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同时,道路建设相对滞后,百姓出行难,长期处于上海的“弄堂底”;区级财力只有16亿,全市倒数第二。
杨浦怎么办、出路在哪里、靠什么发展?杨浦在思考,上海在等待。
杨浦的今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大学就发展知识经济
杨浦区内集中了复旦、同济、上海理工等14所高校、150余家科研机构、6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上海两院院士近30%、在校大学生40%、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转型的关键是,怎么样把城市发展与大学资源对接起来,走出一条大学带动城区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前人不曾走过,面对千头万绪的矛盾和局面,从哪里入手?杨浦经过反复规划论证,提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称这种做法为“一石数鸟”:企业得租金、政府得税收、职工得就业、土地得增值、产业得升级、城区面貌得改善。
拆除大学与社会间的“围墙”。以大学科技园区为战略支点,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联合、联动发展”为纽带,支持大学及其校区创新发展,促进知识创新源头建设,支持科技企业向大学科技园区聚集,搭建知识创新高端平台,打造城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鼓励社区、校区、园区打破“围墙”,将大学空间拓展与创新资源辐射、旧城改造相结合,促进融合发展,鼓励各创新主体打破体制机制屏障,促进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和有效互动。六年来,杨浦不遗余力地加大大学科技园区载体建设,宁肯牺牲眼前利益,积极拓展教育科技用地。增加教育、科研用地近4000亩。与高校联手建成了复旦、同济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软件园和理工大学科技园等6个专业化大学科技园区,科技商务用房3年内从32万平方米增加到106万平方米,大学科技园的面积从原来的不到30万增加到现在的130万,三年后将要达到300万平方米。把土地首先向高校、研发孵化、科技商务、创新产业等用途倾斜,将旧区动拆迁、老厂房改建同创新城区的主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全区住宅房产与功能性房产开发之比由2002年的87:13调整到2006年的54:46。
拆除军地间的“围墙”。杨浦的部队多,占有的土地资源多,尤其是五角场开发建设,环岛地区的5个角中有3个角是部队的。为了杨浦的长远利益,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支持部队建设。经过大量的卓有成效工作,搁置了长达10年的五角场3个角的部队用地有了突破。2007年五角场的军用土地终于挂牌拍卖,这是全军第一块土地公开拍卖,五角场3个角问题基本解决。杨浦的“双拥”工作得到了军委肯定,去年又获得国家“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了六连冠。
拆除旧区改造的“围墙”。杨浦旧区功能不全、地势低洼,每年汛期和暴雨季节积水严重,高温和严寒季节,断电积涝,老百姓苦不堪言。举全区之力,举债搞改造,借钱搞动迁。据统计,仅2003年至今居民动迁改造和成套改造这一块,政府就举债90亿。围绕破解动拆迁问题,杨浦2004年推出了“六公开”机制(对特困对象照顾原因公开,每家每户的评估单价公开,每家每户人口与面积公开,所有动迁房源公开,动迁居民签约情况公开,速迁户的奖励条件公开)。上海市市长韩正认为杨浦的做法破解了上海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难题,要求在全市推广杨浦的做法。2007年又开始探索“拆除重建”新机制,增加了就近安置,让老百姓多一种选择,其中选择就近安置的占60.8%。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充分肯定这种做法,并先后两次到杨浦实地调研。
拆除干部作风的“围墙”。从2005年初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杨浦在全区组织实施“一线工作法”坚持至今。近千名公务员在局级和处级干部带领下定人、定点、定时,每月统一时间深入到居民区,做到了无缝对接和全覆盖。主要任务是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与居委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与困难群众结对助困助学,把形势讲给群众,把困难告诉群众。现在看来,这个平台至少有三方面作用,第一,增强了干部的群众观念和解决问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二,解决了老百姓一些实际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第三,宣传了政策,反馈了民意,使城区转型有了群众基础和理解支持。2008年,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上海召开座谈会,对杨浦“一线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同年,中宣部在杨浦召开全国和谐社会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杨浦的做法。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总纲,六年来,杨浦交出的是一篇令人满意的答卷,绘制的是一幅充满憧憬的图画。2003年以来,杨浦经济一直保持18%左右较高的发展速度,五年下来区域增加值翻了近一倍,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0亿元,增长了四倍以上。
以知识性、生产型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20个百分点,已占到全区产业总值的75%以上。集中1万多家中小企业,其中,科技创新企业占了1/3,初步形成由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5个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科教服务、企业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和人才服务平台)构成的创新平台齐备的支持系统,建成了上海最大的科技创业孵化基地。
仅近三年,就关停规模以上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86家,万元GDP能耗为0.336吨标准煤,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达标率或综合利用率都达到100%。
四年来,共完成拆旧房75.4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3316户,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五年来,新增就业岗位近15万个。
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地铁4线、8线已经贯通,地铁12线、10线已经开工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0%,人均公共绿地达3.92平方米,在中心城区处于前列。
让我们试着采撷杨浦转型发展大潮中的几朵浪花。创智天地借鉴美国硅谷和法国左岸模式,投资100亿元,占地84公顷,吸引了甲骨文、EMC、易宝、百度等世界科技巨子的入驻,初步形成了从初创、成长到产业化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接力式”创新服务体系。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2008年设计产业的综合产值100亿,目标是到2015年超过300亿,成为中国最大的设计产业基地。2006年,西门子总部入驻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以科技办公、科技商务、科技中介为主要业态,是杨浦发展总部经济的零突破。2007年与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共同成立中早期投资基金、杨浦3个亿的政府引导基金委托硅谷银行管理。2008年,联合国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落户杨浦,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009年一季度开工,南南合作研究中心上海中心、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培训中心力争9月举办揭牌仪式。五角场商业商务区,呈现出一派繁荣繁华的景象,包括万达、巴黎春天、东方商厦、百联又一城等大型百货。拿出0.5平方公里建成新江湾城区域的生态湿地,在大上海高楼林立的都市氛围中,到这里就像到了“九寨沟”一样,非常有特点。
杨浦的明天:建设中国“硅谷”
展望明天,杨浦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借鉴别人的经验,走自己的科学发展之路。
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城区的规划和发展理念,是发展的“魂”和生命线,是总纲、是抓手、是方向、是旗帜。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个时候,正值杨浦编制《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杨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编制,紧密结合杨浦发展和城区功能调整的实际,围绕着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统筹梳理和盘点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立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做到统筹区域内高校、企业、部队的发展、统筹产业转型与旧区改造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制度创新和请进来走出去,使规划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旧城区改造必须着眼于历史底蕴和资源禀赋,用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对资源、结构、人口实施城市脱胎换骨式的优势再造。杨浦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没有大的波动,甚至突破了一般城区在转型时期出现的波动和负增长的一般规律。2009年上半年,杨浦区实现生产总值341.6亿元,同比增长13.1%。再一次证明,生产的决定因素已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因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是劳动者挖掘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路子。杨浦经过百年工业化以后,不是回归、搞重复建设,也不能复制、搞盲目嫁接,而是探索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发展创新道路。由单纯依靠投资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由单纯注重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为既注重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更注重城区结构的调整;由走粗放型扩张式发展道路,转变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借助于外力、站在国际舞台上谋划区域的走向。“打大学牌、走创新路”,用杨浦大学和城区合力打造出的创新氛围,吸引国内外的各类优质创新要素汇集,进一步带动城区的产业发展和影响辐射能力。现在,杨浦的创新氛围开始吸引包括央企、外企、民企的目光,把杨浦的风险投资基金委托硅谷管理和共建中早期资金,解决的就是我们在理念、运作、管理上的“短腿”。
必须关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也作为落脚点。杨浦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没有把大量的土地转为商用地、建设高档住宅,而将国有企业的老厂房、老仓库和旧区集中成片改造腾出的一部分稀缺土地资源,除了改造发展成新兴产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外,集中用于道路拓宽、绿地公园等公共环境建设,通过环境的优化和开辟优质生产要素成长的空间,带动老城区功能的提升和非优质生产要素的活化和转化,进而改变了城区面貌和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
必须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落脚到解决突出矛盾和实际问题上。杨浦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实现转型,离不开政府调控手段的探索和完善。通过政府组织规划编制、依据规划积聚发展要素、通过发展要素营造发展环境、用环境引导利益主体调整的理念,发挥政府“看得见”和市场“看不见”这两只手的综合作用,走出了政府直接投资、直接管理、直接建设的传统模式,走上了用城区的无形资产调动有形资产、用存量换取增量、用功能提升带动项目进入的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市场化机制运作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校
■ 责任编辑:晏蔚青
杨浦的昨天:老大难矛盾集中的旧城区
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东北部,是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面积60.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万。区情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百年文明”(百年工业文明、百年大学文明、百年市政文明),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经引领了百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从洋务运动清政府兴办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机械造纸厂开始,杨浦创造了13个民族工业诞生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轻纺、机械、轻工业品生产基地,产品曾一度在全国“笑傲江湖”;上世纪80年代,杨浦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达到1200多家,产业工人60多万,总产值占到全市的1/4,著名的永久、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中华牌香烟都是在这里生产的。历史上上海租界林立,孙中山先生选择华人集聚的杨浦五角场地区作为市政中心,实施了“大上海计划”,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了一批以“国民政府”第一个字排头的路网,布局了一批高校、军事基地和文化场馆等,虽然后来因抗战爆发而搁浅,但还是留下了一批民国时期的建筑遗产。杨浦还具有光荣的百年红色工运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刘少奇、恽代英曾在这里担任过沪东区委书记,著名的两支红歌《国际歌》歌词的翻译和《国歌》,也都诞生在杨浦。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进入了新一轮城市结构调整期,杨浦传统大工业优势开始逐步弱化,老城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暴露和显现出来,变成了一个产业结构老化、社会负担沉重的旧城区。一是人口多、底子薄、欠账多。杨浦常住人口中心城区最多,无就业、无稳定收入人员17万,占全区劳动人口的1/4,占全市的8%;各类社会救助对象5.7万人,占全市的14%,中心城区第一;高龄无保障老人、新疆等支边支内回沪知青和退休人员、协保和无业人员、残疾人员等总量都排在全市前列。二是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人员下岗分流待业,社会矛盾和问题一下开始加剧和升级。国有企业已经从当初的1200多家锐减到200多家,产业职工从60万人锐减到6万人,存活下来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传统产业,竞争能力不强,产业支撑瘫痪。三是旧区改造压力大。二级以下旧里弄人数200万,旧住房成套改造90万,占全市总量的1/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排水设施陈旧简陋,有的地区没有排水管网规划,每逢暴雨就会大面积积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同时,道路建设相对滞后,百姓出行难,长期处于上海的“弄堂底”;区级财力只有16亿,全市倒数第二。
杨浦怎么办、出路在哪里、靠什么发展?杨浦在思考,上海在等待。
杨浦的今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大学就发展知识经济
杨浦区内集中了复旦、同济、上海理工等14所高校、150余家科研机构、6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上海两院院士近30%、在校大学生40%、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转型的关键是,怎么样把城市发展与大学资源对接起来,走出一条大学带动城区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前人不曾走过,面对千头万绪的矛盾和局面,从哪里入手?杨浦经过反复规划论证,提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称这种做法为“一石数鸟”:企业得租金、政府得税收、职工得就业、土地得增值、产业得升级、城区面貌得改善。
拆除大学与社会间的“围墙”。以大学科技园区为战略支点,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联合、联动发展”为纽带,支持大学及其校区创新发展,促进知识创新源头建设,支持科技企业向大学科技园区聚集,搭建知识创新高端平台,打造城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鼓励社区、校区、园区打破“围墙”,将大学空间拓展与创新资源辐射、旧城改造相结合,促进融合发展,鼓励各创新主体打破体制机制屏障,促进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和有效互动。六年来,杨浦不遗余力地加大大学科技园区载体建设,宁肯牺牲眼前利益,积极拓展教育科技用地。增加教育、科研用地近4000亩。与高校联手建成了复旦、同济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软件园和理工大学科技园等6个专业化大学科技园区,科技商务用房3年内从32万平方米增加到106万平方米,大学科技园的面积从原来的不到30万增加到现在的130万,三年后将要达到300万平方米。把土地首先向高校、研发孵化、科技商务、创新产业等用途倾斜,将旧区动拆迁、老厂房改建同创新城区的主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全区住宅房产与功能性房产开发之比由2002年的87:13调整到2006年的54:46。
拆除军地间的“围墙”。杨浦的部队多,占有的土地资源多,尤其是五角场开发建设,环岛地区的5个角中有3个角是部队的。为了杨浦的长远利益,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支持部队建设。经过大量的卓有成效工作,搁置了长达10年的五角场3个角的部队用地有了突破。2007年五角场的军用土地终于挂牌拍卖,这是全军第一块土地公开拍卖,五角场3个角问题基本解决。杨浦的“双拥”工作得到了军委肯定,去年又获得国家“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了六连冠。
拆除旧区改造的“围墙”。杨浦旧区功能不全、地势低洼,每年汛期和暴雨季节积水严重,高温和严寒季节,断电积涝,老百姓苦不堪言。举全区之力,举债搞改造,借钱搞动迁。据统计,仅2003年至今居民动迁改造和成套改造这一块,政府就举债90亿。围绕破解动拆迁问题,杨浦2004年推出了“六公开”机制(对特困对象照顾原因公开,每家每户的评估单价公开,每家每户人口与面积公开,所有动迁房源公开,动迁居民签约情况公开,速迁户的奖励条件公开)。上海市市长韩正认为杨浦的做法破解了上海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难题,要求在全市推广杨浦的做法。2007年又开始探索“拆除重建”新机制,增加了就近安置,让老百姓多一种选择,其中选择就近安置的占60.8%。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充分肯定这种做法,并先后两次到杨浦实地调研。
拆除干部作风的“围墙”。从2005年初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杨浦在全区组织实施“一线工作法”坚持至今。近千名公务员在局级和处级干部带领下定人、定点、定时,每月统一时间深入到居民区,做到了无缝对接和全覆盖。主要任务是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与居委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与困难群众结对助困助学,把形势讲给群众,把困难告诉群众。现在看来,这个平台至少有三方面作用,第一,增强了干部的群众观念和解决问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二,解决了老百姓一些实际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第三,宣传了政策,反馈了民意,使城区转型有了群众基础和理解支持。2008年,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上海召开座谈会,对杨浦“一线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同年,中宣部在杨浦召开全国和谐社会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杨浦的做法。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总纲,六年来,杨浦交出的是一篇令人满意的答卷,绘制的是一幅充满憧憬的图画。2003年以来,杨浦经济一直保持18%左右较高的发展速度,五年下来区域增加值翻了近一倍,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0亿元,增长了四倍以上。
以知识性、生产型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20个百分点,已占到全区产业总值的75%以上。集中1万多家中小企业,其中,科技创新企业占了1/3,初步形成由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5个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科教服务、企业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和人才服务平台)构成的创新平台齐备的支持系统,建成了上海最大的科技创业孵化基地。
仅近三年,就关停规模以上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86家,万元GDP能耗为0.336吨标准煤,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达标率或综合利用率都达到100%。
四年来,共完成拆旧房75.4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3316户,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五年来,新增就业岗位近15万个。
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地铁4线、8线已经贯通,地铁12线、10线已经开工建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0%,人均公共绿地达3.92平方米,在中心城区处于前列。
让我们试着采撷杨浦转型发展大潮中的几朵浪花。创智天地借鉴美国硅谷和法国左岸模式,投资100亿元,占地84公顷,吸引了甲骨文、EMC、易宝、百度等世界科技巨子的入驻,初步形成了从初创、成长到产业化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接力式”创新服务体系。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2008年设计产业的综合产值100亿,目标是到2015年超过300亿,成为中国最大的设计产业基地。2006年,西门子总部入驻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以科技办公、科技商务、科技中介为主要业态,是杨浦发展总部经济的零突破。2007年与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共同成立中早期投资基金、杨浦3个亿的政府引导基金委托硅谷银行管理。2008年,联合国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落户杨浦,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009年一季度开工,南南合作研究中心上海中心、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培训中心力争9月举办揭牌仪式。五角场商业商务区,呈现出一派繁荣繁华的景象,包括万达、巴黎春天、东方商厦、百联又一城等大型百货。拿出0.5平方公里建成新江湾城区域的生态湿地,在大上海高楼林立的都市氛围中,到这里就像到了“九寨沟”一样,非常有特点。
杨浦的明天:建设中国“硅谷”
展望明天,杨浦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借鉴别人的经验,走自己的科学发展之路。
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城区的规划和发展理念,是发展的“魂”和生命线,是总纲、是抓手、是方向、是旗帜。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个时候,正值杨浦编制《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杨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编制,紧密结合杨浦发展和城区功能调整的实际,围绕着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统筹梳理和盘点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立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做到统筹区域内高校、企业、部队的发展、统筹产业转型与旧区改造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制度创新和请进来走出去,使规划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旧城区改造必须着眼于历史底蕴和资源禀赋,用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对资源、结构、人口实施城市脱胎换骨式的优势再造。杨浦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没有大的波动,甚至突破了一般城区在转型时期出现的波动和负增长的一般规律。2009年上半年,杨浦区实现生产总值341.6亿元,同比增长13.1%。再一次证明,生产的决定因素已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因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是劳动者挖掘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路子。杨浦经过百年工业化以后,不是回归、搞重复建设,也不能复制、搞盲目嫁接,而是探索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发展创新道路。由单纯依靠投资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由单纯注重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为既注重企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更注重城区结构的调整;由走粗放型扩张式发展道路,转变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借助于外力、站在国际舞台上谋划区域的走向。“打大学牌、走创新路”,用杨浦大学和城区合力打造出的创新氛围,吸引国内外的各类优质创新要素汇集,进一步带动城区的产业发展和影响辐射能力。现在,杨浦的创新氛围开始吸引包括央企、外企、民企的目光,把杨浦的风险投资基金委托硅谷管理和共建中早期资金,解决的就是我们在理念、运作、管理上的“短腿”。
必须关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也作为落脚点。杨浦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没有把大量的土地转为商用地、建设高档住宅,而将国有企业的老厂房、老仓库和旧区集中成片改造腾出的一部分稀缺土地资源,除了改造发展成新兴产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外,集中用于道路拓宽、绿地公园等公共环境建设,通过环境的优化和开辟优质生产要素成长的空间,带动老城区功能的提升和非优质生产要素的活化和转化,进而改变了城区面貌和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
必须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落脚到解决突出矛盾和实际问题上。杨浦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实现转型,离不开政府调控手段的探索和完善。通过政府组织规划编制、依据规划积聚发展要素、通过发展要素营造发展环境、用环境引导利益主体调整的理念,发挥政府“看得见”和市场“看不见”这两只手的综合作用,走出了政府直接投资、直接管理、直接建设的传统模式,走上了用城区的无形资产调动有形资产、用存量换取增量、用功能提升带动项目进入的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市场化机制运作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校
■ 责任编辑: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