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上海市虹口区委、区政府领导始终把“四个确保”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把民生工作作为突出实践特色的重要内容,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不断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积极构建和谐社区。
一、领导重视,深入基层,办好虹口实事项目
(一)区领导把改善民生作为深入调研和着力解决的重点课题。区委、区政府领导始终把“四个确保”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目标,把民生工作作为突出实践特色的重要内容。在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重解决的8个方面问题中,就有3项与民生有关:一是如何有效突破旧区改造动迁瓶颈,加快以虹镇老街地区为重点的旧区改造步伐;二是进一步抓住“世博”机遇,切实改善城区面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为推进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联系点,深入街道、动迁指挥部、人保局、市容局等与民生工作关系密切的单位,开展调研和指导。指出学习实践活动要以“解民忧、帮民困、保民生”为重点,努力解决一批市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问题,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十项实事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区委、区政府明确今年要完成十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一是安居工程。完成“百弄整治”15万平方米、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10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100万平方米。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政策受益面,确保符合廉租政策条件的家庭受益。二是老龄服务。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16000人,新增老年人助餐服务点5家,新增老年人日间服务站2家。三是增加就业岗位。新增就业岗位25100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范围以内,职业技能培训达19000人。四是便民服务。对18家标准化菜市场建立计量器具长效监管机制;对18座公厕及50座二级旧里弄倒粪站升级改造;新建5座环卫公厕。五是平安创建。完成10000名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新增“110”联网报警系统用户110家、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220扇、封闭式小区100家。六是公园改建。对曲阳公园、江湾公园实施改建。七是河道防汛整治。改建防汛墙200米。八是交通排堵保畅。落实路口渠化,增辟公交港湾式车站等10项排堵保畅工程性措施。九是教育设施建设。完成密云学校、培华学校、凉城第四幼儿园3所学校教学楼大修,总建筑面积约7900平方米。十是节能减排。完成市一医院分院热泵型供水系统及热泵型中央空调系统改造。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快了民生实事的落实。各相关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有序推进各项民生工程。截止一季度末,新增就业岗位5816个,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844人;“平改坡”综合改造在建75万平方米,“百弄整治”在建3.5万平方米,新增受理廉租181户,配租167户,发放廉租补贴资金537.5万元;已为13581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绿地老年公寓、凉城街道老人日间服务中心等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完成农民工安全培训3893人;完成三角地公司大连菜场在用电子秤的集中配置工作,开始运行标准化菜市场计量器具长效监管机制;完成2项排堵保畅工程性措施;防汛墙改建已完成90米。
二、突出实践,满足需求,确保群众得实惠
(一)以“迎世博600天行动”为契机,大力改善市容市貌。区委、区政府要求以“迎世博600天行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实践内容,顺应群众呼声,整治市容环境,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让社区居民群众真正体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重点抓好旧居住区综合改造项目,清洗建筑物立面,实行高层综合整治和平改坡、落实二次供水改造等,总任务量为41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总任务量的64.1%。乍浦、嘉兴、新港等街道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拆除违章建筑、整治马路乱设摊、扩大绿化面积、粉刷建筑物外墙等“迎世博600天行动”;欧阳路街道会同区公安、市容、城管等力量,集中拆除天宝路490平方米经营性占路违章建筑,掀起了环境整治和市容建设的新高潮。江湾镇街道自筹100万元资金,对街道范围内一些老公房进行屋面翻新、电路更换、门窗调换、污水管道疏通等项目大修,美化房屋外观,提高房屋安全系数,改善居住舒适度。同时抓好重点地区景观优化工作,重点地区景观建设范围包括北外滩地区、四川北路、大柏树地区、周家嘴路海宁路、吴淞路四平路、大连路大连西路广中路。目前,四川北路景观建设示范段已正式开工建设,其余道路优化工程,也于4月份陆续开工。
(二)以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为重点,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区委、区政府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本区“支出型”贫困家庭数量呈上升的趋势,积极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发现机制、锁定机制、核准机制和反馈机制,通过财政投入、社会筹集、慈善捐赠、结对帮困、福利彩票等多种途径,加大做好帮困资金投入,实现困难家庭从“悬崖效应”到“斜坡效应”的转变。针对本区人口老龄化、服务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积极构筑社区为老服务工作平台,不断完善生活照料网、紧急援助网、医疗保健网和精神慰藉网,依托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等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急、助行、助洁、助浴、助医”等“六助”服务,全区已建成1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其中综合型老年人助餐服务示范点一个,综合型老年人助餐服务点3个,单一型助餐服务点6个;60岁以上有需求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同时还注重做好残疾人关爱工作,区残联先后举办残疾人自主创业培训班和稳定就业岗位培训班,加强残疾人职业指导和岗位开发,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做好重残无业人员的居家养护工作,并投入60多万元用于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更新工作。
(三)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不断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各部门各单位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不断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积极构建和谐社区。区民政局继續深化“晚霞心苑”品牌活动内涵,在各社区建立“晚霞心苑——心灵港湾”工作站,逐步形成了“独居老人结对关爱”、“孝亲敬老”、“老年维权”、“老年文化艺术”、“看虹口,话和谐”、“老年志愿者”等6大系列主题活动。区教育局全面推广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的便民举措,进一步落实各项开放措施、增加开放时间、加强维护检查,并且在学校门口挂上统一制作的铜牌及开放的时间、内容,接受社会的监督,为社区健身团队、体育锻炼爱好者提供了健身锻炼场所,缓解了社区居民缺少健身锻炼场所的矛盾,融洽了学校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区卫生局把“聚焦百姓健康,突破发展瓶颈”作为实践重点,在系统内开展“迎世博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竞赛活动,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在三家三级医院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并向社区卫生中心推广,积极落实各项人性化便民服务措施。围绕新医改方案的出台,通过设置意见箱、分别发放病人和职工《征求意见卡》、开通网上意见有奖征集活动等多种形式,广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保障虹口人民的健康权益。区体育局于3月组建了一支由1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巡查队,对社区内公共运动场、健身苑点、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加强巡查、管理,提升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开放管理的水平,以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三、以人为本,着眼长远,健全民生工程长效机制
(一)不断健全各类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努力做到“四个三”,即围绕“三类群体”(困难群体、老年群体、特殊群体),做到“三细分”(细分人群、细分年龄、细分需求),突出“三增强”(增强为民服务的政治责任意识,增强为民服务的执政能力,增强公共财政的资金投入力度),注重“三个因”(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坚持以机制创新为引领,保障实效为检验,有效整合资源,攻坚克难,提高金融危机形势下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能力。全区不断完善区、街道、居委会帮困救助三级立体垂直网体系,做好慈善助困、助学、助医“三个100万工程”。并通过进一步完善帮困救助5大机制以及8项个性化帮困救助措施,稳步实现帮困救助“应帮尽帮、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总体要求。建立市民综合帮扶资金,全区每个街道都建立了50万—100万元的帮困救助基金,建立了商业综合保险;各居委会都建立了3万—5万元的临时帮困救助资金,为那些政策上不能覆盖或虽能享受政策但还存在实际困难的受助对象给予帮困救助。
(二)不断深化“双结对”活动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机关党组织“双结对”活动长效机制。在区机关党工委统一要求下,全区各机关党组织都先后与居民区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以及本部门本单位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同时结对帮扶了一大批困难群众。“双结对”活动既促进了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又密切了党群关系。在坚持数年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典型、宣传交流、总结推广,不断深化“双结对”活动内涵,创新“双结对”活动形式,并着力健全“双结对”活动长效机制,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定期开展联组学习,联办各类主题活动,联手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双结对”活动又成为突出实践特色的优选活动方式,推动机关部门深入基层、征求意见、了解民意、找准问题、落实整改、办好民生实事。二是形成“三拓展、三延伸”“双结对”活动机制。针对新形势下党员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全区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丰富“双结对”的内涵。在内容形式上,实现由基层党组织一对一向多方结对、党组织帮助困难群众向党员帮助困难群众、物质帮困向全方位帮困“三拓展”;在参与范围上,实现由居民区向“两新”组织、社区企业向各类学校、区域内向区域外“三延伸”,确保每个困难党员群众都能及时得到党组织和党员的帮扶。
(三)不断完善创新和谐社区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共建联建党建工作机制。区委积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建立一种上下联动、条块协同、信息共享、资源统筹的党建工作机制,为解决好人民群众的“三最”问题提供了服务保障。在全区普遍开展了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协调解决物业管理中维修不及时、服务不到位、收费不规范和业主委员会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积极推行“社区——公园——志愿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游园环境,提升公共活动场所的文明程度,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探索创新社区城管执法党建联建工作,解决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升城管執法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舒适的市容环境,促进社区和谐。二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区委、区政府把社区“三个中心”建设作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在全区基本完成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强调要进一步健全“三个中心”运作机制,制定下发《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关于在社区部分窗口单位实行全年无休服务的试行意见》。各街道坚持把“三个中心”作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同创共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抓手,不断提升社区“三个中心”服务能级,放大服务效应。同时围绕群众的需求,不断健全社区“三个中心”服务机制,做到服务项目、服务要求、服务时限、服务承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完善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区委、区政府针对虹口老城区居多的特点,推出“百路百弄”优化工程,瓷化公用部位,绿化环境,更换老化电线,有计划改善老城区居民居住环境;面对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热情不断提升,区委、区政府要求社区(街道)党工委指导居民区党组织,充分运用“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积极探索社区群众“恳谈会”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居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提升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为进一步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形成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合力,区委、区政府要求进一步发挥社区(街道)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整合辖区内党建资源、行政资源、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使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实现“共赢”。
责任编辑:晏蔚青
一、领导重视,深入基层,办好虹口实事项目
(一)区领导把改善民生作为深入调研和着力解决的重点课题。区委、区政府领导始终把“四个确保”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目标,把民生工作作为突出实践特色的重要内容。在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重解决的8个方面问题中,就有3项与民生有关:一是如何有效突破旧区改造动迁瓶颈,加快以虹镇老街地区为重点的旧区改造步伐;二是进一步抓住“世博”机遇,切实改善城区面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为推进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联系点,深入街道、动迁指挥部、人保局、市容局等与民生工作关系密切的单位,开展调研和指导。指出学习实践活动要以“解民忧、帮民困、保民生”为重点,努力解决一批市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问题,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十项实事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区委、区政府明确今年要完成十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一是安居工程。完成“百弄整治”15万平方米、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10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100万平方米。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政策受益面,确保符合廉租政策条件的家庭受益。二是老龄服务。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16000人,新增老年人助餐服务点5家,新增老年人日间服务站2家。三是增加就业岗位。新增就业岗位25100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范围以内,职业技能培训达19000人。四是便民服务。对18家标准化菜市场建立计量器具长效监管机制;对18座公厕及50座二级旧里弄倒粪站升级改造;新建5座环卫公厕。五是平安创建。完成10000名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新增“110”联网报警系统用户110家、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220扇、封闭式小区100家。六是公园改建。对曲阳公园、江湾公园实施改建。七是河道防汛整治。改建防汛墙200米。八是交通排堵保畅。落实路口渠化,增辟公交港湾式车站等10项排堵保畅工程性措施。九是教育设施建设。完成密云学校、培华学校、凉城第四幼儿园3所学校教学楼大修,总建筑面积约7900平方米。十是节能减排。完成市一医院分院热泵型供水系统及热泵型中央空调系统改造。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快了民生实事的落实。各相关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有序推进各项民生工程。截止一季度末,新增就业岗位5816个,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844人;“平改坡”综合改造在建75万平方米,“百弄整治”在建3.5万平方米,新增受理廉租181户,配租167户,发放廉租补贴资金537.5万元;已为13581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绿地老年公寓、凉城街道老人日间服务中心等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完成农民工安全培训3893人;完成三角地公司大连菜场在用电子秤的集中配置工作,开始运行标准化菜市场计量器具长效监管机制;完成2项排堵保畅工程性措施;防汛墙改建已完成90米。
二、突出实践,满足需求,确保群众得实惠
(一)以“迎世博600天行动”为契机,大力改善市容市貌。区委、区政府要求以“迎世博600天行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实践内容,顺应群众呼声,整治市容环境,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让社区居民群众真正体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重点抓好旧居住区综合改造项目,清洗建筑物立面,实行高层综合整治和平改坡、落实二次供水改造等,总任务量为41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总任务量的64.1%。乍浦、嘉兴、新港等街道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拆除违章建筑、整治马路乱设摊、扩大绿化面积、粉刷建筑物外墙等“迎世博600天行动”;欧阳路街道会同区公安、市容、城管等力量,集中拆除天宝路490平方米经营性占路违章建筑,掀起了环境整治和市容建设的新高潮。江湾镇街道自筹100万元资金,对街道范围内一些老公房进行屋面翻新、电路更换、门窗调换、污水管道疏通等项目大修,美化房屋外观,提高房屋安全系数,改善居住舒适度。同时抓好重点地区景观优化工作,重点地区景观建设范围包括北外滩地区、四川北路、大柏树地区、周家嘴路海宁路、吴淞路四平路、大连路大连西路广中路。目前,四川北路景观建设示范段已正式开工建设,其余道路优化工程,也于4月份陆续开工。
(二)以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为重点,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区委、区政府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本区“支出型”贫困家庭数量呈上升的趋势,积极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发现机制、锁定机制、核准机制和反馈机制,通过财政投入、社会筹集、慈善捐赠、结对帮困、福利彩票等多种途径,加大做好帮困资金投入,实现困难家庭从“悬崖效应”到“斜坡效应”的转变。针对本区人口老龄化、服务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积极构筑社区为老服务工作平台,不断完善生活照料网、紧急援助网、医疗保健网和精神慰藉网,依托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等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急、助行、助洁、助浴、助医”等“六助”服务,全区已建成1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其中综合型老年人助餐服务示范点一个,综合型老年人助餐服务点3个,单一型助餐服务点6个;60岁以上有需求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同时还注重做好残疾人关爱工作,区残联先后举办残疾人自主创业培训班和稳定就业岗位培训班,加强残疾人职业指导和岗位开发,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做好重残无业人员的居家养护工作,并投入60多万元用于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更新工作。
(三)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不断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各部门各单位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不断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积极构建和谐社区。区民政局继續深化“晚霞心苑”品牌活动内涵,在各社区建立“晚霞心苑——心灵港湾”工作站,逐步形成了“独居老人结对关爱”、“孝亲敬老”、“老年维权”、“老年文化艺术”、“看虹口,话和谐”、“老年志愿者”等6大系列主题活动。区教育局全面推广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的便民举措,进一步落实各项开放措施、增加开放时间、加强维护检查,并且在学校门口挂上统一制作的铜牌及开放的时间、内容,接受社会的监督,为社区健身团队、体育锻炼爱好者提供了健身锻炼场所,缓解了社区居民缺少健身锻炼场所的矛盾,融洽了学校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区卫生局把“聚焦百姓健康,突破发展瓶颈”作为实践重点,在系统内开展“迎世博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竞赛活动,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在三家三级医院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并向社区卫生中心推广,积极落实各项人性化便民服务措施。围绕新医改方案的出台,通过设置意见箱、分别发放病人和职工《征求意见卡》、开通网上意见有奖征集活动等多种形式,广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保障虹口人民的健康权益。区体育局于3月组建了一支由1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巡查队,对社区内公共运动场、健身苑点、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加强巡查、管理,提升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开放管理的水平,以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三、以人为本,着眼长远,健全民生工程长效机制
(一)不断健全各类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努力做到“四个三”,即围绕“三类群体”(困难群体、老年群体、特殊群体),做到“三细分”(细分人群、细分年龄、细分需求),突出“三增强”(增强为民服务的政治责任意识,增强为民服务的执政能力,增强公共财政的资金投入力度),注重“三个因”(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坚持以机制创新为引领,保障实效为检验,有效整合资源,攻坚克难,提高金融危机形势下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能力。全区不断完善区、街道、居委会帮困救助三级立体垂直网体系,做好慈善助困、助学、助医“三个100万工程”。并通过进一步完善帮困救助5大机制以及8项个性化帮困救助措施,稳步实现帮困救助“应帮尽帮、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总体要求。建立市民综合帮扶资金,全区每个街道都建立了50万—100万元的帮困救助基金,建立了商业综合保险;各居委会都建立了3万—5万元的临时帮困救助资金,为那些政策上不能覆盖或虽能享受政策但还存在实际困难的受助对象给予帮困救助。
(二)不断深化“双结对”活动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机关党组织“双结对”活动长效机制。在区机关党工委统一要求下,全区各机关党组织都先后与居民区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以及本部门本单位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同时结对帮扶了一大批困难群众。“双结对”活动既促进了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又密切了党群关系。在坚持数年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典型、宣传交流、总结推广,不断深化“双结对”活动内涵,创新“双结对”活动形式,并着力健全“双结对”活动长效机制,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定期开展联组学习,联办各类主题活动,联手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双结对”活动又成为突出实践特色的优选活动方式,推动机关部门深入基层、征求意见、了解民意、找准问题、落实整改、办好民生实事。二是形成“三拓展、三延伸”“双结对”活动机制。针对新形势下党员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全区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丰富“双结对”的内涵。在内容形式上,实现由基层党组织一对一向多方结对、党组织帮助困难群众向党员帮助困难群众、物质帮困向全方位帮困“三拓展”;在参与范围上,实现由居民区向“两新”组织、社区企业向各类学校、区域内向区域外“三延伸”,确保每个困难党员群众都能及时得到党组织和党员的帮扶。
(三)不断完善创新和谐社区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共建联建党建工作机制。区委积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建立一种上下联动、条块协同、信息共享、资源统筹的党建工作机制,为解决好人民群众的“三最”问题提供了服务保障。在全区普遍开展了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协调解决物业管理中维修不及时、服务不到位、收费不规范和业主委员会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积极推行“社区——公园——志愿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游园环境,提升公共活动场所的文明程度,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探索创新社区城管执法党建联建工作,解决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升城管執法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舒适的市容环境,促进社区和谐。二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区委、区政府把社区“三个中心”建设作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在全区基本完成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强调要进一步健全“三个中心”运作机制,制定下发《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关于在社区部分窗口单位实行全年无休服务的试行意见》。各街道坚持把“三个中心”作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同创共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抓手,不断提升社区“三个中心”服务能级,放大服务效应。同时围绕群众的需求,不断健全社区“三个中心”服务机制,做到服务项目、服务要求、服务时限、服务承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完善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区委、区政府针对虹口老城区居多的特点,推出“百路百弄”优化工程,瓷化公用部位,绿化环境,更换老化电线,有计划改善老城区居民居住环境;面对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热情不断提升,区委、区政府要求社区(街道)党工委指导居民区党组织,充分运用“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积极探索社区群众“恳谈会”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居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提升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为进一步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形成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合力,区委、区政府要求进一步发挥社区(街道)党工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整合辖区内党建资源、行政资源、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使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实现“共赢”。
责任编辑: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