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中起非常重要的的作用。有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很不适应,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改变学习观念、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和如何提高学习能力三个大方面,谈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 数学 学习方法
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中起非常重要的的作用。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衡量一个人逻辑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到大很多学生对它十分重视,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数学上。但并非人人能成功,甚至许多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成绩是佼佼者,但进入初中阶段,首先就栽在数学上。因为和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不仅内容多,而且抽象性、理论性强,所以有不少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很不适应。下面笔者就怎样学好初中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1 要改变学习观念
1.1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许多学生进入初中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教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重点和要点,课后只做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加,负担越来越重。因为初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要学好它就必须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在理解上下功夫,多思考,多研究。
1.2强化数学研究性的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说按社区成立学科学习互助小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数学的氛围。数学的特点可体现在它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它需要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考和研究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要强化学习方法
2.1计划制定的有效性。制定学科学习计划,是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时间、不慌不忙、稳扎稳打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也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自己的学习意志。
2.2课前预习要有针对性。好的预习方法是在预习中发现难点,掌握好旧知识,减少听课中的困难;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点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既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还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3上课听讲要有目的性。好的学生上课时全神贯注,用心思考,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分析教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而不是成为教师的记录员,忙于记录。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有时对难掌握的知识点教师会通过分化,降低知识掌握的难度,但有些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笔记主要应当记下教师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2.4复习要有总结性。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教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了必要的改进措施。还要把握好短期学习知识的复习与长期知识复习的关系。一个章节结束了,要理清全章的知识网,将知识网络化、立体化,还要掌握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一个学期结束了,要将不同的章节知识系统化,串联起来形成更大的知识网络。从而避免知识点脱节,使知识点整体化。
2.5练习要有效益性。有不少学生认为要提高数学成绩就必须大量做题。这是不妥当的。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其实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全面,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有效果。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反而强化了你的缺欠。因此,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2.6 学习要专心,要勤学好问。在学习中,要一心一意;切忌三心二意,预习不上心,上课不专心,复习不用心;在遇到难点时要及时向教师或学生请教。郑板桥读书总要反复诵读,常常进入忘我之境,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学习中,郑板桥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学习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3 要提高学习能力
3.1 加强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牢记公式、多做题目,而对基础概念的学习和理解不太重视,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观点。数学学科是一个理论体系、逻辑体系非常强的学科。有一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在整个体系中就永远有一个“黑洞”,无法弥补。强化概念的学习,要扩大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所练就的内功,内力越强,功夫越深;概念的外延就像就高手所练就的高招,可以克敌制胜。
3.2 强化典型例题的辐射范围。有人认为题目一定要多做,越多越好,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题目在精不在多,一个好的题目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典型性。有人说过,有目的地做一个题目,远胜于无目的地做一万个题目。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他主张学习要“求精求当”,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求精”是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的题目去做;“求当”是恰到好处。做题时要认真分析和思考,深度挖掘知识点和要求,努力达到举一反三,做一个题,活一片知识点,就会做同类型的所有题。
3.3 增强知识面的拓展张力。学是为了用,要善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解题实际相结合,及时把知识转化成现实的解题能力。知识不是一潭死水,应该要活学活用,使知识要在应用中掌握。多看些课外书,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在做题目时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收放自如,才能游刃有余。
总之,在学习数学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研究和交流,强化分析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关键词: 数学 学习方法
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中起非常重要的的作用。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衡量一个人逻辑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到大很多学生对它十分重视,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数学上。但并非人人能成功,甚至许多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成绩是佼佼者,但进入初中阶段,首先就栽在数学上。因为和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不仅内容多,而且抽象性、理论性强,所以有不少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很不适应。下面笔者就怎样学好初中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1 要改变学习观念
1.1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许多学生进入初中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教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重点和要点,课后只做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加,负担越来越重。因为初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要学好它就必须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在理解上下功夫,多思考,多研究。
1.2强化数学研究性的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说按社区成立学科学习互助小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数学的氛围。数学的特点可体现在它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它需要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考和研究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要强化学习方法
2.1计划制定的有效性。制定学科学习计划,是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时间、不慌不忙、稳扎稳打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也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自己的学习意志。
2.2课前预习要有针对性。好的预习方法是在预习中发现难点,掌握好旧知识,减少听课中的困难;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点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既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还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3上课听讲要有目的性。好的学生上课时全神贯注,用心思考,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分析教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而不是成为教师的记录员,忙于记录。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有时对难掌握的知识点教师会通过分化,降低知识掌握的难度,但有些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笔记主要应当记下教师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2.4复习要有总结性。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教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了必要的改进措施。还要把握好短期学习知识的复习与长期知识复习的关系。一个章节结束了,要理清全章的知识网,将知识网络化、立体化,还要掌握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一个学期结束了,要将不同的章节知识系统化,串联起来形成更大的知识网络。从而避免知识点脱节,使知识点整体化。
2.5练习要有效益性。有不少学生认为要提高数学成绩就必须大量做题。这是不妥当的。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其实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全面,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有效果。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反而强化了你的缺欠。因此,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2.6 学习要专心,要勤学好问。在学习中,要一心一意;切忌三心二意,预习不上心,上课不专心,复习不用心;在遇到难点时要及时向教师或学生请教。郑板桥读书总要反复诵读,常常进入忘我之境,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学习中,郑板桥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学习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3 要提高学习能力
3.1 加强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牢记公式、多做题目,而对基础概念的学习和理解不太重视,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观点。数学学科是一个理论体系、逻辑体系非常强的学科。有一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在整个体系中就永远有一个“黑洞”,无法弥补。强化概念的学习,要扩大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所练就的内功,内力越强,功夫越深;概念的外延就像就高手所练就的高招,可以克敌制胜。
3.2 强化典型例题的辐射范围。有人认为题目一定要多做,越多越好,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题目在精不在多,一个好的题目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典型性。有人说过,有目的地做一个题目,远胜于无目的地做一万个题目。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他主张学习要“求精求当”,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求精”是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的题目去做;“求当”是恰到好处。做题时要认真分析和思考,深度挖掘知识点和要求,努力达到举一反三,做一个题,活一片知识点,就会做同类型的所有题。
3.3 增强知识面的拓展张力。学是为了用,要善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解题实际相结合,及时把知识转化成现实的解题能力。知识不是一潭死水,应该要活学活用,使知识要在应用中掌握。多看些课外书,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在做题目时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收放自如,才能游刃有余。
总之,在学习数学时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研究和交流,强化分析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就一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