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井陉窑;瓷窑址;调查;勘探
【摘 要】井陉窑是与定窑、邢窑齐名的河北三大白瓷窑址之一,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与井陉矿区,目前共发现窑址12处,总分布面积约102万平方米。从已进行的考古工作可知,井陉窑创烧于隋代,后历经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民国,其中晚唐五代与金代是井陉窑烧瓷的两个巅峰。2016年4—6月,为给正在编制的《井陉窑保护规划》提供考古资料,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首次对井陉窑12处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基本搞清了各窑址的分布范围、烧瓷历史、产品特征等,为井陉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七、南横口窑址
南横口窑址位于井陉县秀林镇南横口村东、村北,甘陶河西岸与绵河南岸的临河台地上,与北横口窑址隔绵河相望,平涉公路从窑址中部穿过,现地表存有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晚期窑炉、作坊遗迹。窑址范围为不规则形,总面积约4.9万平方米。因窑址上均为现代民居与道路,无法钻探,窑址核心区无法确认。在平涉公路西侧一民房院内发现一处高5米的断面,从断面上可知该窑址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层,厚0.5~1米;第②层灰褐土,厚1.5~2米,土质疏松,含大量白釉瓷片、青花瓷片等,为晚期文化层;第③层黄褐土,厚0.3~0.5米,土质较硬,含少量白釉碗残片、环形支圈等,为早期文化层;第③层下为红褐生土。烧造器物可分为两类,早期文化层中主要有白釉碗、盘、器盖,化妆白瓷碗及环形支圈等,晚期文化层中主要为黑釉碗、盘、罐,双色釉碗等。现简介如下。
白釉碗 1件。16JNH东∶1,下腹圆曲,高圈足。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底径3.8厘米,残高5.6厘米(图八,1)。
化妆白瓷碗 3件。16JNH西∶1,可复原,圆唇,敞口,上腹斜直,下腹曲收,圈足较高。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残有砂堆支烧痕,外施釉及下腹,圈足底粘砂。口径12.4厘米,底径5.6厘米,高5厘米(图八,2)。16JNH东∶2,圆唇,侈口,深曲腹。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灰,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口径21.2厘米,残高4.6厘米(图八,3)。16JNH东∶5,上腹斜直,下腹平内折,高圈足,底部有粘砂。灰胎泛黄坚致,白釉泛青,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满釉,腹部施黑彩花果纹。底径7厘米,残高4.2厘米(图八,4)。
黑釉碗 1件。16JNH西∶4,可复原。圆唇,侈口,浅腹斜曲,圈足。浅灰胎,较坚致,黑釉泛酱色,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2.8厘米,底径6厘米,高4.7厘米(图八,5)。
黑釉罐 2件。16JNH西∶9,方唇,直领,圆肩。灰黄胎,坚致,黑釉光亮,内施釉及上腹,外上腹满釉,口沿刮釉。口径7.9厘米,残高6厘米(图八,6)。16JNH东∶20,方唇,敛口,直领,溜肩,腹微鼓,肩颈部附单泥条系。灰黄胎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腹部。残长10.5厘米,宽9.6厘米(图八,7)。
黑釉器盖 1件。16JNH东∶23,可复原。方唇,敛口,平沿,矮拱顶。灰黄胎,较坚致,黑釉光亮。盖内无釉,外满釉。沿径17.2厘米,残高3.5厘米(图八,8)。
双色釉碗 2件。16JNH西∶2,可复原。尖圆唇,侈口,深曲腹,圈足。细黄砂胎坚致,器内与外腹施白釉,内底涩圈,外下腹及圈足外部施黑釉,均光亮,釉下有化妆土。口径16.4厘米,底径5.6厘米,高7.4厘米(图八,9)。16JNH西∶3,可复原。器形与胎釉同上,仅内施白釉,外施酱黄釉。口径16.8厘米,底径6厘米,高7.8厘米(图八,10)。
支顶钵 2件。16JNH东∶29,可复原。隐圈足状顶,斜曲腹外侈,喇叭足。灰胎泛黄,坚致,内外素面,顶部有砂堆支烧痕。顶径5.2厘米,底径12厘米,高7厘米(图八,11)。16JNH东∶30,可复原。隐圈足状顶,腹微鼓,底略内收。胎同上,顶部有粘砂。顶径5厘米,底径8厘米,高5.8厘米(图八,12)。
八、南秀林窑址
南秀林窑址位于井陉县秀林镇南秀林村东的甘陶河东岸与篱笆沟两侧台地上,与南秀林村隔河相望。近年由于公路、煤场的施工而破坏严重。窑址范围为不规则形,总面积约2.59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区位于甘陶河与篱笆沟交接的沟口一带,通过钻探可知该窑址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耕土,厚0.2~0.3米;第②层细黄土,厚0.8~1.4米,土质较硬,含大量白釉碗残片、筒形匣钵、红烧土颗粒等,为文化层;第②层下黄褐生土或基岩。通过钻探,在篱笆沟北侧台地上发现结构完整的窯炉4座,均于耕土层下开口。烧造器物品种丰富,但主要以各类粗胎的化妆白瓷碗、盘、钵、罐等为主,有少量的细白釉瓷器,现将采集标本简介如下。
化妆白瓷碗 4件。16JXL∶4,可复原。厚圆唇,敞口,斜腹微曲,矮圈足。白胎泛青,较坚致,白釉泛青灰,发木光,内满釉,外施釉及腹部。内底有一圈凹弦纹,残有2颗支钉痕。口径20.6厘米,底径7.7厘米,高6.6厘米(图九,1)。16JXL∶9,尖圆唇,花口侈口,深斜曲腹。胎釉同上。口径19.2厘米,残高6厘米(图九,2)。16JXL∶5,可复原。唇口,斜曲腹,圈足。胎同上,釉泛黄,发木光。口径14厘米,底径6厘米,高4.9厘米(图九,3)。16JXL∶18,圆唇,敞口,上腹斜直。细黄砂胎坚致,白釉泛青灰,较光亮,外壁阴刻宽竖凹弦纹。残长2.8厘米,宽4.2厘米(图九,4)。
化妆白瓷盘 1件。16JXL∶1,可复原。圆唇,敞口,斜曲腹,圈足。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灰,发木光。内壁施釉呈五边形,外壁施釉及上腹。口径18厘米,底径6厘米,高4.4厘米(图九,5)。
化妆白瓷钵 1件。16JXL∶61,可复原。尖唇,敛口,宽沿花边,上腹圆曲,下腹斜曲,圈足,足端斜削。生烧,白胎泛灰,较疏松,白釉泛黄,发木光,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4厘米,腹径16.5厘米,底径7.6厘米,高9厘米(图九,6)。 化妆白瓷罐 2件。16JXL∶27,圆唇,直口,低领,圆肩。生烧,白胎泛青,较疏松,白釉泛黄,发木光,内外满釉。残长3.5厘米,宽4.6厘米(图九,7)。16JXL∶32,圆唇,侈口,束颈,圆曲腹。胎釉同上,内满釉,外施釉至腹部。口径8厘米,残高3厘米(图九,8)。
化妆白瓷枕 2件。16JXL∶62,长方形枕残片,枕面素面,一侧枕墙印花卉纹。白胎泛浅红,疏松,白釉泛黄,发木光。外满釉,内无釉。残长5.3厘米,宽9厘米(图九,9)。16JXL∶63,枕面残片,刻划鹿纹后填褐彩。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光亮。残长5.9厘米,宽4.7厘米(图九,10)。
黑釉盆 1件。16JXL∶35,方唇,折沿下斜,斜腹微曲。浅灰胎坚致,黑釉发酱色,较光亮。内外滿釉,沿面刮釉。残长4厘米,宽5厘米(图九,11)。
酱釉小罐 1件。16JXL∶38,可复原。斜方唇,束颈,圆曲腹,平底。黄砂胎坚致,外无釉,内壁施酱釉,较光亮。口径5.2厘米,腹径5.6厘米,底径3.2厘米,高5厘米(图九,12)。
素烧铃铛 1件。16JXL∶41,可复原。上部环形钮,下球形铃体,下腹正中开缝,器腹有一圈细凹弦纹。泥质红陶胎,较坚致。径2.3~2.6厘米,通高3.2厘米(图九,13)。
筒形匣钵 1件。16JXL∶59,可复原。直腹,平底。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口径18.8厘米,底径19.2厘米,高14厘米(图九,14)。
漏斗形匣钵 2件。16JXL∶52,高直壁,上腹直,下腹斜内收。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外壁上腹施青灰釉。口径22厘米,残高10.6厘米(图九,15)。 16JXL∶57,可复原。上部筒形,底部作浅漏斗状,斜方唇,直壁内收,折腹处凸棱,下腹斜直,小平底。胎同上,折腹平台粘有环形封填料。口径30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高16.4厘米(图九,16)。
三叶形支钉 1件。16JXL∶47,完整。平顶,三叶端部捏出支钉,较矮。黄褐耐火土胎,坚致。长8厘米,宽8.4厘米(图九,17)。
九、梅庄窑址
梅庄窑址位于井陉县秀林镇梅庄村西的甘陶河西岸,与梅庄村隔河相望,沿平涉公路分为南北两区,两区相距约200米,窑址总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北区平涉公路西侧残存窑炉1座,仅存火膛与烟室部分。对窑炉附近区域钻探后,没有发现其他相关遗迹与窑业堆积。通过对当地村民的走访可知,在平涉公路的施工中曾发现大量的白釉碗盘、环形支圈、筒形匣钵残片等,现地表未采集到遗物。南区平涉公路西侧断崖上可见1~1.5米厚的窑址文化层及1座残窑炉的窑壁,从断面上可知该区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2~0.3米;第②层黄褐土,厚1~1.5米,土质疏松,含大量白釉瓷片、黑釉瓷片及红烧土等,为文化层;第②层下为红褐色生土。该窑址南区采集到部分遗物,器类有化妆白瓷碗,黑釉碗、盘、瓶,双色釉碗及筒形匣钵等,现简介如下。
化妆白瓷碗 1件。16JMZ∶1,可复原。圆唇,侈口,深斜曲腹,圈足。浅褐胎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残有砂堆支烧痕,外施釉及上腹,足底有砂堆支烧痕。口径17.2厘米,底径6.5厘米,高5.8厘米(图一○,1)。
黑釉碗 2件。16JMZ∶4,可复原。圆唇,敞口,斜直腹,腹底曲收,宽圈足,足内有乳突。白胎泛黄,较坚致,黑釉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施釉及腹部。口径13.6厘米,底径6厘米,高5厘米(图一○,2)。16JMZ∶2,可复原。圆唇,侈口,深腹斜曲,圈足。白胎泛灰,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此碗外腹粘有一同形制碗的上腹部残片,圈足底部有粘砂。口径16厘米,底径6.3厘米,高6.6厘米(图一○,3)。
黑釉盘 1件。16JMZ∶7,方唇,侈口,圆折腹。浅灰胎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腹部。此盘下粘有一同形制盘残片。口径20厘米,残高2.8厘米 (图一○,4)。
黑釉盆 2件。16JMZ∶12,尖唇,窄折沿,深直腹微曲。白胎泛灰坚致,黑釉较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釉泛酱色。口径26厘米,残高10.8厘米(图一○,5)。16JMZ∶13,存底部,直腹微曲,隐圈足,圈足内三层台,外下腹沟状轮旋痕明显。浅灰胎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腹部。底径11厘米,残高9.4厘米(图一○,6)。
黑釉瓶 1件。16JMZ∶18,存肩部,圆肩,腹斜收。浅灰厚胎,坚致,黑釉光亮。内外满釉,腹径15.2厘米,残高5.8厘米(图一○,7)。
黑釉罐 1件。16JMZ∶17,圆突唇,微敛口,高领,斜肩,腹微鼓,肩附单泥条系耳。灰胎坚致,黑釉泛褐色,较光亮。内外满釉,口沿刮釉。残长11.6厘米,宽9.6厘米(图一○,8)。
双色釉碗 1件。16JMZ∶9,可复原。圆唇,侈口,斜直腹微曲,圈足。细黄砂胎坚致,内白釉泛青,外黄釉泛褐色,均光亮。内外满釉,内底与圈足底部有砂堆支烧痕。口径18厘米,底径7.2厘米,高5.8厘米(图一○,9)。
筒形匣钵 1件。16JMZ∶21,可复原。方唇,直口,高直壁,平底,底部中心挖大孔,外壁旋痕明显。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口径24厘米,底孔径7.2厘米,高37.6厘米(图一○,10)。
支顶钵 1件。16JMZ∶20,可复原。隐圈足形顶,斜直壁外侈,喇叭足。浅灰胎泛黄,坚致,内外素面,顶部有砂堆支烧痕。顶径5.6厘米,底径11.2厘米(图一○,11)。
十、城关窑址
位于井陉县天长镇城内村东部、北关村南部、东关村全部,绵河西、南、东三面环绕。窑址不仅范围大、延续时间长,且产品质量高,种类丰富,是井陉窑最核心的窑区。分布范围呈东西向长条形,总面积约21.56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井陉窑分布范围最大的窑址。以现存天长镇东城墙分为城内、东关两小区。窑址的核心区西至天长镇城内村南北向主街,东至绵河西岸,北至北关修造厂一线,南至天长镇南墙东半部。核心区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约0.8~1.5米;第②层窑业堆积层,厚0.5~1.5米,疏松,含大量白釉碗盘残片、筒形匣钵、环形支圈、炉渣等,为文化层;第②层下为黄褐色生土。城关窑址已于1993年、1994年、2004—2005年进行过3次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480平方米,对窑址的烧瓷历史与遗物特征已基本清楚。现将此次调查采集遗物简介如下。 青釉碗 1件。16JCG内∶1,深腹圆曲,饼足,平底内凹,足端斜削。白胎泛灰,较疏松,青釉泛黄,生烧,内满釉,外施釉至下腹。残高4.6厘米,足径6厘米(图一一,1)。
白釉碗 4件。16JCG门∶1,下腹斜直,高圈足,腹足结合处削棱,裹足刮釉。残高3.2厘米,底径8.4厘米(图一一,2)。16JCG门∶8,薄唇微侈,深曲腹。白胎泛灰,较坚致,白釉泛黄光亮,内满釉,芒口。口径20厘米,残高5.6厘米(图一一,3)。16JCG东∶5,下腹斜曲,矮圈足。胎釉同上,内腹、底刻花卉纹。残高2厘米,长3.4厘米,宽3.5厘米(图一一,4)。16JCG门∶13,方唇,深腹斜曲。胎釉同上,内壁模印花卉,边饰回纹,芒口。殘长4.6厘米,宽6.8厘米(图一一,5)。
白釉盘 2件。16JCG门∶4,尖唇,侈口,折腹。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光亮,内外满釉,芒口,内壁刻莲纹。残长4.8厘米,宽4.9厘米(图一一,6)。16JCG门∶17,浅曲腹,矮圈足。胎釉同上,内底印水波鱼纹,内腹印凤穿花纹。残长7.5厘米,宽7.2厘米(图一一,7)。
白釉钵 1件。16JCG内∶3,尖唇,敛口,宽沿外花边,上腹圆曲。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内外满釉。残长2.8厘米,宽3.8厘米(图一一,8)。
白釉器盖 2件。16JCG门∶22,尖唇,子口内敛,平沿,弧顶。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黄光亮,外满釉,口与沿下无釉。沿径12.8厘米,残高3.2厘米(图一一,9)。16JCG门∶24,尖唇,直口内敛,下折沿,弧顶下部有折棱。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发木光。顶部刻竖凹弦纹。沿径20厘米,残高2.6厘米(图一一,10)。
化妆白瓷碗 3件。16JCG内∶2,厚圆唇,浅曲腹。黄砂胎,较疏松,白釉泛青,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口径14厘米,残高3.8厘米(图一一,11)。16JCG门∶6,圆唇,敞口,上腹斜直,下腹内折。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内外满釉,外壁阴刻细莲瓣纹。口径13厘米,残高4.5厘米(图一一,12)。16JCG门∶10,可复原。宽唇口,敞口斜腹,圈足。胎同上,釉泛黄,内底涩圈。口径20厘米,足径8厘米,高6.6厘米(图一一,13)。
化妆白瓷盘 1件。16JCG门∶20,厚胎,斜曲腹,高圈足。灰胎坚致,白釉泛青,内满釉,底涩圈,外下腹与圈足无釉。内底印花卉,内壁印水波纹。残长15.8厘米,宽10.2厘米(图一一,14)。
化妆白瓷褐彩枕 3件。16JCG门∶27,长方形,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发木光。枕面戳印后填褐彩卷草、钱纹,侧面印狮纹、花卉纹。残长10厘米,宽13.5厘米 (图一一,15)。16JCG门∶28,长方形,胎釉同上,枕面戳印填褐彩卷草、花卉纹。残长7.3厘米,宽6厘米(图一一,16)。16JCG门∶29,枕面为椭圆形,胎釉同上,枕面戳印填褐彩折枝蔓草纹。残长7厘米,宽6.2厘米(图一二,1)。
黑釉碗 2件。16JCG门∶36,方唇,上腹直,下腹内曲。细黄砂胎坚致,黑釉较光亮,内施釉至腹部,外施釉及下腹部。残长4.2厘米,宽4.6厘米(图一二,2)。16JCG门∶35,可复原,方唇,浅曲腹,平底,外腹有一道折棱。胎同上,釉泛酱色,口径12.8厘米,底径4.1厘米,高3.2厘米(图一二,3)。
黑釉炉 1件。16JCG门∶38,口残,平沿,直腹微内曲,足部残。灰胎坚致,黑釉光亮,内外满釉。残高6.6厘米(图一二,4)。
黑釉枕 1件。16JCG∶26,可复原。枕面椭圆形,前低后高,中部下凹,平底,后墙中部有一大孔,枕底部有5枚圆形支烧痕。细黄砂胎坚致,内外及底部满釉,较光亮。长径32厘米,短径24.5厘米,前高10厘米,后高13.6厘米(图一二,5)。
酱釉小瓶 1件。16JCG门∶40,可复原。唇口,束颈,上腹斜直,下腹外鼓,平底稍残。黄砂胎坚致,酱釉光亮,内口沿部施釉,外施釉至下腹。口径2.2厘米,腹径3厘米,残高4.2厘米(图一二,6)。
黄釉印花碗 2件。16JCG门∶33,下腹斜曲,高圈足外撇。黄砂厚胎较坚致,黄釉泛木光。内满釉,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内底印菊瓣纹,内腹印分格花卉纹。残长6厘米,宽10.4厘米,高3.5厘米(图一二,7)。16JCG门∶34,腹片,厚灰胎坚致,釉泛褐色,光亮,内外满釉,内壁印缠枝花叶纹。残长7.9厘米,宽6.2厘米(图一二,8)。
双色釉盆 1件。16JCG东∶ 11,圆唇,折沿,上腹圆曲。细黄砂胎坚致,内施青灰釉,外折沿下施酱釉。残长3.4厘米,宽8.2厘米(图一二,9)。
筒形匣钵 1件。16JCG内∶18,可复原。筒形,厚方唇,直壁外斜,平底。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外壁有沟状轮旋痕。口径34.5厘米,底径28厘米,高15.2厘米(图一二,10)。
漏斗形匣钵 1件。16JCG内∶15,漏斗形,上腹直,下腹斜内折,上腹部有二圆形穿孔。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口径17.2厘米,腹径18厘米,残高6.4厘米(图一二,11)。
环形支圈 3件。16JCG内∶12,可复原。方唇,上腹高直,下腹斜内折,折腹处外凸棱。浅灰胎坚致。口径23厘米,折腹处径24厘米,高5.6厘米 (图一二,12)。16JCG内∶11,可复原。形制与胎同上,仅直壁较矮。口径27厘米,折腹处径28厘米,高3.4厘米(图一二,13)。16JCG内∶8,可复原。形制与胎同上,仅直壁很矮。口径19.6厘米,折腹处径20厘米,高1厘米(图一二,14)。
三角支钉 1件。16JCG门∶42,完整。平顶,弧边三角形,三角端部捏出矮支钉。黄褐耐火土胎,坚致。该支钉上粘有一白釉圈足碗底部。长9厘米,宽9厘米,高1.2厘米(图一二,15)。
十一、河东坡窑址 河东坡窑址位于井陉县天长镇河东坡村中北部,与城关窑址隔绵河相望,分布范围主要为绵河东岸及绵河东侧的河东沟两侧,呈南北长条形,总面积约13.3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区集中在绵河东岸,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3~0.5米;第②层黄褐土,厚0.5~0.8米,土质较硬,含少量白釉瓷片、环形支圈等;第③层灰褐土,厚1.1~1.6米,土质疏松,内含大量白釉碗盘残片、白釉刻花器残片、筒形匣钵、红烧土块等,为文化层;第③层下为黄褐生土。河东坡窑址是井陉窑已发掘面积最大的窑址,1998年、1999年、2000年、2004—2005年,共4次对该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1262平方米,清理了一批重要的窑炉、作坊、烘坯炕、灰坑等遗迹,另有数以吨计的各時期瓷器与窑具出土。现将此次采集遗物简介如下。
白釉碗 2件。16JHD∶10,圆唇,侈口,深曲腹。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黄光亮,有开片,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残长8厘米,宽6厘米(图一三,1)。16JHD∶32,尖唇,侈口,斜腹微曲。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灰光亮,内外满釉,芒口。内壁饰纵向凸线纹。残长3.6厘米,宽2.8厘米(图一三,2)。
白釉盘 2件。16JHD∶11,浅曲腹,矮圈足。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光亮,内外满釉,内刻莲纹。残长6.2厘米,宽6.2厘米(图一三,3)。16JHD∶41,浅曲腹,矮圈足。胎釉同上,内底印水草纹,内壁印凹菊瓣纹。残长3.9厘米,宽4厘米(图一三,4)。
白釉钵 1件。16JHD∶2,直口,下腹圆曲,高圈足。白胎坚致,釉泛黄,较光亮,外壁刻细仰莲纹。底径7.2厘米,残高5.8厘米 (图一三,5)。
白釉碟 1件。16JHD∶37,可复原。圆唇,花口侈口,斜腹微曲,平底。白胎细腻坚致,白釉光亮,芒口。花口对应处内壁饰纵向凸线纹,底部粘有摞烧残盘。高2厘米,残宽4.6厘米(图一三,6)。
白釉罐 2件。16JHD∶40,方唇,侈口,束颈,溜肩,上腹圆曲。白胎泛黄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部,口沿内侧刮釉。残长3.4厘米,宽3.2厘米 (图一三,7)。16JHD∶63,尖唇,直口微敛,上腹直,下腹内折。胎釉同上,一侧残有饰2道凹弦纹的扁泥条耳。口径6.8厘米,残高4.7厘米(图一三,8)。
白釉器盖 1件。16JHD∶65,可复原。尖唇,子口内敛,平沿上斜,拱顶,矮圆钮。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无釉,外满釉,盖上部饰以钮为中心的凹涡旋纹。沿径13.6厘米,高3.6厘米(图一三,9)。
化妆白瓷碗 2件。16JHD∶31,可复原。唇口,斜曲腹,圈足。白胎泛黄坚致,白釉泛青,发木光。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1厘米,底径4.4厘米,高3.2厘米 (图一三,10)。16JHD∶33,唇口,浅斜曲腹。灰胎坚致,白釉泛青,较光亮。内满釉,内壁褐彩绘花叶纹。口径18厘米,残高2.8厘米(图一三,11)。
化妆白瓷盆 1件。16JHD∶6,圆唇外突,上腹斜直。黄砂厚胎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外壁饰宽凹弦纹。残长4.4厘米,宽6厘米(图一三,12)。
黑釉盆 1件。16JHD∶51,尖唇,口微敛,折沿下斜,深腹斜曲。白胎泛青坚致,黑釉光亮,内外满釉,口沿刮釉。残长7.2厘米,宽6.8厘米 (图一三,13)。
筒形匣钵 3件。16JHD∶57,可复原。高直壁,平底。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外壁有沟状轮旋痕。口径24厘米,底径24厘米,高23.6厘米(图一三,14)。16JHD∶24,可复原。壁较高,口大底小,近底部有圆形小镂孔。胎同上,口径31厘米,底径26厘米,高17厘米(图一三,15)。16JHD∶56,可复原。直壁较矮,平底中空。胎同上,口径30.5厘米,底径同口径,高14.8厘米(图一三,16)。
盘形支圈 1件。16JHD∶39,可复原。圆唇,斜腹微曲,底部大孔。白胎泛灰坚致。口径34厘米,底径21厘米,高4.4厘米(图一三,17)。
支圈座 1件。16JHD∶20,可复原。厚方唇,敞口微敛,斜腹,底部大孔。白胎坚致,口径24厘米,孔径13.6厘米(图一三,18)。
另河东坡窑址出土有与城关窑址相同的白釉印花碗腹片、酱釉小瓶、漏斗形匣钵、高中低壁环形支圈等,在此不再罗列。
十二、东窑岭窑址
东窑岭窑址位于井陉县天长镇东窑岭村东一带,西距河东坡窑址约1.5公里,窑址大部分位于农田中,西部、北部叠压在东窑岭、三家店村落之下,整体范围为不规则形,总面积约5.3万平方米。窑业堆积核心区位于东窑岭村南水泥路两侧的坡地上,路北侧断面上可见大量黑釉盆、白釉碗、黑釉罐、环形支圈等残片。核心区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2~0.5米;第②层灰黑土,厚0.5~1.5米,土质疏松,含大量白釉瓷片、环形支圈等,为文化层;第③层黄褐土,厚0.6~1米,土质较硬,较纯净,含少量红烧土与碳粒等;第③层下为红褐生土。2015年9月,山北小学教学楼改造项目中发现10余眼采挖瓷土的坩子井,从井内清理出大量白釉碗、盘、罐残片和黑釉碗、盆残片等,后井陉县文物保管所对项目涉及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发掘确认,山北小学教学楼区域为金代东窑岭窑址采挖瓷土的场地,废弃后用当时的窑业堆积进行回填。2016年5月,东窑岭村对原村东土路进行拓宽与硬化,在施工中发现灰坑4座,后井陉窑调查队对该4座灰坑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了一批金代的瓷器与窑具,尤以各类黑釉瓷器数量最多。通过两次清理可知,东窑岭窑址在金代以生产黑釉、酱釉、双色釉等颜色釉类器物为主。此次调查采集遗物亦以黑釉类的碗、盏、盆等数量最多,另有白釉碗、盘、罐,化妆白瓷碗、盆及双色釉碗、盘、盆等,现简介如下。
白釉碗 2件。16JDY∶5,圆唇,敞口,上腹斜直微曲。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黄,内外满釉,芒口。内壁印花叶纹,边饰回纹。残长4.1厘米,宽3.1厘米(图一四,1)。16JDY∶30,器形与胎釉同上,内部印卷草纹。残长2.6厘米,宽4厘米(图一四,2)。 白釉盘 1件。16JDY∶27,尖唇,侈口,折腹。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灰。内外满釉,芒口,折腹处内壁一周凹弦纹。残长2.8厘米,宽5.8厘米(图一四,3)。
白釉小罐 1件。16JDY∶45,圆唇,直口,矮颈,圆肩。细黄砂胎坚致,白釉泛灰,发木光,内外满釉。口径2.5厘米,残高1.7厘米(图一四,4)。
化妆白瓷碗 3件。16JDY∶1,可复原。圆唇,侈口,深斜曲腹,高圈足。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灰,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圈内点褐彩,外施釉及上腹。口径20厘米,底径6厘米,高7.2厘米(图一四,5)。16JDY∶4,可复原。唇口,斜腹微曲,宽圈足,足端斜削。胎釉同上,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2厘米,底径5.2厘米,高3.8厘米(图一四,6)。16JDY∶8,宽唇口,浅斜曲腹,胎釉同上,但个体大。口径22厘米,残高5.2厘米(图一四,7)。
化妆白瓷盆
1件。16JDY∶34,圆唇,折沿,上腹圆曲。黄砂胎,厚而坚致,白釉泛黄,发木光。内外满釉,口沿刮釉,外壁刻仰莲纹。口径32厘米,残高8.6厘米(图一四,8)。
黑釉盏 1件。16JDY∶13,可复原。方唇,敞口,斜腹,圈足。白胎泛灰,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0厘米,底径4厘米,高3厘米(图一四,9)。
黑釉盆 1件。16JDY∶17,方唇,折沿下斜,斜直腹。浅灰胎坚致,黑釉泛酱色,光亮。内外满釉,口沿刮釉。残长5厘米,宽8厘米 (图一四,10)。
黄釉印花碗 1件。16JDY∶33,存底部,浅曲腹,高圈足。白胎泛灰坚致,黄釉发褐色,较光亮,釉下有白色化妆土。内满釉,内底涩圈,圈内印菊瓣纹,瓣中心有一“张”字,内腹印仰莲纹。底径7.3厘米,残长11厘米,宽7.4厘米(图一四,11)。
双色釉碗 1件。16JDY∶2,圆唇,侈口,深曲腹。浅灰胎坚致,内及外上腹施白釉,釉色光亮,内壁有褐彩叶纹装饰,外下腹施浅酱釉。残长5厘米,宽9厘米(图一四,12)。
双色釉盘 1件。16JDY∶28,圆唇,侈口,折腹。细黄砂胎坚致,内白釉,外酱釉,釉色较光亮。残长3.6厘米,宽5.4厘米 (图一四,13)。
双色釉盆 1件。16JDY∶18,方唇突起,折沿上斜,深曲腹。内白外酱釉,均光亮。残长8.6厘米,宽4.3厘米(图一四,14)。
漏斗形匣钵 1件。16JDY∶50,厚方唇,上腹高直,下腹斜内折。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上腹偏下部有一圆形小镂孔。残长8厘米,宽7厘米(图一四,15)。
环形支圈 2件。16JDY∶39,可复原。尖唇,上腹高直壁,下腹斜内折,折腹处外凸棱尖锐。白胎泛青坚致。口径21.2厘米,高5厘米(图一四,16)。16JDY∶22,可复原。形制与胎同上,上腹较矮。直径23.2厘米,高2.5厘米 (图一四,17)。
盘形支圈 1件。16JDY∶40,可复原。圆唇,斜直壁微曲,底平削大孔。白胎泛青坚致。口径24厘米,底孔径10厘米,高4厘米(图一四,18)。
支圈座 1件。16JDY∶38,可复原。方唇,敛口,上腹矮直,下腹斜内折,底部大孔。白胎泛青坚致,底部粘有环形支垫料。口径23.2厘米,底孔径11.2厘米,高7.6厘米 (图一四,19)。
十三、结 语
(一)窑址时代
井陉窑考古调查勘探未发现有明确纪年的遗物,但从各窑址采集遗物的器类与特征可以对窑址年代进行推测。根据采集遗物的器类、胎釉特征与装烧方法等,我们将12处窑址的时代分为4组进行讨论。
1.北陉、南陉、北防口、南防口窑址
北陉、北防口、南防口窑址白釉碗(16JBX∶19、16JBK∶10、16JNF∶16)与安徽巢湖伍钧墓(842)白釉碗M2∶12[3]、河南偃师徐府君墓(845)白釉碗M6∶1[4]器形基本相同。北陉、北防口窑址白釉碗(16JBX∶15、16JBK∶8)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王逆修墓(824)白釉碗[5]、安徽巢湖伍钧墓(842)白釉碗M2∶7[3]、河北临城刘府君墓(856)白釉碗[6]形制相似。北陉窑址白釉碗16JBX∶11与河北井陉李氏墓(918)白釉碗ZLM1∶3[7]器形基本相同。南陉窑址白釉碗16JNX∶25与福建闽王王审知墓(932)瓷碗[8]、安徽合肥西郊南唐墓(946)瓷碗[9]器形相似。北防口窑址白釉碗16JBK∶13与江苏连云港五代墓(933)葵瓣口大瓷碗[10]器形相同。北防口窑址黄釉碗16JBK∶22与河南巩义北窑湾晚唐墓黄釉碗M2∶6[11]器形与釉色基本相同。南陉、南防口窑址漏斗形匣钵(16JNX∶44、16JNF∶29)与河北曲阳定窑遗址涧磁岭A区第一组地层漏斗形匣钵JCAT2H3∶131[12]基本相同,北陉、南陉窑址三叶形支钉(16JBX∶31、16JNX∶48)与定窑遗址涧磁岭A区第一组地层三叶形支钉JCAT2H3∶24[12]相似。
从以上纪年材料的比对可以推测,井陉窑北部4个窑址的时代为晚唐五代。
2.城关、河东坡窑址
城关窑址青釉碗16JCG内∶1与河南安阳隋墓M103(603)青釉碗M103∶12[13]、河南安阳卜仁墓(603)青釉碗[14]器形相似,白釉碗16JCG门∶8与北京通县石宗璧墓(1177)定窑碗[15]器形相同,白釉印花碗、盘(16JCG门∶13、16JCG门∶17)与江苏江浦张同之夫妇墓(1199)定窑白瓷碗、盘[16]器形与纹饰基本相同,白釉盘16JCG门∶4与河南安阳韩治墓(1125)定窑白釉葵口盘M6∶9[17]器形相同,仅上腹稍短。化妆白瓷碗16JCG门∶6与河北观台磁州窑白釉碗Ⅷ型2式标本T8⑥∶36[18](第一期后段,998—1048)器形相似,白釉戳印褐彩枕16JCG门∶27、28、29与河北井陉柿庄墓群(推测为北宋晚期至金代前期)白釉枕M9∶2、M7∶1、M3∶8[19]在胎釉、器形及装饰方法上相同。河东坡窑址白釉碗16JHD∶32与山西大同南郊陈庆夫妇墓(1157—1159)注碗M2∶9[20]、山西大同西环路金墓(1164)M6∶8花口碗[21]器形相似。从以上比对材料来看,城关窑址的时代为隋、北宋、金三个时期,河东坡窑址的时代为金代。因该二处窑址已进行过7次考古发掘,从已发表的资料可知,城关窑址在2004年的天长镇联中地点曾清理出隋、晚唐五代、宋、金連续的窑业堆积 [22],河东坡窑址在1998年的发掘中曾清理出晚唐五代窑炉、金代作坊与窑炉,并出土一批晚唐五代、宋、金时期的遗物[23],另在河东坡窑址的调查中曾采集到隋代的青釉碗残片。 由以上比对材料与历次发掘资料可以推测,城关与河东坡窑址的时代为隋、晚唐五代、宋、金时期。
3.东窑岭、南秀林窑址
东窑岭窑址细白釉印花碗16JDY∶5、30与江苏江浦县黄悦岭张同之夫妇墓(1199)定窑白瓷碗[16]器形与纹饰相似,化妆白瓷碗16JDY∶8与石家庄南海山墓群M3(推测为北宋末年)白釉碗M3∶9[24]器形基本相同,黑釉盏16JDY∶13与山西稷山金墓(推测为金后期)M5出土黑釉碗[25]器形与釉色相同。南秀林窑址化妆白瓷碗16JXL∶4与河南偃师晚唐穆■墓(847)M1025∶4[26]器形相似,化妆白瓷花口碗16JXL∶9与河北井陉李氏墓(918)白釉碗ZLM1∶1[7]器形相同,化妆白瓷唇口碗16JXL∶5与河南巩义北窑湾五代墓瓷碗M24∶4[11]器形相似,化妆白瓷碗16JXL∶18与河北观台磁州窑白釉碗Ⅷ型2式标本T8⑥∶36[18](第一期后段,998—1048)器形基本相同,白釉褐彩枕16JXL∶63与河北井陉柿庄墓群M4出土的白釉枕M4∶1(推测为北宋晚期至金代前期)[19]胎釉与装饰方法相同。另此次调查时在东窑岭窑区三家店村东南断面上发现晚唐五代的白釉饼足碗残片,但因遗物位于断崖上未采集到。
由以上对比材料可以推测,东窑岭与南秀林窑址的时代为晚唐五代、宋、金时期。
4.天护—冯家沟、北横口、南横口、梅庄窑址
天护—冯家沟窑址白釉碗16JTF∶18与山西离石马茂庄金墓(1159)白瓷碗Ⅰ式[27]、吉林农安窖藏白釉碗J31[28]器形基本相同,化妆白瓷钵16JTF∶1与北京磁器口金墓(1161—1167)白瓷碗M1∶4[29]器形相似,环形支圈16JTF∶15与定窑遗址涧磁岭A区第六组地层(推测为金中后期)环形支圈JCAT2西④∶159[12]相同。北横口白釉碗底16JBH∶1与河北曲阳南平罗北宋墓(1117)出土的白釉碗[30]胎釉与装饰方法相同。南横口、梅庄黑釉罐(16JNH∶20东、16JMZ∶17)与河北磁县南开河元代沉船(推测为1352年之后)出土的黑釉双耳罐4∶13[31]器形相似。梅庄黑釉瓶16JMZ∶18与河北观台磁州窑黑釉瓶Ⅷ型2式Y8火②∶316[18](1308—14世纪末以前)器形基本相同。北横口双色釉碗16JBH∶4与河北滦平行家坟瓷碗M1∶1(1810)[32]器形相似。南横口、梅庄支钉钵(16JNH∶29东、16JMZ∶20)与河北观台磁州窑支顶钵Ⅱ型3式Y8火③∶378[18](1308—14世纪末以前)器形相似,但个体更小,壁更斜直,时代较其更晚。
另据清雍正《井陉县志》载:(雍正时期)磁器为井陉县的物产之一[33];清乾隆《正定府志》载:金史地理志正定府产瓷器缸坛之属也,明时充贡出井陉[34];民国《井陉县志料》载:境内南横口、冯家沟、天护等村,经营瓷器者共计18家[35]。根据井陉县文保所历年的调查资料,在天护—冯家沟窑址的矿区看守所施工中曾发现大量元代的厚胎白地黑花碗、盘及窑具残片,北横口、南横口、梅庄均曾采集到金代的薄胎碗、盘及环形支圈残片等。
根据此次采集遗物、文献记载及以前调查资料可以推测,天护—冯家沟、北横口、南横口窑址的时代为金、元、明、清、民国,北横口窑址时代可早至北宋末,梅庄窑址的时代为金、元、明。
(二)窑业发展历程
从目前已发现井陉窑窑址的地形情况分析,12处窑址中,陉里盆地2处(北陉窑址、南陉窑址),天护盆地1处(天护—冯家沟窑址),天长盆地2处(城关窑址、河东坡窑址),其余7处位于河流两岸的临河台地上。从窑址所处的水系情况分析,12处窑址中,冶河及其支流4处(北陉窑址、南陉窑址、北防口窑址、南防口窑址),绵河及其支流4处(天护—冯家沟窑址、城关窑址、河东坡窑址、东窑岭窑址),甘陶河流域4处(北横口窑址、南横口窑址、南秀林窑址、梅庄窑址),地形与水系条件是井陉窑窑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决定了井陉窑的原料质量、燃料情况、瓷器生产工艺、行销路线等,对井陉窑的窑业发展研究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12处窑址地理位置、烧瓷历史与产品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井陉窑窑址的窑业发展情况作出推测。
1.隋代后期创烧。从目前已进行的考古工作分析,井陉窑创烧于隋代后期(约600年以后),创烧地点为绵河流域的城关、河东坡窑址,早期产品主要为青釉碗、杯类瓷器,产品质量较差,器类单一,数量较少,烧瓷范围小。
2.初唐至中唐空白期。井陉窑目前已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但该阶段的遗存一直未发现,故暂定为窑址发展空白期。
3.晚唐五代高峰期。晚唐五代时期是井陉窑窑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首先表现在烧瓷规模的扩张,共有北陉、南陉、北防口、南防口、城关、河东坡、东窑岭、南秀林8处窑址在该阶段进行瓷器生产;其次是大量高端细瓷器的出现,目前已在城关、北防口、南防口窑址出土“官”字款器,另有各类胎薄釉润的碗、盘、罐、钵、盏托等高档细白瓷产品。
4.北宋平稳发展期。目前在城关、河东坡、东窑岭、北横口、南秀林5处窑址中发现有北宋时期的遗物,但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以白釉、黑釉生活类器物为主,另有大量粗胎类器物。
5.金代高峰期。金代是井陉窑窑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烧瓷规模再次扩大,在除北部4处窑址外的其余8处窑址中均发现有金代遗存,且窑业堆积很厚。该阶段井陉窑的主要产品仍为白釉碗、盘、罐等生活类器物,产品特征与定窑相比,胎质粗,釉泛黄,但精细类产品与定窑不相上下。井陉窑的黑釉、酱釉等颜色釉瓷器在质量、种类与数量上比例很大,且制作精美,其中剔花填彩、戳印填彩、刻划花填彩等装饰工艺更为同期井陉窑窑址所独有,形成了自身的风格。
6.金代以后逐步衰落。自创烧以来一直作为中心窑场的城关、河东坡窑址停止了瓷器生产,原8处窑址中仅余天護—冯家沟、北横口、南横口、梅庄4处窑址继续烧造瓷器,但产品均变为磁州窑风格的民窑产品,有自身风格的井陉窑瓷器生产宣告结束,后天护—冯家沟、北横口、南横口窑址的窑业生产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三)研究现状与下一步工作
井陉窑窑址发现于1989年,到目前为止共进行过8次考古发掘,其中城关窑址3次(发掘面积480平方米),河东坡窑址4次(发掘面积1262平方米),北防口窑址1次(发掘面积42平方米),8次考古发掘仅1994年的显圣寺遗址已发表简报[36],其余7次均未有正式简报或报告,窑址资料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井陉窑这一河北第四大窑研究工作的开展。从已进行的窑址发掘工作看,8次中的7次都是在城关与河东坡窑址,这对全面了解井陉窑各窑址的烧瓷情况显然不足。目前井陉窑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以窑址发掘为基础的科学分期标准,这就需要对井陉窑的12处窑址在分区、分期后进行选择性发掘,在最小的发掘面积内解决产品分期标准问题,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精彩的井陉窑还需要对窑址的进一步考古发掘来完成。
通过此次调查勘探可知,井陉窑12处窑址可分为冶河流域的北区、绵河流域的西区、甘陶河流域的东区共3个区域,其中绵河流域的核心区已进行过7次考古发掘,仅需对天护—冯家沟窑址进行小面积试掘,即可搞清绵河流域窑业发展情况。北区的4座窑址烧瓷时代相同,产品相似,可选择1处进行考古发掘,从现窑址上的民居及晚期堆积覆盖情况看,只能选择南陉窑址。西区4座窑址北横口、南横口、梅庄窑址均位于现村落下,无法进行发掘,南秀林窑址现地表为山坡与耕地,且烧瓷时间长,对其发掘可解决该区的窑业发展情况。故井陉窑窑址的进一步工作需要在天护—冯家沟、南陉、南秀林3座窑址来开展。
2016年的考古工作是对井陉窑12处窑址的首次全面调查与勘探,基本明确了各窑址地表遗存现状与地下窑业堆积情况,通过采集遗物,基本确定了各窑址烧瓷品类、内涵、特征与时代延续情况等,对井陉窑的研究有重大推进作用。另外,通过此次考古工作,对原划定的井陉窑各窑址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重新增加或核减,为井陉窑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翔实资料,为井陉窑各窑址保护范围的划定、保护工作的实施等提供了明确依据。
附记:井陉窑考古调查勘探领队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信,参加人员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胡强、雷金纪、刘军龙、毛小强、马春普、原璐璐、郭录成,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杜鲜明、胡秋明、高润成,井陉矿区文物保护管理所高建中、高甜甜。南陉窑址部分标本由南陉村民王法兵提供,北防口窑址部分标本由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提供,本文写作中得到孟繁峰先生的指导在此特别致谢。文内插图由胡强、毛小强绘制,照片由河北博物院郝建文拍摄。
执笔:黄 信
————————
[3]巢湖地区文物管理所.安徽巢湖市唐代砖室墓[J].考古,1988(6).
[4]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唐墓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5(1).
[5]张郁.唐王逆修墓发掘纪要[G]//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502—518.
[6]李振奇,史云征,李兰珂.河北临城七座唐墓[J].文物,1990(5).
[7]刘成文,孟繁峰.一组五代井陉窑陶瓷器的释读:盘龙冶押官妻李氏墓的瓷器、三彩器及墓志[C]//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539—559.
[8]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夫妇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1(5).
[9]石谷风,马人权.合肥西郊南唐墓清理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8(3).
[10]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五代——吴大和五年墓清理记[J].文物参考资料,1957(3).
[1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管所.巩义市北窑湾汉晋唐五代墓葬[J].考古学报,1996(3).
[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曲阳县定窑遗址文保所.河北曲阳县涧磁岭定窑遗址A区发掘简报[J].考古,2014(2).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隋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1(3).
[14]宋伯胤.卜仁墓中的隋代青瓷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8 (8).
[15]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通县金代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7(11).
[16]南京市博物馆.江浦黄悦岭南宋张同之夫妇墓[J].文物,1973(4).
[17]河南省文物局.安阳韩琦家族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45—46.
[1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观台磁州窑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57—58.
[19]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井陉县柿庄宋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2(2).
[20]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J].考古学报,1992(4).
[21]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西环路辽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5(12).
[22]孟繁峰,王会民,樊书海.井陉窑和唐家垴墓地[M]//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30—132.
[23]孟繁峰,郭济桥,齐瑞普.井陉县河东坡井陉窑址[M]//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114—115.
[2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太考古队.石太高速公路北新城南海山墓区发掘报告[G]//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85—309.
[2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稷山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3(1).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杏园唐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0—201.
[27]商彤流,王金元.离石马茂庄发现一座金墓[J].文物季刊,1994(1).
[28]吉林省博物馆,农安县文管所.吉林农安金代窖藏文物[J].文物,1988(7).
[29]王清林,王策.磁器口出土的金代石椁墓[G]//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88—91.
[30]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曲阳县文物保管所.河北曲阳南平罗北宋政和七年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88(11).
[31]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南开河村元代木船发掘简报[J].考古,1978(6).
[3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德市文物局,滦平县文物保管所.滦平行家坟墓地发掘简报[G]//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文集: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22—332.
[33]钟文英.井陉县志:卷之三:物产[M].清雍正八年版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
[34]郑大进.正定府志:卷12 风物下:物产[M].清乾隆二十七年版影印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
[35]王用舟.井陉县志料:第六编:實业[M].民国二十三年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419—420.
[3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井陉县文物保管所.河北井陉显圣寺瓦窑、琉璃窑清理简报[J].文物季刊,1997(2).
〔责任编辑:成彩虹〕
【摘 要】井陉窑是与定窑、邢窑齐名的河北三大白瓷窑址之一,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与井陉矿区,目前共发现窑址12处,总分布面积约102万平方米。从已进行的考古工作可知,井陉窑创烧于隋代,后历经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民国,其中晚唐五代与金代是井陉窑烧瓷的两个巅峰。2016年4—6月,为给正在编制的《井陉窑保护规划》提供考古资料,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首次对井陉窑12处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基本搞清了各窑址的分布范围、烧瓷历史、产品特征等,为井陉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七、南横口窑址
南横口窑址位于井陉县秀林镇南横口村东、村北,甘陶河西岸与绵河南岸的临河台地上,与北横口窑址隔绵河相望,平涉公路从窑址中部穿过,现地表存有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晚期窑炉、作坊遗迹。窑址范围为不规则形,总面积约4.9万平方米。因窑址上均为现代民居与道路,无法钻探,窑址核心区无法确认。在平涉公路西侧一民房院内发现一处高5米的断面,从断面上可知该窑址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层,厚0.5~1米;第②层灰褐土,厚1.5~2米,土质疏松,含大量白釉瓷片、青花瓷片等,为晚期文化层;第③层黄褐土,厚0.3~0.5米,土质较硬,含少量白釉碗残片、环形支圈等,为早期文化层;第③层下为红褐生土。烧造器物可分为两类,早期文化层中主要有白釉碗、盘、器盖,化妆白瓷碗及环形支圈等,晚期文化层中主要为黑釉碗、盘、罐,双色釉碗等。现简介如下。
白釉碗 1件。16JNH东∶1,下腹圆曲,高圈足。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底径3.8厘米,残高5.6厘米(图八,1)。
化妆白瓷碗 3件。16JNH西∶1,可复原,圆唇,敞口,上腹斜直,下腹曲收,圈足较高。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残有砂堆支烧痕,外施釉及下腹,圈足底粘砂。口径12.4厘米,底径5.6厘米,高5厘米(图八,2)。16JNH东∶2,圆唇,侈口,深曲腹。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灰,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口径21.2厘米,残高4.6厘米(图八,3)。16JNH东∶5,上腹斜直,下腹平内折,高圈足,底部有粘砂。灰胎泛黄坚致,白釉泛青,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满釉,腹部施黑彩花果纹。底径7厘米,残高4.2厘米(图八,4)。
黑釉碗 1件。16JNH西∶4,可复原。圆唇,侈口,浅腹斜曲,圈足。浅灰胎,较坚致,黑釉泛酱色,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2.8厘米,底径6厘米,高4.7厘米(图八,5)。
黑釉罐 2件。16JNH西∶9,方唇,直领,圆肩。灰黄胎,坚致,黑釉光亮,内施釉及上腹,外上腹满釉,口沿刮釉。口径7.9厘米,残高6厘米(图八,6)。16JNH东∶20,方唇,敛口,直领,溜肩,腹微鼓,肩颈部附单泥条系。灰黄胎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腹部。残长10.5厘米,宽9.6厘米(图八,7)。
黑釉器盖 1件。16JNH东∶23,可复原。方唇,敛口,平沿,矮拱顶。灰黄胎,较坚致,黑釉光亮。盖内无釉,外满釉。沿径17.2厘米,残高3.5厘米(图八,8)。
双色釉碗 2件。16JNH西∶2,可复原。尖圆唇,侈口,深曲腹,圈足。细黄砂胎坚致,器内与外腹施白釉,内底涩圈,外下腹及圈足外部施黑釉,均光亮,釉下有化妆土。口径16.4厘米,底径5.6厘米,高7.4厘米(图八,9)。16JNH西∶3,可复原。器形与胎釉同上,仅内施白釉,外施酱黄釉。口径16.8厘米,底径6厘米,高7.8厘米(图八,10)。
支顶钵 2件。16JNH东∶29,可复原。隐圈足状顶,斜曲腹外侈,喇叭足。灰胎泛黄,坚致,内外素面,顶部有砂堆支烧痕。顶径5.2厘米,底径12厘米,高7厘米(图八,11)。16JNH东∶30,可复原。隐圈足状顶,腹微鼓,底略内收。胎同上,顶部有粘砂。顶径5厘米,底径8厘米,高5.8厘米(图八,12)。
八、南秀林窑址
南秀林窑址位于井陉县秀林镇南秀林村东的甘陶河东岸与篱笆沟两侧台地上,与南秀林村隔河相望。近年由于公路、煤场的施工而破坏严重。窑址范围为不规则形,总面积约2.59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区位于甘陶河与篱笆沟交接的沟口一带,通过钻探可知该窑址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耕土,厚0.2~0.3米;第②层细黄土,厚0.8~1.4米,土质较硬,含大量白釉碗残片、筒形匣钵、红烧土颗粒等,为文化层;第②层下黄褐生土或基岩。通过钻探,在篱笆沟北侧台地上发现结构完整的窯炉4座,均于耕土层下开口。烧造器物品种丰富,但主要以各类粗胎的化妆白瓷碗、盘、钵、罐等为主,有少量的细白釉瓷器,现将采集标本简介如下。
化妆白瓷碗 4件。16JXL∶4,可复原。厚圆唇,敞口,斜腹微曲,矮圈足。白胎泛青,较坚致,白釉泛青灰,发木光,内满釉,外施釉及腹部。内底有一圈凹弦纹,残有2颗支钉痕。口径20.6厘米,底径7.7厘米,高6.6厘米(图九,1)。16JXL∶9,尖圆唇,花口侈口,深斜曲腹。胎釉同上。口径19.2厘米,残高6厘米(图九,2)。16JXL∶5,可复原。唇口,斜曲腹,圈足。胎同上,釉泛黄,发木光。口径14厘米,底径6厘米,高4.9厘米(图九,3)。16JXL∶18,圆唇,敞口,上腹斜直。细黄砂胎坚致,白釉泛青灰,较光亮,外壁阴刻宽竖凹弦纹。残长2.8厘米,宽4.2厘米(图九,4)。
化妆白瓷盘 1件。16JXL∶1,可复原。圆唇,敞口,斜曲腹,圈足。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灰,发木光。内壁施釉呈五边形,外壁施釉及上腹。口径18厘米,底径6厘米,高4.4厘米(图九,5)。
化妆白瓷钵 1件。16JXL∶61,可复原。尖唇,敛口,宽沿花边,上腹圆曲,下腹斜曲,圈足,足端斜削。生烧,白胎泛灰,较疏松,白釉泛黄,发木光,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4厘米,腹径16.5厘米,底径7.6厘米,高9厘米(图九,6)。 化妆白瓷罐 2件。16JXL∶27,圆唇,直口,低领,圆肩。生烧,白胎泛青,较疏松,白釉泛黄,发木光,内外满釉。残长3.5厘米,宽4.6厘米(图九,7)。16JXL∶32,圆唇,侈口,束颈,圆曲腹。胎釉同上,内满釉,外施釉至腹部。口径8厘米,残高3厘米(图九,8)。
化妆白瓷枕 2件。16JXL∶62,长方形枕残片,枕面素面,一侧枕墙印花卉纹。白胎泛浅红,疏松,白釉泛黄,发木光。外满釉,内无釉。残长5.3厘米,宽9厘米(图九,9)。16JXL∶63,枕面残片,刻划鹿纹后填褐彩。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光亮。残长5.9厘米,宽4.7厘米(图九,10)。
黑釉盆 1件。16JXL∶35,方唇,折沿下斜,斜腹微曲。浅灰胎坚致,黑釉发酱色,较光亮。内外滿釉,沿面刮釉。残长4厘米,宽5厘米(图九,11)。
酱釉小罐 1件。16JXL∶38,可复原。斜方唇,束颈,圆曲腹,平底。黄砂胎坚致,外无釉,内壁施酱釉,较光亮。口径5.2厘米,腹径5.6厘米,底径3.2厘米,高5厘米(图九,12)。
素烧铃铛 1件。16JXL∶41,可复原。上部环形钮,下球形铃体,下腹正中开缝,器腹有一圈细凹弦纹。泥质红陶胎,较坚致。径2.3~2.6厘米,通高3.2厘米(图九,13)。
筒形匣钵 1件。16JXL∶59,可复原。直腹,平底。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口径18.8厘米,底径19.2厘米,高14厘米(图九,14)。
漏斗形匣钵 2件。16JXL∶52,高直壁,上腹直,下腹斜内收。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外壁上腹施青灰釉。口径22厘米,残高10.6厘米(图九,15)。 16JXL∶57,可复原。上部筒形,底部作浅漏斗状,斜方唇,直壁内收,折腹处凸棱,下腹斜直,小平底。胎同上,折腹平台粘有环形封填料。口径30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高16.4厘米(图九,16)。
三叶形支钉 1件。16JXL∶47,完整。平顶,三叶端部捏出支钉,较矮。黄褐耐火土胎,坚致。长8厘米,宽8.4厘米(图九,17)。
九、梅庄窑址
梅庄窑址位于井陉县秀林镇梅庄村西的甘陶河西岸,与梅庄村隔河相望,沿平涉公路分为南北两区,两区相距约200米,窑址总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北区平涉公路西侧残存窑炉1座,仅存火膛与烟室部分。对窑炉附近区域钻探后,没有发现其他相关遗迹与窑业堆积。通过对当地村民的走访可知,在平涉公路的施工中曾发现大量的白釉碗盘、环形支圈、筒形匣钵残片等,现地表未采集到遗物。南区平涉公路西侧断崖上可见1~1.5米厚的窑址文化层及1座残窑炉的窑壁,从断面上可知该区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2~0.3米;第②层黄褐土,厚1~1.5米,土质疏松,含大量白釉瓷片、黑釉瓷片及红烧土等,为文化层;第②层下为红褐色生土。该窑址南区采集到部分遗物,器类有化妆白瓷碗,黑釉碗、盘、瓶,双色釉碗及筒形匣钵等,现简介如下。
化妆白瓷碗 1件。16JMZ∶1,可复原。圆唇,侈口,深斜曲腹,圈足。浅褐胎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残有砂堆支烧痕,外施釉及上腹,足底有砂堆支烧痕。口径17.2厘米,底径6.5厘米,高5.8厘米(图一○,1)。
黑釉碗 2件。16JMZ∶4,可复原。圆唇,敞口,斜直腹,腹底曲收,宽圈足,足内有乳突。白胎泛黄,较坚致,黑釉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施釉及腹部。口径13.6厘米,底径6厘米,高5厘米(图一○,2)。16JMZ∶2,可复原。圆唇,侈口,深腹斜曲,圈足。白胎泛灰,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此碗外腹粘有一同形制碗的上腹部残片,圈足底部有粘砂。口径16厘米,底径6.3厘米,高6.6厘米(图一○,3)。
黑釉盘 1件。16JMZ∶7,方唇,侈口,圆折腹。浅灰胎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腹部。此盘下粘有一同形制盘残片。口径20厘米,残高2.8厘米 (图一○,4)。
黑釉盆 2件。16JMZ∶12,尖唇,窄折沿,深直腹微曲。白胎泛灰坚致,黑釉较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釉泛酱色。口径26厘米,残高10.8厘米(图一○,5)。16JMZ∶13,存底部,直腹微曲,隐圈足,圈足内三层台,外下腹沟状轮旋痕明显。浅灰胎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腹部。底径11厘米,残高9.4厘米(图一○,6)。
黑釉瓶 1件。16JMZ∶18,存肩部,圆肩,腹斜收。浅灰厚胎,坚致,黑釉光亮。内外满釉,腹径15.2厘米,残高5.8厘米(图一○,7)。
黑釉罐 1件。16JMZ∶17,圆突唇,微敛口,高领,斜肩,腹微鼓,肩附单泥条系耳。灰胎坚致,黑釉泛褐色,较光亮。内外满釉,口沿刮釉。残长11.6厘米,宽9.6厘米(图一○,8)。
双色釉碗 1件。16JMZ∶9,可复原。圆唇,侈口,斜直腹微曲,圈足。细黄砂胎坚致,内白釉泛青,外黄釉泛褐色,均光亮。内外满釉,内底与圈足底部有砂堆支烧痕。口径18厘米,底径7.2厘米,高5.8厘米(图一○,9)。
筒形匣钵 1件。16JMZ∶21,可复原。方唇,直口,高直壁,平底,底部中心挖大孔,外壁旋痕明显。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口径24厘米,底孔径7.2厘米,高37.6厘米(图一○,10)。
支顶钵 1件。16JMZ∶20,可复原。隐圈足形顶,斜直壁外侈,喇叭足。浅灰胎泛黄,坚致,内外素面,顶部有砂堆支烧痕。顶径5.6厘米,底径11.2厘米(图一○,11)。
十、城关窑址
位于井陉县天长镇城内村东部、北关村南部、东关村全部,绵河西、南、东三面环绕。窑址不仅范围大、延续时间长,且产品质量高,种类丰富,是井陉窑最核心的窑区。分布范围呈东西向长条形,总面积约21.56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井陉窑分布范围最大的窑址。以现存天长镇东城墙分为城内、东关两小区。窑址的核心区西至天长镇城内村南北向主街,东至绵河西岸,北至北关修造厂一线,南至天长镇南墙东半部。核心区的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约0.8~1.5米;第②层窑业堆积层,厚0.5~1.5米,疏松,含大量白釉碗盘残片、筒形匣钵、环形支圈、炉渣等,为文化层;第②层下为黄褐色生土。城关窑址已于1993年、1994年、2004—2005年进行过3次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480平方米,对窑址的烧瓷历史与遗物特征已基本清楚。现将此次调查采集遗物简介如下。 青釉碗 1件。16JCG内∶1,深腹圆曲,饼足,平底内凹,足端斜削。白胎泛灰,较疏松,青釉泛黄,生烧,内满釉,外施釉至下腹。残高4.6厘米,足径6厘米(图一一,1)。
白釉碗 4件。16JCG门∶1,下腹斜直,高圈足,腹足结合处削棱,裹足刮釉。残高3.2厘米,底径8.4厘米(图一一,2)。16JCG门∶8,薄唇微侈,深曲腹。白胎泛灰,较坚致,白釉泛黄光亮,内满釉,芒口。口径20厘米,残高5.6厘米(图一一,3)。16JCG东∶5,下腹斜曲,矮圈足。胎釉同上,内腹、底刻花卉纹。残高2厘米,长3.4厘米,宽3.5厘米(图一一,4)。16JCG门∶13,方唇,深腹斜曲。胎釉同上,内壁模印花卉,边饰回纹,芒口。殘长4.6厘米,宽6.8厘米(图一一,5)。
白釉盘 2件。16JCG门∶4,尖唇,侈口,折腹。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光亮,内外满釉,芒口,内壁刻莲纹。残长4.8厘米,宽4.9厘米(图一一,6)。16JCG门∶17,浅曲腹,矮圈足。胎釉同上,内底印水波鱼纹,内腹印凤穿花纹。残长7.5厘米,宽7.2厘米(图一一,7)。
白釉钵 1件。16JCG内∶3,尖唇,敛口,宽沿外花边,上腹圆曲。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内外满釉。残长2.8厘米,宽3.8厘米(图一一,8)。
白釉器盖 2件。16JCG门∶22,尖唇,子口内敛,平沿,弧顶。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黄光亮,外满釉,口与沿下无釉。沿径12.8厘米,残高3.2厘米(图一一,9)。16JCG门∶24,尖唇,直口内敛,下折沿,弧顶下部有折棱。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发木光。顶部刻竖凹弦纹。沿径20厘米,残高2.6厘米(图一一,10)。
化妆白瓷碗 3件。16JCG内∶2,厚圆唇,浅曲腹。黄砂胎,较疏松,白釉泛青,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口径14厘米,残高3.8厘米(图一一,11)。16JCG门∶6,圆唇,敞口,上腹斜直,下腹内折。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内外满釉,外壁阴刻细莲瓣纹。口径13厘米,残高4.5厘米(图一一,12)。16JCG门∶10,可复原。宽唇口,敞口斜腹,圈足。胎同上,釉泛黄,内底涩圈。口径20厘米,足径8厘米,高6.6厘米(图一一,13)。
化妆白瓷盘 1件。16JCG门∶20,厚胎,斜曲腹,高圈足。灰胎坚致,白釉泛青,内满釉,底涩圈,外下腹与圈足无釉。内底印花卉,内壁印水波纹。残长15.8厘米,宽10.2厘米(图一一,14)。
化妆白瓷褐彩枕 3件。16JCG门∶27,长方形,浅灰胎坚致,白釉泛青,发木光。枕面戳印后填褐彩卷草、钱纹,侧面印狮纹、花卉纹。残长10厘米,宽13.5厘米 (图一一,15)。16JCG门∶28,长方形,胎釉同上,枕面戳印填褐彩卷草、花卉纹。残长7.3厘米,宽6厘米(图一一,16)。16JCG门∶29,枕面为椭圆形,胎釉同上,枕面戳印填褐彩折枝蔓草纹。残长7厘米,宽6.2厘米(图一二,1)。
黑釉碗 2件。16JCG门∶36,方唇,上腹直,下腹内曲。细黄砂胎坚致,黑釉较光亮,内施釉至腹部,外施釉及下腹部。残长4.2厘米,宽4.6厘米(图一二,2)。16JCG门∶35,可复原,方唇,浅曲腹,平底,外腹有一道折棱。胎同上,釉泛酱色,口径12.8厘米,底径4.1厘米,高3.2厘米(图一二,3)。
黑釉炉 1件。16JCG门∶38,口残,平沿,直腹微内曲,足部残。灰胎坚致,黑釉光亮,内外满釉。残高6.6厘米(图一二,4)。
黑釉枕 1件。16JCG∶26,可复原。枕面椭圆形,前低后高,中部下凹,平底,后墙中部有一大孔,枕底部有5枚圆形支烧痕。细黄砂胎坚致,内外及底部满釉,较光亮。长径32厘米,短径24.5厘米,前高10厘米,后高13.6厘米(图一二,5)。
酱釉小瓶 1件。16JCG门∶40,可复原。唇口,束颈,上腹斜直,下腹外鼓,平底稍残。黄砂胎坚致,酱釉光亮,内口沿部施釉,外施釉至下腹。口径2.2厘米,腹径3厘米,残高4.2厘米(图一二,6)。
黄釉印花碗 2件。16JCG门∶33,下腹斜曲,高圈足外撇。黄砂厚胎较坚致,黄釉泛木光。内满釉,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内底印菊瓣纹,内腹印分格花卉纹。残长6厘米,宽10.4厘米,高3.5厘米(图一二,7)。16JCG门∶34,腹片,厚灰胎坚致,釉泛褐色,光亮,内外满釉,内壁印缠枝花叶纹。残长7.9厘米,宽6.2厘米(图一二,8)。
双色釉盆 1件。16JCG东∶ 11,圆唇,折沿,上腹圆曲。细黄砂胎坚致,内施青灰釉,外折沿下施酱釉。残长3.4厘米,宽8.2厘米(图一二,9)。
筒形匣钵 1件。16JCG内∶18,可复原。筒形,厚方唇,直壁外斜,平底。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外壁有沟状轮旋痕。口径34.5厘米,底径28厘米,高15.2厘米(图一二,10)。
漏斗形匣钵 1件。16JCG内∶15,漏斗形,上腹直,下腹斜内折,上腹部有二圆形穿孔。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口径17.2厘米,腹径18厘米,残高6.4厘米(图一二,11)。
环形支圈 3件。16JCG内∶12,可复原。方唇,上腹高直,下腹斜内折,折腹处外凸棱。浅灰胎坚致。口径23厘米,折腹处径24厘米,高5.6厘米 (图一二,12)。16JCG内∶11,可复原。形制与胎同上,仅直壁较矮。口径27厘米,折腹处径28厘米,高3.4厘米(图一二,13)。16JCG内∶8,可复原。形制与胎同上,仅直壁很矮。口径19.6厘米,折腹处径20厘米,高1厘米(图一二,14)。
三角支钉 1件。16JCG门∶42,完整。平顶,弧边三角形,三角端部捏出矮支钉。黄褐耐火土胎,坚致。该支钉上粘有一白釉圈足碗底部。长9厘米,宽9厘米,高1.2厘米(图一二,15)。
十一、河东坡窑址 河东坡窑址位于井陉县天长镇河东坡村中北部,与城关窑址隔绵河相望,分布范围主要为绵河东岸及绵河东侧的河东沟两侧,呈南北长条形,总面积约13.3万平方米。窑址核心区集中在绵河东岸,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3~0.5米;第②层黄褐土,厚0.5~0.8米,土质较硬,含少量白釉瓷片、环形支圈等;第③层灰褐土,厚1.1~1.6米,土质疏松,内含大量白釉碗盘残片、白釉刻花器残片、筒形匣钵、红烧土块等,为文化层;第③层下为黄褐生土。河东坡窑址是井陉窑已发掘面积最大的窑址,1998年、1999年、2000年、2004—2005年,共4次对该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1262平方米,清理了一批重要的窑炉、作坊、烘坯炕、灰坑等遗迹,另有数以吨计的各時期瓷器与窑具出土。现将此次采集遗物简介如下。
白釉碗 2件。16JHD∶10,圆唇,侈口,深曲腹。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黄光亮,有开片,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残长8厘米,宽6厘米(图一三,1)。16JHD∶32,尖唇,侈口,斜腹微曲。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灰光亮,内外满釉,芒口。内壁饰纵向凸线纹。残长3.6厘米,宽2.8厘米(图一三,2)。
白釉盘 2件。16JHD∶11,浅曲腹,矮圈足。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光亮,内外满釉,内刻莲纹。残长6.2厘米,宽6.2厘米(图一三,3)。16JHD∶41,浅曲腹,矮圈足。胎釉同上,内底印水草纹,内壁印凹菊瓣纹。残长3.9厘米,宽4厘米(图一三,4)。
白釉钵 1件。16JHD∶2,直口,下腹圆曲,高圈足。白胎坚致,釉泛黄,较光亮,外壁刻细仰莲纹。底径7.2厘米,残高5.8厘米 (图一三,5)。
白釉碟 1件。16JHD∶37,可复原。圆唇,花口侈口,斜腹微曲,平底。白胎细腻坚致,白釉光亮,芒口。花口对应处内壁饰纵向凸线纹,底部粘有摞烧残盘。高2厘米,残宽4.6厘米(图一三,6)。
白釉罐 2件。16JHD∶40,方唇,侈口,束颈,溜肩,上腹圆曲。白胎泛黄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部,口沿内侧刮釉。残长3.4厘米,宽3.2厘米 (图一三,7)。16JHD∶63,尖唇,直口微敛,上腹直,下腹内折。胎釉同上,一侧残有饰2道凹弦纹的扁泥条耳。口径6.8厘米,残高4.7厘米(图一三,8)。
白釉器盖 1件。16JHD∶65,可复原。尖唇,子口内敛,平沿上斜,拱顶,矮圆钮。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无釉,外满釉,盖上部饰以钮为中心的凹涡旋纹。沿径13.6厘米,高3.6厘米(图一三,9)。
化妆白瓷碗 2件。16JHD∶31,可复原。唇口,斜曲腹,圈足。白胎泛黄坚致,白釉泛青,发木光。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1厘米,底径4.4厘米,高3.2厘米 (图一三,10)。16JHD∶33,唇口,浅斜曲腹。灰胎坚致,白釉泛青,较光亮。内满釉,内壁褐彩绘花叶纹。口径18厘米,残高2.8厘米(图一三,11)。
化妆白瓷盆 1件。16JHD∶6,圆唇外突,上腹斜直。黄砂厚胎坚致,白釉泛黄,较光亮。内满釉,外施釉及上腹,外壁饰宽凹弦纹。残长4.4厘米,宽6厘米(图一三,12)。
黑釉盆 1件。16JHD∶51,尖唇,口微敛,折沿下斜,深腹斜曲。白胎泛青坚致,黑釉光亮,内外满釉,口沿刮釉。残长7.2厘米,宽6.8厘米 (图一三,13)。
筒形匣钵 3件。16JHD∶57,可复原。高直壁,平底。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外壁有沟状轮旋痕。口径24厘米,底径24厘米,高23.6厘米(图一三,14)。16JHD∶24,可复原。壁较高,口大底小,近底部有圆形小镂孔。胎同上,口径31厘米,底径26厘米,高17厘米(图一三,15)。16JHD∶56,可复原。直壁较矮,平底中空。胎同上,口径30.5厘米,底径同口径,高14.8厘米(图一三,16)。
盘形支圈 1件。16JHD∶39,可复原。圆唇,斜腹微曲,底部大孔。白胎泛灰坚致。口径34厘米,底径21厘米,高4.4厘米(图一三,17)。
支圈座 1件。16JHD∶20,可复原。厚方唇,敞口微敛,斜腹,底部大孔。白胎坚致,口径24厘米,孔径13.6厘米(图一三,18)。
另河东坡窑址出土有与城关窑址相同的白釉印花碗腹片、酱釉小瓶、漏斗形匣钵、高中低壁环形支圈等,在此不再罗列。
十二、东窑岭窑址
东窑岭窑址位于井陉县天长镇东窑岭村东一带,西距河东坡窑址约1.5公里,窑址大部分位于农田中,西部、北部叠压在东窑岭、三家店村落之下,整体范围为不规则形,总面积约5.3万平方米。窑业堆积核心区位于东窑岭村南水泥路两侧的坡地上,路北侧断面上可见大量黑釉盆、白釉碗、黑釉罐、环形支圈等残片。核心区地层堆积情况:第①层现代垫土,厚0.2~0.5米;第②层灰黑土,厚0.5~1.5米,土质疏松,含大量白釉瓷片、环形支圈等,为文化层;第③层黄褐土,厚0.6~1米,土质较硬,较纯净,含少量红烧土与碳粒等;第③层下为红褐生土。2015年9月,山北小学教学楼改造项目中发现10余眼采挖瓷土的坩子井,从井内清理出大量白釉碗、盘、罐残片和黑釉碗、盆残片等,后井陉县文物保管所对项目涉及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发掘确认,山北小学教学楼区域为金代东窑岭窑址采挖瓷土的场地,废弃后用当时的窑业堆积进行回填。2016年5月,东窑岭村对原村东土路进行拓宽与硬化,在施工中发现灰坑4座,后井陉窑调查队对该4座灰坑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了一批金代的瓷器与窑具,尤以各类黑釉瓷器数量最多。通过两次清理可知,东窑岭窑址在金代以生产黑釉、酱釉、双色釉等颜色釉类器物为主。此次调查采集遗物亦以黑釉类的碗、盏、盆等数量最多,另有白釉碗、盘、罐,化妆白瓷碗、盆及双色釉碗、盘、盆等,现简介如下。
白釉碗 2件。16JDY∶5,圆唇,敞口,上腹斜直微曲。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黄,内外满釉,芒口。内壁印花叶纹,边饰回纹。残长4.1厘米,宽3.1厘米(图一四,1)。16JDY∶30,器形与胎釉同上,内部印卷草纹。残长2.6厘米,宽4厘米(图一四,2)。 白釉盘 1件。16JDY∶27,尖唇,侈口,折腹。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灰。内外满釉,芒口,折腹处内壁一周凹弦纹。残长2.8厘米,宽5.8厘米(图一四,3)。
白釉小罐 1件。16JDY∶45,圆唇,直口,矮颈,圆肩。细黄砂胎坚致,白釉泛灰,发木光,内外满釉。口径2.5厘米,残高1.7厘米(图一四,4)。
化妆白瓷碗 3件。16JDY∶1,可复原。圆唇,侈口,深斜曲腹,高圈足。白胎泛灰坚致,白釉泛青灰,较光亮。内满釉,内底涩圈,圈内点褐彩,外施釉及上腹。口径20厘米,底径6厘米,高7.2厘米(图一四,5)。16JDY∶4,可复原。唇口,斜腹微曲,宽圈足,足端斜削。胎釉同上,内满釉,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2厘米,底径5.2厘米,高3.8厘米(图一四,6)。16JDY∶8,宽唇口,浅斜曲腹,胎釉同上,但个体大。口径22厘米,残高5.2厘米(图一四,7)。
化妆白瓷盆
1件。16JDY∶34,圆唇,折沿,上腹圆曲。黄砂胎,厚而坚致,白釉泛黄,发木光。内外满釉,口沿刮釉,外壁刻仰莲纹。口径32厘米,残高8.6厘米(图一四,8)。
黑釉盏 1件。16JDY∶13,可复原。方唇,敞口,斜腹,圈足。白胎泛灰,坚致,黑釉光亮。内满釉,底涩圈,外施釉及下腹。口径10厘米,底径4厘米,高3厘米(图一四,9)。
黑釉盆 1件。16JDY∶17,方唇,折沿下斜,斜直腹。浅灰胎坚致,黑釉泛酱色,光亮。内外满釉,口沿刮釉。残长5厘米,宽8厘米 (图一四,10)。
黄釉印花碗 1件。16JDY∶33,存底部,浅曲腹,高圈足。白胎泛灰坚致,黄釉发褐色,较光亮,釉下有白色化妆土。内满釉,内底涩圈,圈内印菊瓣纹,瓣中心有一“张”字,内腹印仰莲纹。底径7.3厘米,残长11厘米,宽7.4厘米(图一四,11)。
双色釉碗 1件。16JDY∶2,圆唇,侈口,深曲腹。浅灰胎坚致,内及外上腹施白釉,釉色光亮,内壁有褐彩叶纹装饰,外下腹施浅酱釉。残长5厘米,宽9厘米(图一四,12)。
双色釉盘 1件。16JDY∶28,圆唇,侈口,折腹。细黄砂胎坚致,内白釉,外酱釉,釉色较光亮。残长3.6厘米,宽5.4厘米 (图一四,13)。
双色釉盆 1件。16JDY∶18,方唇突起,折沿上斜,深曲腹。内白外酱釉,均光亮。残长8.6厘米,宽4.3厘米(图一四,14)。
漏斗形匣钵 1件。16JDY∶50,厚方唇,上腹高直,下腹斜内折。黄褐耐火土胎,粗而坚致,上腹偏下部有一圆形小镂孔。残长8厘米,宽7厘米(图一四,15)。
环形支圈 2件。16JDY∶39,可复原。尖唇,上腹高直壁,下腹斜内折,折腹处外凸棱尖锐。白胎泛青坚致。口径21.2厘米,高5厘米(图一四,16)。16JDY∶22,可复原。形制与胎同上,上腹较矮。直径23.2厘米,高2.5厘米 (图一四,17)。
盘形支圈 1件。16JDY∶40,可复原。圆唇,斜直壁微曲,底平削大孔。白胎泛青坚致。口径24厘米,底孔径10厘米,高4厘米(图一四,18)。
支圈座 1件。16JDY∶38,可复原。方唇,敛口,上腹矮直,下腹斜内折,底部大孔。白胎泛青坚致,底部粘有环形支垫料。口径23.2厘米,底孔径11.2厘米,高7.6厘米 (图一四,19)。
十三、结 语
(一)窑址时代
井陉窑考古调查勘探未发现有明确纪年的遗物,但从各窑址采集遗物的器类与特征可以对窑址年代进行推测。根据采集遗物的器类、胎釉特征与装烧方法等,我们将12处窑址的时代分为4组进行讨论。
1.北陉、南陉、北防口、南防口窑址
北陉、北防口、南防口窑址白釉碗(16JBX∶19、16JBK∶10、16JNF∶16)与安徽巢湖伍钧墓(842)白釉碗M2∶12[3]、河南偃师徐府君墓(845)白釉碗M6∶1[4]器形基本相同。北陉、北防口窑址白釉碗(16JBX∶15、16JBK∶8)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王逆修墓(824)白釉碗[5]、安徽巢湖伍钧墓(842)白釉碗M2∶7[3]、河北临城刘府君墓(856)白釉碗[6]形制相似。北陉窑址白釉碗16JBX∶11与河北井陉李氏墓(918)白釉碗ZLM1∶3[7]器形基本相同。南陉窑址白釉碗16JNX∶25与福建闽王王审知墓(932)瓷碗[8]、安徽合肥西郊南唐墓(946)瓷碗[9]器形相似。北防口窑址白釉碗16JBK∶13与江苏连云港五代墓(933)葵瓣口大瓷碗[10]器形相同。北防口窑址黄釉碗16JBK∶22与河南巩义北窑湾晚唐墓黄釉碗M2∶6[11]器形与釉色基本相同。南陉、南防口窑址漏斗形匣钵(16JNX∶44、16JNF∶29)与河北曲阳定窑遗址涧磁岭A区第一组地层漏斗形匣钵JCAT2H3∶131[12]基本相同,北陉、南陉窑址三叶形支钉(16JBX∶31、16JNX∶48)与定窑遗址涧磁岭A区第一组地层三叶形支钉JCAT2H3∶24[12]相似。
从以上纪年材料的比对可以推测,井陉窑北部4个窑址的时代为晚唐五代。
2.城关、河东坡窑址
城关窑址青釉碗16JCG内∶1与河南安阳隋墓M103(603)青釉碗M103∶12[13]、河南安阳卜仁墓(603)青釉碗[14]器形相似,白釉碗16JCG门∶8与北京通县石宗璧墓(1177)定窑碗[15]器形相同,白釉印花碗、盘(16JCG门∶13、16JCG门∶17)与江苏江浦张同之夫妇墓(1199)定窑白瓷碗、盘[16]器形与纹饰基本相同,白釉盘16JCG门∶4与河南安阳韩治墓(1125)定窑白釉葵口盘M6∶9[17]器形相同,仅上腹稍短。化妆白瓷碗16JCG门∶6与河北观台磁州窑白釉碗Ⅷ型2式标本T8⑥∶36[18](第一期后段,998—1048)器形相似,白釉戳印褐彩枕16JCG门∶27、28、29与河北井陉柿庄墓群(推测为北宋晚期至金代前期)白釉枕M9∶2、M7∶1、M3∶8[19]在胎釉、器形及装饰方法上相同。河东坡窑址白釉碗16JHD∶32与山西大同南郊陈庆夫妇墓(1157—1159)注碗M2∶9[20]、山西大同西环路金墓(1164)M6∶8花口碗[21]器形相似。从以上比对材料来看,城关窑址的时代为隋、北宋、金三个时期,河东坡窑址的时代为金代。因该二处窑址已进行过7次考古发掘,从已发表的资料可知,城关窑址在2004年的天长镇联中地点曾清理出隋、晚唐五代、宋、金連续的窑业堆积 [22],河东坡窑址在1998年的发掘中曾清理出晚唐五代窑炉、金代作坊与窑炉,并出土一批晚唐五代、宋、金时期的遗物[23],另在河东坡窑址的调查中曾采集到隋代的青釉碗残片。 由以上比对材料与历次发掘资料可以推测,城关与河东坡窑址的时代为隋、晚唐五代、宋、金时期。
3.东窑岭、南秀林窑址
东窑岭窑址细白釉印花碗16JDY∶5、30与江苏江浦县黄悦岭张同之夫妇墓(1199)定窑白瓷碗[16]器形与纹饰相似,化妆白瓷碗16JDY∶8与石家庄南海山墓群M3(推测为北宋末年)白釉碗M3∶9[24]器形基本相同,黑釉盏16JDY∶13与山西稷山金墓(推测为金后期)M5出土黑釉碗[25]器形与釉色相同。南秀林窑址化妆白瓷碗16JXL∶4与河南偃师晚唐穆■墓(847)M1025∶4[26]器形相似,化妆白瓷花口碗16JXL∶9与河北井陉李氏墓(918)白釉碗ZLM1∶1[7]器形相同,化妆白瓷唇口碗16JXL∶5与河南巩义北窑湾五代墓瓷碗M24∶4[11]器形相似,化妆白瓷碗16JXL∶18与河北观台磁州窑白釉碗Ⅷ型2式标本T8⑥∶36[18](第一期后段,998—1048)器形基本相同,白釉褐彩枕16JXL∶63与河北井陉柿庄墓群M4出土的白釉枕M4∶1(推测为北宋晚期至金代前期)[19]胎釉与装饰方法相同。另此次调查时在东窑岭窑区三家店村东南断面上发现晚唐五代的白釉饼足碗残片,但因遗物位于断崖上未采集到。
由以上对比材料可以推测,东窑岭与南秀林窑址的时代为晚唐五代、宋、金时期。
4.天护—冯家沟、北横口、南横口、梅庄窑址
天护—冯家沟窑址白釉碗16JTF∶18与山西离石马茂庄金墓(1159)白瓷碗Ⅰ式[27]、吉林农安窖藏白釉碗J31[28]器形基本相同,化妆白瓷钵16JTF∶1与北京磁器口金墓(1161—1167)白瓷碗M1∶4[29]器形相似,环形支圈16JTF∶15与定窑遗址涧磁岭A区第六组地层(推测为金中后期)环形支圈JCAT2西④∶159[12]相同。北横口白釉碗底16JBH∶1与河北曲阳南平罗北宋墓(1117)出土的白釉碗[30]胎釉与装饰方法相同。南横口、梅庄黑釉罐(16JNH∶20东、16JMZ∶17)与河北磁县南开河元代沉船(推测为1352年之后)出土的黑釉双耳罐4∶13[31]器形相似。梅庄黑釉瓶16JMZ∶18与河北观台磁州窑黑釉瓶Ⅷ型2式Y8火②∶316[18](1308—14世纪末以前)器形基本相同。北横口双色釉碗16JBH∶4与河北滦平行家坟瓷碗M1∶1(1810)[32]器形相似。南横口、梅庄支钉钵(16JNH∶29东、16JMZ∶20)与河北观台磁州窑支顶钵Ⅱ型3式Y8火③∶378[18](1308—14世纪末以前)器形相似,但个体更小,壁更斜直,时代较其更晚。
另据清雍正《井陉县志》载:(雍正时期)磁器为井陉县的物产之一[33];清乾隆《正定府志》载:金史地理志正定府产瓷器缸坛之属也,明时充贡出井陉[34];民国《井陉县志料》载:境内南横口、冯家沟、天护等村,经营瓷器者共计18家[35]。根据井陉县文保所历年的调查资料,在天护—冯家沟窑址的矿区看守所施工中曾发现大量元代的厚胎白地黑花碗、盘及窑具残片,北横口、南横口、梅庄均曾采集到金代的薄胎碗、盘及环形支圈残片等。
根据此次采集遗物、文献记载及以前调查资料可以推测,天护—冯家沟、北横口、南横口窑址的时代为金、元、明、清、民国,北横口窑址时代可早至北宋末,梅庄窑址的时代为金、元、明。
(二)窑业发展历程
从目前已发现井陉窑窑址的地形情况分析,12处窑址中,陉里盆地2处(北陉窑址、南陉窑址),天护盆地1处(天护—冯家沟窑址),天长盆地2处(城关窑址、河东坡窑址),其余7处位于河流两岸的临河台地上。从窑址所处的水系情况分析,12处窑址中,冶河及其支流4处(北陉窑址、南陉窑址、北防口窑址、南防口窑址),绵河及其支流4处(天护—冯家沟窑址、城关窑址、河东坡窑址、东窑岭窑址),甘陶河流域4处(北横口窑址、南横口窑址、南秀林窑址、梅庄窑址),地形与水系条件是井陉窑窑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决定了井陉窑的原料质量、燃料情况、瓷器生产工艺、行销路线等,对井陉窑的窑业发展研究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12处窑址地理位置、烧瓷历史与产品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井陉窑窑址的窑业发展情况作出推测。
1.隋代后期创烧。从目前已进行的考古工作分析,井陉窑创烧于隋代后期(约600年以后),创烧地点为绵河流域的城关、河东坡窑址,早期产品主要为青釉碗、杯类瓷器,产品质量较差,器类单一,数量较少,烧瓷范围小。
2.初唐至中唐空白期。井陉窑目前已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但该阶段的遗存一直未发现,故暂定为窑址发展空白期。
3.晚唐五代高峰期。晚唐五代时期是井陉窑窑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首先表现在烧瓷规模的扩张,共有北陉、南陉、北防口、南防口、城关、河东坡、东窑岭、南秀林8处窑址在该阶段进行瓷器生产;其次是大量高端细瓷器的出现,目前已在城关、北防口、南防口窑址出土“官”字款器,另有各类胎薄釉润的碗、盘、罐、钵、盏托等高档细白瓷产品。
4.北宋平稳发展期。目前在城关、河东坡、东窑岭、北横口、南秀林5处窑址中发现有北宋时期的遗物,但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以白釉、黑釉生活类器物为主,另有大量粗胎类器物。
5.金代高峰期。金代是井陉窑窑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烧瓷规模再次扩大,在除北部4处窑址外的其余8处窑址中均发现有金代遗存,且窑业堆积很厚。该阶段井陉窑的主要产品仍为白釉碗、盘、罐等生活类器物,产品特征与定窑相比,胎质粗,釉泛黄,但精细类产品与定窑不相上下。井陉窑的黑釉、酱釉等颜色釉瓷器在质量、种类与数量上比例很大,且制作精美,其中剔花填彩、戳印填彩、刻划花填彩等装饰工艺更为同期井陉窑窑址所独有,形成了自身的风格。
6.金代以后逐步衰落。自创烧以来一直作为中心窑场的城关、河东坡窑址停止了瓷器生产,原8处窑址中仅余天護—冯家沟、北横口、南横口、梅庄4处窑址继续烧造瓷器,但产品均变为磁州窑风格的民窑产品,有自身风格的井陉窑瓷器生产宣告结束,后天护—冯家沟、北横口、南横口窑址的窑业生产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三)研究现状与下一步工作
井陉窑窑址发现于1989年,到目前为止共进行过8次考古发掘,其中城关窑址3次(发掘面积480平方米),河东坡窑址4次(发掘面积1262平方米),北防口窑址1次(发掘面积42平方米),8次考古发掘仅1994年的显圣寺遗址已发表简报[36],其余7次均未有正式简报或报告,窑址资料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井陉窑这一河北第四大窑研究工作的开展。从已进行的窑址发掘工作看,8次中的7次都是在城关与河东坡窑址,这对全面了解井陉窑各窑址的烧瓷情况显然不足。目前井陉窑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以窑址发掘为基础的科学分期标准,这就需要对井陉窑的12处窑址在分区、分期后进行选择性发掘,在最小的发掘面积内解决产品分期标准问题,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精彩的井陉窑还需要对窑址的进一步考古发掘来完成。
通过此次调查勘探可知,井陉窑12处窑址可分为冶河流域的北区、绵河流域的西区、甘陶河流域的东区共3个区域,其中绵河流域的核心区已进行过7次考古发掘,仅需对天护—冯家沟窑址进行小面积试掘,即可搞清绵河流域窑业发展情况。北区的4座窑址烧瓷时代相同,产品相似,可选择1处进行考古发掘,从现窑址上的民居及晚期堆积覆盖情况看,只能选择南陉窑址。西区4座窑址北横口、南横口、梅庄窑址均位于现村落下,无法进行发掘,南秀林窑址现地表为山坡与耕地,且烧瓷时间长,对其发掘可解决该区的窑业发展情况。故井陉窑窑址的进一步工作需要在天护—冯家沟、南陉、南秀林3座窑址来开展。
2016年的考古工作是对井陉窑12处窑址的首次全面调查与勘探,基本明确了各窑址地表遗存现状与地下窑业堆积情况,通过采集遗物,基本确定了各窑址烧瓷品类、内涵、特征与时代延续情况等,对井陉窑的研究有重大推进作用。另外,通过此次考古工作,对原划定的井陉窑各窑址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重新增加或核减,为井陉窑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翔实资料,为井陉窑各窑址保护范围的划定、保护工作的实施等提供了明确依据。
附记:井陉窑考古调查勘探领队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信,参加人员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胡强、雷金纪、刘军龙、毛小强、马春普、原璐璐、郭录成,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杜鲜明、胡秋明、高润成,井陉矿区文物保护管理所高建中、高甜甜。南陉窑址部分标本由南陉村民王法兵提供,北防口窑址部分标本由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提供,本文写作中得到孟繁峰先生的指导在此特别致谢。文内插图由胡强、毛小强绘制,照片由河北博物院郝建文拍摄。
执笔:黄 信
————————
[3]巢湖地区文物管理所.安徽巢湖市唐代砖室墓[J].考古,1988(6).
[4]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唐墓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5(1).
[5]张郁.唐王逆修墓发掘纪要[G]//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502—518.
[6]李振奇,史云征,李兰珂.河北临城七座唐墓[J].文物,1990(5).
[7]刘成文,孟繁峰.一组五代井陉窑陶瓷器的释读:盘龙冶押官妻李氏墓的瓷器、三彩器及墓志[C]//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539—559.
[8]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夫妇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1(5).
[9]石谷风,马人权.合肥西郊南唐墓清理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8(3).
[10]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五代——吴大和五年墓清理记[J].文物参考资料,1957(3).
[1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管所.巩义市北窑湾汉晋唐五代墓葬[J].考古学报,1996(3).
[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曲阳县定窑遗址文保所.河北曲阳县涧磁岭定窑遗址A区发掘简报[J].考古,2014(2).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隋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1(3).
[14]宋伯胤.卜仁墓中的隋代青瓷器[J].文物参考资料,1958 (8).
[15]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通县金代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7(11).
[16]南京市博物馆.江浦黄悦岭南宋张同之夫妇墓[J].文物,1973(4).
[17]河南省文物局.安阳韩琦家族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45—46.
[1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观台磁州窑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57—58.
[19]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井陉县柿庄宋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2(2).
[20]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J].考古学报,1992(4).
[21]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西环路辽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5(12).
[22]孟繁峰,王会民,樊书海.井陉窑和唐家垴墓地[M]//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30—132.
[23]孟繁峰,郭济桥,齐瑞普.井陉县河东坡井陉窑址[M]//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114—115.
[2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太考古队.石太高速公路北新城南海山墓区发掘报告[G]//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85—309.
[2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稷山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3(1).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杏园唐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0—201.
[27]商彤流,王金元.离石马茂庄发现一座金墓[J].文物季刊,1994(1).
[28]吉林省博物馆,农安县文管所.吉林农安金代窖藏文物[J].文物,1988(7).
[29]王清林,王策.磁器口出土的金代石椁墓[G]//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88—91.
[30]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曲阳县文物保管所.河北曲阳南平罗北宋政和七年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88(11).
[31]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南开河村元代木船发掘简报[J].考古,1978(6).
[3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承德市文物局,滦平县文物保管所.滦平行家坟墓地发掘简报[G]//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文集: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22—332.
[33]钟文英.井陉县志:卷之三:物产[M].清雍正八年版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
[34]郑大进.正定府志:卷12 风物下:物产[M].清乾隆二十七年版影印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
[35]王用舟.井陉县志料:第六编:實业[M].民国二十三年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419—420.
[3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井陉县文物保管所.河北井陉显圣寺瓦窑、琉璃窑清理简报[J].文物季刊,1997(2).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