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位于荣成的最东端,该地区特点就是渔业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务工人员的孩子不适应这里的环境,出现的学习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学习速度快,课程紧,作业量多,写不完,这就导致晚上睡觉很晚,早上起床困难,上课发困。而本地的一些同学出现的学习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知道怎样学习英语等科目,休息时间太少,学习压力太大;生活上的困难是,与班集体的同学不熟悉,与老师不熟悉,为校园不熟悉,找不到老师的办公室,见到老师感到很拘束,怀念小学时的同学、老师以及一切。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必须提高初一新的心理适应能力。
一、问卷调查,了解现状,把握好新生的心理变化。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了解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此我们针对初一新生展开了专门的调查,了解“我校初一学生在校心理适应能力如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初一学生在校的适应能力:能否较快适应新的校园环境,能否较快融入新的班级体;能否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面对新的学习方式、方法能否较快适应;课堂上能否大胆表现自我;网络信息时代,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能否正确认识等。
我们根据每次分析的问卷,把分析的问题先集中然后再划分为各种类型,有针对性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二、专题讲座,面向全体,引导学生迈好初中第一步。
为了能让学生尽早适应初一新生活,摆脱各种因素的困扰,快乐学习成长,初一年级主任专门组织了一次名为《在人生起跑线上站稳脚─—初一新生怎样适应初中生活》的讲座,从“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学会交往,健康成长”、“规划人生,胸怀广阔”、“自我激励,成为强者”四个角度,向学生全面阐述了初中生活的经历:适应——发展——成长——成才。一方面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初中与小学学习方面的异同,认识到初中学习的新特点,使自己增强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以后学习的基础。面对新的环境,学科门类增多,难度增大,范围扩大,过去的经验有的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就要有新的方法和策略,促使自己对新的学习阶段充满好奇和热情,编织新的梦想和期待,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乐观、主动的学习信心。要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行动的有效性,使有限的学习精力较为集中地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
会后,学生制订自我学习计划,一周或一个月、一学期的,要求学生准备一式三分,放在家中一份,放在学校一份,交给老师一份,让家长老师监督,以更好地完成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主题班会,重塑心灵,永葆学生拥有阳光般心态。
1.利用主题班会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心理健康集体辅导。
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从心理上对别人的依赖程度还很高,非常需要老师及时积极的引导。因此,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必须帮助学生迈好这起跑线上的第一步,通过《进入新的学习空间》主题班会,使学生正确认识初一生活,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尽快进入中学生角色,努力提高自己。
针对学生面临的新而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通过《和谐交往,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家长、他人的交往实践,要多一份理解,注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这样,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还是在校外,学生就可以通过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而畅快的环境,并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茁壮地健康成长。要培养学生学会交往的技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利用微型班会时间,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每天的早点和晚点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可以对学生中存在的整体问题进行集体点评,也可以就学生中的个别现象进行个别谈话,及时对学生的不良适应进行有效指导。早晚点时间主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充分挖掘学生中的亮点,对各种能力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我们会大张旗鼓地去加以表扬,还会选择个别典型的同学做经验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找到榜样,树立学习的典型。另外每个实验班级的班主任都会为自己设定班级的博客,让学生可以到网络空间中去交流、去发泄,给孩子的心灵一个释放的空间。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作为楼主,同时在班上选择一个副手,共同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
四、学科渗透,挖掘教材,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要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让课题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教材中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到渗透过程自然贴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把学习方法辅导渗入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努力营造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快乐的学习情绪,感受别样的初中生活,以尽早适应初一新生活。
为了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消除不良的学习心理环境,我们课题组参研老师在开展适应性教育时总结提炼了这样三句话:尊重每位学生,把温馨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爱护每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留给每位学生。
五、个别辅导,个案积累,坚定学生走向成功的信心。
对于教学中适应能力较慢的一小部分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找准突破口进行个案研究,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善自己。
参研班主任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典型的学生,单独沟通、交流,进行了初阶段的“个案研究”,记录在案,并跟踪研究。研究发现:由于社会与家庭因素,部分学生的性格比较孤僻,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对待学习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更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理想;还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慢,家中又无人辅导,家长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长此以往,他们将课堂变为休息的场所,成绩越来越差。根据这些情况,参研班主任定期与其沟通、交流,做思想工作,学习中多关注他们的要求,多鼓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学习的动力;课后多关心他们,及时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帮他们解决困难。
对于选定的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和家庭,参研班主任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指导,进行不同个案之间的横向比较和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经过了几个月,这些学生与老师们成为了好朋友,接受了自己,接受了老师,接受了学习。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重视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这样就实现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双赢,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一、问卷调查,了解现状,把握好新生的心理变化。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了解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此我们针对初一新生展开了专门的调查,了解“我校初一学生在校心理适应能力如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初一学生在校的适应能力:能否较快适应新的校园环境,能否较快融入新的班级体;能否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面对新的学习方式、方法能否较快适应;课堂上能否大胆表现自我;网络信息时代,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能否正确认识等。
我们根据每次分析的问卷,把分析的问题先集中然后再划分为各种类型,有针对性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二、专题讲座,面向全体,引导学生迈好初中第一步。
为了能让学生尽早适应初一新生活,摆脱各种因素的困扰,快乐学习成长,初一年级主任专门组织了一次名为《在人生起跑线上站稳脚─—初一新生怎样适应初中生活》的讲座,从“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学会交往,健康成长”、“规划人生,胸怀广阔”、“自我激励,成为强者”四个角度,向学生全面阐述了初中生活的经历:适应——发展——成长——成才。一方面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初中与小学学习方面的异同,认识到初中学习的新特点,使自己增强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以后学习的基础。面对新的环境,学科门类增多,难度增大,范围扩大,过去的经验有的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就要有新的方法和策略,促使自己对新的学习阶段充满好奇和热情,编织新的梦想和期待,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乐观、主动的学习信心。要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行动的有效性,使有限的学习精力较为集中地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
会后,学生制订自我学习计划,一周或一个月、一学期的,要求学生准备一式三分,放在家中一份,放在学校一份,交给老师一份,让家长老师监督,以更好地完成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主题班会,重塑心灵,永葆学生拥有阳光般心态。
1.利用主题班会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心理健康集体辅导。
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从心理上对别人的依赖程度还很高,非常需要老师及时积极的引导。因此,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必须帮助学生迈好这起跑线上的第一步,通过《进入新的学习空间》主题班会,使学生正确认识初一生活,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尽快进入中学生角色,努力提高自己。
针对学生面临的新而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通过《和谐交往,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家长、他人的交往实践,要多一份理解,注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这样,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还是在校外,学生就可以通过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而畅快的环境,并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茁壮地健康成长。要培养学生学会交往的技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利用微型班会时间,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每天的早点和晚点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可以对学生中存在的整体问题进行集体点评,也可以就学生中的个别现象进行个别谈话,及时对学生的不良适应进行有效指导。早晚点时间主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充分挖掘学生中的亮点,对各种能力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我们会大张旗鼓地去加以表扬,还会选择个别典型的同学做经验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找到榜样,树立学习的典型。另外每个实验班级的班主任都会为自己设定班级的博客,让学生可以到网络空间中去交流、去发泄,给孩子的心灵一个释放的空间。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作为楼主,同时在班上选择一个副手,共同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
四、学科渗透,挖掘教材,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要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让课题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教材中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到渗透过程自然贴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把学习方法辅导渗入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努力营造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快乐的学习情绪,感受别样的初中生活,以尽早适应初一新生活。
为了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消除不良的学习心理环境,我们课题组参研老师在开展适应性教育时总结提炼了这样三句话:尊重每位学生,把温馨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爱护每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留给每位学生。
五、个别辅导,个案积累,坚定学生走向成功的信心。
对于教学中适应能力较慢的一小部分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找准突破口进行个案研究,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善自己。
参研班主任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典型的学生,单独沟通、交流,进行了初阶段的“个案研究”,记录在案,并跟踪研究。研究发现:由于社会与家庭因素,部分学生的性格比较孤僻,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对待学习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更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理想;还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慢,家中又无人辅导,家长只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长此以往,他们将课堂变为休息的场所,成绩越来越差。根据这些情况,参研班主任定期与其沟通、交流,做思想工作,学习中多关注他们的要求,多鼓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学习的动力;课后多关心他们,及时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帮他们解决困难。
对于选定的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和家庭,参研班主任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指导,进行不同个案之间的横向比较和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经过了几个月,这些学生与老师们成为了好朋友,接受了自己,接受了老师,接受了学习。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重视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这样就实现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双赢,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