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语言交流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语言交流活动能否高效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我们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之前是否先想方设法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4“Where’s my backpack?”这节课主要学习物品的位置,询问所找寻物品的位置,语法项目是介词on, in, under和人称代词they 的用法,以及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表达方式。
2.教学特点
本课教学的特点是语法项目和物品位置表述的自然结合,实物内容形象直观。通过物品找寻让学生学会方位介词的用法,以及通过操练where开头的特殊疑问句把学生引入找寻物品所在地点的语境之中。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方位介词in, on, under的用法,能够使用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答语,也让学生认识人称代词they 的用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以下句型进行对话:
Where’s the baseball?
It’s in the backpack.
Where are your books?
They are on the chair.
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方位介词 in, on, under的用法。
(2)难点。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答语。
二、 学情分析
本课多数以实物直观教学为主,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于学习材料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接受起来应该不难。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设计令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 学习策略分析
古人云:授人以渔,终生受益。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当今社会,是社会选择人,而不是人选择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为今天的学生在明天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结合本课内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1. 场景交际法
学生通过课堂交流活动来理解语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表演、问答,从而熟练掌握方位介词、人称代词they的用法以及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表达方式。
2.合作探究法
俗话说得好:两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个人最终还是只得一个苹果;多个苹果两人分,每个人得到的苹果就不止一个了。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团体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学生智囊团,这有利于学生解答对语言现象产生的疑问,更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弥补学生独立学习的缺陷,从而达到学生互通有无、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集体共同进步之效果。
四、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我采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弊端,能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上,通过实物、实地观察,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实物形象、直观,学生皆大欢喜,可实现乐中求学,在轻松愉快的语境中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实物(如双肩背包、钢笔、尺子)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识记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线,围绕这条线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五部曲”: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课堂训练—知识运用—巩固练习。
1.优胜抢答,温故知新
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关实物并置于讲台抽屉里。告诉学生:我们将做一个快速反应抢答游戏,哪组同学快速答出一个,哪组就得一个五角星,最后累计得到最多五角星的为优胜组。然后提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 (教师举起一把尺子)What are these in English? (教师举起两把尺子)
比赛结果图表(范例)如下:
设计意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别小看几颗小小五角星,不知点亮了多少学生的自信心。既然学生争强好胜,那么就以抢答形式完成任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回忆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顺利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2.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教师举起一只大盒子,然后提问学生:What’s this?教师又拿出一支钢笔,并提问学生:What’s this?接着又拿出三支钢笔,提问学生:What are these?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后,趁热打铁,及时导入新课。
教师故意把自己的教科书遗失在教室的某个地方,一边找寻一边说:Where is my English book?(我的英语书在哪里?)重复说几次。学生很快会用中文说:在那里!教师因势利导,把“在那里”的英语单词告诉学生们。
这时,教师拿出一个红色球并放进盒子里,问:Where’s the ball? Is it on the box? Is it in the box?接着教师又拿出三个红色球放进盒子里,又问:Where are the balls?教师用同样的方法,不断改变红色球的位置来教学方位介词in, under, on。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万事开头难,但在设问过程中,反复多次出现where 这个单词,无论词的读音、词形,还是词义,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学。另外,在教师拿出的红色球从一个逐渐加到三个的演示中,学生很容易明白人称代词they是代表名词复数。我根据直观实物教学特点,创设这一实物场景,旨在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讲授新课。 教师拿着一把长尺子在学生中巡行,随意把尺子放在任意一个学生的桌子上或旁边的某个地方,然后问: Where’s my ruler? (几次使用此句型问)在几组对话中引出课文单词chair, table, desk。
教师又讲解词义,接着快速展示一只双肩背包并放在讲台上,然后提问:Where’s my backpack?教师不断变换演示角度以及增加同一实物的数量,巧妙地让学生进行操练,从而达到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引入本课重点句型及重难点。
3.让学生扮演“小老师”角色
找一位基础较好且又大胆的学生到讲台来,由其随意根据现场实物所处的不同方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Where’s...?/Where are...?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达到生生互动,从中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和意志:“我能当小老师了,我真棒!”
4.按指令摆放实物
活动规则:教师手上有16张纸条,并且也准备好相应的16件实物,每张纸条上都写有实物安放指令,如:“The pen is in Li Hua’s desk.”等等。然后随意发给每组各4张,只给学生2分钟合作讨论,接着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讲台来领取相应的实物,并按指令完成安放。安放所用时间最短又准确的获胜。
设计意图:通过这项安放实物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从而熟练掌握本课方位介词的用法以及快速理解简单的英语句子意思,并且也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相关英语知识。
5.合作探究,共同拓展
提起画画,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自然流露出一种极大的兴奋,那么我们就来个顺水推舟,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用简笔画勾画出自己未来房间的布置。方法:同桌之间进行,同桌A画,同桌B提问,如Where’s your bed? Where’s your schoolbag? Where are your shoes? 等等。同时,教师就在教室里巡行,看看学生们合作交流得如何,必要时给予小小的提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操练,能够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体验生活,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的空间审美观,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6.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结合本课所教的方位介词和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表达方式,特设以下练习:
(1) 听力训练。
完成课文中Section A 2b:Listen again. Where are the things from 2a? Number the things 1-6 in the picture.
(2) 单项选择。
①— is your book?
—It’s on the table.
A. HowB. WhenC. WhereD. What
②—What are these?
— are hats.
A. ItB. TheyC. ThisD. He
③—Where are the birds?
—Look! They are the trees.
A. atB. inC. forD. /
(3)根据中文意思完成句子。
① Her rulers are (在她的笔盒里).
② 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在树底下).
③ My tape is (在他的桌面上).
(责任编辑周侯辰)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4“Where’s my backpack?”这节课主要学习物品的位置,询问所找寻物品的位置,语法项目是介词on, in, under和人称代词they 的用法,以及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表达方式。
2.教学特点
本课教学的特点是语法项目和物品位置表述的自然结合,实物内容形象直观。通过物品找寻让学生学会方位介词的用法,以及通过操练where开头的特殊疑问句把学生引入找寻物品所在地点的语境之中。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方位介词in, on, under的用法,能够使用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答语,也让学生认识人称代词they 的用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以下句型进行对话:
Where’s the baseball?
It’s in the backpack.
Where are your books?
They are on the chair.
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方位介词 in, on, under的用法。
(2)难点。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答语。
二、 学情分析
本课多数以实物直观教学为主,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于学习材料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接受起来应该不难。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设计令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 学习策略分析
古人云:授人以渔,终生受益。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当今社会,是社会选择人,而不是人选择社会,这就是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为今天的学生在明天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结合本课内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1. 场景交际法
学生通过课堂交流活动来理解语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表演、问答,从而熟练掌握方位介词、人称代词they的用法以及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表达方式。
2.合作探究法
俗话说得好:两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个人最终还是只得一个苹果;多个苹果两人分,每个人得到的苹果就不止一个了。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团体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学生智囊团,这有利于学生解答对语言现象产生的疑问,更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弥补学生独立学习的缺陷,从而达到学生互通有无、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集体共同进步之效果。
四、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我采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弊端,能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上,通过实物、实地观察,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实物形象、直观,学生皆大欢喜,可实现乐中求学,在轻松愉快的语境中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实物(如双肩背包、钢笔、尺子)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识记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线,围绕这条线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五部曲”: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课堂训练—知识运用—巩固练习。
1.优胜抢答,温故知新
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关实物并置于讲台抽屉里。告诉学生:我们将做一个快速反应抢答游戏,哪组同学快速答出一个,哪组就得一个五角星,最后累计得到最多五角星的为优胜组。然后提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 (教师举起一把尺子)What are these in English? (教师举起两把尺子)
比赛结果图表(范例)如下:
设计意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别小看几颗小小五角星,不知点亮了多少学生的自信心。既然学生争强好胜,那么就以抢答形式完成任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回忆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顺利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2.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教师举起一只大盒子,然后提问学生:What’s this?教师又拿出一支钢笔,并提问学生:What’s this?接着又拿出三支钢笔,提问学生:What are these?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后,趁热打铁,及时导入新课。
教师故意把自己的教科书遗失在教室的某个地方,一边找寻一边说:Where is my English book?(我的英语书在哪里?)重复说几次。学生很快会用中文说:在那里!教师因势利导,把“在那里”的英语单词告诉学生们。
这时,教师拿出一个红色球并放进盒子里,问:Where’s the ball? Is it on the box? Is it in the box?接着教师又拿出三个红色球放进盒子里,又问:Where are the balls?教师用同样的方法,不断改变红色球的位置来教学方位介词in, under, on。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万事开头难,但在设问过程中,反复多次出现where 这个单词,无论词的读音、词形,还是词义,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学。另外,在教师拿出的红色球从一个逐渐加到三个的演示中,学生很容易明白人称代词they是代表名词复数。我根据直观实物教学特点,创设这一实物场景,旨在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讲授新课。 教师拿着一把长尺子在学生中巡行,随意把尺子放在任意一个学生的桌子上或旁边的某个地方,然后问: Where’s my ruler? (几次使用此句型问)在几组对话中引出课文单词chair, table, desk。
教师又讲解词义,接着快速展示一只双肩背包并放在讲台上,然后提问:Where’s my backpack?教师不断变换演示角度以及增加同一实物的数量,巧妙地让学生进行操练,从而达到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引入本课重点句型及重难点。
3.让学生扮演“小老师”角色
找一位基础较好且又大胆的学生到讲台来,由其随意根据现场实物所处的不同方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Where’s...?/Where are...?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达到生生互动,从中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和意志:“我能当小老师了,我真棒!”
4.按指令摆放实物
活动规则:教师手上有16张纸条,并且也准备好相应的16件实物,每张纸条上都写有实物安放指令,如:“The pen is in Li Hua’s desk.”等等。然后随意发给每组各4张,只给学生2分钟合作讨论,接着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讲台来领取相应的实物,并按指令完成安放。安放所用时间最短又准确的获胜。
设计意图:通过这项安放实物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从而熟练掌握本课方位介词的用法以及快速理解简单的英语句子意思,并且也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相关英语知识。
5.合作探究,共同拓展
提起画画,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自然流露出一种极大的兴奋,那么我们就来个顺水推舟,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用简笔画勾画出自己未来房间的布置。方法:同桌之间进行,同桌A画,同桌B提问,如Where’s your bed? Where’s your schoolbag? Where are your shoes? 等等。同时,教师就在教室里巡行,看看学生们合作交流得如何,必要时给予小小的提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操练,能够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体验生活,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的空间审美观,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6.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结合本课所教的方位介词和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的表达方式,特设以下练习:
(1) 听力训练。
完成课文中Section A 2b:Listen again. Where are the things from 2a? Number the things 1-6 in the picture.
(2) 单项选择。
①— is your book?
—It’s on the table.
A. HowB. WhenC. WhereD. What
②—What are these?
— are hats.
A. ItB. TheyC. ThisD. He
③—Where are the birds?
—Look! They are the trees.
A. atB. inC. forD. /
(3)根据中文意思完成句子。
① Her rulers are (在她的笔盒里).
② 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在树底下).
③ My tape is (在他的桌面上).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