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的达成策略探讨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i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追求,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主动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打造语文高效课堂要精心提炼语言,用语言去打动学生,收获精彩;要合理设置情境,用互动去吸引学生,收获高效;要巧妙渗透思想,用哲理去折服学生,收获成长。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语言 情境互动 关注思想
  
  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追求,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主动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
  对于语文课而言,尤其是这样。评价语文课高效与否的基本原则不是看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而是要看学生意义建构情况,要看单位时间内真正学到的有用知识,要看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要看学生精力投入与学业收获之间的效益比。
  那么,需要如何做才能真正打造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呢?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精心提炼语言,用语言去打动学生,收获精彩
  
  新课标规定语文学科的特性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说到工具性,语文学科就不得不提到语言,因为语文课堂很多知识的传授,都是借助语言来完成的。另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要求语文的高效课堂必须要有艺术性和文学性,限于课堂的时空特点,这种艺术和文学性只能由教师和学生用语言来营造。所以,从人文性的角度说,语文课就是由教师带领,师生共同在语言的丛林里穿行,去领略文化文明的魅力的。
  从执教语言的特点来看,教师的语言要讲究精炼。语言上的精炼,就是在课堂上不说空话,不讲套话和闲话。要使用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提炼的书面语言,用准确简约的话语,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完成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教师的语言要能打动学生,要能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之中,自然地去领悟人生的道理。教师的语言要有教学机智,富有变化。教师要能从文章的相应特点出发,寻求相应的教学语言,力求做到因文而异,灵活多样。如讲苏轼的诗文可用大气磅礴的语言;讲老舍的散文,要用亲切细致的语言;讲鲁迅的杂文,要用富有启迪让人深思的语言,教学语言要随文本的特点而变化,力求使语言以最真实、清晰、明白、亲切的方式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打开心灵和思维的门户。
  
  二、合理设置情境,用互动去吸引学生,收获高效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杜郎口中学提倡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等教学模式,本质上就是强调课堂上要有学生的互动学习行为。在语文的高效课堂之上,课堂要营造合适的情境,氛围应该宽松活跃,学生应该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在互动方式上,分组学习,研究学习,辩论演讲,采访答辩都可以采用,但是要注意的是互动方式带来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如果能够促进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理解,能够帮助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那这种方式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不是高效,而是低效、无效了。
  笔者认为,语文课要达到高效,在互动方式上一定要营造情境。因为语文是很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的一门科目。在有关情境的辅助之下,课堂中的情感体验会被有导向地放大,从而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在我市教研员袁菊老师《我与地坛》的公开课上,她创造的情境,设计的互动将听课的学生都感动得哭了,这样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肯定是高效的。
  在情境的营造上,情感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我觉得高效课堂可以利用的情境还可以有很多,比方讲,阅读情境、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等等。设置阅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放开心灵,走进书本,直接与作者和文本对话,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提高知识点掌握的透彻度,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语文综合素养;设置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让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在实际的活动中,增长见识,获得素养的直接提升。像我市著名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上作文课,就很会利用生活情境,她要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花卉的文章,就先向学生介绍了花卉的有关知识,而且还请来了学校的花匠讲花的种类和习性,给学生做好知识的铺垫。然后,她领着孩子进入了学校的花圃。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开心地观察花卉和各种昆虫植物,兴奋异常。其中有一个孩子沾了一鼻子的花粉,也舍不得擦,跑了回来,边给老师看,边说:老师快看,我也成了小蜜蜂!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之中,孩子怎么可能会没有感触?怎么会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三、巧妙渗透思想,用哲理去折服学生,收获成长
  
  思想对一堂语文高效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以前听过一个案例分析,是说一堂特殊的公开课上,少有提问,基本都由教师讲,但是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却都不觉得沉闷,相反觉得很生动,深受启发。写这个教例分析的学者评价道,从学生学习方式看,这堂课是被动接受式的,但听课者与学生却在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去理解、领会授课者所传授的内容,进行思想对话和动态生成。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互动,思想的互动。
  思想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词语,我认为,从语文课堂实际操作层面上看,我们要关注的思想主要还是集中在“师、生、本”这三个方面:
  (一)努力提升教师内在思想。这里所谓的教师的思想,包括一个教师内在所有的积累,像价值观,审美观,文学理论,文学修养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本身的思想不够深刻的话,那么一篇文章再精彩,他的思想和情感都很难和它产生共鸣。产生不了共鸣,教师又拿什么去教给学生呢?有句老话说:“教师要给学生每人一杯水,那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摆到现在来看,还是很有道理。它说的是,高效课堂最终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不可能超过教师本身的最高高度。新课标讲“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学生活动,但从来没有说要否定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因为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正在于提高教师的思想和素质。
  (二)认真定位学生现有思想。高效课堂是面向学生的,而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自说自话,把课堂当作是自己的思想的跑马场。在这里,“独角戏”是要不得的。“曲高和寡”是一种教学的失败。作为一个追求高效课堂的教师,必须要主动地去了解学情,要知道学生大概的思想现状和能力层次。合理定位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要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之内,然后开展教学,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教学,将学生现在的最近发展区域的目标转化为现实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课上完了,教师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对学生的定位,周而复始,形成一个高效的动态循环。这样,我们的课堂系列教学才能有收获,我们的教学才能收获高效。
  (三)准确把握教材内部思想。教材可以说都是千淘百汰留存下来的传统文学文化的精华,里面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语言,辞章都有过人之处,老师要能够善于利用文本,从文本中找思想,找内容,找有价值的东西,把它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真正发现文本中思想的闪光点,去获得知识,汲取力量,得到成长。
  以上是笔者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个人认为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使语文摆脱无效、低效的桎梏,走向有效和高效,就必须要从语言、情境、思想三个方面入手,改变教学现状,最终真正提升语文教学质与效,实现新课改的预定目标。■
其他文献
秋娥先生与我通信多年,直到2003年在中国修辞学会金华年会上才初次见面.她提交的论文《楼昉评点中的得体修辞思想》和《谢枋得评点修辞研究》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在分组讨论
为探究不同采摘期及不同解冻方式对香椿香气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对不同采摘期的香椿,经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香椿的挥发性组分后,用气相色谱的FPD检测器分析测定;同时对速冻香椿经3种
在亘绵不绝的古代短篇小说中,《聊斋志异》是一座高耸云端的巨峰。大抵成功之作,莫不根植于生活。在如何反映现实的问题上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纯粹的记实之作,另一种则是以表现
粮油加工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科技创新是促进粮油加工与时俱进的重要支撑和根本保障。本文从产品品质、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