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街,多伦镜像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虹口区的四川北路是上海一条商业老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多伦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承载了近代上海文化的很多重要人物和事件。多伦路以一种奇特而和谐的态度伫立在四川北路这样一条商业老街的身边,坚守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上海的骄傲和悠然自得。
  虹口区是上海城区中外来小业主比较积聚的地方。这些小业主自身会有一些娱乐和商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形成了这样一条商业街。当时的四川北路是东西方文化汇聚的场所,是上海最早的娱乐区,上海最早的公园、游泳池、影剧院、戏院都出现在这个区。
  
  关键词:文化 时尚 先锋
  
  “多伦路的开发已经超过十年了,那个时候对多伦路的挖掘主要以对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为主,并对部分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进行了动迁,还对老旧房屋进行了修缮。可以说一期修建后,多伦路的整体气质与虹口区的历史文化氛围是匹配的。”四川北路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陆文认为,在四川北路这样一条商业老街中打造一条具有上海独特文化标记的文化街区,与四川北路的商业定位并不冲突,反而成为一种业态的灵活补充。这种看法与虹口旅游局局长刘毅不谋而合,刘毅介绍,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现在的保护开发,多伦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现在,每天到多伦路的旅游团多达十几个,日本、韩国的游客非常多。现在多伦路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旅社、咖啡馆、旗袍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接下来还计划引进演出,丰富动态内容。多伦路打造完成后,将和四川北路形成旅游上的联动,吃、喝、游、购,商务、旅游、文化互相影响,连线成片,吸引力将会大大提升。
  多伦路第一期的规划改造以文博为主,与四川北路的商业气息关联不是很大。以文化内涵的挖掘为主,以旅游休闲的业态定位为主的方式,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成功的。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讲,纯粹的商业化对这个可能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上海新天地文化街区的成功开发以后,就对上海很多老街区改造的管理者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将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相结合的新方式,那就是以商业为实体,文化为精神支柱。四川北路现在的规划也是在探索如何将多伦路的文化和商业相结合。
  近几年来,四川北路本身在逐渐向时尚化、国际化的方向转变。“上世纪90年代四川北路的商业定位是以工薪阶层的实际消费购物为主体,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百姓的购物需求要求很高,四川北路很好的满足了市民消费需求。而随着经济的快发展,新型的国际化的商业业态进行调整之后,四川北路的定位就不能够停留在满足工薪阶层的基本要求了,因为社区商业就能够满足了。所以我们从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重新定位了四川北路的市场定位。”陆文对四川北路的商业业态进行了新的定位。
  为什么说对于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的设计规划是与四川北路甚至是虹口区的气质相匹配的?陆文说:“为什么我们说四川北路不简单呢?那是因为我们给它的定位就是年轻化时尚化,追求个性、追求创意,其实这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多伦路的气质是相符合的,现在我们看这些都是老文化,但是在当时这里可是最先进的文化和最先锋的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我们现在的先进性在哪里?不是说商业上的先进就是先进了,重要的还是指思想文化方面的先进。”
  
  关键词:复古 怀旧 安静
  
  “当人收入提高了之后,特别是年龄阅历的增长以后,就会有一种怀旧的欲望,现在的时尚和复古是没办法区分的,原来服装的潮流可能是三十年一轮回,现在可能十几二十年又回归了。所以我们希望给那些喜欢或是怀念老上海的人营造一种安静家园的静谧环境,让他们在四川路这样一条商业街上体会到老上海的风情。”陆文对此有着更深的感受,“所以我们在四川路文化的打造上也刻意的进行了一些老上海风情的规划。虽然现在不能说其硬件已经达到了这种效果,但是可以说在精神核心或理念的方向上是朝着这方面努力的。”而刘毅则非常强调多伦路的文化底蕴:“多伦路历史积淀非常深厚,是最能体现上海历史的重要区域之一。在上海,这样有内容可看、有故事可讲的街区有多伦路,是很有代表性的,550米之内,有近四十座风格各异的洋房,所以说‘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现在,长远集团在组织一批专家编写有关多伦路历史、故事的资料,我们也很重视,多伦路的宣传和开发,一定要突出它的文化,没有这段历史、这些文化,就没有多伦路。”
  
  关键词:探索 老建筑 原生态
  
  2004年多伦路有过一次风貌保护的论证,在整个地区做了一个改造方案,当时多伦路成为上海最早的四个风貌保护区之一。而在那个时候,上海还没有大面积进行商业开发的风貌保护区。
  于是在一期规划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土地的问题、居民拆迁的问题、居民置换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便统统浮上了水面。“并主要是考虑到文物保护的问题,当时请了日本、意大利的设计公司来做整体的商业设计规划,也考虑到了一些沿街的商业楼盘开发。当然当时对业态考虑的还比较少,主要还是对于文物保护的形态考虑的比较多。但是那个时候我们也考虑到这里面,新建筑装什么老建筑装什么内容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新天地,让我们看到了老建筑的现代商业开发新思路。”
  新天地的出现,在很多地方,给了像陆文这样的管理者一个可供借鉴和探索的范本,但是多伦路并不同于新天地,“我们对多伦路的开发就是希望它能够更多的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少一点商业的内容。当时一期的文博市场建设现在看来不是太成功,因为文博毕竟专业性和私人性比较强,可观摩的门槛也比较高,不适合普通大众进行商业活动。最近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老建筑如何与现代商业结合,比如老电影咖啡馆的引进,也是在探索之中。但是如果仅仅是引进来,那么就和新天地没有什么区别,也许还不如它,因为你的体量可能没有那么大,而且它起步也更早一点。”
  多伦路更不同于新天地的地方,还在于它有很多房子里面现在还有居民居住,如果要进行商业开发,那么这些居民全部都要进行动迁。但是这正是多伦路迷人的地方:这对于对本地居民真实的生活状态的了解是一扇绝佳的窗口,现在这样自然而真实场景已经不容易找到了。
  那么又要开发、又要保护、又要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这就成了一个很矛盾的问题。陆文表示:“现在也有一些将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很好结合的方式,比如云南丽江、广西的阳朔等地,在这些方面做的就比较成功,很国际化,但是又没有很明显的商业气息,就是因为有本地居民的真实生活作为载体。我们这里虽然暂时做不到,但是我们也可以做一些类似的尝试。如果能够在多伦路这里保留一定的老上海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反而可以使多伦路的文化氛围更加丰富。”
  上海是一个很奇怪的城市,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在上海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新的上海人越来越多,城市的变化也越来越快,城市之间和文化之间的交融越来越多,现在在城市中已经很难再找到”纯粹“的本土文化了。但是多伦路还在,它蕴含的上海文化还在。在这条路上有外国人坐在咖啡店喝咖啡,有国内的游客跟着导游的小旗子观光游览,而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则悠闲地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晒太阳,很多人家还是伸出长长的晾衣杆晒衣服……这可能就是多伦路本身的特色所在,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真实存在的上海市民生活。
其他文献
近现代海上画坛曾是名家大师辈出之地,作为当今颇具实力的海上画坛中坚人物一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的毛国伦先生,数十年来,醉心于写意人物画的探索,他那些古意悠悠的作品,于笔墨纵横之中,有着一种荡气回肠的气息,这源自一种对生命、生活的独有悟性,对古今中外历史的观望与审视,以及一种变革求新的创造精神。  读毛国伦先生的作品,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温度与一种历史的厚度,他通过这种心灵的温度拉近了历史的距
期刊
海上明月移神州,沪城世博展宏猷。  天涯游客共携手,登我东方第一楼。    沱江风光  一江银浪天外来,梯田衬托桃花开。  燕尾喃喃不量力,两岸青山妄剪裁。      游青城山  鸟叠丛林藤缠幽,曲径如蚯枕泉流。  万仞顶峰回头望,千里稻浪孰知秋。      车过马嵬坡   岧峣太华蔽咸京,马嵬崎岖天削成。  车窗难望杨妃墓,灵感易触白君心。  千家粉黛逊替罪,十年皇恩尽虚情。  忽然长庆原上草,
期刊
新中国已走过六十年的历程。从她诞生伊始,到她此后的一步步发展:她的伟大领袖,她的勤劳民众,她的崭新日月,她的壮丽河山,她的建设成就,她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等等,无不在诗人笔下得到激情洋溢、丰富多彩的表现。一批一批、一代一代的诗人与新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新中国孕育和培养了属于自己的诗人群,而诗人们也为自己祖国的日新月异、繁荣富强而放声歌唱。诗人爱祖国,就像爱自己的母亲,热烈、庄重,发自内心。 
期刊
丽水原称处州,自隋开皇九年(589)建州,至今已有1400余年。现称丽水市,管辖莲都区、青田、缙云、遂昌、松阳、庆元、云和、景宁,以及龙泉市。人口共有249.4余万,有汉、畲、苗、土家、蒙、回等10多个民族,其中畲族7.31万人,景宁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丽水地处浙西南大山区,地表属于江南丘陵地带,有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三条主要山脉在境内绵延起伏。全市1000米以上山峰有3573座。其中龙泉市
期刊
无人不食人间烟火。“烟火”何来?离不开锅碗瓢勺,烧煮烹饪是也。  常烧煮之人,总晓得锅里气的重要。放在锅里闷的一股气,这股“气”可不能跑了,要不,“气”跑了,饭就煮不熟了。  人也是要有一股子气的。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一口气。在母体里憋足了劲儿滚进星球的生存空间,成长的人生,忙碌的人生,拼搏的人生,风风雨雨的人生,就是为了—口气。这口气所衍生出的志气、骨气、血气、才气、浩气,等等,何以得之?靠的是
期刊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看王家训的画你会立刻想到嵇康的名句。  王家训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的人物画,笔精墨妙,妙观逸想,状如流水行云、龙翔凤舞,若有元人笔墨、宋人气象之余韵留香。看他的画,能令我们马上想到“高逸人物凭妙笔,扩充胸怀展素宣”这样的句子。应该说,在当代谈到人物画尤其是南方的人物画,王家训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点,或者说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研究个案与对象,家训以自己富于个性化的创作和开拓性的创
期刊
作为原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局局长,现任上海长远集团总经理的张永林,与多伦路颇有渊源——生于此、长于此,不管主管虹口区文化局工作还是指挥奋斗在虹口区文化产业发展一线的长远集团,他的工作,始终和多伦路息息相关。十几年间,他见证了多伦路从一个脏乱污浊的马路菜场蜕变成为一条承载着上海百年历史的文化名人街,这其中付诸的心血不言而喻。  从1999年多伦路一期保护开发工程启动至今,多伦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嘈杂污
期刊
中国绘画史中的“写意”,始终是一道常解常新的命题。他既是一种风格样式,又是理念精神;它蕴含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底蕴,又在实践上体现丰富的形态和手法。“写意”,在千百年的中国画史册中,成就了无数卓越的画家,也淘汰不少无所作为的庸人。   可以肯定地说,“写意”绘画在漫长的文化变迁中,其结构与形态,在这一变化中不断进行着调整、演绎与完善,在内蕴的稳定不变中,其外部形式与语言手段则呈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  
期刊
当今世界,文化已逐步提升到与资本、资源、管理等其他战略要素相同的地位,成为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之一。文化需求成为主导国家和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文化产业和文化战略将在未来主导全球竞争,并导演和预示着长远的全球、国家和城市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所形成的“软实力”及其发展前景越来越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重视。    各国的发展战略与实践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提高国家和城市竞争
期刊
2007年9月28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起的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正式启动,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和外高桥集团共同投资3亿元人民币成立的该平台运营公司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也正式揭牌,掀开了上海文化服务贸易发展崭新的一页。  运行两年多来,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充分利用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政策优势及浦东新区外高桥基础条件,保税区“境内关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