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个班级,或多或少地都有后进生的存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正确看待这一客观存在。五个指头还有长短,更何况一个班级几十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和家庭,受着不同的环境影响,一定会有一部分成绩同或思想品德较差的学生,那么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也是每个教师无法回避且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千万家庭,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若能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而且对于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都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般说来,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两方面惧差,而学习成绩差又往往是其不良行为习惯所致。假如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其思想品德基础和学习基础与多数学生的距离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学生后进原因是也是多方面的。要转变他们,单一化、简单化的方法是不可能奏效的。但是,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其主要方面,据此,结合后进生的总体心理特点和自己多年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体会,我认为充分尊重后生人格,真情关爱后进生,及时激励后进生进步这三方面是我们进行后进生转化工作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调整教育心态,充分尊重后进生人格,消除后进生的对立情绪和失望心理。
  不少人历来有一种错觉,认为后进生缺乏自尊和自爱。学生不该有的缺点在他们身上存在,不该发生的问题在他们身上发生,于是他们认为对后进生必须严厉,必须给予较大的刺激才能使他们猛省。有了这样的认识,对后进生的教育时的方法必然简单甚至粗暴。当他们犯了错误,或当众批评、训斥,或请家长,或报告学校给予处分,或挖苦讽刺、罚做劳动,有的甚至对后进生进行变相体罚,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会造成后进生的逆反心理,使后进生的表现比原先的更差。另外,由于片面追求高效的平均分和优秀率,思想上厌弃后进生,歧视后进生,在这种情况下,后进生的人格怎么可能被尊重?
  其实,后进生不仅未失掉自尊心,面且自尊心有时比一般学生更为强烈,只是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自尊是以扭曲的形式表现罢了。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后进,其过程中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在其天性被扭曲的同时,心灵也受到较大的伤害,而心灵受到伤害的主要方面即自尊心受到重创,从而逐渐拉大与多数同学思想行为和学习上的距离。在后进生转变的过程中,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对待,得不到有力的帮助,就经常会感到自己人格不被尊重,甚至被侮辱。于是人格和自尊被进一步扭曲,因而导致行为习惯的变化,有的甚至以故意违纪、故意惹老师生气来蔑视和反抗别人对自己的不尊重、对自己的不公、从而维护自己的所谓人格的尊严。
  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才能消除后进生与周围人们之间的隔膜,才能缩小后进生与教师和周围同学之间的心灵距离,才能使他们被扭曲的人格和自尊得到逐渐的轿正,逐步抹平他们心灵上的伤痕。只有在充分尊重后进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二、真情关爱后进生,改善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后进生顽皮、淘气、冷漠、不听话、甚至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教育他们很费精力,简直是“包袱”和“累赘”。假若这样看待后进生,他们的确没有什么值得去关心和爱护的。但是,教师的关爱,真情的关爱,却正是开启后进生闭塞的心扉的钥匙,是融化其心灵冷漠的暖流。因为后进生最缺失的也最需要的就是真情的关爱。
  不少后进生变为后进生,是由于我们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当所致。违逆他们天性的要求,溺爱娇纵、不公正的对待、不好的灌输、耳濡目染的不良风气等等,都可以使他们在思想行为和学习上逐渐掉队,而当他们掉队以后,受到的是冷漠、歧视、嘲讽、打骂等。爱的饥渴,使他们变得冷漠、任性、逆反、自暴自弃。并且,他们对别人的特别是父母的和教师的言行特别敏感,他们可以从一些极小的细节上看出对他的关爱是出于真情是还是有其他的目的。
  后进生在感情上的种种扭曲的表现,正说明了他们需要得到真情的关心和爱抚,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给予后进生真情的关爱。有人说得好“不听话的孩子也是可爱的”。我们首先应当在思想上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对后进生的各方面的困难要给予特别的关心,给予他们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爱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以真情的关爱拉近与后进生心灵的距离,他们就会在爱的力量的导引下,主动地克服自身毛病,我们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征,改善其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纠正其不良的行为及习惯,差生转化工作才能收到长效。
  三、重视后进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寻找闪光点,及时激励后进生。
  其实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可取之处,关键是看你是否让他的长处再现,扼制他的短处,同时多给后进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处处展示。后进生也有急于展示的愿望,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在他们做事前多鼓励、引导,中间多支持,失败了多打气,成功了多祝贺,这样后进生才能融入集体之中。
  在转变后进生的过程中,我还采取结队“扶贫”、定期对比、评议的方法,以便更快地转差为优。每隔三周时间,我利用开班会的机会,对每个差生在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对比、总结,肯定进步,指出不足,提出今后的奋斗目标,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自己有可能的某一方面做出显著成绩,树立起自尊和自信,享受生活的快乐。”可见,教师只有创设特定的条件和气氛,用多把尺子衡量,才能使他们显出亮点,自我振奋,进而产生驱动力,帮助他们成功。
  每个儿童就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育方法上“打开创造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好的乐声来。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就是要善于及时消除后进生落后而不能自拔的心理障碍,不歧视他们,对他们充满信心,投入更多的真诚的爱。就能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予以肯定和激励,从而收到转化后进生的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的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目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重视。作为大班老师的我,更加注重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一、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注重观察幼儿的智力水平、注重知识传播和生活上的照顾,总想着要为幼儿做些什么?却很少观察幼儿会做什么,教师大多不愿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学习有困难,以致成绩跟不上的学生,我们简称其为“学困生”。造成他们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通过深入地了解分析,可以发现是多方面的,有智力因素造成的,也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还有心理方面的(如性格孤僻等)。这些学生尽管只是极少数,但颇使做教师的感到刺手、挠头,若是处理、教育不当的话,将会对整个班级或学校的教育产生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教学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全面发展。”作
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陶行知说过:“对待学生,归根到底是一个‘爱’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爱洒向他们,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  一、爱心播洒真情,走进弱势心灵  爱是冬日的阳光,爱是夏日的甘泉,爱是滋润万物的源泉,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离开
摘要: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就显得尤为深远。而高中新课程改革也即将全面推开,创新教育必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推行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反过来讲,汉语言文学的蕴涵深厚丰富、博大精深,需传承,更需
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现状调查  我县现有农村幼儿教师600余人,其中幼师毕业生85人,幼教职高毕业生130人左右,80%的教师缺乏幼教专业知识。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县幼教队伍明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数量不足;  二、主要原因分析  1、 专业教师少,下到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寥寥无几。  2、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参差不齐。教师的专业素质很难适应现代化的教学,
摘要第三部门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产物,第三部门可以非常好的解决被政府与市场所忽视或者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机构改革的角度,分析了第三部门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政府机构改革的相互影响,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以及推进我国政府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第三部门的发展 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第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