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性学习及基本特征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创设问题情景出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把学习看作是做研究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专题进行自主地探究,促进学习者全面素质的提升。数学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数学学科上的具体体现,我们侧重于在网络环境下,走出课堂以社会生活中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专题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的无处不在,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改变了以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尝试,发挥潜能,主动探究,锻炼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数学思维处理问题、决断问题的能力。在实现了学习目标的同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应用性:由于成人学生的专业知识、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性,使得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遇到同一问题时,学生研究的视角、目标定位、切入口的选择、处理问题的手段会各不相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同学间互相研讨吸取他人所长,敢于坚持己见,培养了创新精神,养成了创新习惯。
3、开放性:组织形式开放,个人研究、小组攻关等不同形式。时空开放,适合远程教育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
4、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去解决、去探究。当然这种探究不一定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5、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把数学思想方法应用到实际专业问题中去,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其自身专业中去,提高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来自社会各个层面,方方面面的差异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学生的群体差异导致的学习效果上的差异表现得更加突出。所以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如何提高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是问题的关键。
研究性学习实现了教学方法创新的“三个转变”。与传统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很好地实现了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从先教到先学的时间转变、从“教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广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把数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养成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有利于形成数学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中研究性学习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取材是高等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应该说随处可见,它遍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常我们可以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实际生产或生活、数学事实及史实中等等进行取材。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支持课题研究。
又如,在讲完函数的连续性之后,为了向学生阐明连续性的应用,可以给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椅子、桌子等四条腿的家具,往往不能一次放稳,只能有三只脚着地,需要旋转几次才能四只脚着地放稳。对这一现象,让学生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工具来证实。
(二)问题的解决
教师通过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有些可独立进行)。学生在拿到问题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解决问题所需的背景资料,教师认真追踪研究活动动态,落实与协同小组成员协作分工,根据学习者遇到的具体困难,随时给予疑难咨询,提供各类专项辅导。教师可组织如下的基本活动形式:社会调查、实验室工作、文献分析等,并结合网上和网下同时开展专项研讨活动。活动可由质疑人、答疑人和参与人组成,一般先由遇到困难的学习者发出求助信息,然后集中研讨解决。
(三)问题的讨论
一个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结束,要能够引发更多新问题的提出,从而形成新的发展起点。此阶段可组织小组辅导、展览会、答辩会等基本活动形式。如组织网上的答辩论证活动,可以有学生、辅导教师和专家组成。也可以开展虚拟的答辩活动。此时的答辩活动应更注重从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总结规律,寻找其普遍适用性,找出相关能解决的问题,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活动中的感悟,及时捕捉认识上的独特性、表达上的独创性,促进形成新问题。
四、成人高等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高等数学教学中,选择使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材料或活动,其基本要求是必须是科学的。
(二)探究性原则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可接受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同时又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广泛思考问题,能充分注意到成人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的实际。
(三)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或活动,应当富有发展性。展开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要求:(1)所创设的问题材料不仅能适合某一小节的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发展为整个大节或全章甚至相关学科内容的需要,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2)所创设的问题材料能使学生逐渐由近知识区发展为较远知识区,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3)所创设的问题材料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甚至终身受益。
(四)趣味性原则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或活动,必须使学生感兴趣。通过新颖的课题和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新奇感,在此基础上,触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爱看、爱想、爱提问。
五、成人高等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在高等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从旧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不能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只是一个传授者。而应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启发和促进学生探究和反思的过程,而自己工作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目的,努力实现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发展能力的转换。
(二)转变学习理念,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转变学习理念,一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新知识的主动探求,研究新知识的发生过程,成为新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现自我全面发展。认为“教育”就是“学习”。教育应包含四种基本的学习内容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实施数学研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三)根据学习对象制定研究性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对象制定研究性学习目标,也就是要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对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的学习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知识客体的特性,操纵知识客体,同时对自身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进行调整、改造和变革,将外在的知识真正内化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围绕教学内容制定研究性学习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学手段的应用要符合教学实际内容,有重点、有目的地使用,真正使研究性学习扎扎实实地在成人高等教育中顺利开展。
基金项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立项课题(立项号xkt-2005—37)
作者单位:杭州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姜雪]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创设问题情景出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把学习看作是做研究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专题进行自主地探究,促进学习者全面素质的提升。数学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数学学科上的具体体现,我们侧重于在网络环境下,走出课堂以社会生活中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专题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的无处不在,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改变了以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尝试,发挥潜能,主动探究,锻炼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数学思维处理问题、决断问题的能力。在实现了学习目标的同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应用性:由于成人学生的专业知识、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性,使得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遇到同一问题时,学生研究的视角、目标定位、切入口的选择、处理问题的手段会各不相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同学间互相研讨吸取他人所长,敢于坚持己见,培养了创新精神,养成了创新习惯。
3、开放性:组织形式开放,个人研究、小组攻关等不同形式。时空开放,适合远程教育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
4、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去解决、去探究。当然这种探究不一定具备严格意义上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5、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把数学思想方法应用到实际专业问题中去,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其自身专业中去,提高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来自社会各个层面,方方面面的差异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学生的群体差异导致的学习效果上的差异表现得更加突出。所以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如何提高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是问题的关键。
研究性学习实现了教学方法创新的“三个转变”。与传统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很好地实现了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从先教到先学的时间转变、从“教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广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把数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养成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有利于形成数学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中研究性学习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取材是高等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应该说随处可见,它遍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常我们可以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实际生产或生活、数学事实及史实中等等进行取材。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支持课题研究。
又如,在讲完函数的连续性之后,为了向学生阐明连续性的应用,可以给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椅子、桌子等四条腿的家具,往往不能一次放稳,只能有三只脚着地,需要旋转几次才能四只脚着地放稳。对这一现象,让学生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工具来证实。
(二)问题的解决
教师通过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有些可独立进行)。学生在拿到问题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解决问题所需的背景资料,教师认真追踪研究活动动态,落实与协同小组成员协作分工,根据学习者遇到的具体困难,随时给予疑难咨询,提供各类专项辅导。教师可组织如下的基本活动形式:社会调查、实验室工作、文献分析等,并结合网上和网下同时开展专项研讨活动。活动可由质疑人、答疑人和参与人组成,一般先由遇到困难的学习者发出求助信息,然后集中研讨解决。
(三)问题的讨论
一个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结束,要能够引发更多新问题的提出,从而形成新的发展起点。此阶段可组织小组辅导、展览会、答辩会等基本活动形式。如组织网上的答辩论证活动,可以有学生、辅导教师和专家组成。也可以开展虚拟的答辩活动。此时的答辩活动应更注重从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总结规律,寻找其普遍适用性,找出相关能解决的问题,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活动中的感悟,及时捕捉认识上的独特性、表达上的独创性,促进形成新问题。
四、成人高等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高等数学教学中,选择使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材料或活动,其基本要求是必须是科学的。
(二)探究性原则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可接受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同时又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广泛思考问题,能充分注意到成人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的实际。
(三)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或活动,应当富有发展性。展开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要求:(1)所创设的问题材料不仅能适合某一小节的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发展为整个大节或全章甚至相关学科内容的需要,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2)所创设的问题材料能使学生逐渐由近知识区发展为较远知识区,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3)所创设的问题材料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甚至终身受益。
(四)趣味性原则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或活动,必须使学生感兴趣。通过新颖的课题和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新奇感,在此基础上,触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爱看、爱想、爱提问。
五、成人高等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在高等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从旧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不能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只是一个传授者。而应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启发和促进学生探究和反思的过程,而自己工作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目的,努力实现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发展能力的转换。
(二)转变学习理念,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转变学习理念,一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新知识的主动探求,研究新知识的发生过程,成为新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现自我全面发展。认为“教育”就是“学习”。教育应包含四种基本的学习内容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实施数学研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三)根据学习对象制定研究性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对象制定研究性学习目标,也就是要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对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材料的学习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知识客体的特性,操纵知识客体,同时对自身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进行调整、改造和变革,将外在的知识真正内化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围绕教学内容制定研究性学习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学手段的应用要符合教学实际内容,有重点、有目的地使用,真正使研究性学习扎扎实实地在成人高等教育中顺利开展。
基金项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立项课题(立项号xkt-2005—37)
作者单位:杭州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