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栓在临床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为社区临床医生退热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120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吲哚美辛栓组,布洛芬组予布洛芬片1片舌下含服;吲哚美辛栓组予吲哚美辛栓0.1g肛塞.结果 布洛芬组患者退热有效率明显高于吲哚美辛栓组,60 min体温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吲哚美辛栓组,且最大作用时间及退热持续时间也较吲哚美辛栓组长,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布洛芬片和吲哚美辛栓退热效果确切,均为临床理想安全的退热药.但以布洛芬优于吲哚美辛栓,其退热作用更强更快,体温下降更明显和维持时间更长,且相对比较方便利于患者接受,可作为社区医生第一线的退热药.
关键词:布洛芬片;吲哚美辛栓;退热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的多样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药物的需求提高,社区医生选择退热药时需诊断明确,根据药物特点,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本文应用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栓治疗感染性发热,以探讨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栓在社区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为社区临床选择退热药物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社区留观治疗的感染性发热病人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龄15~87岁,平均年龄(53.67 )岁,发热原因均为微生物感染,呼吸道感染83例,尿路感染3例,胆道感染1例,肠炎33例。口温大于38.5℃.38.5℃;38.5℃ 一39℃之间49例,39℃ 一41℃之间65例,>41℃6例。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吲哚美辛栓,两组在病种、体温、年龄等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 药物及给药方法 布洛芬组60例,予布洛芬顿服,剂量为0.1g•次;吲哚美辛栓组60例,予吲哚美辛栓肛塞,剂量0.1g•次。
1.2.2 观察方法 由专人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45 min,1 h,l.5 h,2 h,3 h,4 h,共测量口腔温度6次,并记录于专用体温单。以用药后体温下降0.8℃以上为有效;观察起效时间(用药后至患者开始出汗,体温逐渐下降的时间);60min体温下降数(60 min时体温下降的幅度);最大作用时间(用药后患者体温下降至最低体温的时间)等各项客观指标。
1.2.3 副作用监测 所有患者留院时均行肝、肾功能检查,用药后复查肝、肾功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皮疹,出汗情况,大小便量及性状等。
1.3 统计分析方法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退热效果比较
布洛芬组 用药后体温下降0.8℃以上者55例,治疗有效率88.71%;而吲哚美辛栓组用药后体温下降0.8℃以上者43例,治疗有效率71.67% 经检验有显著差异。以用药后2-3h为显著,见表1
表格 1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退热效果比较(例)
1h 2h 3h 合计
布洛芬组 8 32 11 55
吲哚美辛栓 7 25 11 43
0.11 2.18 5.99 8.0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相仿,但布洛芬组患者服药后在60 min体温下降幅度及退热持续时间均优于吲哚美辛栓,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格2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布洛芬组 吲哚美辛栓组 t p
开始体温(℃) 39.27 0.36
39.15 0.42
0.57 >0.05
起效时间(min) 40.73 3.66
38.16 5.26
0.96 >0.05
45min体温下降(℃) 0.61 0.11
0.35 0.16
2.75 >0.05
最大作用时间(min) 157.69 11.56
107.85 13.67
3.23 <0.01
退热持续时间(h) 7.91 1.43
4.32 1.52
5.01 <0.01
2.3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
两组患者仅发现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例患者出现皮疹,但症状轻微,停药后症状消失。未见肝肾功能损害,血白细胞数异常及血小板计数下降等副作用。布洛芬组出现副作用9例,占15%;而吲哚美辛栓组出现17例,占28.33%。但布洛芬组患者出汗较吲哚美辛栓组出汗多。
3.讨论
发热是体温异常升高的表现,是致热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内控反应,把体温上调到符合体温调节的新水平[1]。布洛芬是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推荐用于临床的非甾类抗感染药,它的解热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区前列腺素E2生成而实现的,同时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的“制冷原”,如垂体后叶血管加压素和黑细胞刺激素[2]。布洛芬能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散热过程,从而达到退热作用,而对产热过程并不抑制,因些此对正常体温无影响[3 ]。本次试验表明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栓均有显著的退热效果,但布洛芬片体温下降更快,维持时间更久,使用也方便,且副作用更小,可作为社区临床医生退热的首选药。
参考文献:
[1]胡皓夫.发热的概念与解热抗炎免疫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6):372.
[2 ]江英,朱绿绮,李丰,等.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高热临床观察[J ]. 临床儿科杂志,2003,2l(5):309 .
[3]胡亞美,张金哲,江载芳. 儿科药物治疗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47 .
关键词:布洛芬片;吲哚美辛栓;退热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的多样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药物的需求提高,社区医生选择退热药时需诊断明确,根据药物特点,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本文应用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栓治疗感染性发热,以探讨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栓在社区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为社区临床选择退热药物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社区留观治疗的感染性发热病人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龄15~87岁,平均年龄(53.67 )岁,发热原因均为微生物感染,呼吸道感染83例,尿路感染3例,胆道感染1例,肠炎33例。口温大于38.5℃.38.5℃;38.5℃ 一39℃之间49例,39℃ 一41℃之间65例,>41℃6例。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吲哚美辛栓,两组在病种、体温、年龄等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 药物及给药方法 布洛芬组60例,予布洛芬顿服,剂量为0.1g•次;吲哚美辛栓组60例,予吲哚美辛栓肛塞,剂量0.1g•次。
1.2.2 观察方法 由专人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45 min,1 h,l.5 h,2 h,3 h,4 h,共测量口腔温度6次,并记录于专用体温单。以用药后体温下降0.8℃以上为有效;观察起效时间(用药后至患者开始出汗,体温逐渐下降的时间);60min体温下降数(60 min时体温下降的幅度);最大作用时间(用药后患者体温下降至最低体温的时间)等各项客观指标。
1.2.3 副作用监测 所有患者留院时均行肝、肾功能检查,用药后复查肝、肾功能,白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皮疹,出汗情况,大小便量及性状等。
1.3 统计分析方法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退热效果比较
布洛芬组 用药后体温下降0.8℃以上者55例,治疗有效率88.71%;而吲哚美辛栓组用药后体温下降0.8℃以上者43例,治疗有效率71.67% 经检验有显著差异。以用药后2-3h为显著,见表1
表格 1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退热效果比较(例)
1h 2h 3h 合计
布洛芬组 8 32 11 55
吲哚美辛栓 7 25 11 43
0.11 2.18 5.99 8.0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相仿,但布洛芬组患者服药后在60 min体温下降幅度及退热持续时间均优于吲哚美辛栓,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格2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布洛芬组 吲哚美辛栓组 t p
开始体温(℃) 39.27 0.36
39.15 0.42
0.57 >0.05
起效时间(min) 40.73 3.66
38.16 5.26
0.96 >0.05
45min体温下降(℃) 0.61 0.11
0.35 0.16
2.75 >0.05
最大作用时间(min) 157.69 11.56
107.85 13.67
3.23 <0.01
退热持续时间(h) 7.91 1.43
4.32 1.52
5.01 <0.01
2.3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
两组患者仅发现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例患者出现皮疹,但症状轻微,停药后症状消失。未见肝肾功能损害,血白细胞数异常及血小板计数下降等副作用。布洛芬组出现副作用9例,占15%;而吲哚美辛栓组出现17例,占28.33%。但布洛芬组患者出汗较吲哚美辛栓组出汗多。
3.讨论
发热是体温异常升高的表现,是致热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内控反应,把体温上调到符合体温调节的新水平[1]。布洛芬是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推荐用于临床的非甾类抗感染药,它的解热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区前列腺素E2生成而实现的,同时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的“制冷原”,如垂体后叶血管加压素和黑细胞刺激素[2]。布洛芬能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散热过程,从而达到退热作用,而对产热过程并不抑制,因些此对正常体温无影响[3 ]。本次试验表明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栓均有显著的退热效果,但布洛芬片体温下降更快,维持时间更久,使用也方便,且副作用更小,可作为社区临床医生退热的首选药。
参考文献:
[1]胡皓夫.发热的概念与解热抗炎免疫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6):372.
[2 ]江英,朱绿绮,李丰,等.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高热临床观察[J ]. 临床儿科杂志,2003,2l(5):309 .
[3]胡亞美,张金哲,江载芳. 儿科药物治疗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