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第五册第六章《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第六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目标是通过制作古诗欣赏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自定义动画功能,拓展学生综合应用动画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自选图形(折角形)”、“叠放次序”等工具的使用,完成至少两页古诗翻书效果的动画制作;掌握“自定义动画”中进入和退出两种动画方式设置翻书效果,进一步了解PPT中自定义动画功能的恰当应用;了解触发器的作用及设置方法,初步实现交互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体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进一步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古诗的页面,渗透文学教育;通过作品展示,引导学生客观地完成自我和对他人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定义动画”中触发器的设置。
难点:综合利用“自定义动画”功能,实现模拟翻书效果的制作。
教学过程
1.案例欣赏 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古诗欣赏”动画(此动画模拟翻书效果)。
师:这个动画是用什么软件完成的?
学生可能回答是用Flash软件完成的。
师:此动画是用我们现在学习的PPT软件完成的,只要将PPT中自定义动画功能有效地综合利用,就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动画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利用PPT制作的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定义动画的兴趣。
2.分析案例 明确任务
(1)分析“古诗欣赏”翻书效果的动画,引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
教师以“古诗欣赏”动画为蓝本,引导学生回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展示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对应范例动画的内容回答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
(2)明确任务——本节课至少完成两页翻书效果的动画制作。
教师布置本节课的大任务——至少制作完成两页翻书效果的动画,分析并播放大任务的完成效果动画。
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两页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回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为完成本节课任务做好准备。
3. 动手实践 完成任务
任务一:完成“古诗欣赏”动画的封面(即第一页)的制作。
教师布置并分析任务一的知识点:折角形的插入;用图片填充折角形;修改折角形边框线的颜色和粗细。
学生结合任务一的学案自己动手先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一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并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
设计意图: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复习前期所学操作,鼓励学生多动手,提供实践平台,为任务二做准备。
任务二:完成第一首古诗(即第二页)的制作,将其放在第一页的左侧,两页位置要摆放恰当。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任务一的情况,小结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布置任务二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二的知识点:折角形的翻转;修改折角形的填充;两个图形的对齐方法。
学生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巩固练习完成自选图形填充图片、翻转图形的操作。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印象。
教师再次播放“古诗欣赏”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每一页的动画效果并分析动画原理,引出任务三。
任务三:分别为第一页、第二页设置进入和退出的动画效果。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为什么给第一页设置两个动画。任务三中的知识点:自定义动画中“进入—伸展”动画方式的设置。(“之后”,“自左侧”,“非常快”);为同一图形设置“退出”动画的方法(退出—“层叠”;“单击时”,“到左侧”,“非常快”)。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并动手完成第一页的动画设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动画,明确任务三,在完成任务三的过程中回顾自定义动画的操作过程,进一步提升技能。
教师提示任务三中的第二个小任务的制作思路:类似第一页的设置方法;不同点要考虑第二页进入与退出时的方向(进入时是“之后”,“自右侧”,“非常快”;退出时是“单击时”,“到右侧”,“非常快”)。
学生结合提示,完成第二页的动画设置。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设置第二页的两个动画。
4.学习新知 完成任务四
任务四:先调整动画顺序,然后为第一页和第二页设置“触发器”功能,实现翻书效果。
知识点:触发器的作用;设置触发器的方法。
教师通过实例操作,讲解并演示“触发器”的设置方法及功能。提供视频操作,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学习提供支架。
学生聆听教师介绍触发器并观看教师操作,以小组为单位,可互相帮助学习新知;尝试动手操作完成任务四。
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对于触发器,学生第一次接触,采取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重点。
5.交流展示 完善任务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和有共性问题的作品,师生共同交流,强调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触发器的对象是否正确,两个折角形的叠放次序以及进入和退出的动画设置是否合理等。
学生通过观看、交流、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听教师讲解点评,思考自己的作品哪里还存在问题及如何改进,明确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再次播放范例动画,结合学生作品,引出综合任务。
综合任务:通过复制第一页和第二页两个图形,完成第三页和第四页的制作。
教师分析综合任务,并明确本任务的提示:此任务为选做题,所有学生都要正确完成第一页和第二页的动画效果,完成第一页和第二页翻书效果制作的学生,可以参考学案的任务提示,尝试完成综合任务,并保存作品到指定文件夹中,文件夹命名为“×××的古诗翻书动画.ppt”。 没有完成任务二的学生继续完成前两页的动画制作,有能力的学生可结合学案完成综合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自定义动画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6.课堂小结 自我评价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内容,通过填写评价量规表,正确评价本节课自己的学习效果。
小结:本节课知识点——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插入、填充、叠放次序);自定义动画的设置(进入、退出、触发器)。
学生通过填写评价量规表,正确实现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项目表:(共30颗星星)
学生姓名:
设计意图:评价表通过星星的个数,弱化分值评价,提供需要帮助和改进方面的表格,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教师也可时刻了解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动态情况,为下节课授课做准备。
7.作品欣赏 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综合运用自定义动画功能制作的多媒体作品——多种形式的画卷展开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作品,思考动画的制作过程。
教师总结:一个好的多媒体作品需要恰当、准确地构思,灵活地运用技术,发挥软件的最大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多种形式的动画作品,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也为后期学习Flash动画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强,教学环节合理,任务循序渐近,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通过播放范例“古诗欣赏”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引导学生明确这样的动画不仅用Flash软件能实现,用我们目前学习的PPT软件也能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分析范例,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接着在一个个任务链中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作品展示和完善作品环节,查漏补缺。最后欣赏拓展实例,继续打开思路,使学生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状态,明确只要用好自定义动画的四种动画方式,可以做出更多精彩的动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设计合理,驱动效果明显。用一首首古诗的制作使学生熟练掌握PPT中自选图形的相关操作,任务之间有梯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特别是每个任务都有任务提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新知识的任务,教师及时采取演示和讲解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本节课采取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方式,在每个任务完成时,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量规表中星星的个数,淡化分值,并通过填写“需帮助和改进的方面”一项,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设计对应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
4.资源丰富,寓意深刻,本节课采用的实例——古诗欣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首古诗漂亮的图片,还有对应的古诗作者的图片。使学生从视觉上多次感触文学的色彩,将情感目标落实到课堂的每个环节。
(作者单位:北京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自选图形(折角形)”、“叠放次序”等工具的使用,完成至少两页古诗翻书效果的动画制作;掌握“自定义动画”中进入和退出两种动画方式设置翻书效果,进一步了解PPT中自定义动画功能的恰当应用;了解触发器的作用及设置方法,初步实现交互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体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进一步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古诗的页面,渗透文学教育;通过作品展示,引导学生客观地完成自我和对他人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定义动画”中触发器的设置。
难点:综合利用“自定义动画”功能,实现模拟翻书效果的制作。
教学过程
1.案例欣赏 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古诗欣赏”动画(此动画模拟翻书效果)。
师:这个动画是用什么软件完成的?
学生可能回答是用Flash软件完成的。
师:此动画是用我们现在学习的PPT软件完成的,只要将PPT中自定义动画功能有效地综合利用,就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动画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利用PPT制作的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定义动画的兴趣。
2.分析案例 明确任务
(1)分析“古诗欣赏”翻书效果的动画,引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
教师以“古诗欣赏”动画为蓝本,引导学生回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展示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对应范例动画的内容回答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
(2)明确任务——本节课至少完成两页翻书效果的动画制作。
教师布置本节课的大任务——至少制作完成两页翻书效果的动画,分析并播放大任务的完成效果动画。
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两页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回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为完成本节课任务做好准备。
3. 动手实践 完成任务
任务一:完成“古诗欣赏”动画的封面(即第一页)的制作。
教师布置并分析任务一的知识点:折角形的插入;用图片填充折角形;修改折角形边框线的颜色和粗细。
学生结合任务一的学案自己动手先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一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并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
设计意图: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复习前期所学操作,鼓励学生多动手,提供实践平台,为任务二做准备。
任务二:完成第一首古诗(即第二页)的制作,将其放在第一页的左侧,两页位置要摆放恰当。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任务一的情况,小结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布置任务二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二的知识点:折角形的翻转;修改折角形的填充;两个图形的对齐方法。
学生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巩固练习完成自选图形填充图片、翻转图形的操作。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印象。
教师再次播放“古诗欣赏”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每一页的动画效果并分析动画原理,引出任务三。
任务三:分别为第一页、第二页设置进入和退出的动画效果。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为什么给第一页设置两个动画。任务三中的知识点:自定义动画中“进入—伸展”动画方式的设置。(“之后”,“自左侧”,“非常快”);为同一图形设置“退出”动画的方法(退出—“层叠”;“单击时”,“到左侧”,“非常快”)。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并动手完成第一页的动画设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动画,明确任务三,在完成任务三的过程中回顾自定义动画的操作过程,进一步提升技能。
教师提示任务三中的第二个小任务的制作思路:类似第一页的设置方法;不同点要考虑第二页进入与退出时的方向(进入时是“之后”,“自右侧”,“非常快”;退出时是“单击时”,“到右侧”,“非常快”)。
学生结合提示,完成第二页的动画设置。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设置第二页的两个动画。
4.学习新知 完成任务四
任务四:先调整动画顺序,然后为第一页和第二页设置“触发器”功能,实现翻书效果。
知识点:触发器的作用;设置触发器的方法。
教师通过实例操作,讲解并演示“触发器”的设置方法及功能。提供视频操作,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学习提供支架。
学生聆听教师介绍触发器并观看教师操作,以小组为单位,可互相帮助学习新知;尝试动手操作完成任务四。
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对于触发器,学生第一次接触,采取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重点。
5.交流展示 完善任务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和有共性问题的作品,师生共同交流,强调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触发器的对象是否正确,两个折角形的叠放次序以及进入和退出的动画设置是否合理等。
学生通过观看、交流、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听教师讲解点评,思考自己的作品哪里还存在问题及如何改进,明确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再次播放范例动画,结合学生作品,引出综合任务。
综合任务:通过复制第一页和第二页两个图形,完成第三页和第四页的制作。
教师分析综合任务,并明确本任务的提示:此任务为选做题,所有学生都要正确完成第一页和第二页的动画效果,完成第一页和第二页翻书效果制作的学生,可以参考学案的任务提示,尝试完成综合任务,并保存作品到指定文件夹中,文件夹命名为“×××的古诗翻书动画.ppt”。 没有完成任务二的学生继续完成前两页的动画制作,有能力的学生可结合学案完成综合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自定义动画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6.课堂小结 自我评价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内容,通过填写评价量规表,正确评价本节课自己的学习效果。
小结:本节课知识点——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插入、填充、叠放次序);自定义动画的设置(进入、退出、触发器)。
学生通过填写评价量规表,正确实现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项目表:(共30颗星星)
学生姓名:
设计意图:评价表通过星星的个数,弱化分值评价,提供需要帮助和改进方面的表格,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教师也可时刻了解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动态情况,为下节课授课做准备。
7.作品欣赏 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综合运用自定义动画功能制作的多媒体作品——多种形式的画卷展开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作品,思考动画的制作过程。
教师总结:一个好的多媒体作品需要恰当、准确地构思,灵活地运用技术,发挥软件的最大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多种形式的动画作品,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也为后期学习Flash动画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强,教学环节合理,任务循序渐近,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通过播放范例“古诗欣赏”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引导学生明确这样的动画不仅用Flash软件能实现,用我们目前学习的PPT软件也能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分析范例,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接着在一个个任务链中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作品展示和完善作品环节,查漏补缺。最后欣赏拓展实例,继续打开思路,使学生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状态,明确只要用好自定义动画的四种动画方式,可以做出更多精彩的动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设计合理,驱动效果明显。用一首首古诗的制作使学生熟练掌握PPT中自选图形的相关操作,任务之间有梯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特别是每个任务都有任务提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新知识的任务,教师及时采取演示和讲解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本节课采取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方式,在每个任务完成时,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量规表中星星的个数,淡化分值,并通过填写“需帮助和改进的方面”一项,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设计对应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
4.资源丰富,寓意深刻,本节课采用的实例——古诗欣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首古诗漂亮的图片,还有对应的古诗作者的图片。使学生从视觉上多次感触文学的色彩,将情感目标落实到课堂的每个环节。
(作者单位:北京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