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的婚事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bcn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幾个表姐,其中大姐最漂亮,长得像叶倩文。
  家里人对她的期望很高。大姑是教师,对于大姐,她提出两个择偶要求:一是知书达理,二是个子高。
  大姑有两个姑娘:大姐爱藏在人背后,二姐每天追着狗跑,二人性格迥异。
  大姐学习不好,初中毕业之后,就被安排进了工厂 。她兢兢业业,胆怯小心,赚了工资就上交;大姑再从中抽出零钱,给她做生活费。
  她下班后会带着我玩。她穿着裙子,走在田野间,我逮了天牛,放在她裙子上,她吓得大叫。她不理我,坐在田埂上,折着千纸鹤。她问我:“你知道啥叫‘爱’吗?”我说:“我妈不打我的时候,我就爱她。”
  有时她也陷入迷茫,她已经24岁了,身边的女孩子都有人追。她到底要找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呢?有一年的春晚上出现了费翔,她对家里人说:“我找对象就要找这样的。”大姑对她想找对象的想法很满意,但又补充道:“不能找外国人和长得像外国人的。”
  大姐恋爱了。她认识了一个在邮政公司工作的小伙子,带回家见了我大姑。
  小伙子长得精神,说话也有分寸,一看就是个聪明人,就是个儿不高。送走了小伙子,大姑表示不同意,对我姐说:“找来找去,怎么找了个矮冬瓜?”
  小伙子软磨硬泡,像罗密欧一样,想尽各种办法和大姐见面,门口的大树都爬过了。大姐跟大姑说情:“你看他心多诚,为了见我,树都被磨光了皮。”大姑说:“个子高的不用爬树。”
  大姐本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几经劝说无果,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好几天不出门。
  家族长辈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其实就是坐在一起喝酒。
  酒过三巡,大姑陈述了对未来女婿的不满,除了身高,其实还有很多不满意:虽然是正式工,但是单位没有分房子,工资也不高,诸如此类。
  当时我大概十来岁,没有早恋过,也不懂爱情,但是我觉得我有发言权。其实我是暗地里拿了好处的—收过小伙子的一盒金帝巧克力。我说:“找个傻大个儿有什么用?个子矮的人聪明。”
  我觉得我这话很有点儿哲学意味,但并不管用。
  家族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是我奶奶。她的话分量很重,她对自己女儿说:“你三妹找对象的时候,我死活不同意,管什么用?你呢?给我找的女婿,结婚的时候,家里穷得连手电筒都没有,还不是你自己往上贴?”
  大姑不说话了。大姑父坐在一旁,酒也不喝了,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
  后来,大姐和小伙子结婚了。酒席办了三天,正席、回门……东家喝完西家喝。我那时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压车,一个是戴花。压车收入50元,戴花收入50元,总共100元,被我妈收走了。
  小伙子成了我姐夫。他们婚后住在一个夹在几座楼房中间的小院子里。在他们没有生小孩子之前,经常邀请我去他们家玩。我那时候刚学会骑自行车,两家离得不远,晃晃悠悠就过去了。
  新婚的夫妻往往都喜欢小孩,可能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另外,也可能因为住在平房里实在是太孤独了,他们左右都没有邻居。连养的花草都因为照不到阳光而逐渐枯萎。
  后来,他们生了一个小男孩,也就是我的外甥。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总是跟在我屁股后面转。我踢球的时候,球踢远了就派他去捡;爬墙的时候派他去望风;有次去逮蛐蛐,我在前面背着手跺着田埂,他在后面跟着,结果跺出一窝马蜂,我撒丫子跑了,他满头包回来了。大姐抱着他的儿子说:“看看我家可怜的孩子。”
  就是这么一个小男孩儿,如今也长大了,20多岁,个子比他爸高,找了个女朋友,每天在“朋友圈”发他们一起在铁道旁牵手、在咖啡馆喝咖啡、在电影院看电影的照片,甜甜蜜蜜的样子。
  眼看生米就要煮成熟饭,大姐、大姐夫跟儿子正式谈了一次话,话里话外就是“这门亲事我们不同意”。尤其大姐夫,说起儿子的恋爱就气鼓鼓的,父子相见跟仇人似的,互相瞥一眼,彼此嫌弃。
  大姐夫的理由是:姑娘岁数小,家境也不好,而且个子小,特别单薄,感觉身体不好。
  家族又召开了家庭会议,还是喝酒。
  此时我也是过来人了,喝着酒,跟姐夫说:“跟儿子置什么气,当年我大姑也看不上你来着。”
  他激动了,脖子一下子红了:“我当时多帅,你姐把我追的,你去邮电局打听打听,谁不认识我?一说起我,街坊邻居都竖起大拇指。”
  我说:“你个子不高。”
  他连耳朵都红了:“但是我的优点他一点儿没继承。你看他,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就知道晃晃悠悠进来,晃晃悠悠出去,吃完就睡。光长个子,不长心眼儿。又找个个子那么小的女朋友……”
  大姑也激动了,对大姐夫说:“人不能只看外表,个子高了有什么用?还不是羊群里的骆驼。再说,你也不瞅瞅自己,当年我姑娘貌美如花,你就那么点儿工资,要不是你上赶着追求,我能同意?”大姑父补充道:“对,就是。家境不好也没什么,我当年还不是家里穷得只有一个手电。”
  大姐夫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喝“到位”了,两只手扶着头,眼睛发直,喃喃地说:“我的儿子,特别优秀,看那个子,多高,一点儿没继承我。好,特别好。”
  不久,儿子带着女朋友回家了。我大姐和大姐夫做了一桌好菜,还开了一瓶珍藏的青花瓷汾酒,父子两人对着喝光了。
  眼下估计他俩也快结婚了。
  我观察家族中的许多人,他们的婚姻故事,都是不甘与妥协—一面不甘,一面妥协。一面吵吵嚷嚷,互相看不顺眼,一面又互相离不开对方,每个人都在寻求内在的平衡感。
  这是宿命,它来自周遭环境的映刻,来自家族,来自历史。就像我奶奶阻止不了女儿的婚姻,最后也只能说,鱼看鱼,虾找虾,蛤蟆找青蛙。
  大概就是这样,俗世没有皆大欢喜。
  所谓皆大欢喜,暗地里是一地鸡毛。明智的人将鸡毛归拢在一起,织成掸子,学会清扫生活中的灰。
其他文献
一  那段时间,我注意力涣散得厉害,没法儿读书,没法儿写作,没法儿看电影,甚至没有办法睡觉。我和丈夫麦师傅说:“要不然我去找工作吧。”麦师傅说:“你去咖啡馆打工吧,体力劳动有助于大脑休息。”我说:“算了,我还是找一份用电脑办公的工作,这样趁着上班间隙还可以写小说。”  然后我整理了一份简历,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看招聘信息。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只投了不足5份简历,自然没有什么反馈。而网上那些关于就业困
期刊
那是一个初秋,月亮升起来了,爸爸当晚的心情很好,说要领着我去赶海。  前天下了一场透雨,爸说等落潮了,趁着晚上月色好的时候,咱们就去赶海。  我家门前就是大海,一望无际,天天都是涛声,催眠曲一样。雨后的海滩是潮湿的,滩上长着一种草,支棱着,那些蟹子借着草的掩护,从巢里爬出来,淡月照着它们。蟹子刚出来时,探头探脑,用它们那独有的红小豆一样的复眼满世界瞅着。蟹子们爬起来横横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横着膀子
期刊
以前村子里很少有人种花儿,就算种,也大多是一些“草花儿”:六月菊、草茉莉、喇叭花……凤仙花有些例外,种的不少,记得春末还有人卖它的秧苗。  凤仙花是官名,村里人都叫它“染指甲花”,或者只叫“指甲花”。这花儿好种,破瓦罐、废弃的猪食槽子,装上土,它們都能长得很好。人们一般不把它们种在地上,那时猪羊鸡鸭之类的都是散养,稍不注意,花儿就成为它们的饲料了。因此,常看到街坊四邻的指甲花艳艳地开在土墙头的破盆
期刊
一  大多数时候,瓦缸会躲在一扇门的背后,里边储满了井水,用来清洗一家人的脸面、身体,用来做饭、饮用,也喂养狗和鸡,浇灭院子里的扬尘。那静止在瓦缸里的水让一家人的生命流转起来。酷夏,水里会养上两根黄瓜,等到父亲从地里回来,母亲便赶紧递上去。父亲肩上总是搭着一块白毛巾,吸收他脑门上不断溢出的汗珠。井水养过的黄瓜,清脆、可口,能一下子赶走父亲身体里的暑气。黄瓜最嫩的部分,父亲转身便分给我们。  瓦缸里
期刊
今年入夏以后,我就很少点外卖了。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搬了新家,固定光顾的几家店实在太远。  离单位也远了。每日上班往返没有顺路公交,我只能满街寻找共享单车或电单车,跟随一个个外卖小哥穿梭在早高峰、晚高峰的车流之中。  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外卖小哥们的着装:T恤从最开始黑衣黄袖、蓝衣黑袖,到之后鲜亮的通体明黄色和湖蓝色。再后来,他们在头盔上做起了文章,镶上兔耳朵、竹蜻蜓、大鸡腿、小尖角……这一切都成了外卖
期刊
一  和我合租的男生敲门,问我能不能借汤锅给他。  “我想熬个鸡汤,电锅火不太行。”  我把汤锅递给他,看他熟练地把半熟的鸡汤倒进去,再重新加入姜片和香菇。  正巧这个时候,他女朋友开门进来,立刻兴高采烈扑到厨房,和我打了声招呼后,问男友:“今天晚上有鸡汤?”  “嗯,得等等,咱的锅不行,我刚借了锅重新煮。”  “好饭不怕晚!今晚过大年!”  我真的已经很久没见过会为一顿晚餐歡呼雀跃的人了。这和鸡
期刊
一  之所以有这种自警之心,是因为毕业后这几年,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事情不需要知道。  周其仁老师说,他当年在东北时发现他的师父什么都会,会做肥皂、种菜、打猎,但生活一直很清贫。课堂上他感慨了一句:“懂得越多的人越穷。”  那时我们哄堂大笑,笑他的这位师父不懂得社会分工、不懂市场逻辑、不懂商品交换。可没有人意识到,之后的自己未必有这位老师父的能耐。  我遇到过一位神人,他在酒桌上侃侃而谈:“A股40
期刊
2019年的末尾,学校破天荒地停了半天课举行元旦联欢活动,我去大礼堂观看了文艺会演。回办公室的路上,我刷到了林今的微信“朋友圈”—他刚刚拥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我在教学楼天井站了半晌,四周环绕着学生们欢乐的喧哗声,泪眼蒙眬中,记忆回到10多年前的少女时代—一  时至今日,我仍然认定高中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没能考取理想的学校,和喜欢的男生天各一方,被家人安排念了一所普通的中学。3年间,我发胖,
期刊
索尼娅是一位拥有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她的工作很忙、很累。下班回到家后,她要给孩子做饭,还要做一大堆的家务。  索尼娅的大儿子已经读七年级,小儿子读五年级,他们的成绩很好,但是对母亲的要求并不总能做到。他们总是把书包丢在地板上,乱扔衣服,不整理自己的床铺。每当他们的妈妈叫他们把书包放好、把衣服挂好、整理床铺时,他们总是这样回应:“不必了,妈妈,我还要用呢!”为此,索尼娅经常发火,但是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期刊
“‘嫂夫人,吃荞面条也有各种派头呢。初次吃面的人,一味地蘸汁,吃到嘴里吧嗒吧嗒不住地嚼。这样,就吃不出荞面味儿了。总得这样挑起一筷子吃嘛!’他边说边举起筷子,将一大团长长的面条挑起一尺多高……‘把这根长面条的三分之一蘸上汁,再一口吞下去。不能嚼,一嚼,荞面就走味儿了。突噜噜一口吞下,那才带劲儿哪!’”  夏目漱石《我是猫》里迷亭这几句,叫我想起宋人庄绰《鸡肋篇》里的一则笔记,连忙去翻出来:“游师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