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湟中书院是清朝在西宁府创办的第三所书院式的教育机构,它的建立推动了西宁地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促进了西宁当地整体教育水平的提提升,同时也为该地区其它同类型机构的出现直了带着示范作用。这些旧式教育机构有一部分在清末的教育改革中转型为新式的中学学堂,为教育近代化转型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西宁;湟中书院;教育
乾隆以后,清政府在今青海地区修建了许多的书院、社学和义学,湟中书院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由时任西宁县知县冷文炜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建于西宁县的一座旧式书院。就书院而言,在晚清学制改革以前西宁府共有九所以“书院”为形式的教育机构。分别是雍正三年(1725年)大通卫的三川书院,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碾伯县的碾伯书院,乾隆五十年(1785年)西宁县的湟中书院,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贵德厅的河阴书院,道光九年大通县的大雅书院(后重建为崇山书院),光绪三年西宁府的五峰书院(又名西宁府书院)、循化厅的龙支书院、大通县的泰兴书院,光绪十三年丹噶尔厅的海峰书院。湟中书院的建立,在清代青海地区的书院创立过程中直至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清代在西北地区推动教育地方化的有效尝试之一。
一、书院的建立以及其基本情况
有清一代对地方兴建书院的态度发生了一个从抑制到鼓励的转变过程。清朝初期曾一度对书院采取一种压制的态度。但在康熙时期逐渐开始发生改变。到乾隆时期渐渐开始鼓励各地积极兴办书院。在“庶人才成为,足备朝廷任使,不负教育之意”的期许下,青海地区先后有九所陆续兴建。西宁府早先的书院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在冷文炜建设湟中书院之前,西宁县有两个所具有官办性质的教育机构,它们是西宁府佥事杨应琚和知县靳梦麟共同创办的约礼书斋和无政府博文书斋。但是书斋在二人离去后开始荒废。冷文炜一方面怀有重振书斋教育,一方面身俱“君子化民成俗”的愿望下在遂打算另外开创一所书院。冷氏随即以西宁府城南的“古南寺”为基础,在原址上向东扩建,开辟空地为射圃,成立了“湟中书院”。书院的总体建筑包括有,先生上课的“讲课之所”,有士子背誦经典的“诵读之舍”,有接待来客的“宾客之位”,也有闲暇下之余休息的“游息之区”。虽然只是县一级的书院,但各种设施齐全,具体而微,无不备具。
书院需要钱财支出和学子的束修、膏火为与奖励支出来自四个方面。旧有膏火宁平银、文社银,地方官员的捐赠,地方士绅的捐助银两和来自在地方财政的补贴。始创之初,西宁地区的士人不仅出钱三十万资助修建,还提供了大的人力物力。在书院的存在过程中,先后有杨应琚、张岳嵩,龙锡庆捐赠白银以帮助书院正常发展。所有汇集起来的种类银两,都以“发商生息”的形式作为书院的各项支出。这种形式保证了书院财源的长期稳定,避免了书院发展过程中因经济问题而受到的限制。
二、书院的教化取向
湟中书院并不是西宁府创建的首个官办书院机构,乾隆元年由西宁府佥事杨应琚创设于大通卫的三川书院是清代在西宁府建立的第一个书院。是以考察湟中书院的办学指归时,可以将三川书院的某些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参考。古代设立学校是为了培养德才并举的人才,进而充当国家人才储备。陕甘学政张岳崧在《湟中书院碑记》中提出的“以德行为先,以纲常为本,以忠孝节义为归,以礼让谦耻为重,以修己治人为务,以经济事业为期”的期许,完全可以看成是书院办学宗旨的高度概括。儒家的“三纲八目”中非常突出自身首先修养的内容,先是对道德修养的个人品德追求,之后才是“治国平天下”的事业探索。虽然湟中书院的教育宗旨囊括了儒家需要的主要道德追求,但在达到目的的先后顺序上是有先后之分的。首先是“立德”。“进德修业”是书院的首要追求,“国家高学校,所尊贤育才;士子胶序必须进德修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是颜回、孟子一脉的“圣道薪火”,发扬程朱理学的微言大义。学习圣贤之道,践行圣贤之言,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次是“立功”,“佐君治世”,“立功报国”。士子一旦入仕为官,讲的抱有一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之心,对出将入相的追求,以房玄龄、杜如晦为标榜;摒弃的是以“干禄”为能的官员,绝不应尸位素餐,无所作为 。最后是“立言”。立言要求学生立志在一生中创立一种有益于后世的学说,并行之于世,那么他的人生就达到了儒家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立言于训士”是西宁道汤鼐在《湟中书院课士示》中对书院学习的学生最后也是最高的要求。书院对学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个层次的希冀,不仅契合中国传统教育对读书人的要求,也体现了书院的管理者培养湟中士子的方向与目标。
为完成上述的目标,书院对选择师长和在校肄业的士子也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延请师长方面,任教之人才是名震一方、具有进士和举人功名的鸿学硕儒。“书院这样的做目的在于以此来激励后进的学子,以这些优秀的前辈为榜样。先后任教的名儒有周兆白(雍正十年举人),屈笔山(乾隆元年进士),杨兴霖(道光二十一年联捷进士),牛应无(原西宁知府),谢以刚(光绪十四年举人)。
三、湟中书院的影响
书院作为培养儒家士子的重要场所,是教授和学习儒学经典的重要地点。书院培养的内容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延请的师长无不是长年浸润经典的博学通儒,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深化了儒学的影响。湟中书院的建立,促进儒学在地方上的发展。书院中肄业的士子,进则入仕为官,退则为一方士绅表率乡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乡里的影响产生重大影响。书院在清末教育改革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05年,书院改名为西宁县高等小学堂,开始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1934年更名为县立第一高级小学,1949年更名为西宁市南大街小学,1968年更名为西宁市第五中小学部,1982年复更名为西宁市南大街小学校。
不管是湟中书院,还是其前身约礼书斋,或是在清末教育改革后的西宁县高等小学堂,它们都是学校教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传播知识的场所。在这个意义上说,湟中书院以及之后相继建设的种类书院、义学和社学,共同从客观上起到了传播知识,普及教育的作用。推动了西宁地区文化教育水平的整体水平提升。乾隆时期,西宁一府就先后兴建了五所书院,其化育民风的作用之力,使当地“风气丕变”。
湟中书院的建立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它为西宁府其它地区的书院建设提供了可供效行的经验。这之后,西宁府所属各厅县的书院、社学、义学等也纷纷普及开来。
参考文献:
[1] 严正德,王毅武.青海百科大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社,1994.
[2] 杨颖,田丽娟.清乾隆时期西宁府书院的创建及意义[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3]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教育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6.
[4] 任峻主编.西宁市志第35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彭红(1997—),男,四川宜宾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西宁;湟中书院;教育
乾隆以后,清政府在今青海地区修建了许多的书院、社学和义学,湟中书院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由时任西宁县知县冷文炜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建于西宁县的一座旧式书院。就书院而言,在晚清学制改革以前西宁府共有九所以“书院”为形式的教育机构。分别是雍正三年(1725年)大通卫的三川书院,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碾伯县的碾伯书院,乾隆五十年(1785年)西宁县的湟中书院,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贵德厅的河阴书院,道光九年大通县的大雅书院(后重建为崇山书院),光绪三年西宁府的五峰书院(又名西宁府书院)、循化厅的龙支书院、大通县的泰兴书院,光绪十三年丹噶尔厅的海峰书院。湟中书院的建立,在清代青海地区的书院创立过程中直至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清代在西北地区推动教育地方化的有效尝试之一。
一、书院的建立以及其基本情况
有清一代对地方兴建书院的态度发生了一个从抑制到鼓励的转变过程。清朝初期曾一度对书院采取一种压制的态度。但在康熙时期逐渐开始发生改变。到乾隆时期渐渐开始鼓励各地积极兴办书院。在“庶人才成为,足备朝廷任使,不负教育之意”的期许下,青海地区先后有九所陆续兴建。西宁府早先的书院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在冷文炜建设湟中书院之前,西宁县有两个所具有官办性质的教育机构,它们是西宁府佥事杨应琚和知县靳梦麟共同创办的约礼书斋和无政府博文书斋。但是书斋在二人离去后开始荒废。冷文炜一方面怀有重振书斋教育,一方面身俱“君子化民成俗”的愿望下在遂打算另外开创一所书院。冷氏随即以西宁府城南的“古南寺”为基础,在原址上向东扩建,开辟空地为射圃,成立了“湟中书院”。书院的总体建筑包括有,先生上课的“讲课之所”,有士子背誦经典的“诵读之舍”,有接待来客的“宾客之位”,也有闲暇下之余休息的“游息之区”。虽然只是县一级的书院,但各种设施齐全,具体而微,无不备具。
书院需要钱财支出和学子的束修、膏火为与奖励支出来自四个方面。旧有膏火宁平银、文社银,地方官员的捐赠,地方士绅的捐助银两和来自在地方财政的补贴。始创之初,西宁地区的士人不仅出钱三十万资助修建,还提供了大的人力物力。在书院的存在过程中,先后有杨应琚、张岳嵩,龙锡庆捐赠白银以帮助书院正常发展。所有汇集起来的种类银两,都以“发商生息”的形式作为书院的各项支出。这种形式保证了书院财源的长期稳定,避免了书院发展过程中因经济问题而受到的限制。
二、书院的教化取向
湟中书院并不是西宁府创建的首个官办书院机构,乾隆元年由西宁府佥事杨应琚创设于大通卫的三川书院是清代在西宁府建立的第一个书院。是以考察湟中书院的办学指归时,可以将三川书院的某些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参考。古代设立学校是为了培养德才并举的人才,进而充当国家人才储备。陕甘学政张岳崧在《湟中书院碑记》中提出的“以德行为先,以纲常为本,以忠孝节义为归,以礼让谦耻为重,以修己治人为务,以经济事业为期”的期许,完全可以看成是书院办学宗旨的高度概括。儒家的“三纲八目”中非常突出自身首先修养的内容,先是对道德修养的个人品德追求,之后才是“治国平天下”的事业探索。虽然湟中书院的教育宗旨囊括了儒家需要的主要道德追求,但在达到目的的先后顺序上是有先后之分的。首先是“立德”。“进德修业”是书院的首要追求,“国家高学校,所尊贤育才;士子胶序必须进德修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是颜回、孟子一脉的“圣道薪火”,发扬程朱理学的微言大义。学习圣贤之道,践行圣贤之言,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次是“立功”,“佐君治世”,“立功报国”。士子一旦入仕为官,讲的抱有一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之心,对出将入相的追求,以房玄龄、杜如晦为标榜;摒弃的是以“干禄”为能的官员,绝不应尸位素餐,无所作为 。最后是“立言”。立言要求学生立志在一生中创立一种有益于后世的学说,并行之于世,那么他的人生就达到了儒家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立言于训士”是西宁道汤鼐在《湟中书院课士示》中对书院学习的学生最后也是最高的要求。书院对学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个层次的希冀,不仅契合中国传统教育对读书人的要求,也体现了书院的管理者培养湟中士子的方向与目标。
为完成上述的目标,书院对选择师长和在校肄业的士子也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延请师长方面,任教之人才是名震一方、具有进士和举人功名的鸿学硕儒。“书院这样的做目的在于以此来激励后进的学子,以这些优秀的前辈为榜样。先后任教的名儒有周兆白(雍正十年举人),屈笔山(乾隆元年进士),杨兴霖(道光二十一年联捷进士),牛应无(原西宁知府),谢以刚(光绪十四年举人)。
三、湟中书院的影响
书院作为培养儒家士子的重要场所,是教授和学习儒学经典的重要地点。书院培养的内容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延请的师长无不是长年浸润经典的博学通儒,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深化了儒学的影响。湟中书院的建立,促进儒学在地方上的发展。书院中肄业的士子,进则入仕为官,退则为一方士绅表率乡里。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乡里的影响产生重大影响。书院在清末教育改革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05年,书院改名为西宁县高等小学堂,开始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1934年更名为县立第一高级小学,1949年更名为西宁市南大街小学,1968年更名为西宁市第五中小学部,1982年复更名为西宁市南大街小学校。
不管是湟中书院,还是其前身约礼书斋,或是在清末教育改革后的西宁县高等小学堂,它们都是学校教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传播知识的场所。在这个意义上说,湟中书院以及之后相继建设的种类书院、义学和社学,共同从客观上起到了传播知识,普及教育的作用。推动了西宁地区文化教育水平的整体水平提升。乾隆时期,西宁一府就先后兴建了五所书院,其化育民风的作用之力,使当地“风气丕变”。
湟中书院的建立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它为西宁府其它地区的书院建设提供了可供效行的经验。这之后,西宁府所属各厅县的书院、社学、义学等也纷纷普及开来。
参考文献:
[1] 严正德,王毅武.青海百科大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社,1994.
[2] 杨颖,田丽娟.清乾隆时期西宁府书院的创建及意义[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3]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教育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6.
[4] 任峻主编.西宁市志第35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彭红(1997—),男,四川宜宾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