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如何设计有效问题,是教师们最为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运用三位一体设计模式,综合打造思想品德课高效学习问题”,在问题设计过程中非常有效。
一、三位一体问题设计模式的内涵
“三位一体问题设计模式”是指在思想品德课学习问题设计过程中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来综合设计学习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它不是学科中心主义,也不是教师中心主义,更不是学生中心主义,而是兼顾学科课程目标、教师引导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二、三位一体设计模式的操作策略
(一)以思想品德学科的问题为基础
1 把握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问题
学科的基本问题是指向课程内容的关键和核心,将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显示出来的问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问题就是“初中生在逐步扩展生活中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果思想品德学习问题设计偏离了这一核心,也就无所谓思想品德课了。
2 把握单元的主要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为帮助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在不同的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四个模块(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的学习,同时把四个模块内部也分成了不同的单元问题,如心理健康模块分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不同的主题单元。因此,与学科基本问题相比,单元问题更应该是渗透于学科的,基于特定的情境主题或知识专题的主干问题,它通常能体现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
3 把握课时的重点问题
课时重点问题通常指向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课时重点问题与单元主要问题不同,它通常指向具体的知识或具体的学习任务。如七年级下册《扬起自信的风帆》这一课分三课时,各课时的重点问题分别是“什么是自信”“为什么要有自信”“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教材这样安排不同课时之间的重点问题转换符合逻辑、循序渐进,构成了单元的系列问题,但是经常出现有些老师在确定课时问题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使教学思路混乱和教学无效,简单重复。
(二)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
学习的问题不能等同于学科的问题,教师在把握学科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充分预估学生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设计高效学习问题的起点。具体要把握好两方面的问题:
1 把握生命的本质问题
生命的本质问题其核心就是探询真善美,探询做人的真理,这与思想品德学科要培养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是一致的。在思考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时,作为教师不应仅仅考虑孩子们在思想品德学科领域的认知起点,还要从生命的本質问题这一问题中学习教育哲学高度,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常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与我们要学习的具体课程的联系是什么”。
2 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与生成问题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预估学生的问题主要包括课前的起点问题与课中的生成问题。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就是要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他们不清楚什么,他们可能有什么问题,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会有哪些。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教师甲展示了中国舞蹈和俄罗斯的芭蕾舞剧片断后问学生:“二者有何不同?”学生毕竟不是搞舞蹈专业的,这样的学习问题致使教学活动立即停滞。而教师乙同样展示两种舞蹈片段,但问题设计成:“你喜欢哪种舞蹈?请说出你的理由。”在这个充分预估了学生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基础上设计的学习问题的引导下,达到了教学目的。可见,设计学习问题过程中是否预估了学生的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问题的有效性。
(三)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
1 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是教师在某一教学环节开始之时启动思考的问题,通常它需要具体的问题情境,以谋求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并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如《无形的财产》一课,学科问题是“什么是专利权,为什么要保护专利权”,这样的学科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学生对此产生不了学习兴趣和愿望。笔者在此设置情境并提出问题:现在世界上每四台DVD就有一台“中国制造”。然而,从2004年起,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DVD企业宣告破产,这是为什么呢?诸如这样的驱动性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2 课堂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指在学科基本问题的引领下,依据学科在本课时的重点问题,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问题后,产生的课堂统领性问题,它是最能集中体现“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学生疑难为起点,教学意图为导向”的“三位一体”的设计取向。如《诚信是金》一课,老师以《王二小的选择》为问题情境:王二小将敌人带到八路军埋伏地。教师提出问题:“王二小的选择诚信吗?”问题一提出,就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刻体会到: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到对事业、对祖国的忠诚,诚信二字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此问题既把握了学科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也预估到了学生的起点问题——对诚信的认识局限于诚信就是不说慌,从而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诚信的学习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积极思维。
总之,学习问题的设计,需要把握学科的内容问题、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师的引导性或驱动性问题,从而形成聚焦的高效的学习问题。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一、三位一体问题设计模式的内涵
“三位一体问题设计模式”是指在思想品德课学习问题设计过程中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来综合设计学习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它不是学科中心主义,也不是教师中心主义,更不是学生中心主义,而是兼顾学科课程目标、教师引导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二、三位一体设计模式的操作策略
(一)以思想品德学科的问题为基础
1 把握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问题
学科的基本问题是指向课程内容的关键和核心,将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显示出来的问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问题就是“初中生在逐步扩展生活中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果思想品德学习问题设计偏离了这一核心,也就无所谓思想品德课了。
2 把握单元的主要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为帮助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在不同的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四个模块(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的学习,同时把四个模块内部也分成了不同的单元问题,如心理健康模块分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不同的主题单元。因此,与学科基本问题相比,单元问题更应该是渗透于学科的,基于特定的情境主题或知识专题的主干问题,它通常能体现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
3 把握课时的重点问题
课时重点问题通常指向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课时重点问题与单元主要问题不同,它通常指向具体的知识或具体的学习任务。如七年级下册《扬起自信的风帆》这一课分三课时,各课时的重点问题分别是“什么是自信”“为什么要有自信”“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教材这样安排不同课时之间的重点问题转换符合逻辑、循序渐进,构成了单元的系列问题,但是经常出现有些老师在确定课时问题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使教学思路混乱和教学无效,简单重复。
(二)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
学习的问题不能等同于学科的问题,教师在把握学科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充分预估学生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设计高效学习问题的起点。具体要把握好两方面的问题:
1 把握生命的本质问题
生命的本质问题其核心就是探询真善美,探询做人的真理,这与思想品德学科要培养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是一致的。在思考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时,作为教师不应仅仅考虑孩子们在思想品德学科领域的认知起点,还要从生命的本質问题这一问题中学习教育哲学高度,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常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与我们要学习的具体课程的联系是什么”。
2 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与生成问题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预估学生的问题主要包括课前的起点问题与课中的生成问题。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就是要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他们不清楚什么,他们可能有什么问题,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会有哪些。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教师甲展示了中国舞蹈和俄罗斯的芭蕾舞剧片断后问学生:“二者有何不同?”学生毕竟不是搞舞蹈专业的,这样的学习问题致使教学活动立即停滞。而教师乙同样展示两种舞蹈片段,但问题设计成:“你喜欢哪种舞蹈?请说出你的理由。”在这个充分预估了学生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基础上设计的学习问题的引导下,达到了教学目的。可见,设计学习问题过程中是否预估了学生的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问题的有效性。
(三)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
1 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是教师在某一教学环节开始之时启动思考的问题,通常它需要具体的问题情境,以谋求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并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如《无形的财产》一课,学科问题是“什么是专利权,为什么要保护专利权”,这样的学科问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学生对此产生不了学习兴趣和愿望。笔者在此设置情境并提出问题:现在世界上每四台DVD就有一台“中国制造”。然而,从2004年起,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DVD企业宣告破产,这是为什么呢?诸如这样的驱动性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2 课堂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指在学科基本问题的引领下,依据学科在本课时的重点问题,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问题后,产生的课堂统领性问题,它是最能集中体现“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学生疑难为起点,教学意图为导向”的“三位一体”的设计取向。如《诚信是金》一课,老师以《王二小的选择》为问题情境:王二小将敌人带到八路军埋伏地。教师提出问题:“王二小的选择诚信吗?”问题一提出,就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刻体会到: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到对事业、对祖国的忠诚,诚信二字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此问题既把握了学科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也预估到了学生的起点问题——对诚信的认识局限于诚信就是不说慌,从而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诚信的学习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积极思维。
总之,学习问题的设计,需要把握学科的内容问题、预估学生的起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师的引导性或驱动性问题,从而形成聚焦的高效的学习问题。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