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道德与法治高年段教材强调弘扬法治精神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与任务,以发展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凸显明理、循情、导行的特点。这要求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学会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剖析现实问题,关注其在现实情境中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普遍存在浅层学习的问题,难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学校高年段225位学生中开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显示(见图1),学习活动目标虚化、内容泛化、形式僵化、对话预设简单化等问题严重。这样的教学显然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课堂思维含量不足,难以实现基于生命经验的道德自主建构。
只有思维清晰,才能表达有力。与浅层学习相对,深度学习注重关注学习者,立足生命立场,强调主体思维,倡导参与体验,关注学习者的发展[1]。深层动机、切身体验—高阶思维和深度理解—实践创新,乃是深度学习的实践特质。[2]借鉴深度学习的核心思想,我们尝试构建“三段六步”教学路径(图2),通过导引启思、浸境体验、反思进阶三阶段的学习活动,力求实现互动对话、合作探究的深度化、多边化、真实化,让学生经历联系、建构、反思、迁移、批判等高阶思维过程,真正浸入课堂现场。由此,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激活与提升学生的生命经验,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在此,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话题二“认识居民身份”一课为例,作一探讨。
一、导引启思:在链接生活中引发主动质疑与分析
德育归根结底是“学德”,如果不经由、利用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不可能发生。统编道德与法治高年段教材设计了各种类型的活动,着眼点就在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利用、加工、丰富和提升。[3]当前,无论购物、出行购票,还是住宿登记等日常生活,都需要各种身份证件,如何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已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命题。“认识居民身份”这一话题正是立足生活问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居住证、护照、驾驶证等证件记载的个人身份信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保护个人身份信息。
“导引启思”作为“三段六步”教学路径的起始阶段,就是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关联已有生活经验,从而引发其主动质疑。这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必经过程,更是促进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实现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六年级学生已办理了民居身份证,并拥有使用居民身份证的经历,但对个人身份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这些构成了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已有生命经验。教学便以此“导引启思”,让学生链接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发其主动质疑和分析思考。
课堂伊始,教师开展现场小调查,请已办理身份证的同学举手,近三之分二的同学举手示意。于是,教师进而做现场“采访”:请没办理的同学说一说“那么多同学已办理了,那你怎么还没办理呢?”学生争先发言:有的觉得每次外出时,家里大人用身份证,自己就用户口本,用不着办理;有的举例说明,“疫情期间,我和妈妈到超市去,都要出示健康码。妈妈只有一个手机弄了半天也没成功。保安叔叔说儿童出示身份证也可以,可我没有。我以为小孩子不能办理身份证的”……还有同学表示,家长觉得自己年龄还小,用不到身份证,而且保管能力比较弱,比较容易遗失,所以就没办……
此时,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疑问:为什么要办理身份证?它有什么用?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办理?能不能办理?要如何办理?身份证上面的号码有什么意义?……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向拥有身份证的同学展开“咨询”,被“咨询”的同学也试图认真回答。无论是否办理身份证,学生的好奇心立刻得以唤醒,诸多疑问引发了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强烈愿望。教师适时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七条:未满16周岁的公民,可根据需要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去申领居民身份证;并顺势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尝试自己去解决相关疑问。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身份证上有哪些信息”,并开展“你说我猜”的游戏,分小组请几位同学报出课前搜集的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猜一猜是谁(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学生再次认真研读课本“相关链接”呈现的身份证号码知识,更有部分学生回想起三年级数学课曾学习过这组数字的含义。学生根据身份证号码所代表的年龄、性别,自然猜出准确答案。随后,教师引入班上陈同学“妹妹昨天刚满月”这一生活事件(陈同学做了哥哥以后十分高兴,经常和同学们分享喜悦心情,成为班里的热门话题),请大家尝试为这位小婴儿补齐1至14位居民身份号码。学生“按图索骥”,联系刚刚所学到的相关知识,根据出生地点、出生日期等完成了号码,经陈同学鉴定完全正确。
在这一阶段,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立足课本研读的问题解决尝试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相关认知,并加深了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的“猜一猜”则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刚刚获得的认知,通过分析实现应用。由此,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身份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身份号码为什么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从而为后续身份信息的重要性等学习奠定了知识与思维基础。
二、浸境体验:于实践体验中深化辨析与应用
高年段道德与法治以發展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精心设计了各种学习活动,希望通过多种生活事件、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作出道德决定。[4]这要求教学要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浸入”课堂,在体验中展开思辨,学会迁移和运用新知,解决现实问题。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反思、批判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因此,第二阶段“浸境体验”指向这一思维发展目标,注重创设儿童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为其提供深度思考、辨析和判断的场域。
了解身份证的用途,认识身份证是重要身份凭证,并学会保护个人信息,是“认识居民身份”一课的重要目标。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身份证的用途和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也有一定的保护意识。但囿于生活场域的限制,缺乏更多生活经验,这种认识比较浅显,局限在“身边的生活”。我们所做课前调查(见图3)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我们通过创设相关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思辨,尝试运用所学新知解决生活问题,拓展其对身份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依托教材呈现的“身份证用处知多少”五幅图片,教师创编了情景故事: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对话:旅途中,张恒会在哪些地方用到身份证?学生自然会说出办理住宿登记、登机手续、购买车票等。教师还将教材设计的警察查验身份证图片纳入故事场景——张恒和父母在火车站遇到警察查验身份证,并拓展场景,分享自己开车下班回家途中,被警察拦住停车查验身份证的经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在深化其对身份证重要性的体悟的同时,自然实现法治教育。
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图3,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不一样的身份证使用经历。有学生分享了疫情期间去医院用身份证的经历;有学生则分享了到南北湖玩要出示身份证,证明自己是本地人可以免门票的经验;还有学生想到自己参加足球比赛检录时也要出示身份证……不同的生活经验分享拓宽了学生对身份证使用场合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学生展开想象,提出“张恒在成长路上”会用到居民身份证的场景。学生脑洞大开,联系日常生活,将身份证运用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之中。如初中报名时,报名参军时,自己创业办理营业执照时,买房、买车时,生病网上预约挂号时,领取结婚证时……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将所学新知迁移、运用于更广阔的生活之中,不仅加深了对身份证用途及重要性的理解,也由此丰富了自身的生活经验。
这一学习过程着力基于学生生活的深度拓展,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场景,了解了身份证广泛的生活用途。让学生与社会情境产生直接联系和互动对话,经历综合分析、联系运用等思维过程,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
三、反思进阶:在延伸拓展中深化反思与重构
高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凸显明理、循情、导行的特点,强调促进儿童通过自主、理性的行动来表达其对生活的情感与认识,最终将儿童生活的知、情、行整合起来,使儿童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5]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实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更要帮助其将新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认识用于未来生活,学会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因此,“反思进阶段”作为教学的提升阶段,重在延伸拓展课堂学习,联通学生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生活,实现道德生活的反思与重构。
教材在活动园中列举了不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如随意丢弃带有姓名、身份信息的火车票等行为。这些往往是小学生容易忽视的行为细节,他们很难主动思考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的教学还需拓展至广阔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反思生活,审视自身的生活行为,才能过更好的生活。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引入了社会新闻——小刘身份信息被盗事件,围绕“小刘姑娘遭遇到了什么”请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事件中,小刘个人身份信息被盗后,被他人冒名在网上注册办卡借贷,后遭追债,被威胁的不幸遭遇,让学生深感震惊:原来个人身份信息丢失可能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而小刘的事情并非个例,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组内平板电脑合作上网搜索相关新闻,了解其它身份信息被盗用的事件。“回归”真实的社会生活,形形色色的事件让学生深感震惊,原来熟视无睹的购物小票、火车票,甚至去复印店复印证件等小事情,都可能会造成个人身份信息的泄露。此时,“如何保护个人身份信息”自然成为学生最关切的问题。
课前,教师便布置了向父母了解妥善保护个人身份信息方法的小调查。有了前面教学环节的深刻感触,学生在“金点子”交流环节积极思考,争相发言。有同学在妈妈那里了解到,有些复印机具有记忆功能,复印完证件应及时删除记录,他还亲自到复印店进行了验证;有同学的爸爸则分享了上网注册相关网站时,有时需要输入身份信息时,这时一定要确认是否是正规网站;还有同学注意到家里的快递,提出今后扔快递外包装时,一定要先撕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等;还有同学采访了做民警的邻居,得知当要使用到身份证复印件办事情时,一定要在复印件上注明该复印件的使用时间、事件,等,并写明其它用途无效……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27页活动园中的补充信息,进一步验证与反思自己的结论,学会面对复杂的生活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鼓励学生在课后与更多家人、朋友更多分享,学会保护个人身份信息。
生活是德育的场域,强调场域的“共生”关系,是落实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引领儿童重构生活的关键路径。本课学习结束后,我们邀请法治副校长为学生作了“保护个人信息,谨防诈骗”主题讲座,并开展现场模拟体验。同时,我们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小组合作,以保护个人信息为主题,或编写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绘制生动形象的防诈漫画,并在校园橱窗内展出;结合社区防诈宣传,鼓励学生参加志愿宣传队,上门宣传、派发学习资料等。以此整合融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深入生活,深度体验与反思创新的实践场域,助力学生在深度参与中重构美好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2]陈双敏.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05/06):157.
[3][4][5]人民教育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0,4,5.
責任编辑
只有思维清晰,才能表达有力。与浅层学习相对,深度学习注重关注学习者,立足生命立场,强调主体思维,倡导参与体验,关注学习者的发展[1]。深层动机、切身体验—高阶思维和深度理解—实践创新,乃是深度学习的实践特质。[2]借鉴深度学习的核心思想,我们尝试构建“三段六步”教学路径(图2),通过导引启思、浸境体验、反思进阶三阶段的学习活动,力求实现互动对话、合作探究的深度化、多边化、真实化,让学生经历联系、建构、反思、迁移、批判等高阶思维过程,真正浸入课堂现场。由此,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激活与提升学生的生命经验,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在此,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话题二“认识居民身份”一课为例,作一探讨。
一、导引启思:在链接生活中引发主动质疑与分析
德育归根结底是“学德”,如果不经由、利用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不可能发生。统编道德与法治高年段教材设计了各种类型的活动,着眼点就在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利用、加工、丰富和提升。[3]当前,无论购物、出行购票,还是住宿登记等日常生活,都需要各种身份证件,如何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已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命题。“认识居民身份”这一话题正是立足生活问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居住证、护照、驾驶证等证件记载的个人身份信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保护个人身份信息。
“导引启思”作为“三段六步”教学路径的起始阶段,就是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关联已有生活经验,从而引发其主动质疑。这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必经过程,更是促进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实现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六年级学生已办理了民居身份证,并拥有使用居民身份证的经历,但对个人身份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这些构成了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已有生命经验。教学便以此“导引启思”,让学生链接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发其主动质疑和分析思考。
课堂伊始,教师开展现场小调查,请已办理身份证的同学举手,近三之分二的同学举手示意。于是,教师进而做现场“采访”:请没办理的同学说一说“那么多同学已办理了,那你怎么还没办理呢?”学生争先发言:有的觉得每次外出时,家里大人用身份证,自己就用户口本,用不着办理;有的举例说明,“疫情期间,我和妈妈到超市去,都要出示健康码。妈妈只有一个手机弄了半天也没成功。保安叔叔说儿童出示身份证也可以,可我没有。我以为小孩子不能办理身份证的”……还有同学表示,家长觉得自己年龄还小,用不到身份证,而且保管能力比较弱,比较容易遗失,所以就没办……
此时,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疑问:为什么要办理身份证?它有什么用?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办理?能不能办理?要如何办理?身份证上面的号码有什么意义?……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向拥有身份证的同学展开“咨询”,被“咨询”的同学也试图认真回答。无论是否办理身份证,学生的好奇心立刻得以唤醒,诸多疑问引发了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强烈愿望。教师适时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七条:未满16周岁的公民,可根据需要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去申领居民身份证;并顺势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尝试自己去解决相关疑问。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身份证上有哪些信息”,并开展“你说我猜”的游戏,分小组请几位同学报出课前搜集的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猜一猜是谁(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学生再次认真研读课本“相关链接”呈现的身份证号码知识,更有部分学生回想起三年级数学课曾学习过这组数字的含义。学生根据身份证号码所代表的年龄、性别,自然猜出准确答案。随后,教师引入班上陈同学“妹妹昨天刚满月”这一生活事件(陈同学做了哥哥以后十分高兴,经常和同学们分享喜悦心情,成为班里的热门话题),请大家尝试为这位小婴儿补齐1至14位居民身份号码。学生“按图索骥”,联系刚刚所学到的相关知识,根据出生地点、出生日期等完成了号码,经陈同学鉴定完全正确。
在这一阶段,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立足课本研读的问题解决尝试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相关认知,并加深了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的“猜一猜”则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刚刚获得的认知,通过分析实现应用。由此,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身份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身份号码为什么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从而为后续身份信息的重要性等学习奠定了知识与思维基础。
二、浸境体验:于实践体验中深化辨析与应用
高年段道德与法治以發展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精心设计了各种学习活动,希望通过多种生活事件、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作出道德决定。[4]这要求教学要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浸入”课堂,在体验中展开思辨,学会迁移和运用新知,解决现实问题。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反思、批判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因此,第二阶段“浸境体验”指向这一思维发展目标,注重创设儿童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为其提供深度思考、辨析和判断的场域。
了解身份证的用途,认识身份证是重要身份凭证,并学会保护个人信息,是“认识居民身份”一课的重要目标。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身份证的用途和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也有一定的保护意识。但囿于生活场域的限制,缺乏更多生活经验,这种认识比较浅显,局限在“身边的生活”。我们所做课前调查(见图3)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我们通过创设相关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思辨,尝试运用所学新知解决生活问题,拓展其对身份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依托教材呈现的“身份证用处知多少”五幅图片,教师创编了情景故事: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对话:旅途中,张恒会在哪些地方用到身份证?学生自然会说出办理住宿登记、登机手续、购买车票等。教师还将教材设计的警察查验身份证图片纳入故事场景——张恒和父母在火车站遇到警察查验身份证,并拓展场景,分享自己开车下班回家途中,被警察拦住停车查验身份证的经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在深化其对身份证重要性的体悟的同时,自然实现法治教育。
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图3,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不一样的身份证使用经历。有学生分享了疫情期间去医院用身份证的经历;有学生则分享了到南北湖玩要出示身份证,证明自己是本地人可以免门票的经验;还有学生想到自己参加足球比赛检录时也要出示身份证……不同的生活经验分享拓宽了学生对身份证使用场合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学生展开想象,提出“张恒在成长路上”会用到居民身份证的场景。学生脑洞大开,联系日常生活,将身份证运用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之中。如初中报名时,报名参军时,自己创业办理营业执照时,买房、买车时,生病网上预约挂号时,领取结婚证时……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将所学新知迁移、运用于更广阔的生活之中,不仅加深了对身份证用途及重要性的理解,也由此丰富了自身的生活经验。
这一学习过程着力基于学生生活的深度拓展,引导学生“走进”不同场景,了解了身份证广泛的生活用途。让学生与社会情境产生直接联系和互动对话,经历综合分析、联系运用等思维过程,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
三、反思进阶:在延伸拓展中深化反思与重构
高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凸显明理、循情、导行的特点,强调促进儿童通过自主、理性的行动来表达其对生活的情感与认识,最终将儿童生活的知、情、行整合起来,使儿童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5]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实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更要帮助其将新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认识用于未来生活,学会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因此,“反思进阶段”作为教学的提升阶段,重在延伸拓展课堂学习,联通学生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生活,实现道德生活的反思与重构。
教材在活动园中列举了不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如随意丢弃带有姓名、身份信息的火车票等行为。这些往往是小学生容易忽视的行为细节,他们很难主动思考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的教学还需拓展至广阔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反思生活,审视自身的生活行为,才能过更好的生活。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引入了社会新闻——小刘身份信息被盗事件,围绕“小刘姑娘遭遇到了什么”请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事件中,小刘个人身份信息被盗后,被他人冒名在网上注册办卡借贷,后遭追债,被威胁的不幸遭遇,让学生深感震惊:原来个人身份信息丢失可能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而小刘的事情并非个例,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组内平板电脑合作上网搜索相关新闻,了解其它身份信息被盗用的事件。“回归”真实的社会生活,形形色色的事件让学生深感震惊,原来熟视无睹的购物小票、火车票,甚至去复印店复印证件等小事情,都可能会造成个人身份信息的泄露。此时,“如何保护个人身份信息”自然成为学生最关切的问题。
课前,教师便布置了向父母了解妥善保护个人身份信息方法的小调查。有了前面教学环节的深刻感触,学生在“金点子”交流环节积极思考,争相发言。有同学在妈妈那里了解到,有些复印机具有记忆功能,复印完证件应及时删除记录,他还亲自到复印店进行了验证;有同学的爸爸则分享了上网注册相关网站时,有时需要输入身份信息时,这时一定要确认是否是正规网站;还有同学注意到家里的快递,提出今后扔快递外包装时,一定要先撕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等;还有同学采访了做民警的邻居,得知当要使用到身份证复印件办事情时,一定要在复印件上注明该复印件的使用时间、事件,等,并写明其它用途无效……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27页活动园中的补充信息,进一步验证与反思自己的结论,学会面对复杂的生活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鼓励学生在课后与更多家人、朋友更多分享,学会保护个人身份信息。
生活是德育的场域,强调场域的“共生”关系,是落实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引领儿童重构生活的关键路径。本课学习结束后,我们邀请法治副校长为学生作了“保护个人信息,谨防诈骗”主题讲座,并开展现场模拟体验。同时,我们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小组合作,以保护个人信息为主题,或编写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绘制生动形象的防诈漫画,并在校园橱窗内展出;结合社区防诈宣传,鼓励学生参加志愿宣传队,上门宣传、派发学习资料等。以此整合融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深入生活,深度体验与反思创新的实践场域,助力学生在深度参与中重构美好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2]陈双敏.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深度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05/06):157.
[3][4][5]人民教育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0,4,5.
責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