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孔子的思想都蕴含在其中,这也包括他的服饰美学思想。本文从四个本分简单讨论了下孔子的服饰美学观,服饰和政治相关,服饰引出的内在美外在美的问题,服饰与社会礼仪,穿衣的一些原则,这些都根植于孔子“仁”、“和”的思想。
关键词:服饰;等级;政治;内在美;外在美;社会礼仪;穿衣原则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29-02
《论语》中的审美观是立足于人,以“仁”为核心的审美观。审美和社会的政治,民风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孔子非常注重美育的作用,他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强调“文”和“质”的统一,“和”的审美标准,这些都是以关怀人为终极目标。
我国古代的阶级等级制度极为严格的,这在服饰上也有所体现。孔子处于春秋时代,周天子失去了控制天下的实际掌控力,诸侯纷起,战火连天,礼崩乐坏,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混乱的时代,在服饰方面,以《周礼》为代表的传统服饰制度受到了巨大冲击,冠冕等级制度很难得到推行,这一状况的出现不仅与混乱的政治局面有关,也与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关,人们接触到的思想十分多,因此他们的思想活跃开放,原先的服饰制度很难得以维持。这一局面与孔子所倡导的思想相悖,于是他便站出来给以批评、号召。
一、服饰与政治相关
服饰与政治相关,孔子的着眼点主要在国家的治理方面。《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子夏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车,服周之冕……”,学生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的回答不是空洞的论调,而是一些具体的事情,实行夏朝的历法,因为这合乎四季的变化,便于农业生产,这样人民就衣食无忧,国家才能富强、安定;乘坐殷商时的车;遵守周代的服饰制度……一旦等级制度确立起来,国家也就井然有序了。这样,孔子就把服饰提高到政治的层面了。
服饰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政权存亡兴衰的标志,《论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认为管仲不仁不义,孔子从尊王攘夷的大义出发,为管仲辩解,他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如同仁,如其仁!”衽,指衣襟,古时的上衣是斜襟,华夏族向右掩,所以称为右衽,夷狄向左掩,称为左衽;在头发方面,华夏族是束发的,夷狄是披发。管仲辅佐齐桓公抵抗夷狄,巩固了华夏族的势力。右衽和束发此时就成了华夏族的标志。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大家现在都是散发左衽的人了。服饰有一定的标识作用,它代表着特定的民族,也是一个政权的标志,有一定的文化习俗沉淀在其中。服饰款式的变化和民族、国家的兴衰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强胜一方往往会将自己的服饰强加在弱势的一方,例如,女真人入关后服装受到了影响,原先的衣服是系带的,后来使用盘扣,袖管也比以前较为窄小。
《论语》中还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孔子病了,国君来看望他,虽然病得卧床不起,但是他还是意识到了君臣有别,所以他将朝服盖在身上,连束腰的袋子也拖着。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君臣礼节,服饰的等级以及穿衣原则,他自己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提出“朝服而朝”,这样才是维护礼法的,社会才是有秩序的,国家才是安定的。
二、服饰与修养,外在美与内在美
孔子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质”指一个人内在的品学内涵,“文”则指文饰,即一个人的外表,穿着打扮,当然就包括着服饰。一个人的品学内涵极为渊博高深,而他的仪表确不够雅,与品学内涵不相称,那么他看起来就会粗俗。相反,一个人的仪表不凡,但是思想内涵却贫乏,那么这个人就又肤浅了,只有一个人的内涵和仪表相得益彰,那么才可以称为是一个君子。
《论语》中还有一句“君子正其衣冠”,这将一个人的服饰与他的个人修养相联系了起来,服饰穿着得体是一个人有文化教养的标志,而且穿着打扮得体也是君子必备的条件。类似的说法还有“君子不重则不威”[2],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盛装打扮,那么就不够威风庄严。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3],一个人只要与自己志趣相投,有志向,有思想,即便他粗茶淡饭,粗布麻衣,我们还是可以与他们共事的,而这也并不可耻。由此可见孔子虽有“文质彬彬”的要求,但是他还是更加地偏重一个人的内在,这也就引出一个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从以上分析来看,孔子是两者都十分重视的,孔子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是可以偏重但不可偏废,可能他更加注重内在美。《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4]大禹自己吃着粗茶淡饭,但是祭祀用的祭品却办得极为丰富,穿着粗布麻衣,但是却把祭服做得精美,居住在陋室,但是却将精力投入到治理水利这样的事业中。孔子虽说对“礼”的要求极高,而大禹的着装等与“礼”是相悖的,但是孔子看到了大禹高尚的品德操守,第二禹虽然生活简朴,但是对于祭祀是毫不马虎的,所以孔子对禹是赞赏的。
三、服饰与社会礼仪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见其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鼓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见到穿着丧服的人,即使是很亲近的人,也要改变表情,以示尊重和哀悼,见到穿着礼服的人和盲人,即便是熟人,也要有礼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服饰不仅仅是为了御寒保暖,以及美观,它还具有一定的传达作用,也可以说是符号标识。比如以上提到的,看到穿着丧服的人,我们可立刻得知有人去世了,因此我们会改变表情以示对死者和其家属的尊重和同情,而遇见穿着礼服的人我们也要有礼貌,因为在古代礼服大多是在祭祀时才穿着。这些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孔子对于特殊服饰的关注,在其中注入了深厚的情感信仰,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对于服饰的“礼”也是十分注重的。
四、明确的穿衣原则
孔子对于具体的穿着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珍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亵裘短,缺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帏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5]君子不用天青色和银灰色做衣服的镶边,红色和紫色不用来做家居服。夏天,穿着葛布单衣凉快,因为经纬丝稀疏,出门的话一定要穿一件罩衫以免透露皮肤。黑色的衣服配紫羔,白色的衣服配霓裘,黄色的衣服配狐裘。居家穿的皮袄要长,右边的袖子要短些便于劳作。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皮做坐垫。服丧期满后,可佩戴饰品。不是祭祀时穿的礼服,长度要短一些。紫羔和黑色的帽子不能穿戴着去吊丧,因为在古代黑色是吉色,而吊丧是凶事。大年初一,要穿着朝服去上早朝。孔子的要求是极其详细的,他考虑到了服装穿着的舒适性,颜色的搭配、着装者活动的便利性,穿着的场合环境等方面。
孔子对于服饰考虑到了是否符合“礼”的规范,是否符合着装者的身份,和所处的场合,注意到了服饰的传达作用,颜色的搭配和舒适性,活动的便利性等问题,这些都体现了“和”的思想,对于服饰的种种要求,都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为了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从而达到政治社会的和谐。孔子的一切要求规范最终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统治阶级,他要求一切符合“礼”的要求,这样才能是和谐的,孔子的服饰美学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雍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学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里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泰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乡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关键词:服饰;等级;政治;内在美;外在美;社会礼仪;穿衣原则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29-02
《论语》中的审美观是立足于人,以“仁”为核心的审美观。审美和社会的政治,民风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孔子非常注重美育的作用,他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强调“文”和“质”的统一,“和”的审美标准,这些都是以关怀人为终极目标。
我国古代的阶级等级制度极为严格的,这在服饰上也有所体现。孔子处于春秋时代,周天子失去了控制天下的实际掌控力,诸侯纷起,战火连天,礼崩乐坏,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混乱的时代,在服饰方面,以《周礼》为代表的传统服饰制度受到了巨大冲击,冠冕等级制度很难得到推行,这一状况的出现不仅与混乱的政治局面有关,也与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关,人们接触到的思想十分多,因此他们的思想活跃开放,原先的服饰制度很难得以维持。这一局面与孔子所倡导的思想相悖,于是他便站出来给以批评、号召。
一、服饰与政治相关
服饰与政治相关,孔子的着眼点主要在国家的治理方面。《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子夏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车,服周之冕……”,学生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的回答不是空洞的论调,而是一些具体的事情,实行夏朝的历法,因为这合乎四季的变化,便于农业生产,这样人民就衣食无忧,国家才能富强、安定;乘坐殷商时的车;遵守周代的服饰制度……一旦等级制度确立起来,国家也就井然有序了。这样,孔子就把服饰提高到政治的层面了。
服饰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政权存亡兴衰的标志,《论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认为管仲不仁不义,孔子从尊王攘夷的大义出发,为管仲辩解,他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如同仁,如其仁!”衽,指衣襟,古时的上衣是斜襟,华夏族向右掩,所以称为右衽,夷狄向左掩,称为左衽;在头发方面,华夏族是束发的,夷狄是披发。管仲辅佐齐桓公抵抗夷狄,巩固了华夏族的势力。右衽和束发此时就成了华夏族的标志。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大家现在都是散发左衽的人了。服饰有一定的标识作用,它代表着特定的民族,也是一个政权的标志,有一定的文化习俗沉淀在其中。服饰款式的变化和民族、国家的兴衰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强胜一方往往会将自己的服饰强加在弱势的一方,例如,女真人入关后服装受到了影响,原先的衣服是系带的,后来使用盘扣,袖管也比以前较为窄小。
《论语》中还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孔子病了,国君来看望他,虽然病得卧床不起,但是他还是意识到了君臣有别,所以他将朝服盖在身上,连束腰的袋子也拖着。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君臣礼节,服饰的等级以及穿衣原则,他自己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提出“朝服而朝”,这样才是维护礼法的,社会才是有秩序的,国家才是安定的。
二、服饰与修养,外在美与内在美
孔子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质”指一个人内在的品学内涵,“文”则指文饰,即一个人的外表,穿着打扮,当然就包括着服饰。一个人的品学内涵极为渊博高深,而他的仪表确不够雅,与品学内涵不相称,那么他看起来就会粗俗。相反,一个人的仪表不凡,但是思想内涵却贫乏,那么这个人就又肤浅了,只有一个人的内涵和仪表相得益彰,那么才可以称为是一个君子。
《论语》中还有一句“君子正其衣冠”,这将一个人的服饰与他的个人修养相联系了起来,服饰穿着得体是一个人有文化教养的标志,而且穿着打扮得体也是君子必备的条件。类似的说法还有“君子不重则不威”[2],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盛装打扮,那么就不够威风庄严。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3],一个人只要与自己志趣相投,有志向,有思想,即便他粗茶淡饭,粗布麻衣,我们还是可以与他们共事的,而这也并不可耻。由此可见孔子虽有“文质彬彬”的要求,但是他还是更加地偏重一个人的内在,这也就引出一个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从以上分析来看,孔子是两者都十分重视的,孔子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是可以偏重但不可偏废,可能他更加注重内在美。《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4]大禹自己吃着粗茶淡饭,但是祭祀用的祭品却办得极为丰富,穿着粗布麻衣,但是却把祭服做得精美,居住在陋室,但是却将精力投入到治理水利这样的事业中。孔子虽说对“礼”的要求极高,而大禹的着装等与“礼”是相悖的,但是孔子看到了大禹高尚的品德操守,第二禹虽然生活简朴,但是对于祭祀是毫不马虎的,所以孔子对禹是赞赏的。
三、服饰与社会礼仪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见其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鼓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见到穿着丧服的人,即使是很亲近的人,也要改变表情,以示尊重和哀悼,见到穿着礼服的人和盲人,即便是熟人,也要有礼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服饰不仅仅是为了御寒保暖,以及美观,它还具有一定的传达作用,也可以说是符号标识。比如以上提到的,看到穿着丧服的人,我们可立刻得知有人去世了,因此我们会改变表情以示对死者和其家属的尊重和同情,而遇见穿着礼服的人我们也要有礼貌,因为在古代礼服大多是在祭祀时才穿着。这些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孔子对于特殊服饰的关注,在其中注入了深厚的情感信仰,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对于服饰的“礼”也是十分注重的。
四、明确的穿衣原则
孔子对于具体的穿着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珍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亵裘短,缺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帏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5]君子不用天青色和银灰色做衣服的镶边,红色和紫色不用来做家居服。夏天,穿着葛布单衣凉快,因为经纬丝稀疏,出门的话一定要穿一件罩衫以免透露皮肤。黑色的衣服配紫羔,白色的衣服配霓裘,黄色的衣服配狐裘。居家穿的皮袄要长,右边的袖子要短些便于劳作。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皮做坐垫。服丧期满后,可佩戴饰品。不是祭祀时穿的礼服,长度要短一些。紫羔和黑色的帽子不能穿戴着去吊丧,因为在古代黑色是吉色,而吊丧是凶事。大年初一,要穿着朝服去上早朝。孔子的要求是极其详细的,他考虑到了服装穿着的舒适性,颜色的搭配、着装者活动的便利性,穿着的场合环境等方面。
孔子对于服饰考虑到了是否符合“礼”的规范,是否符合着装者的身份,和所处的场合,注意到了服饰的传达作用,颜色的搭配和舒适性,活动的便利性等问题,这些都体现了“和”的思想,对于服饰的种种要求,都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为了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从而达到政治社会的和谐。孔子的一切要求规范最终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统治阶级,他要求一切符合“礼”的要求,这样才能是和谐的,孔子的服饰美学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雍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学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里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泰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李泽厚.论语今读(论语·乡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