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孟子以“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等作为修身方法,使理想人格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孟子的理想人格,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孟子的理想人格、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与人格修养的契合、以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涵养青少年的人格、孟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的启发、现代教育体系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五方面,探讨孟子理想人格对学生和教师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理想人格;语文教学;人格塑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1;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3-0061-03
作者简介:王思雨(1998-),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一、孟子的理想人格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心有四端,从这四端引发、充扩、实践之后,才有“仁、义、礼、智”这四种确定的善出现。因此,他一再使用“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来描写人性,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端”。教师作为有识之士,不仅要在学术上有造诣,在品德上也要有所修养。
1.持志养气
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气质要靠内在修养才得以形成,养“浩然之气”,方能成为大丈夫。人的心中要有理想、有信念,并为此不懈奋斗。“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必须将确立志向作为基础。志气是人最重要的品格之一,是完美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气并非人生而就有,需要在后天的环境和磨难中不断塑造。慢慢成就大气候。因此“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实现,首先要立志,然后通过修养不断升华。
2.动心忍性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能肩负重任的人,在面对生活中苦难的时候能够坚守本心,无惧不乱。这样的人心绪平和,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站稳脚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存心养性
“存心养性”翻译过来就是要保持自己本来的善心。孟子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君子需要不断地以仁德来修身养性,使其保存自己的“善心”,不失去这种本心,就是所谓的能够“存心”。反之,对于自己的善心不加拘束,放任自流就是“放心”。成就理想人格的第一步就是“求放心”,找回自己本来的善心。存心养性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寡欲”。孟子言:“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欲望不多却还失去自己善心的人,虽然有,但也是极少数的。孟子认为欲望和善性一样,人生来就有,喜欢美食,喜欢美景,这些都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如果过度沉迷于享乐,就会失去善心。孟子所谓寡欲是希望把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进而扩充,由此实现教育的人格化。
“存心养性”总体反映出孟子对于努力的肯定。人可能出身地位很低,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主动追求,可能会改变现实。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品行的践行从来不是强制的约束和规范压迫,而是主体意识的“觉醒”。这种认识在任何时代都应该被借鉴吸收,它与孔子的“仁”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每个人的人格塑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指人既要遵守“仁、义、礼、智、信”的基本规范,也要对物欲有着清晰的辨别和取舍。
4.反求诸己
这是孟子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领悟到的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也是人的本质。也就是说,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这里面的问题“反求诸己”是孟子的主张。孟子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指出在人格的构造上要注重自身的反思,要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审视自己。同时,孟子强调“知耻”“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知耻”是“反求诸己”的心理前提。“知耻”会使人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这也是“反求诸己”的结果。这就是孟子提倡的“发现问题,反思自己,引导自己”道德规范,利用这些古人的思想,学生会深刻地体会到反思在人际关系中重要的地位。
二、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与人格修养的契合
本文通过分析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四方面的要求与学生人格塑造的异曲同工之处,得出学生人格塑造与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修养有着以下共同特征。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人格修养,不能仅仅依靠外在监督,更要依靠学生自觉的行为约束。学生要在教师传授和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塑造特别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要求學生必须不断磨砺、监督自己,从而成为“完美”的人。
2.要勤于反思
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教育家赞科夫也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勤于反思,并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德。
三、以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涵养青少年的人格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有理想、有抱负,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能振兴。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也对青少年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学会做人,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言行合一的人。因此,学生要深刻领会孟子理论的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追求与国家事业结合在一起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前进,青少年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导致精神不完善。因此,青少年学生要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但是从当前来看,部分青少年还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如过于关注自身利益、缺乏奉献精神、集体观念淡薄等,这与孟子所强调的理想人格相差甚远。这就要求当代青少年要借鉴孟子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的道德追求,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2.坚定崇高信念,在实践中磨炼意志
意志是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实践中使人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挫折和诱惑。在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时,孟子给出了答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说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坚守自己的意志,面对诱惑不能动摇,面对挫折不能屈服。这句话,字字千钧,给学生指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坚持真理,忠于国家,这种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激荡中能够站稳脚跟并生生不息的命脉所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当代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
3.奋发图强,在困境中磨炼自身的品格
孟子曾告诫:“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一个人如果一直都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安逸于享乐,那么便会进入迷途。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学生在困难面前要勇往直前,有随时迎接挑战的决心。这样,他们毕业后无论是在艰苦条件下的基层还是科技项目的前沿,都会持之以恒,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育人育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进而使我们的国家、民族变得更加强大。
四、孟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的启发
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无论是在从前还是在现代,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发挥着独特的时代价值。人们也充分肯定了它的作用,并将其运用到教师自身素养的培养上。
1.志存高远,坚持学习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就如同太阳之于向日葵,给予学生无尽的力量和信仰。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要心怀理想,有目标,对教学工作有热情。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勇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2.因材施教,以身作则
教师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导师,他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品德、作风、处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举止。这就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不难看出,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書、道德箴言、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教师要基于现有的课程不断创新,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步骤,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潜能,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3.高尚师德,包容万物
在人们的眼中,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教师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这种“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理念包含着教师独有的高尚师德。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为了每一位学生,教师要把爱融入日常的教学中。高尚的师德就像肥料一样滋润着学生,使其茁壮成长,为其指明道路,促进其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德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怀揣着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分给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师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同时,要因材施教。教师不仅仅是“老师”,也是“学生”,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紧跟时代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并在实践中运用。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特点,新教师刚步入教育行业,其身上带着朝气,而老教师的身上更多的是教学经验。从新到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改正。教师只有及时反思自己,才能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五、现代教育体系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1.爱国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要求教师要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遵守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了解自己的职业,热爱教育事业。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在岗位上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并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关爱学生
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引导者。所以,教师要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更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教书育人
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教学上,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不应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也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终身学习
社会在飞速发展,文化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自身原有的知识,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教师要认清自己的任务不只是“教”,还有“学”,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6.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平时,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还要洁身自好,保证不从事有偿的辅导活动。 六、結语
总之,当前的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有学上、有书读,还要求上好学、读好书。就因为这样,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师德,这是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对教师是否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教学改革的需要。首先,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其次,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最后,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弥补身上的不足,做到终身学习。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心中、家长心中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邹振卿.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其精神特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刘方元.孟子今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3]吴成龙.孟子“志气观”及其当代培养[J].文教资料,2012(09).
[4]曹能秀,王艳玲,田静.近十年来美英日三国学前教师教育改革初探[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07).
Exploration of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on Students and Teachers
Wang Siyu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6099, China)
Abstract: Mencius took "holding will and nourishing qi" "moving heart and patience" "keeping heart and nourishing nature" "seeking others" as self-cultivation methods to make the ideal personality more visualized and concrete.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haping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on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five aspects: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the combination of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theory and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eenagers' personality with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thought, the enlightenment of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own quality, and how to be a qualified teacher under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ideal personality; Chinese teaching; personality shaping; application
关键词:理想人格;语文教学;人格塑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1;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3-0061-03
作者简介:王思雨(1998-),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一、孟子的理想人格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心有四端,从这四端引发、充扩、实践之后,才有“仁、义、礼、智”这四种确定的善出现。因此,他一再使用“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来描写人性,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端”。教师作为有识之士,不仅要在学术上有造诣,在品德上也要有所修养。
1.持志养气
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气质要靠内在修养才得以形成,养“浩然之气”,方能成为大丈夫。人的心中要有理想、有信念,并为此不懈奋斗。“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必须将确立志向作为基础。志气是人最重要的品格之一,是完美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气并非人生而就有,需要在后天的环境和磨难中不断塑造。慢慢成就大气候。因此“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实现,首先要立志,然后通过修养不断升华。
2.动心忍性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能肩负重任的人,在面对生活中苦难的时候能够坚守本心,无惧不乱。这样的人心绪平和,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站稳脚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存心养性
“存心养性”翻译过来就是要保持自己本来的善心。孟子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君子需要不断地以仁德来修身养性,使其保存自己的“善心”,不失去这种本心,就是所谓的能够“存心”。反之,对于自己的善心不加拘束,放任自流就是“放心”。成就理想人格的第一步就是“求放心”,找回自己本来的善心。存心养性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寡欲”。孟子言:“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欲望不多却还失去自己善心的人,虽然有,但也是极少数的。孟子认为欲望和善性一样,人生来就有,喜欢美食,喜欢美景,这些都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如果过度沉迷于享乐,就会失去善心。孟子所谓寡欲是希望把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进而扩充,由此实现教育的人格化。
“存心养性”总体反映出孟子对于努力的肯定。人可能出身地位很低,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主动追求,可能会改变现实。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品行的践行从来不是强制的约束和规范压迫,而是主体意识的“觉醒”。这种认识在任何时代都应该被借鉴吸收,它与孔子的“仁”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每个人的人格塑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指人既要遵守“仁、义、礼、智、信”的基本规范,也要对物欲有着清晰的辨别和取舍。
4.反求诸己
这是孟子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领悟到的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也是人的本质。也就是说,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这里面的问题“反求诸己”是孟子的主张。孟子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指出在人格的构造上要注重自身的反思,要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审视自己。同时,孟子强调“知耻”“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知耻”是“反求诸己”的心理前提。“知耻”会使人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这也是“反求诸己”的结果。这就是孟子提倡的“发现问题,反思自己,引导自己”道德规范,利用这些古人的思想,学生会深刻地体会到反思在人际关系中重要的地位。
二、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与人格修养的契合
本文通过分析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四方面的要求与学生人格塑造的异曲同工之处,得出学生人格塑造与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修养有着以下共同特征。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人格修养,不能仅仅依靠外在监督,更要依靠学生自觉的行为约束。学生要在教师传授和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塑造特别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要求學生必须不断磨砺、监督自己,从而成为“完美”的人。
2.要勤于反思
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教育家赞科夫也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勤于反思,并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德。
三、以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涵养青少年的人格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有理想、有抱负,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能振兴。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也对青少年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学会做人,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言行合一的人。因此,学生要深刻领会孟子理论的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追求与国家事业结合在一起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前进,青少年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导致精神不完善。因此,青少年学生要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但是从当前来看,部分青少年还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如过于关注自身利益、缺乏奉献精神、集体观念淡薄等,这与孟子所强调的理想人格相差甚远。这就要求当代青少年要借鉴孟子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的道德追求,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2.坚定崇高信念,在实践中磨炼意志
意志是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实践中使人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挫折和诱惑。在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时,孟子给出了答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说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坚守自己的意志,面对诱惑不能动摇,面对挫折不能屈服。这句话,字字千钧,给学生指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坚持真理,忠于国家,这种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激荡中能够站稳脚跟并生生不息的命脉所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当代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
3.奋发图强,在困境中磨炼自身的品格
孟子曾告诫:“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一个人如果一直都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安逸于享乐,那么便会进入迷途。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学生在困难面前要勇往直前,有随时迎接挑战的决心。这样,他们毕业后无论是在艰苦条件下的基层还是科技项目的前沿,都会持之以恒,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育人育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进而使我们的国家、民族变得更加强大。
四、孟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的启发
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无论是在从前还是在现代,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发挥着独特的时代价值。人们也充分肯定了它的作用,并将其运用到教师自身素养的培养上。
1.志存高远,坚持学习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就如同太阳之于向日葵,给予学生无尽的力量和信仰。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要心怀理想,有目标,对教学工作有热情。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勇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2.因材施教,以身作则
教师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导师,他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品德、作风、处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举止。这就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不难看出,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書、道德箴言、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教师要基于现有的课程不断创新,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步骤,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潜能,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3.高尚师德,包容万物
在人们的眼中,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教师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这种“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理念包含着教师独有的高尚师德。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为了每一位学生,教师要把爱融入日常的教学中。高尚的师德就像肥料一样滋润着学生,使其茁壮成长,为其指明道路,促进其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德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怀揣着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分给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师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同时,要因材施教。教师不仅仅是“老师”,也是“学生”,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紧跟时代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并在实践中运用。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特点,新教师刚步入教育行业,其身上带着朝气,而老教师的身上更多的是教学经验。从新到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改正。教师只有及时反思自己,才能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五、现代教育体系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1.爱国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要求教师要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遵守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了解自己的职业,热爱教育事业。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在岗位上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并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关爱学生
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引导者。所以,教师要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更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教书育人
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教学上,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不应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也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终身学习
社会在飞速发展,文化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自身原有的知识,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教师要认清自己的任务不只是“教”,还有“学”,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6.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平时,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还要洁身自好,保证不从事有偿的辅导活动。 六、結语
总之,当前的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有学上、有书读,还要求上好学、读好书。就因为这样,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素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师德,这是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对教师是否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教学改革的需要。首先,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其次,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最后,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弥补身上的不足,做到终身学习。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心中、家长心中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邹振卿.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其精神特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刘方元.孟子今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3]吴成龙.孟子“志气观”及其当代培养[J].文教资料,2012(09).
[4]曹能秀,王艳玲,田静.近十年来美英日三国学前教师教育改革初探[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07).
Exploration of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on Students and Teachers
Wang Siyu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6099, China)
Abstract: Mencius took "holding will and nourishing qi" "moving heart and patience" "keeping heart and nourishing nature" "seeking others" as self-cultivation methods to make the ideal personality more visualized and concrete.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haping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on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five aspects: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the combination of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theory and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eenagers' personality with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thought, the enlightenment of Mencius' ideal personality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own quality, and how to be a qualified teacher under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ideal personality; Chinese teaching; personality shaping;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