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和功能异常,使右心室肥厚与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1】。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预后不良。近年来,我院收治肺心病患者43例,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45~79岁,≥60岁39例。慢性支气管炎35例,支气管哮喘6例,支气管扩张2例。43例经治疗好转37例,无效4例,死亡2例。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我们从43例肺心病患者中发现他们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可以归纳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2.1.1 焦虑、悲观:由于本病病程长,需经过长期的治疗,且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患者经济负担大,造成患者丧失治疗信心,情绪低落,往往悲观失望,甚至拒绝治疗。
2.1.2 恐惧心理:因经常咳嗽、咳痰、咳不出痰而有窒息的危险,病人往往急躁、恐惧、心情紧张。
2.1.3 怀疑心理:患者长期患病,反复发作,药物奏效慢,常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怀疑治疗方案,怀疑家人亲朋同事对他不关心。
2.1.4 心理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要避免一切不良因素的刺激,医护人员应和蔼可亲、细心周到的态度出现在病人床前,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与患者多交谈,让他们体会到热情和真诚,多给病人解释预防疾病的措施,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很好地同医护人员合作,早日康复。
2.2 呼吸道护理
2.1 氧疗: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常选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浓度在24%~30%范围之间,流量在1~2L/min,湿化瓶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鼻导管应每日更换。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给予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湿化痰液,并采用叩胸、拍背、体位引流等方法以促进痰液排出,避免口咽、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导致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深呼吸,加强呼吸锻炼,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腹式呼吸、吹哨式呼 吸,每天呼吸训练2~4次。
2.2.3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正确的咳嗽,是帮助肺部疾患尽快康复的有效方法。① 深呼吸运动:是鼓励病人经鼻腔作深吸气以达到肺泡最大程度的再膨胀与空气湿化,再经缩拢的两唇间呼出。进行周期性深呼吸,可防止呼吸道闭塞和吸入分泌物致气管远端阻塞,同时诱发咳嗽。②腹式呼吸:病人取仰卧位、半卧位或半坐位。两膝轻轻弯曲,使腹肌松弛。一手放在胸骨柄部,以控制胸部起伏,另一手放在脐部,以感觉腹部隆起和呼吸时,当凸隆的腹部下陷1/3时稍用力向上向内推压,帮助腹肌收缩。这呼吸是深吸气时腹部徐徐凸隆后,憋气约2秒,然后缩唇慢呼气,腹部凹隆。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③吹气动作:即让病人做一深的腹式呼吸,迅速小口地向外吹气后,让病人再深吸一口气,又猛呼出一口气后,再让病人更深吸一口气,然后更强吹一口气,这时病人已准备好咳嗽。④ 咳嗽的体位。咳嗽时的体位与呼吸相似。当病人在床上咳嗽时,采用向前弯腰坐位的同时盘腿;卧床咳嗽时,病人屈膝侧卧位。屈膝侧卧位比半卧位好;坐着“顺利咳嗽”的体位,此体位让病人坐在椅子上或床边,两肩稍向内弯,头稍向下,将一小枕放在胃部上面并用两手夹住它。
2.3 饮食护理:肺心病患者常因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功能不全,静脉淤血而导致水肿、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饮食配制尤为重要。①低盐饮食:控制钠盐摄入,防止钠水潴留,减轻水肿;②摄入水量:在严格控制钠盐摄入的情况下,如肾功能又未受损害,可不必控制水的摄入,利尿剂效果欠佳时,应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防止水中毒;③高质饮食:肺心病常因胃黏膜缺氧而造成厌食,所以必须给以清洁、易消化,色香味俱佳的膳食,增进食欲。
2.4 加强病情观察
2.4.1 呼吸观察常为快速诊断提供信息。呼吸过快或過慢为早期呼吸衰竭的现象。深而长的呼吸可能有酸中毒,慢而浅的呼吸可能是碱中毒,快而浅表的呼吸表示肺部病变严重或有感染的可能,夜间端坐呼吸阵发性发作常为左心衰竭的表现,严重呼吸困难时常有点头样呼吸、双吸气、陈施氏呼吸。因此,护士要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变化对治疗有重要意义,并能随时为病情提供动态信息【2】。
2.4.2 生命体征观察:当肺部感染加重时,常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出现少尿、呼吸频率加快、脉搏加速,甚至心率失常。重症患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尿量减少、循环衰竭、神经系统紊乱等,所以应密切观察血压和尿量的改变。缺氧早期出现睡眠形态紊乱,尤其是夜间兴奋,易与普通的睡眠障碍相混淆,故观察神志变化尤为重要。
2.5 用药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缺氧,对洋地黄制剂耐受性低,疗效差、易中毒。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心率,尤其是节律的变化;使用利尿剂时宜缓慢,监测血钾等离子测定,防止低血钾的发生。应慎用镇静、安眠药,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2.6 休息与活动:肺心病患者因顾虑活动会加重呼吸困难,大多采取静卧少动,要向患者介绍适宜运动的必要性和正确的方式、方法,并帮助其进行。训练时护士应在旁指导,最初训练时应在吸氧条件下进行,并避免疲劳或致伤。
2.7 出院指导: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心衰、呼衰得到较好控制即可出院。出院前应做好卫生宣教和康复指导。 ①指导患者避免呼吸刺激物接触,戒烟、避免室内充满烟雾;②指导患者用适当的方法防止或减少肺部进一步损害,如适当的休息、平衡的饮食,防止疲劳,消除应激源,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③指导患者学会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方法,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避免去人群聚集处或通风差的地方,遵医嘱用抗生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
[2] 黄丽.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分析与护理[J].华西医学,2008,23 (3):608-609.
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45~79岁,≥60岁39例。慢性支气管炎35例,支气管哮喘6例,支气管扩张2例。43例经治疗好转37例,无效4例,死亡2例。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我们从43例肺心病患者中发现他们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可以归纳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2.1.1 焦虑、悲观:由于本病病程长,需经过长期的治疗,且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患者经济负担大,造成患者丧失治疗信心,情绪低落,往往悲观失望,甚至拒绝治疗。
2.1.2 恐惧心理:因经常咳嗽、咳痰、咳不出痰而有窒息的危险,病人往往急躁、恐惧、心情紧张。
2.1.3 怀疑心理:患者长期患病,反复发作,药物奏效慢,常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怀疑治疗方案,怀疑家人亲朋同事对他不关心。
2.1.4 心理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要避免一切不良因素的刺激,医护人员应和蔼可亲、细心周到的态度出现在病人床前,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与患者多交谈,让他们体会到热情和真诚,多给病人解释预防疾病的措施,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很好地同医护人员合作,早日康复。
2.2 呼吸道护理
2.1 氧疗: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常选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浓度在24%~30%范围之间,流量在1~2L/min,湿化瓶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鼻导管应每日更换。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给予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湿化痰液,并采用叩胸、拍背、体位引流等方法以促进痰液排出,避免口咽、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导致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深呼吸,加强呼吸锻炼,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腹式呼吸、吹哨式呼 吸,每天呼吸训练2~4次。
2.2.3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正确的咳嗽,是帮助肺部疾患尽快康复的有效方法。① 深呼吸运动:是鼓励病人经鼻腔作深吸气以达到肺泡最大程度的再膨胀与空气湿化,再经缩拢的两唇间呼出。进行周期性深呼吸,可防止呼吸道闭塞和吸入分泌物致气管远端阻塞,同时诱发咳嗽。②腹式呼吸:病人取仰卧位、半卧位或半坐位。两膝轻轻弯曲,使腹肌松弛。一手放在胸骨柄部,以控制胸部起伏,另一手放在脐部,以感觉腹部隆起和呼吸时,当凸隆的腹部下陷1/3时稍用力向上向内推压,帮助腹肌收缩。这呼吸是深吸气时腹部徐徐凸隆后,憋气约2秒,然后缩唇慢呼气,腹部凹隆。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③吹气动作:即让病人做一深的腹式呼吸,迅速小口地向外吹气后,让病人再深吸一口气,又猛呼出一口气后,再让病人更深吸一口气,然后更强吹一口气,这时病人已准备好咳嗽。④ 咳嗽的体位。咳嗽时的体位与呼吸相似。当病人在床上咳嗽时,采用向前弯腰坐位的同时盘腿;卧床咳嗽时,病人屈膝侧卧位。屈膝侧卧位比半卧位好;坐着“顺利咳嗽”的体位,此体位让病人坐在椅子上或床边,两肩稍向内弯,头稍向下,将一小枕放在胃部上面并用两手夹住它。
2.3 饮食护理:肺心病患者常因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功能不全,静脉淤血而导致水肿、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饮食配制尤为重要。①低盐饮食:控制钠盐摄入,防止钠水潴留,减轻水肿;②摄入水量:在严格控制钠盐摄入的情况下,如肾功能又未受损害,可不必控制水的摄入,利尿剂效果欠佳时,应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防止水中毒;③高质饮食:肺心病常因胃黏膜缺氧而造成厌食,所以必须给以清洁、易消化,色香味俱佳的膳食,增进食欲。
2.4 加强病情观察
2.4.1 呼吸观察常为快速诊断提供信息。呼吸过快或過慢为早期呼吸衰竭的现象。深而长的呼吸可能有酸中毒,慢而浅的呼吸可能是碱中毒,快而浅表的呼吸表示肺部病变严重或有感染的可能,夜间端坐呼吸阵发性发作常为左心衰竭的表现,严重呼吸困难时常有点头样呼吸、双吸气、陈施氏呼吸。因此,护士要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变化对治疗有重要意义,并能随时为病情提供动态信息【2】。
2.4.2 生命体征观察:当肺部感染加重时,常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出现少尿、呼吸频率加快、脉搏加速,甚至心率失常。重症患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尿量减少、循环衰竭、神经系统紊乱等,所以应密切观察血压和尿量的改变。缺氧早期出现睡眠形态紊乱,尤其是夜间兴奋,易与普通的睡眠障碍相混淆,故观察神志变化尤为重要。
2.5 用药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缺氧,对洋地黄制剂耐受性低,疗效差、易中毒。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心率,尤其是节律的变化;使用利尿剂时宜缓慢,监测血钾等离子测定,防止低血钾的发生。应慎用镇静、安眠药,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2.6 休息与活动:肺心病患者因顾虑活动会加重呼吸困难,大多采取静卧少动,要向患者介绍适宜运动的必要性和正确的方式、方法,并帮助其进行。训练时护士应在旁指导,最初训练时应在吸氧条件下进行,并避免疲劳或致伤。
2.7 出院指导: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心衰、呼衰得到较好控制即可出院。出院前应做好卫生宣教和康复指导。 ①指导患者避免呼吸刺激物接触,戒烟、避免室内充满烟雾;②指导患者用适当的方法防止或减少肺部进一步损害,如适当的休息、平衡的饮食,防止疲劳,消除应激源,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③指导患者学会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方法,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避免去人群聚集处或通风差的地方,遵医嘱用抗生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
[2] 黄丽.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分析与护理[J].华西医学,2008,23 (3):60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