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衡量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准,而高等教育更是这个标准的旗舰。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跨越式的进步。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扩招,规模大幅扩大,2000年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仅1O7万人,2009年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11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导致就业形势严峻。其中,医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严重。
一、医学青年的就业现状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统计,2009年本科失业率前十医学类占了三个,中医学失业率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有30%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传统就业较好的口腔医学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失业率达29%,临床医学的失业率也有24%。2010年卫生部最新数据统计,全国631万毕业生中,其中医学类毕业生约达119万,是继2009年的108万后第二个超过百万毕业生的年头,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充满挑战。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医学生面对全新的就业体制,激烈的就业竞争,部分毕业生感到无所适从,产生种种心理误区,给他们的就业选择和将来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医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医学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近年来医学毕业生的就业,过于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却很少。很多基层单位如区县、乡镇、社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医疗单位,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这也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医学生目前就业困难的症结所在。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文件《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及中央部委单位出台的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引导和鼓励医学青年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医学生就业的最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引导医学生服务基层医院,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拓宽医学生的就业渠道,优化人才配置,还能为基层医院注入新鲜血液,带动基层医学理论、科研等方面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促进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有利于加快基层的建设步伐。
二、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的优势
促进医学青年基层就业,除了涉及医学院校的就业等部门,医学院校的共青团组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联系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组织在引导共青团员服务基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共青团组织覆盖面广。对于一所高校而言,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共青团员。共青团组织系统完善,组织严密,直接领导学校所有的学生活动组织,包括学生会,团(总)支部,以及其他的所有学生组织,是学生活动的枢纽和核心,能紧密联系大学生。在教育和指导学生就业方面,共青团组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拥有最广泛、最便捷的教育资源,如宣传、网络等,在寓教于乐中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共青团组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共青团组织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 高校共青团组织直接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开展各种社会考察和社会服务活动,例如,到革命老区和改革先进单位参观访问,为群众提供知识咨询服务,举办经济、管理、技术等各种培训班,为中小学短期培训师资,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到经济落后地区智力扶贫,以及参加公益劳动、勤工助学等。此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也是社会实践的一项基本内容,高校共青团组织联系学校的其他相关部门,把科研、生产基地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还特别要着重与中小企业、落后贫困地区挂钩,使学生能与这些地方和单位经常联系,得到更加切实的锻炼和提高。这样使学生把平时和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
三、引导医学青年服务基层的对策
基于共青团组织的独特优势,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要有机地引导医学青年服务基层。
1. 加强思想引领,培养基层意识。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于2010年8月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会议上,将“切实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引领”( 2010年8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列为当前三大工作任务之首。他曾多次提出:“团学组织要把各项工作同思想引领结合起来 ,在思想引领上做得更深一些,在服务青年上做得更实一些”(2010年5月6日《中国青年报》)。因此,引导医学青年服务基层,要从思想引领着手。首先,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医学生到基层就业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社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作为祖因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其次,从多方面拓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学校期间针对学生的兴趣开展专业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开展一些虚拟的职业场景,锻炼学生的能力。第三,共青团组织要坚持用榜样引导青年,要善于发现服务基层优秀青年典型,培养、表彰、宣传先进典型,给学生提供鲜活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渐培养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
2. 认清就业形势,开展就业指导。
共青团组织要对医学生的就业形势针对性地科学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生的就业率更低,要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转变以前的陈旧观念,“先就业,再择业”。还要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从重薪酬、重环境因素转变为重事业、重发展机会。引导学生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抓住小城镇和社区建设的机会,主动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
同时,根据医学生学生的职业取向和个人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指导,最终实现人尽其才的目标。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我、了解基层,做出正确的选择。时间就是金钱,共青团组织利用自身的优势,高瞻远瞩,为学生指明就业的方向,让学生明白自身就业的优劣,从而有效地节省时间,果断地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开展实践活动,奠定社会基础。
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共青团组织的固有资产。共青团组织遍及社会各行各业,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广泛宣传,广泛动员,积极与校外各种共青团组织尤其是医药卫生行业的共青团组织加强联系,从而最广泛地让学生了解基层。同时,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要努力拓展社会实践的功能,着重与社区医院和县级及县级以下医院挂钩,让学生能亲历基层医院对自身发展的优势,从而将潜在的实践基地变成医学生今后的理想就业场所。
四、总论
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在促进医学生就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医学青年加强思想引领,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将服务基层教育贯穿到医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医学生主动服务基层。
参考资料:
张伟.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新型就业观[J].经济论坛,2005,(8)
杨光.浅析大学生基层就业[J].大众科技,2006(1)
彦彬.关于高校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章燕,王磊.临床 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基层就业观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8(11)
邹云龙.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黃志坚.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与方法[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
一、医学青年的就业现状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统计,2009年本科失业率前十医学类占了三个,中医学失业率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有30%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传统就业较好的口腔医学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失业率达29%,临床医学的失业率也有24%。2010年卫生部最新数据统计,全国631万毕业生中,其中医学类毕业生约达119万,是继2009年的108万后第二个超过百万毕业生的年头,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充满挑战。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医学生面对全新的就业体制,激烈的就业竞争,部分毕业生感到无所适从,产生种种心理误区,给他们的就业选择和将来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医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医学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近年来医学毕业生的就业,过于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却很少。很多基层单位如区县、乡镇、社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医疗单位,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这也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医学生目前就业困难的症结所在。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文件《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及中央部委单位出台的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引导和鼓励医学青年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医学生就业的最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引导医学生服务基层医院,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拓宽医学生的就业渠道,优化人才配置,还能为基层医院注入新鲜血液,带动基层医学理论、科研等方面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促进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有利于加快基层的建设步伐。
二、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的优势
促进医学青年基层就业,除了涉及医学院校的就业等部门,医学院校的共青团组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联系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组织在引导共青团员服务基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共青团组织覆盖面广。对于一所高校而言,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共青团员。共青团组织系统完善,组织严密,直接领导学校所有的学生活动组织,包括学生会,团(总)支部,以及其他的所有学生组织,是学生活动的枢纽和核心,能紧密联系大学生。在教育和指导学生就业方面,共青团组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拥有最广泛、最便捷的教育资源,如宣传、网络等,在寓教于乐中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共青团组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共青团组织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 高校共青团组织直接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开展各种社会考察和社会服务活动,例如,到革命老区和改革先进单位参观访问,为群众提供知识咨询服务,举办经济、管理、技术等各种培训班,为中小学短期培训师资,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到经济落后地区智力扶贫,以及参加公益劳动、勤工助学等。此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也是社会实践的一项基本内容,高校共青团组织联系学校的其他相关部门,把科研、生产基地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还特别要着重与中小企业、落后贫困地区挂钩,使学生能与这些地方和单位经常联系,得到更加切实的锻炼和提高。这样使学生把平时和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
三、引导医学青年服务基层的对策
基于共青团组织的独特优势,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要有机地引导医学青年服务基层。
1. 加强思想引领,培养基层意识。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于2010年8月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会议上,将“切实加强对广大同学的思想引领”( 2010年8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列为当前三大工作任务之首。他曾多次提出:“团学组织要把各项工作同思想引领结合起来 ,在思想引领上做得更深一些,在服务青年上做得更实一些”(2010年5月6日《中国青年报》)。因此,引导医学青年服务基层,要从思想引领着手。首先,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医学生到基层就业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社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作为祖因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其次,从多方面拓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学校期间针对学生的兴趣开展专业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开展一些虚拟的职业场景,锻炼学生的能力。第三,共青团组织要坚持用榜样引导青年,要善于发现服务基层优秀青年典型,培养、表彰、宣传先进典型,给学生提供鲜活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渐培养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
2. 认清就业形势,开展就业指导。
共青团组织要对医学生的就业形势针对性地科学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生的就业率更低,要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转变以前的陈旧观念,“先就业,再择业”。还要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从重薪酬、重环境因素转变为重事业、重发展机会。引导学生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抓住小城镇和社区建设的机会,主动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
同时,根据医学生学生的职业取向和个人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指导,最终实现人尽其才的目标。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我、了解基层,做出正确的选择。时间就是金钱,共青团组织利用自身的优势,高瞻远瞩,为学生指明就业的方向,让学生明白自身就业的优劣,从而有效地节省时间,果断地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开展实践活动,奠定社会基础。
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共青团组织的固有资产。共青团组织遍及社会各行各业,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广泛宣传,广泛动员,积极与校外各种共青团组织尤其是医药卫生行业的共青团组织加强联系,从而最广泛地让学生了解基层。同时,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要努力拓展社会实践的功能,着重与社区医院和县级及县级以下医院挂钩,让学生能亲历基层医院对自身发展的优势,从而将潜在的实践基地变成医学生今后的理想就业场所。
四、总论
医学院校共青团组织在促进医学生就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医学青年加强思想引领,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将服务基层教育贯穿到医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医学生主动服务基层。
参考资料:
张伟.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新型就业观[J].经济论坛,2005,(8)
杨光.浅析大学生基层就业[J].大众科技,2006(1)
彦彬.关于高校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章燕,王磊.临床 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基层就业观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8(11)
邹云龙.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黃志坚.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与方法[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