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40公里开外的平阳省新渊市工业园,27岁的李陈在这里工作4年了。如果不是周围人说着越南语,他觉得这里和之前在中国江苏、广东打工的工厂差别也不大。
李陈老家在中国四川东北部的一个小镇,那里景色秀美,但就是工业、农业、旅游业都不发达。乡镇上的教育水平也比不上城市,能考上大学的人是少数,多数年轻人会选择外出打工。
李陈的越南闯荡记
李陈16岁中专毕业,被分配到江苏昆山一家生产电脑主板的电子厂工作。“每天都是流水线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挺无聊的。”李陈回忆道。两年后他回到四川,打算成为一名厨师,在一家餐厅待了三个月,被父亲的朋友带去了广东。李陈在广东的家具厂度过了19~23岁的时光,用4年的时间实现了他的一个愿望——拥有一门手艺——家具制作和喷漆技艺。他想着有一门手艺在哪里都能谋生。
如果没去越南,他可能会继续在广东待两年学些技术,然后到成都,凭借自己的技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买房娶妻生子。但那位带他去广东的父亲的朋友,再次改变了李陈的生活轨迹。这位长辈在越南、广东做生意。重返越南前,他问李陈要不要一起去,“那边中国人开的工厂多,去了后不再做一线工人,直接做中层管理,工资至少翻倍。”这些理由让李陈动了心,尽管之前他只知道那里可能比中国乡下更穷。
李陈家乡的小镇处于中国西南内陆,周围不像东南沿海一样经常有人出国工作。但他也听说越南发展很快,机会很多。“辛苦不是问题,最简单的愿望是未来生活能够更好一点。”李陈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闯荡。
到越南后,李陈从事的工作还是家具加工。家具厂的台湾老板一年来不了厂里几次,来自海南的副总经理管理着厂里的大小事务,管理层也基本都是中国人,该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虽然行业没有变,但从一线操作员到管理者,从中国到了越南,转变可谓不小。要管理100多人的车间,且80%的员工都是比他大的越南本地人,当时23岁李陈开始心里没底儿。不过毕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7年,“钱没有挣到,经验倒是累积了一些。”上班第一天,李陈不会讲越南语就没法直接和工人沟通。他叫翻译把车间工人集中起来,对工人说,有问题就提出来,没问题就好好干活,不要给自己找麻烦。“怎么着也得把自己的气势拿出来。”他说。
打听到副厂长爱喝酒,李陈当天晚上就提了一箱啤酒去了副厂长住处,接下来一周他每天都去陪副厂长喝酒。后来有一天,副厂长主动打电话叫他去喝两杯。“一个人只有两只手,多两个朋友就有六只手,何况在异国他乡。”李陈懂得和副厂长处好关系的重要性。
工厂每天上班时间是7点到16点半,中午一个小时午休吃饭,每周休息一天。李陈所在车间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油漆家具,包装,然后送去仓库。除了车间的日常管理,接待客户验货、对接供应商也是他的工作内容,而对方大多是中国人。慢慢地,李陈将工作要用到的越南口语掌握了,客户和供应商的门路也摸熟悉了,工作进入正轨。生活上也有了几个交心的朋友,下班后他们经常在一起就着花生米喝点小酒。李陈不愿和越南人喝酒,觉得喝多了误事。李陈也不抽烟,他觉得健康很重要。
在国外工作的中国人,生活路径基本就在工厂和宿舍之间徘徊,生活圈子也在中国人当中,李陈也不例外。有时候他也出去在中国餐馆吃饭,或者去附近的大城市购物,直到遇到了小美。
李陈和小美的相遇颇具戏剧性。李陈在超市买东西时看到一个心动的女生,想去搭讪又不好意思。女生看上去像中國人,于是他打开微信查看附近的人,发现她正好在列表中,这样才加上微信。他们在微信上聊了两个月才正式见面,见面地点还是在那个超市。后来小美说,其实她在超市中注意到他好几次了。
小美是越南华人,祖籍广东,会说普通话,她和李陈在文化和饮食上的差异并不大。2018年8月份,李陈带着小美回到四川的家中,父母喜欢小美,小美也喜欢这个小镇。工作稳定,习惯了越南的生活,有朋友和爱人的陪伴,工资每年会增长,李陈的生活好像十分美好,但他仍有遗憾。在广东时李陈每年只回一次家,现在每年回家两次,单程只需一天就够了,但李陈反而觉得在越南比在广东的时候更想家。物理上的距离并没有远多少,只是心理上的距离变远了。“每天去菜市场买菜这一非常生活化的行为,耳边回响的都是外国话,时刻都提醒着你是远离家乡的。”李陈说。
李陈经常在晚上和父母进行微信群视频,三个人一起聊天让他非常开心。他也常给奶奶打电话,自己讲话也不多,只是听奶奶讲。母亲身体不是很好,他让母亲辞去了工作,他每月寄钱回家。家人是他在越南唯一的牵挂。
低廉的劳动力正使富士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越南开设更多的工厂。一组数据显示,为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等品牌加工制衣的申洲国际计划2019年下半年在越南增加5000名工人,增幅将近50%。看着越南本地一线工人的生活,李陈又感觉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越南本地工人工资不高,李陈所在的家具厂工人每月工资只有300美元(约合2022元人民币),过年这一个月也才400美元(约合2697元人民币)。工厂给工人提供午饭,李陈经常看到他们吃完后还往塑料袋里装饭菜,以便带回家晚上吃。“在中国,现在肯定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了。”李陈说。
在新渊以及胡志明市工作的工人大多来自更贫穷的越南西部,也有不少柬埔寨人到此务工,经常是一家几口人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李陈觉得现在越南人的生活状态就像二三十年前的中国。“中国的移动支付多方便啊,扫个二维码就可以了,即使在我家这个小镇上出门都不用带现金。但是在越南,只有中国超市可以使用小额的微信支付,越南本地也有移动支付平台,但是还需要验证码,很不方便。”李陈所在的地方也不能在手机上点外卖,只能直接打电话到饭店点餐,这些时候他总是感觉中国真好。
但越南的生活节奏比较慢,不像中国有买房买车的压力,这一点是李陈喜欢的。以他的工资水平可以在越南过上很滋润的生活,但李陈是家中独子,自己也始终舍不得家乡,回家一直在他的未来计划当中。
曾做过一些副业
有一段时间他把越南晒干的热带水果卖到中国,但销量并不好。后来他在工业园区租了一间小店铺,从阿里巴巴上批发了5000元的瓜子、花生、鸡爪到广东,然后叫广东的货运公司运送到越南,打算业余时间将这些小吃卖给园区里数量不少的中国人。这些食品到了越南价格都会翻倍,李陈觉得这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但最终由于工作繁忙无力照料,买来的食品卖了一半送了一半,最后店铺也退租了。
李陈刚到越南新渊工业园时,附近只有三家中餐馆,现在已经有十多家。这些中餐馆一盘土豆丝卖到了8万越南盾(约合23元人民币),对于当地的生活水平来说算是很高的价位了,餐馆老板一个月至少可以赚两三万元人民币。想想自己在餐馆待的三个月,这也是他错过的一门生意。
最终,他还是决定专注家具厂的工作,毕竟精力有限。去年,他用在越南挣的钱,在中国家乡小镇买了一套30万元的房子。他打算今年和小美结婚,这套房子将成为他们在中国的住所。“如果小美生了小孩,就带回国交给我妈带。我们两人继续在越南工作,除了日常开销和小孩的奶粉钱,再攒够一套房子的钱我们就回来,到时候在小城里做一点小生意,能养活自己就行。”李陈如此规划未来。
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他在越南少则还需要待5年,多则8~10年。16岁走出学校时,李陈没想到规划这样的生活。当年跟他一起在电子厂工作的同学,2013年结了婚,2014年生了小孩,现在在小镇开了家奶粉店,看上去过得也不错。李陈觉得,他只是比同学多走了一段路,他们的终点是一样的,只是希望在熟悉的地方过上平淡幸福的生活。
·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黄月芬
李陈老家在中国四川东北部的一个小镇,那里景色秀美,但就是工业、农业、旅游业都不发达。乡镇上的教育水平也比不上城市,能考上大学的人是少数,多数年轻人会选择外出打工。
李陈的越南闯荡记
李陈16岁中专毕业,被分配到江苏昆山一家生产电脑主板的电子厂工作。“每天都是流水线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挺无聊的。”李陈回忆道。两年后他回到四川,打算成为一名厨师,在一家餐厅待了三个月,被父亲的朋友带去了广东。李陈在广东的家具厂度过了19~23岁的时光,用4年的时间实现了他的一个愿望——拥有一门手艺——家具制作和喷漆技艺。他想着有一门手艺在哪里都能谋生。
如果没去越南,他可能会继续在广东待两年学些技术,然后到成都,凭借自己的技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买房娶妻生子。但那位带他去广东的父亲的朋友,再次改变了李陈的生活轨迹。这位长辈在越南、广东做生意。重返越南前,他问李陈要不要一起去,“那边中国人开的工厂多,去了后不再做一线工人,直接做中层管理,工资至少翻倍。”这些理由让李陈动了心,尽管之前他只知道那里可能比中国乡下更穷。
李陈家乡的小镇处于中国西南内陆,周围不像东南沿海一样经常有人出国工作。但他也听说越南发展很快,机会很多。“辛苦不是问题,最简单的愿望是未来生活能够更好一点。”李陈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闯荡。
到越南后,李陈从事的工作还是家具加工。家具厂的台湾老板一年来不了厂里几次,来自海南的副总经理管理着厂里的大小事务,管理层也基本都是中国人,该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虽然行业没有变,但从一线操作员到管理者,从中国到了越南,转变可谓不小。要管理100多人的车间,且80%的员工都是比他大的越南本地人,当时23岁李陈开始心里没底儿。不过毕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7年,“钱没有挣到,经验倒是累积了一些。”上班第一天,李陈不会讲越南语就没法直接和工人沟通。他叫翻译把车间工人集中起来,对工人说,有问题就提出来,没问题就好好干活,不要给自己找麻烦。“怎么着也得把自己的气势拿出来。”他说。
打听到副厂长爱喝酒,李陈当天晚上就提了一箱啤酒去了副厂长住处,接下来一周他每天都去陪副厂长喝酒。后来有一天,副厂长主动打电话叫他去喝两杯。“一个人只有两只手,多两个朋友就有六只手,何况在异国他乡。”李陈懂得和副厂长处好关系的重要性。
工厂每天上班时间是7点到16点半,中午一个小时午休吃饭,每周休息一天。李陈所在车间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油漆家具,包装,然后送去仓库。除了车间的日常管理,接待客户验货、对接供应商也是他的工作内容,而对方大多是中国人。慢慢地,李陈将工作要用到的越南口语掌握了,客户和供应商的门路也摸熟悉了,工作进入正轨。生活上也有了几个交心的朋友,下班后他们经常在一起就着花生米喝点小酒。李陈不愿和越南人喝酒,觉得喝多了误事。李陈也不抽烟,他觉得健康很重要。
在国外工作的中国人,生活路径基本就在工厂和宿舍之间徘徊,生活圈子也在中国人当中,李陈也不例外。有时候他也出去在中国餐馆吃饭,或者去附近的大城市购物,直到遇到了小美。
李陈和小美的相遇颇具戏剧性。李陈在超市买东西时看到一个心动的女生,想去搭讪又不好意思。女生看上去像中國人,于是他打开微信查看附近的人,发现她正好在列表中,这样才加上微信。他们在微信上聊了两个月才正式见面,见面地点还是在那个超市。后来小美说,其实她在超市中注意到他好几次了。
小美是越南华人,祖籍广东,会说普通话,她和李陈在文化和饮食上的差异并不大。2018年8月份,李陈带着小美回到四川的家中,父母喜欢小美,小美也喜欢这个小镇。工作稳定,习惯了越南的生活,有朋友和爱人的陪伴,工资每年会增长,李陈的生活好像十分美好,但他仍有遗憾。在广东时李陈每年只回一次家,现在每年回家两次,单程只需一天就够了,但李陈反而觉得在越南比在广东的时候更想家。物理上的距离并没有远多少,只是心理上的距离变远了。“每天去菜市场买菜这一非常生活化的行为,耳边回响的都是外国话,时刻都提醒着你是远离家乡的。”李陈说。
李陈经常在晚上和父母进行微信群视频,三个人一起聊天让他非常开心。他也常给奶奶打电话,自己讲话也不多,只是听奶奶讲。母亲身体不是很好,他让母亲辞去了工作,他每月寄钱回家。家人是他在越南唯一的牵挂。
低廉的劳动力正使富士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越南开设更多的工厂。一组数据显示,为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等品牌加工制衣的申洲国际计划2019年下半年在越南增加5000名工人,增幅将近50%。看着越南本地一线工人的生活,李陈又感觉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越南本地工人工资不高,李陈所在的家具厂工人每月工资只有300美元(约合2022元人民币),过年这一个月也才400美元(约合2697元人民币)。工厂给工人提供午饭,李陈经常看到他们吃完后还往塑料袋里装饭菜,以便带回家晚上吃。“在中国,现在肯定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了。”李陈说。
在新渊以及胡志明市工作的工人大多来自更贫穷的越南西部,也有不少柬埔寨人到此务工,经常是一家几口人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李陈觉得现在越南人的生活状态就像二三十年前的中国。“中国的移动支付多方便啊,扫个二维码就可以了,即使在我家这个小镇上出门都不用带现金。但是在越南,只有中国超市可以使用小额的微信支付,越南本地也有移动支付平台,但是还需要验证码,很不方便。”李陈所在的地方也不能在手机上点外卖,只能直接打电话到饭店点餐,这些时候他总是感觉中国真好。
但越南的生活节奏比较慢,不像中国有买房买车的压力,这一点是李陈喜欢的。以他的工资水平可以在越南过上很滋润的生活,但李陈是家中独子,自己也始终舍不得家乡,回家一直在他的未来计划当中。
曾做过一些副业
有一段时间他把越南晒干的热带水果卖到中国,但销量并不好。后来他在工业园区租了一间小店铺,从阿里巴巴上批发了5000元的瓜子、花生、鸡爪到广东,然后叫广东的货运公司运送到越南,打算业余时间将这些小吃卖给园区里数量不少的中国人。这些食品到了越南价格都会翻倍,李陈觉得这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但最终由于工作繁忙无力照料,买来的食品卖了一半送了一半,最后店铺也退租了。
李陈刚到越南新渊工业园时,附近只有三家中餐馆,现在已经有十多家。这些中餐馆一盘土豆丝卖到了8万越南盾(约合23元人民币),对于当地的生活水平来说算是很高的价位了,餐馆老板一个月至少可以赚两三万元人民币。想想自己在餐馆待的三个月,这也是他错过的一门生意。
最终,他还是决定专注家具厂的工作,毕竟精力有限。去年,他用在越南挣的钱,在中国家乡小镇买了一套30万元的房子。他打算今年和小美结婚,这套房子将成为他们在中国的住所。“如果小美生了小孩,就带回国交给我妈带。我们两人继续在越南工作,除了日常开销和小孩的奶粉钱,再攒够一套房子的钱我们就回来,到时候在小城里做一点小生意,能养活自己就行。”李陈如此规划未来。
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他在越南少则还需要待5年,多则8~10年。16岁走出学校时,李陈没想到规划这样的生活。当年跟他一起在电子厂工作的同学,2013年结了婚,2014年生了小孩,现在在小镇开了家奶粉店,看上去过得也不错。李陈觉得,他只是比同学多走了一段路,他们的终点是一样的,只是希望在熟悉的地方过上平淡幸福的生活。
·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黄月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