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伦堡的日子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tentw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到纽伦堡的时候,我对这个城市几乎没有一点了解,唯一知道的就是在纽伦堡的那场二战后赫赫有名的大审判,这个认知让我心目中的纽伦堡罩上了一层寒冷的铁灰色。
  习惯了上海这个繁华城市的我在纽伦堡仿佛回到了十九世纪,满眼的建筑尽是暗红色调。上海到处林立的高楼大厦在纽伦堡成了非常稀罕的事物,反差巨大。
  在他乡为异客,虽然时常有些想家,但却并不怎么寂寞。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在纽伦堡这样一个大城市自然也不例外,平时三五好友在一起聚餐出游,日子过得倒也快意。时间长了,对纽伦堡这个城市倒也了解了不少。
  
  
  “日耳曼之眼和耳”
  
  纽伦堡是德国巴伐利亚州仅次于慕尼黑的第二大城市,到现在,历史已近千年。最早由亨利三世国王将这块土地赐予Sigena,他的一个仆人。由于纽伦堡处在中欧数十条商路的重要节点上,所以发展迅速,成为一个繁荣的都市。而建立在商业基础上的纽伦堡那浓厚的商业气氛在中欧各大城市中也算是独具特色。商业上的发达使得纽伦堡在德意志地区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12至16世纪成为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非正式的首都,几乎所有的君主均在纽伦堡的帝王城堡中召开帝国会议。当时德意志的统治者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皇冠以及其下诸王王冠都曾被保存在这里,为帝国自由市。著名的马丁路德把它称之为“日耳曼之眼和耳”。
  当神圣罗马帝国灭亡,文艺复兴的光辉很快也照耀到了这座古城。15至17世纪,该城吸引很多艺术家和科学家到此,纽伦堡成为艺术中心。不朽的绘画雕刻大师丢勒成为了德国人永恒的骄傲。自此之后这座城市愈发光彩耀人,发现欧姆定律的物理大师欧姆在这里当过教授、校长,黑格尔在这里完成了经典的《逻辑学》,费尔巴哈、歌德、席勒均在此留下了他们的印记。就连俄国人柴科夫斯基的芭蕾剧《胡桃夹子》中的剧情也是发生在圣诞夜的纽伦堡市政厅。当然我们中国人最为熟悉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故乡也在这里。
  跟绝大部分的德国城市一样,宗教在这里打下了深深的印记。纽伦堡有三座教堂:最为著名的圣罗伦茨教堂,是建于1270年至1477年的哥特式大教堂。教堂天顶上有圣玛丽亚受孕预告的浮雕;弗劳恩教堂,正面镶着安有卡尔四世及七名王储模型的报时大钟;塞巴尔德教堂,内有盛放圣徒(Sebald)骨的金龛。它们都是具有典型哥特风格的教堂。不过现在它们作为教堂的作用并不大于被人参观的艺术建筑,在欧洲信教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每个礼拜做弥撒的人也都是稀稀拉拉的,现在欧洲的教会我认为与其说是一种宗教更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虽然潜移默化到西方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却早没了以前的神圣与至高无上。
  纽伦堡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阿迪达斯最初在这里发家,西门子在这里成型,它是世界上的“玩具之都”。1835年这里有了德国的第一条铁路,有着发达的水路运输交通网,现在它依旧是德国南部仅次于慕尼黑的中心城市。现代气息已深深印在了这座城市的骨子里。
  
  风情之城
  
  在纽伦堡的日子是令人怀念的,在晴朗的天气去纽伦堡的中央广场前,看流浪汉和纽伦堡音乐学院的学生同街卖艺,在这里没有身份的高低,咏叹调与杂耍并行不悖。有些街头的朋克们放着震天响的舞曲,拿着喷笔糊涂乱抹,这种涂鸦的人现在都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涂鸦艺术家”。更绝的是一个亚洲小老头,身披黑衣头戴方帽,八字小胡迎风飘摆,他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让人给他奉上银子:人家会给老外写中文名字。在中央广场正中有一座美丽泉,说是喷泉其实是一座八角形金字塔,塔上装饰40座雕像,镶金环的铁栏高七米,十分美丽,传说绕金环三圈,一面绕行一面许愿,愿望便能实现。世界各地的游客来了之后必然会转上一转以期给自己带来好运气。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幸运环的原始意义其实是祈福生子,相当于咱们的送子观音,不知道转过的男士们知道这个意义之后会有什么想法……这个中央广场在圣诞节的时候便成为了一年一度的圣诞市场的地点,这可能是德国最有名的圣诞市场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如果要感受圣诞的气氛,这里是最好的选择,戴着红色的圣诞帽,在临时的酒馆前小坐,吃点德国姜饼,再喝几杯圣诞红酒,和认识不认识的朋友谈天说地,那微醺而又满足的感觉实在是再棒没有了。
  心情郁闷的时候可以沿着佩格尼茨河漫步,欣赏这条将纽伦堡一分为二的清澈河流,心情立马豁然开朗。丢勒的故居便在河边不显眼的地方。这位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家在屋旁留给了我们俯卧地上满眼忧伤的兔子。穿越了国王门,有一个“手工工场”,以前是一个工匠的院落,现在存放着中世纪手工艺品、金币及其它珍贵金属硬币,并出产著名的纽伦堡姜饼。要接受艺术的熏陶的话,那坐落于谷物市场的德国国家博物馆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建于1851年,旨在拯救德国的文化遗产,这是用于保护德国艺术和文化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拥有史前和早期大批的文物,画作除了丢勒作品之外,还收藏有施特斯的作品,及1492年马丁贝海姆制作的世界第一个地球仪。当然最重要的是国王大街,这是纽伦堡最主要的商业大街,相信绝大多数身在纽伦堡的男士对这条街是又爱又恨,要知道陪老婆或是女友来“血拼”可是身为男人的义务之一。当然在这条街找一间别致的咖啡馆、邀三五好友在阳光下喝咖啡、吃冰淇淋享受一下美妙的生活还是非常惬意的。
  
  德国是一个古堡之国,著名的古堡几乎比比皆是,既然到了纽伦堡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皇帝堡。它是霍亨施陶芬王朝的皇帝红胡子腓特烈在十二世纪时所盖,十五到十六世纪建成现在的模样,它巍然矗立于旧城之上,城墙有五公里长,筑有四个主要关口及八十个防御城。该城堡有一个深约60米的古井和双重结构的礼拜堂,上到塔顶的时候可以远眺全城的风景,可谓是纽伦堡的中心建筑。皇帝堡附近还有一个男爵堡,它是十一世纪时统治德意志第一帝国的Salier王朝所盖的第一座皇家城堡,另一侧已经作为青年旅馆之用的建筑,则是由当初的皇家马厩改成的。十六世纪,皇帝堡曾加强防卫工程,城墙上都带有枪眼,所有宫中的工作人员都住在外围城堡的半木造屋里,这样的森严戒备的效果如何呢?传说中行将被处死的强盗Eppelein,策马一跃,神奇地越过了皇帝堡的城墙得以逃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幽默。今天这座城堡早就不再是皇室贵族的禁脔,它的附近建有很多温馨舒适的小酒馆,当走累时,可在这里小坐,享受纽伦堡著名的弗兰肯烤香肠加啤酒的美味。
  
  纽伦堡的中国留学生
  
  在出国之前有位老师就对我们这群即将出国的学生说过德国并不是天堂,当时满怀着对国外憧憬的我们并没在意。可出了家门才知道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每年的寒暑假纽伦堡就会挤满了从经济不发达的东德地区赶来找工作的中国学生。他们在国内都算得上是天之骄子,可是在这里就必须在德国人的工厂里出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当然同时还必须团结起来跟工厂里那些讨厌的老工人和工头作坚决的斗争。在干活的时候我们常常戏言,为什么当年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回来会组建共产党呢?估计也是与我们一样被万恶的资本家残酷压榨过的吧?在留学的生涯中,不论男女生都会练就一副做菜的好手艺。德国菜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用难吃来形容,大肉酱汤加上一大堆蔬菜就是德国菜永恒不变的主题,如果不想虐待自己的胃,也不想挨饿的话,那只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此在平时聚餐的时候大家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做上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让德国人留口水。如果实在懒得干,偶尔去一次中国餐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在国外的中国餐馆的中国菜绝大部分为了迎合德国人的口味而作了相当大的变化,但中国人烧出来的东西依然是那么的美味。
  在纽伦堡一年中最难受的一天莫过于国内过春节的时候,每逢佳节倍思亲,女生们常常电话打着打着便呜咽了起来,而男生们则常常做出一副坚强的面孔将一切烦恼都暂时挥去,让家人不必为了万里之外的游子担心。电话之后一个人在房间中的孤独感受简直可以让人发疯,因此各个大学的中国人学生会都会在这天举办一场春节联欢晚会,让欢乐的气氛冲淡那思乡的离愁。在这个时候大家唱着跳着,用欢乐的泪水挥别旧的一年,并许下最美好的祝愿——纽伦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其他文献
刘利要好友“学习红军”,从而改邪归正,克服阿喀硫斯之踵,不再当第三者。不由让我想起从前看过的一位老作家的小说,其中有段描写,刻画主人公一心想走农业合作化道路遇到不少阻力,其中包括他老伴的反对,他觉得这很简单,只要带她到北京见一见毛主席,老伴的思想肯定可以转变。如今我已经忘了那位老作家的姓名以及小说的名字,倒是这段描写一直印象深刻。因为简单、朴素,也夸张,但很符合那老农的性格。只是没想到,这样的老农
期刊
所谓“单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至少曾经重要过。改革开放以前,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有”;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衙门里去办事,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便几乎一定要问这句话。  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  单位首先是“饭碗”。一个人,如果
期刊
上海人想到崇明,通常会第一时间条件反射出两样事物:崇明蟹和来自崇明的出租车司机。  崇明蟹通常个头较小,可肉质紧致结实,档次和价位虽比不上太湖流域的大闸蟹,也不大能上台面,但自有一番朴实家居的鲜美味道。其貌不扬,却暗藏玄机,上海人是蛮喜欢吃的。  上海的哥清一色全是上海人。除了城里的,这些出租车司机大多来自崇明。刚到上海的崇明司机,时常态度谦虚地请乘客指路,用口音浓重的崇明话说,“我刚刚开始开,路
期刊
绍兴路以前叫爱麦虞线路,隶属法租界,花园洋房,高级公寓,新式里弄,遍植梧桐及花坛。一些知名人士,如旧上海市长吴国祯、黑帮大亨杜月笙、交际花王吉等,均在此置备产业。作为上海市保护建筑的绍兴路9号,属法国警察博物馆。博物馆内设俱乐部,有舞厅、剧院、咖啡室、吸烟室,供法国公董局的警察以及家属消遣。细节部分Art Deco的风格,比如一个个唇印,遍布在这里、或者那里。  到了周末,绍兴路比如时巴黎的荣军院
期刊
当弄堂门口那家开了十几年的油豆腐粉丝汤摊头随着拆迁消失在满街的汉堡包和奶茶里的时候,你突然怀念起了那曾经存在过的,每天的“小吃时光”。  上海人把“吃小吃”唤作“吃点心”。记得小时候上学,早上早点是一碗小馄饨二两生煎馒头或是小笼馒头。那时候,新闸路上的生煎馒头店生意很好,有很多人排队;于是就隔夜预先买好牌子,第二天来用;这里生煎馒头也确实做得很好,底部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既软且松,一咬一口汤
期刊
经过淮海中路上的启华大厦门口时,如果抬头看一下,会发现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几面外国的国旗,其中就有一面红白黑相间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旗帜,这里便是我们这次要采访的埃及驻上海总领事馆。      埃及总领馆位于启华大厦17楼和19楼,它创建于1999年,管辖着上海、安徽、浙江、江苏和江西这些省市与埃及相关的事务。19楼主要处理领事事务,目前在总领事馆负责领事工作的有总领事和副总领事两位外交官、一位秘书
期刊
我出生在寒冷的冬天,在一个少雪但阴冷的城市里。我从医院里出来就住在外婆家,由外婆照顾着。外婆家是那种老式的房子,南方城市是没有“暖气”这种神奇的东西的。在一年最冷的时节里,外婆用大大的木盆给我洗澡,取暖器散着橙色的温暖的光,令人怜爱的浅粉色皮肤下藏着勃勃生气,然而那样小小的身躯又让人忍不住怀疑它真正的生命力。  小时候我喜欢周末时候淮海路上的灯,曾经我在绚丽的声色光影中看到一个和自己一般大的女孩儿
期刊
记忆像落叶,入土无痕,我怎么也想不起这死者的名字来,我管他叫亭子间先生。   他卖文为生,常差我:“小俊,你替我拿拿稿费。”稿费不多,但那时钱经用,状元楼的包饭桌,一个月才三块钱,他有病,就叫我吃了,胜过今日的鱼翅。   他常去楼下灶披间的男旦家玩,傍晚男旦去戏院,后面跟着些孩子笑他,他回一声“触气”,后来由亭子间先生护送他到弄堂口。  唱小旦的在游艺场占了两个位子,亭子间先生就叫我陪他去看戏,捧
期刊
我国所有城镇,以及一些大都市中,都有一家以至几十家“酱园店”,酱园店既卖酱油、醋、麻油,还卖由鱼肉和蔬果制成的酱状食品,如:虾酱、蟹酱、花生酱、芝麻酱、梅酱、豆瓣酱、辣酱和用酱或酱油腌制的各色酱瓜、酱菜、甜萝卜等。有荤有素,供人们烧菜、调味、下酒和吃粥菜肴。  在古代,没有酱园店的乡村山区,就有小贩们将油、醋以及各种酱制食品挑担奔走。有的敲梆,有的打小锣,也有的高声叫喊,引主妇前来购买。  酱园店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