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精英型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高校中出现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及自身素质等原因而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特征和形成原因,提出了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实施系统和持久的个性化支持、重视职业测评和就业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以及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等方式来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指导与帮助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到2010年已达到630万。因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增速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及类型
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困难的人员。一般是指残疾人、大龄下岗职工、城市郊区占地农转非群体和劳改教释放人员等。但是,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没有太大变化,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或因自身条件限制原因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境地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造成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客观原因,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以分四大类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和女毕业生群体。
1.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大多家境贫寒,从小受到的教育、培训较少。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物质条件困乏,他们处处感觉低人一等,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造成综合素质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电脑操作等技能不如其他同学,降低了自身竞争力。再加上此类学生社会关系少,获得就业信息、就业推荐机会少等原因使得他们成为了就业困难群体。
2.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
自身存在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在择业就业面试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遭到冷遇和歧视,背上沉重的就业包袱,导致许多人在个性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和自尊心受挫等心理问题。
3.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的权重占到50%以上。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而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女生就业群体。
由于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狭隘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
1.就业综合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高校困难群体绝大多数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也不乏有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抗压能力差,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毫无竞争力,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不能立即就业者。
2.就业或创业信心不足。
部分毕业生因为外貌特征无明显优势、就读学校不是名牌、所学专业就业不景气、技能特长不突出、综合素质较低,或是多次受挫、遭人歧视等原因,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就业或创业的自信心不足。特别是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或形象不好,不具有正常人寻找工作的优势,自卑心理很强。
3.就业态度被动,就业目标不明确。
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只寄希望于学院的就业指导办公室或者职业指导老师的就业岗位推荐;还有认为要靠关系才能成功,不承认实力才是就业市场上的“通行证”,就业态度被动。另一方面,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最适合干什么,对前途感到迷茫,同时也不知道用人单位最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的人才。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
1.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需求增长不平衡。
随着高校扩招,大中专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加,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2009年和2010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610万和630万,短短十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5.5倍。而同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增长并没有那么快,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在这种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显得更加艰难。
2.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高校的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操作技能不强,特色不鲜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人才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差,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基本上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未能实现全程化指导。据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所做的调查显示,52.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由于就业指导教育时间安排明显滞后,大一、大二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想听就业指导课却没有安排,到大四可以参加了,却又忙于考研、考证、找工作,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这样的安排造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
4.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预期非理性化。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不考虑自身条件,只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就业,对就业单位的选择预期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异,对主观预期的收入水平高于实际市场价值。就业预期的非理性表现必然导致求职过程的难度加大,寻找与磨合过程加长。
四、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1.积极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
高校职业指导是滴水穿石、耳濡目染的工程,因此,需要尽早抓起。高校可以针对问题前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即在实现就业前期做好早期发现问题、早期确定问题、早期解决问题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防问题恶化。积极建立多梯度、多阶段、多目标的系统的职业指导预防体系,保证各种问题的妥善解决。
2.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
毕业生就业时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保证职业指导的效果。并通过建立动态的“就业困难群体”档案,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采用有针对性地推荐和带领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参加招聘等方式帮扶其就业。
3.充分利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
高校职业指导师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大纲》科学合理地开展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工作,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拓展训练、团体指导、实习演练、自我调查、社会实践等教学训练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能力。
4.重视职业测评和就业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实现人与职业最佳匹配的一个前提是学生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因此,个人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的测评和人格类型的界定就成为职业指导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因此,开设职业测评与咨询室,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个性化的职业心理测评就成为实现人职匹配的关键一环。此外,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心理上会产生很多困惑和焦虑,提供个别的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成为形成学生正确择业观念,纠正学生不良择业心态的重要途径,尤其应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择业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择业心态。
5.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
在就业市场开拓方面,高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选定目标就业市场,积极探索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就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并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保持信息畅通,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扩大宣传力度,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速度,指导毕业生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等。通过信息指导,让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便主动投身到择业过程中,避免盲目性。
五、结语
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应坚持以人为本、人职匹配,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早地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了解自己的特性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要求,在校期间就尽可能地做好职业知识、能力、技能等的积累,帮助学生找好、找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形成一个以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为核心,以家庭辅助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引导,以政策落实为依托的四位一体化教育体系,通过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2]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94,175.
[3]彭军.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2008,(2):82-84.
[4]梁绍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当代置业教育,2010,(9):55-58.
[5]米学芹,夏林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6]王尔新.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指导与帮助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到2010年已达到630万。因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增速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及类型
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困难的人员。一般是指残疾人、大龄下岗职工、城市郊区占地农转非群体和劳改教释放人员等。但是,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没有太大变化,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或因自身条件限制原因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境地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造成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客观原因,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以分四大类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和女毕业生群体。
1.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大多家境贫寒,从小受到的教育、培训较少。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物质条件困乏,他们处处感觉低人一等,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造成综合素质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电脑操作等技能不如其他同学,降低了自身竞争力。再加上此类学生社会关系少,获得就业信息、就业推荐机会少等原因使得他们成为了就业困难群体。
2.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
自身存在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在择业就业面试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遭到冷遇和歧视,背上沉重的就业包袱,导致许多人在个性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和自尊心受挫等心理问题。
3.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的权重占到50%以上。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而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女生就业群体。
由于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狭隘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
1.就业综合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高校困难群体绝大多数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也不乏有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抗压能力差,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毫无竞争力,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不能立即就业者。
2.就业或创业信心不足。
部分毕业生因为外貌特征无明显优势、就读学校不是名牌、所学专业就业不景气、技能特长不突出、综合素质较低,或是多次受挫、遭人歧视等原因,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就业或创业的自信心不足。特别是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或形象不好,不具有正常人寻找工作的优势,自卑心理很强。
3.就业态度被动,就业目标不明确。
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只寄希望于学院的就业指导办公室或者职业指导老师的就业岗位推荐;还有认为要靠关系才能成功,不承认实力才是就业市场上的“通行证”,就业态度被动。另一方面,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最适合干什么,对前途感到迷茫,同时也不知道用人单位最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的人才。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
1.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需求增长不平衡。
随着高校扩招,大中专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加,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2009年和2010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610万和630万,短短十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5.5倍。而同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增长并没有那么快,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在这种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显得更加艰难。
2.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高校的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操作技能不强,特色不鲜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人才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差,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基本上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未能实现全程化指导。据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所做的调查显示,52.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由于就业指导教育时间安排明显滞后,大一、大二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想听就业指导课却没有安排,到大四可以参加了,却又忙于考研、考证、找工作,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这样的安排造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
4.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预期非理性化。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不考虑自身条件,只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就业,对就业单位的选择预期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异,对主观预期的收入水平高于实际市场价值。就业预期的非理性表现必然导致求职过程的难度加大,寻找与磨合过程加长。
四、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1.积极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
高校职业指导是滴水穿石、耳濡目染的工程,因此,需要尽早抓起。高校可以针对问题前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即在实现就业前期做好早期发现问题、早期确定问题、早期解决问题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防问题恶化。积极建立多梯度、多阶段、多目标的系统的职业指导预防体系,保证各种问题的妥善解决。
2.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
毕业生就业时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保证职业指导的效果。并通过建立动态的“就业困难群体”档案,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采用有针对性地推荐和带领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参加招聘等方式帮扶其就业。
3.充分利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
高校职业指导师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大纲》科学合理地开展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工作,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拓展训练、团体指导、实习演练、自我调查、社会实践等教学训练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能力。
4.重视职业测评和就业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实现人与职业最佳匹配的一个前提是学生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因此,个人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的测评和人格类型的界定就成为职业指导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因此,开设职业测评与咨询室,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个性化的职业心理测评就成为实现人职匹配的关键一环。此外,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心理上会产生很多困惑和焦虑,提供个别的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成为形成学生正确择业观念,纠正学生不良择业心态的重要途径,尤其应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择业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择业心态。
5.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
在就业市场开拓方面,高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选定目标就业市场,积极探索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就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并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保持信息畅通,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扩大宣传力度,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速度,指导毕业生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等。通过信息指导,让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便主动投身到择业过程中,避免盲目性。
五、结语
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应坚持以人为本、人职匹配,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早地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了解自己的特性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要求,在校期间就尽可能地做好职业知识、能力、技能等的积累,帮助学生找好、找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形成一个以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为核心,以家庭辅助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引导,以政策落实为依托的四位一体化教育体系,通过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2]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94,175.
[3]彭军.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2008,(2):82-84.
[4]梁绍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当代置业教育,2010,(9):55-58.
[5]米学芹,夏林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6]王尔新.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