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将亚里士多德学说体系中的气象学传入中国.作为学术传教的一部分,耶稣会士此举是为了取代中国传统的气象观,从而达到传播信仰的目的 .当时,有少数中国士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将亚里士多德学说体系中的气象学传入中国.作为学术传教的一部分,耶稣会士此举是为了取代中国传统的气象观,从而达到传播信仰的目的 .当时,有少数中国士人以“格义”的方式将这些西洋气象知识援引到传统的中国学说之中,实现了西学中化.康雍乾时期,随着反教形势的发展,与西教密不可分的西学也受到牵连,士人对西学知识的吸收基本受制于“西学中源”的框架.这种类型的言说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甚至更晚.深入分析有清一代士人阶层对西洋气象知识的容纳、接受、改造乃至批驳,可以反映中西文化在长时段和结构性方面的一些深层次差异,以及在西学冲击下中国知识转型的艰巨和复杂.
其他文献
我们可以看到,早期汉语的交流实践之本性是无法基于对汉语语法和语义特征的考察而加以断定的,对交流实践之语用特征的考察是必要的.本文引入语气和语力这两个概念,回应“语法
叶适早年在政治上维护朱子,但治学“异识超旷,不假梯级”的叶适晚年从学理上批评朱子,确立永嘉学派独树一帜的学术史地位.叶适批评朱子的道统论、义利观、佛教观,是一个互相
精神分析的一个核心洞见,就是“主体性分裂”:“理智”底下,总有一个无法被缩减殆尽的“残余”.而精神分析上的“症状”,就是来自于该残余刺入日常生活.拉康借助索绪尔的结构
后安史之乱的中唐,因虐杀与相食所引发的人性危机,是韩愈、柳宗元等活动于贞元、元和年间的儒者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也是两人中唐危机介入的焦点领域.虽然两人因人生经历与生
G.A.科恩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但在政治哲学上,他的观点往往被混同于自由平等主义.实际上,科恩与罗尔斯等平等主义思想家有重要差别,这就是他力图在自由主义的平等原
关于禘、袷问题,学界纷争数千年.本文认为,作为大祭之禘,其表现有六:天祭二(于圜丘祭昊天、于南郊祭感生帝)、地祭二(于方丘祭大地、于北郊祭后土)、宗庙之祭一(即大禘)以及
联导论证自1971年被明确提出以来,在逻辑学界已受到广泛的讨论和研究.但与此同时,围绕其构成要素、结构图解等内容的意见分歧也较大.本文在批判性考察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发
为了解地方本科高校栏目建设情况,以福建省9所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为调查对象,对其栏目设置、载文量、下载及被引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各调研期刊基本都建设了特色栏目,
以《吕氏春秋》作为参照,可为《太一生水》研究提供新的尺度和思路.《太一生水》中的概念大多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但受战国中后期气论兴盛的影响,后者被加以“气”
基于对宋儒“求理于心之外”这一学术路向的反思,王阳明展开了对“心”与“理”之关系问题的思考.对阳明而言,“求理于心之外”意味着心与理的两分,而其更为实质的理论内涵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