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自办园初就确立了“融入孩子的世界,用爱聆听,用心感悟”的教育理念,努力尊重孩子的思想和个性,支持孩子富有个性的表达。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于孩子个性的尊重、接纳和支持都远远不够。
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都会,样样都好,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于是,望子成龙的家长给幼小的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孩子被迫奔波在各种培训的路上,其兴趣、需要被忽视,个性发展也成了奢谈。
教师们虽然懂得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指导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他们真正面对几十个孩子时常常会忽视孩子的个性,习惯于横向比较,用标准尺子衡量每个孩子,从而抑制了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优势智能也不一样,通过教育可以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支持孩子在最近发展区做更好的自己。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都是具体、特殊且独一无二的,并都会追求卓越。这表明,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卓越、超越自己的内驱力,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相信他们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创设适宜的环境,给予他们自主成长的空间,支持他们富有个性地成长。
支持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首先要了解孩子。2012年9月,杭州市西湖区启动了“发现儿童”的研究项目,我们在浙江大学徐琴美博士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客观地观察儿童,真正地读懂儿童,并对儿童的行为表现阳性赋义,支持儿童成为有个性的自己。“发现儿童”的行动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完美之处。
孩子不可能天生完美,教育也不可能将孩子培养成完美的人。因此,我们不需要用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每个孩子。正是因为现实中存在问题,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发现儿童”行动的实践又给予我们启示,所以我园开启了“不完美小孩”园本课程探索,旨在引导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真正地了解孩子,认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支持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是引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今天的我”比“以前的我”有进步,“将来的我”和“我期待的我”比“今天的我”更好,每个人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
在“不完美小孩”园本课程的探索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多角度持续观察、解读,了解孩子的特点;积极正面地引导,促进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孩子体验成功,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一、多角度持续观察、解读,了解孩子的特点
如果仅仅通过对一个时间点或对一个场景的观察、解读,容易对孩子形成片面的认识。孩子是在动态发展变化的,孩子的许多特质不一定在一个场景和短时间里表现出来,因此,只有多角度持续地观察、解读,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通常,我们会通过现场观察分析、视频记录观察分析、作品观察分析,向家长及孩子同伴了解等方法,多角度持续地了解孩子,以便看到更加完整和真实的孩子,发现孩子的特质。
比如,在对新入园幼儿的持续观察中,教师发现女孩贝贝在幼儿园中每天情绪都比较稳定,能跟随老师做游戏,吃点心、盥洗等生活活动也能独立完成,表现出挺适应幼儿园的样子。但是,贝贝很少有笑容,总是心事重重。于是,教师就此与家长沟通。没想到,家长反映贝贝最近在家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哭很久,而且一回家就黏着大人,一刻也不肯离开,跟以前相比很反常。经过观察、了解和分析,我们意识到其实贝贝也是存在入园焦虑的,只是在陌生环境中她会控制自己,而在熟悉的环境和亲人面前就表现出来了。
对类似贝贝这样在陌生环境中不敢表现自己真实情绪的孩子,如果教师不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了解,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孩子,也就不可能引导孩子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积极愉快地融入幼儿园生活。
又如,在中班“恐龙”主题活动中,别的孩子都开始动手制作“恐龙”了,小石头却几天都不动手,只看别人做,或者找机会帮同伴拿拿材料,做个助手。教师心想:小石头这么慢性子,是不想独立做吗?我要加以干预吗?转念一想:何不再耐心地观察一下小石头到底会怎么样呢?一个月后,其他孩子都陆陆续续完成了,小石头才开工。在制作的过程中,他拒绝同伴帮忙,除非是他主动邀请。直到此时,教师才发现,小石头不是不愿意做恐龙,而是谨慎地观察、准备,待有充分的把握时才动手做。在后续的观察中,教师还发现小石头在很多活动中都会先看先听,等搞明白情况才作出判断。比如,大家讨论一个话题时,他总是到后面阶段才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个新的区域出现时,他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参与……通过持续地观察,教师终于明白小石头不急于参与很多活动,不是因为性子慢、不积极,而是因为他比较谨慎,喜欢有把握地做事。这也许就是他处理事情的特点。
幼儿常常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想法等。因此,观察、解读孩子绘画也是了解孩子的很好途径。我们通过观察孩子作画的过程及呈现的作品,听孩子讲述作品中表达的故事,全面解读孩子的作品,了解孩子的特质及其所思所想。比如,婧婧在画“我像谁”时,先是迟疑了一会儿,在观望了一圈同组的小朋友后才在纸的最下方画了一个很小的猫头,然后就停笔了。教师问这是什么,婧婧说她像小猫咪一样微笑。当听到其他小朋友各自说像多种其他小动物时,她又受到启发添画了一只较大的兔子和一只小鸟。她告诉教師自己像开心爱蹦跳的小兔子,也像关心别人的小猫,还像爱唱歌的小鸟。如果仅仅看最后的作品,不持续观察婧婧绘画的过程,教师就只能看到她把自己比喻成很多小动物。而观察了她的整个绘画过程,教师认识到她愿意接纳别人的想法和意见,能根据他人的表达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多角度持续地观察、了解,使我们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 二、积极正面地引导,促进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孩子的自信心、积极性都来自于对自己的积极认识,而要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就需要外部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评价。
通常,我们通过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日常活动等途径,引导孩子发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和过去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让孩子在自我观察、分析、评价中慢慢正确地认识自己。
比如,在小班“认识自己”的主题活动中,第一部分,教师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照片或自画像,引导孩子们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特点,并将孩子们的各种表达制作成一个“特别的我”的展示墙。孩子们看看说说,了解到了每个小朋友都是不一样的。第二部分,教师引导孩子展现自己在幼儿园学会的本领。于是,有孩子展示自己满意的画,有孩子把自己满意的建筑作品请教师拍下来贴在墙上,等等。第三部分,教师引导孩子发现小伙伴的特点和本领。通过这个主题活动,孩子们发现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又如,在中班“我们不一样”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侧重两方面的引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人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或现象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开展合作游戏,体会在合作中每个人都可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孩子们商量午餐后去哪里活动。有的说到木地板上去玩积木,有的建议去院子里散步,有的主张玩大型玩具……建议有很多,那是不是都适合呢?在进一步讨论之后,孩子们把一些适合餐后进行的活动列成一张表贴在墙上,每周轮着玩。又如,在造“友谊船”的活动中,孩子们自主分工,生活经验丰富的孩子主动去找不漏水的材料,喜欢建构的孩子主动搭建船的架子,跑得快的孩子负责拿材料,胆子大的孩子常常去隔壁班借材料……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每个人都可以持有自己的观点,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特长。
再如,在大班“挑战自己”的主题活动中,一开始,每个孩子制定了自己的挑战目标,呈现在主题墙上加以分享。有的人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科学家,有的人的目标是要变得非常勇敢,等等。接着,教师组织孩子讨论“怎么实现自己的挑战目标”。这时,孩子们发现在制订自己的目标时需要更具体些,比如每天阅读、每天早起等。最后大家商量每人设计一本挑战书,第一页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封面,第二页画上自己的挑战目标,第三页记录过去已经做到的有关事情,第四页是现在的小目标,第五页后开始记录每天的具体表现。这些本子挂在班级进门的地方,大家相互提醒、及时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为成功而高兴,变得更加自信。连续跳绳成功的小朋友对自己充满信心,她要继续挑战花样跳绳;每天成功早起的小朋友说其实只要晚上早点睡,早上想着马上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不会赖床了。
在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每人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小名片,发现并强化自己的闪光点。小名片由教师和孩子共同设计制作,上面有照片和文字,照片包括自己的头像和活动场景。比如,擅长建构的孩子会展示很多建构作品和设计图的照片;会打网球的孩子则展示参与活动和各种奖项的照片;助人为乐的孩子则呈现生活中帮助小朋友的各种照片,等等。文字一般来自教师、家长和小伙伴的评价。这些小名片中记录的闪光点引导着孩子积极地认识自己,给予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以巨大的动力。
比如,锐锐小名片上有三张照片,两张记录的是锐锐和小朋友在下象棋,一张记录的是下了一半的棋谱。上面还有这样一段文字:“锐锐最喜欢下象棋,他总是和大宝对战。锐锐每下一步都能堵住大宝,大宝有点着急。但是,锐锐总是会退一步,让大宝再思考一下,大宝很喜欢锐锐。”小名片的呈现使锐锐为自己会下象棋而感到自豪,从而更喜欢下象棋。区域活动时,锐锐会主动教小伙伴下象棋,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自己的价值认同感和同伴对他的认同感都提升了。
又如,源源小名片上的名字叫“团团”,小名片中间贴着一张他最满意的双手握拳的照片,四周贴的是小伙伴和爸爸妈妈对他的评价。小希说美工活动时团团帮忙拿操作工具,小安说团团遵守班级规则,小米说团团帮助班级整理玩具,等等。爸爸妈妈的评价是:“乐意为小伙伴做力所能及的事,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肯定。”小名片上还特意留了一块可以贴点赞贴纸的位置。团团看到自己的小名片上已经贴了好几个小伙伴奖励的小爱心,非常开心。之后,他常常帮助小伙伴,还协助教师做事。
三、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孩子体验成功,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成功的体验能最大程度地激励孩子做更好的自己。因此,我们既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孩子体验成功,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1.关注日常活动,帮助孩子积累成功的体验
孩子们的成功体验需要日积月累,所以关注孩子的日常活动,使之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促进孩子的成长有着长期持续的影响。
比如,大班的玥玥不爱表达,在集体面前讲话会脸红紧张,但善于倾听,常常在阅读区长时间阅读。教师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玥玥在阅读区安静阅读的照片,分享了她所看的各种各样的书。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他们十分羡慕和佩服,常常到阅读区问玥玥在看什么书,她也很乐意回答。一段时间后,教师问玥玥是否愿意与大家分享在圖书角看过的故事,她接受了这个建议,每次阅读时都会创作一幅作品,将其和故事一起与小朋友分享。慢慢地,玥玥更喜欢阅读和创作了。
又如,男孩团团在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主动帮助自己小组把游戏材料全部整理好。教师拍下了他整理的全过程和整洁的桌面,并在集体活动中加以分享。从此,每次手工活动后孩子们都会主动整理了。团团也变得越来越积极,不仅在幼儿园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还努力学习叠被子、洗碗,变得更加爱劳动。
类似的小事在幼儿园每天都会发生,教师用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引导孩子去认识,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变得更加积极和自信。
2.支持长程活动,帮助孩子收获成功的体验
长程活动是指孩子围绕一个事件花较长时间去探索,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深入开展的综合性活动。活动的时间跨度越大,过程越曲折,孩子们付出的努力越多,成功的体验也就越深刻。长程活动有多人参与的,也有个人独立进行的。 我园每个班都有长程活动,有些来自教师的预设,有些来自孩子的生成。比如,在大班第二学期,大三班既有教师预设的“走进小学”等活动,也有孩子们自己生成的“心愿树”等活动。
“心愿树”是孩子们自己生成的活动,历时一个学期。这个班的孩子从小班开始就喜欢探究树,树皮、树叶、树的年轮、常绿树和落叶树等都是他们探究的对象。到了大班第二学期,孩子们觉得班里也可以设计、制作一棵很大的心愿树,把对伙伴的祝福挂在树上。创作开始了,第一个阶段是确定造型。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更仔细地观察了幼儿园里的树,画出了心目中心愿树的雏形。第二阶段是制作树干和树枝。孩子们认为树要高大,树干要结实,但在做的时候困难重重,用纸板太软,用树枝太细,最后他们求助于大人,用粗水管做了树干。由于在水管上画树皮很难上色,他们就用报纸给水管穿上衣服再画。他们有的负责粘报纸,有的负责揉报纸,有的负责画树皮的纹路。第三个阶段是做树叶等装饰部分。有小朋友说他看到的心愿树都有藤条,于是大家绕了藤条,并用细细的扭扭棒固定。然后,他们用绿色的纸做树叶,并把用各种颜色纸做的心愿卡挂上去。一天又一天,孩子们基本完成后还会根据同伴的建议进行调整。之后,部分孩子还给“心愿树”出了一本“书”,画下了他们和心愿树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比如,佳佳在前期画了很多想象中的心愿树,为后期做心愿树提供了参考;宝宝总是热心地帮助挂心愿卡,还说帮助别人特别开心。
个人的长程活动一般是鼓励特别专注于某一项活动的孩子或者有某项特长的孩子而开展的,比如支持在阅读区爱创作的孩子展示他的系列故事书,支持搭积木高手展现他的一系列动物积木造型,支持有画画特长的孩子举办个人画展,等等。
比如,可可绘画能力较强,他很想开个人画展,教师就全力鼓励、支持他。第一阶段,教师和他一起整理了前期的习作,发现习作少而零散,便建议他突出展现他最爱的变形金刚。第二阶段,可可增加了变形金刚的创作,有在KT板上创作的,有在白色T恤上创作的……如此经历了两个月。第三阶段,教师和可可一起在活动室一角布置了“你好,我的英雄们”的个人画展。画展使可可收获了很多来自同伴和大人的赞许,家长还制作了微信故事推送。在作品展出的日子里,可可会主动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会和教师说自己什么还不会画,想尝试画什么。他还多次在中午时间要求画画,不断丰富自己的作品,创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由此可见,拥有成功感,能激励孩子不断超越自己。
在“不完美小孩——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的课程实践中,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愿意表现、表达自己,乐意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教师们变得越来越懂得如何观察了解孩子,接纳和认可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尊重每个孩子的原有水平和独特的成长方式,采取适当的策略,支持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成长。今后,我们希望与家长、社区有更多紧密的合作,给孩子们一个有更多人相信、支持、欣赏他们的环境,陪伴他们做更好的自己。
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都会,样样都好,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于是,望子成龙的家长给幼小的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孩子被迫奔波在各种培训的路上,其兴趣、需要被忽视,个性发展也成了奢谈。
教师们虽然懂得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指导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他们真正面对几十个孩子时常常会忽视孩子的个性,习惯于横向比较,用标准尺子衡量每个孩子,从而抑制了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优势智能也不一样,通过教育可以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支持孩子在最近发展区做更好的自己。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都是具体、特殊且独一无二的,并都会追求卓越。这表明,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卓越、超越自己的内驱力,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相信他们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创设适宜的环境,给予他们自主成长的空间,支持他们富有个性地成长。
支持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首先要了解孩子。2012年9月,杭州市西湖区启动了“发现儿童”的研究项目,我们在浙江大学徐琴美博士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客观地观察儿童,真正地读懂儿童,并对儿童的行为表现阳性赋义,支持儿童成为有个性的自己。“发现儿童”的行动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完美之处。
孩子不可能天生完美,教育也不可能将孩子培养成完美的人。因此,我们不需要用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每个孩子。正是因为现实中存在问题,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发现儿童”行动的实践又给予我们启示,所以我园开启了“不完美小孩”园本课程探索,旨在引导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真正地了解孩子,认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支持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是引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今天的我”比“以前的我”有进步,“将来的我”和“我期待的我”比“今天的我”更好,每个人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
在“不完美小孩”园本课程的探索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多角度持续观察、解读,了解孩子的特点;积极正面地引导,促进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孩子体验成功,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一、多角度持续观察、解读,了解孩子的特点
如果仅仅通过对一个时间点或对一个场景的观察、解读,容易对孩子形成片面的认识。孩子是在动态发展变化的,孩子的许多特质不一定在一个场景和短时间里表现出来,因此,只有多角度持续地观察、解读,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通常,我们会通过现场观察分析、视频记录观察分析、作品观察分析,向家长及孩子同伴了解等方法,多角度持续地了解孩子,以便看到更加完整和真实的孩子,发现孩子的特质。
比如,在对新入园幼儿的持续观察中,教师发现女孩贝贝在幼儿园中每天情绪都比较稳定,能跟随老师做游戏,吃点心、盥洗等生活活动也能独立完成,表现出挺适应幼儿园的样子。但是,贝贝很少有笑容,总是心事重重。于是,教师就此与家长沟通。没想到,家长反映贝贝最近在家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哭很久,而且一回家就黏着大人,一刻也不肯离开,跟以前相比很反常。经过观察、了解和分析,我们意识到其实贝贝也是存在入园焦虑的,只是在陌生环境中她会控制自己,而在熟悉的环境和亲人面前就表现出来了。
对类似贝贝这样在陌生环境中不敢表现自己真实情绪的孩子,如果教师不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了解,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孩子,也就不可能引导孩子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积极愉快地融入幼儿园生活。
又如,在中班“恐龙”主题活动中,别的孩子都开始动手制作“恐龙”了,小石头却几天都不动手,只看别人做,或者找机会帮同伴拿拿材料,做个助手。教师心想:小石头这么慢性子,是不想独立做吗?我要加以干预吗?转念一想:何不再耐心地观察一下小石头到底会怎么样呢?一个月后,其他孩子都陆陆续续完成了,小石头才开工。在制作的过程中,他拒绝同伴帮忙,除非是他主动邀请。直到此时,教师才发现,小石头不是不愿意做恐龙,而是谨慎地观察、准备,待有充分的把握时才动手做。在后续的观察中,教师还发现小石头在很多活动中都会先看先听,等搞明白情况才作出判断。比如,大家讨论一个话题时,他总是到后面阶段才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个新的区域出现时,他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参与……通过持续地观察,教师终于明白小石头不急于参与很多活动,不是因为性子慢、不积极,而是因为他比较谨慎,喜欢有把握地做事。这也许就是他处理事情的特点。
幼儿常常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想法等。因此,观察、解读孩子绘画也是了解孩子的很好途径。我们通过观察孩子作画的过程及呈现的作品,听孩子讲述作品中表达的故事,全面解读孩子的作品,了解孩子的特质及其所思所想。比如,婧婧在画“我像谁”时,先是迟疑了一会儿,在观望了一圈同组的小朋友后才在纸的最下方画了一个很小的猫头,然后就停笔了。教师问这是什么,婧婧说她像小猫咪一样微笑。当听到其他小朋友各自说像多种其他小动物时,她又受到启发添画了一只较大的兔子和一只小鸟。她告诉教師自己像开心爱蹦跳的小兔子,也像关心别人的小猫,还像爱唱歌的小鸟。如果仅仅看最后的作品,不持续观察婧婧绘画的过程,教师就只能看到她把自己比喻成很多小动物。而观察了她的整个绘画过程,教师认识到她愿意接纳别人的想法和意见,能根据他人的表达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多角度持续地观察、了解,使我们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 二、积极正面地引导,促进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孩子的自信心、积极性都来自于对自己的积极认识,而要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就需要外部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评价。
通常,我们通过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日常活动等途径,引导孩子发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和过去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让孩子在自我观察、分析、评价中慢慢正确地认识自己。
比如,在小班“认识自己”的主题活动中,第一部分,教师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照片或自画像,引导孩子们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特点,并将孩子们的各种表达制作成一个“特别的我”的展示墙。孩子们看看说说,了解到了每个小朋友都是不一样的。第二部分,教师引导孩子展现自己在幼儿园学会的本领。于是,有孩子展示自己满意的画,有孩子把自己满意的建筑作品请教师拍下来贴在墙上,等等。第三部分,教师引导孩子发现小伙伴的特点和本领。通过这个主题活动,孩子们发现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又如,在中班“我们不一样”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侧重两方面的引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人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或现象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开展合作游戏,体会在合作中每个人都可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孩子们商量午餐后去哪里活动。有的说到木地板上去玩积木,有的建议去院子里散步,有的主张玩大型玩具……建议有很多,那是不是都适合呢?在进一步讨论之后,孩子们把一些适合餐后进行的活动列成一张表贴在墙上,每周轮着玩。又如,在造“友谊船”的活动中,孩子们自主分工,生活经验丰富的孩子主动去找不漏水的材料,喜欢建构的孩子主动搭建船的架子,跑得快的孩子负责拿材料,胆子大的孩子常常去隔壁班借材料……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每个人都可以持有自己的观点,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特长。
再如,在大班“挑战自己”的主题活动中,一开始,每个孩子制定了自己的挑战目标,呈现在主题墙上加以分享。有的人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科学家,有的人的目标是要变得非常勇敢,等等。接着,教师组织孩子讨论“怎么实现自己的挑战目标”。这时,孩子们发现在制订自己的目标时需要更具体些,比如每天阅读、每天早起等。最后大家商量每人设计一本挑战书,第一页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封面,第二页画上自己的挑战目标,第三页记录过去已经做到的有关事情,第四页是现在的小目标,第五页后开始记录每天的具体表现。这些本子挂在班级进门的地方,大家相互提醒、及时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为成功而高兴,变得更加自信。连续跳绳成功的小朋友对自己充满信心,她要继续挑战花样跳绳;每天成功早起的小朋友说其实只要晚上早点睡,早上想着马上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不会赖床了。
在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每人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小名片,发现并强化自己的闪光点。小名片由教师和孩子共同设计制作,上面有照片和文字,照片包括自己的头像和活动场景。比如,擅长建构的孩子会展示很多建构作品和设计图的照片;会打网球的孩子则展示参与活动和各种奖项的照片;助人为乐的孩子则呈现生活中帮助小朋友的各种照片,等等。文字一般来自教师、家长和小伙伴的评价。这些小名片中记录的闪光点引导着孩子积极地认识自己,给予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以巨大的动力。
比如,锐锐小名片上有三张照片,两张记录的是锐锐和小朋友在下象棋,一张记录的是下了一半的棋谱。上面还有这样一段文字:“锐锐最喜欢下象棋,他总是和大宝对战。锐锐每下一步都能堵住大宝,大宝有点着急。但是,锐锐总是会退一步,让大宝再思考一下,大宝很喜欢锐锐。”小名片的呈现使锐锐为自己会下象棋而感到自豪,从而更喜欢下象棋。区域活动时,锐锐会主动教小伙伴下象棋,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自己的价值认同感和同伴对他的认同感都提升了。
又如,源源小名片上的名字叫“团团”,小名片中间贴着一张他最满意的双手握拳的照片,四周贴的是小伙伴和爸爸妈妈对他的评价。小希说美工活动时团团帮忙拿操作工具,小安说团团遵守班级规则,小米说团团帮助班级整理玩具,等等。爸爸妈妈的评价是:“乐意为小伙伴做力所能及的事,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肯定。”小名片上还特意留了一块可以贴点赞贴纸的位置。团团看到自己的小名片上已经贴了好几个小伙伴奖励的小爱心,非常开心。之后,他常常帮助小伙伴,还协助教师做事。
三、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孩子体验成功,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成功的体验能最大程度地激励孩子做更好的自己。因此,我们既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孩子体验成功,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1.关注日常活动,帮助孩子积累成功的体验
孩子们的成功体验需要日积月累,所以关注孩子的日常活动,使之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促进孩子的成长有着长期持续的影响。
比如,大班的玥玥不爱表达,在集体面前讲话会脸红紧张,但善于倾听,常常在阅读区长时间阅读。教师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玥玥在阅读区安静阅读的照片,分享了她所看的各种各样的书。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他们十分羡慕和佩服,常常到阅读区问玥玥在看什么书,她也很乐意回答。一段时间后,教师问玥玥是否愿意与大家分享在圖书角看过的故事,她接受了这个建议,每次阅读时都会创作一幅作品,将其和故事一起与小朋友分享。慢慢地,玥玥更喜欢阅读和创作了。
又如,男孩团团在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主动帮助自己小组把游戏材料全部整理好。教师拍下了他整理的全过程和整洁的桌面,并在集体活动中加以分享。从此,每次手工活动后孩子们都会主动整理了。团团也变得越来越积极,不仅在幼儿园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还努力学习叠被子、洗碗,变得更加爱劳动。
类似的小事在幼儿园每天都会发生,教师用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引导孩子去认识,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变得更加积极和自信。
2.支持长程活动,帮助孩子收获成功的体验
长程活动是指孩子围绕一个事件花较长时间去探索,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深入开展的综合性活动。活动的时间跨度越大,过程越曲折,孩子们付出的努力越多,成功的体验也就越深刻。长程活动有多人参与的,也有个人独立进行的。 我园每个班都有长程活动,有些来自教师的预设,有些来自孩子的生成。比如,在大班第二学期,大三班既有教师预设的“走进小学”等活动,也有孩子们自己生成的“心愿树”等活动。
“心愿树”是孩子们自己生成的活动,历时一个学期。这个班的孩子从小班开始就喜欢探究树,树皮、树叶、树的年轮、常绿树和落叶树等都是他们探究的对象。到了大班第二学期,孩子们觉得班里也可以设计、制作一棵很大的心愿树,把对伙伴的祝福挂在树上。创作开始了,第一个阶段是确定造型。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更仔细地观察了幼儿园里的树,画出了心目中心愿树的雏形。第二阶段是制作树干和树枝。孩子们认为树要高大,树干要结实,但在做的时候困难重重,用纸板太软,用树枝太细,最后他们求助于大人,用粗水管做了树干。由于在水管上画树皮很难上色,他们就用报纸给水管穿上衣服再画。他们有的负责粘报纸,有的负责揉报纸,有的负责画树皮的纹路。第三个阶段是做树叶等装饰部分。有小朋友说他看到的心愿树都有藤条,于是大家绕了藤条,并用细细的扭扭棒固定。然后,他们用绿色的纸做树叶,并把用各种颜色纸做的心愿卡挂上去。一天又一天,孩子们基本完成后还会根据同伴的建议进行调整。之后,部分孩子还给“心愿树”出了一本“书”,画下了他们和心愿树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比如,佳佳在前期画了很多想象中的心愿树,为后期做心愿树提供了参考;宝宝总是热心地帮助挂心愿卡,还说帮助别人特别开心。
个人的长程活动一般是鼓励特别专注于某一项活动的孩子或者有某项特长的孩子而开展的,比如支持在阅读区爱创作的孩子展示他的系列故事书,支持搭积木高手展现他的一系列动物积木造型,支持有画画特长的孩子举办个人画展,等等。
比如,可可绘画能力较强,他很想开个人画展,教师就全力鼓励、支持他。第一阶段,教师和他一起整理了前期的习作,发现习作少而零散,便建议他突出展现他最爱的变形金刚。第二阶段,可可增加了变形金刚的创作,有在KT板上创作的,有在白色T恤上创作的……如此经历了两个月。第三阶段,教师和可可一起在活动室一角布置了“你好,我的英雄们”的个人画展。画展使可可收获了很多来自同伴和大人的赞许,家长还制作了微信故事推送。在作品展出的日子里,可可会主动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会和教师说自己什么还不会画,想尝试画什么。他还多次在中午时间要求画画,不断丰富自己的作品,创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由此可见,拥有成功感,能激励孩子不断超越自己。
在“不完美小孩——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的课程实践中,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愿意表现、表达自己,乐意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教师们变得越来越懂得如何观察了解孩子,接纳和认可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尊重每个孩子的原有水平和独特的成长方式,采取适当的策略,支持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成长。今后,我们希望与家长、社区有更多紧密的合作,给孩子们一个有更多人相信、支持、欣赏他们的环境,陪伴他们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