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从古至今学校思想政治课都是必修课,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但这次会议把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到了一个全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还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从习主席讲话中,不难理解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首要任务。学校思想政治课自然是重要的,但,育人要全过程全方位。学校思想政治课以外的其他各门学科同样要依据学科特点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即把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真善美、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学科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心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形成同向合力,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这就是学科思政,也即课程思政。
2000年,在世纪之交,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我国针对中小学开展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但是,一段时期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中小学教师甚至幼儿园教师片面重视升学率,重视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轻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轻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其实不少学科本质就有很多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具有很强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性和情感价值性。例如中小学的语文、外语、历史、地理、音乐等文科艺术类课程,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的实际教学,都有鲜明思政性和社会主义方向性,这些学科教师更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学科的思政教育使命。
作为数学、物理、化学、技术等理工科类课程就相对缺乏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就太多了,等待学科教师去研究发掘和应用,这既需要有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也需要花费一些功夫去探索。
我们几位教师长期奋斗在高中段(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数学学科教育教学一线, 2008年我地区实行新课改,我们提出“学科教学与情感价值观教育的融合”,开始在学科教学中发掘思政教育元素并积极开展学科思政,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我们就以高中段数学学科教学中几个数学概念为例,浅谈如何发掘应用学科教学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即如何开展学科(特别是理科)思政,守好本学科的一段思政渠、种好学科思政责任田,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例1:“集合”是高中段数学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由整体可引导学生类比班集体、班小组,再进一步引导我们是班集体的一员,应该爱护自己的班集体,要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班集体争荣誉争光,由此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也可由整体引导学生类比全体中国人组成的整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合元素有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它属于某个指定集合,要么它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这显然可类比我们对待自己的班集体或祖国,要绝对忠诚,不能有二心。
互异性: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元素不能有重复,可引申为我们不能占据两个位置,不能贪心,要坚持公平公正,这是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无序性:任意改变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它们仍然表示同一个集合。即集合中元素的排列不分次序,可“平等、自由、和谐、友爱”相处。
集合可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元素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元素a属于集合A可记作:a∈A。从这些知识可体现出数学的“真善美”。“真”,数学是现实世界现象的真实刻画真实抽象反映,真实的规律;“善”,数学是为人类造福,为人所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也是教育我们向善的;“美”,从这些简洁的记法、表示可体现出数学的简洁之美抽象之美。
例2:“函数”是高中段数学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一般地,给定非空数集A,B,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使得A中任一元素x,都有B中唯一确定的y与之对应,那么从集合A到集合B的这个对应,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其实质就是“唯一对应”。类比到现实社会即可开展思政教育,例如我们班级的每个同学都唯一对应自己的身份证号,这就是“公平、公正”。如果有同学对应两个身份证号,那一定会很多麻烦事情(可列举现实中的实例)也一定有令人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如果有同学连一个身份证号也没有对应,那不就是“黑户”了吗?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绝对不允许因为某人有钱权有势力就可以让其对应两个身份证号,也不会因为某人穷没有权势就不让其对应一个身份证号,任何人都是不多不少“唯一对应”。我们共产党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人民”即可类比为函数中的定义域非空数集A。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唯一对应”的中国梦。等等还可以类比展开很多思政教育。
例3:“向量”也是高中段数学课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力、速度、位移”。类比到我们学生,既有本领的大小知识的多少,又有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的方向性,是否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是否成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接班人,可见数学课与思政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于发掘应用学科教学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个别教师会认为耽误学生学习知识,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升学率,其实恰恰相反,利用思政教育是把数学知识类比到现实社会,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不仅受到了思想的洗礼,同时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社会的反映,是很有用的学科,加深理解了数学知识,自然会更有学习兴趣,成绩也会自然提高。
总之,积极发掘学科思政教育元素,开展学科思政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创造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奇迹。
从古至今学校思想政治课都是必修课,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但这次会议把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到了一个全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还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从习主席讲话中,不难理解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首要任务。学校思想政治课自然是重要的,但,育人要全过程全方位。学校思想政治课以外的其他各门学科同样要依据学科特点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即把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真善美、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学科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心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形成同向合力,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这就是学科思政,也即课程思政。
2000年,在世纪之交,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我国针对中小学开展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但是,一段时期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中小学教师甚至幼儿园教师片面重视升学率,重视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轻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轻视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其实不少学科本质就有很多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具有很强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性和情感价值性。例如中小学的语文、外语、历史、地理、音乐等文科艺术类课程,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的实际教学,都有鲜明思政性和社会主义方向性,这些学科教师更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学科的思政教育使命。
作为数学、物理、化学、技术等理工科类课程就相对缺乏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就太多了,等待学科教师去研究发掘和应用,这既需要有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也需要花费一些功夫去探索。
我们几位教师长期奋斗在高中段(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数学学科教育教学一线, 2008年我地区实行新课改,我们提出“学科教学与情感价值观教育的融合”,开始在学科教学中发掘思政教育元素并积极开展学科思政,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我们就以高中段数学学科教学中几个数学概念为例,浅谈如何发掘应用学科教学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即如何开展学科(特别是理科)思政,守好本学科的一段思政渠、种好学科思政责任田,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例1:“集合”是高中段数学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由整体可引导学生类比班集体、班小组,再进一步引导我们是班集体的一员,应该爱护自己的班集体,要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班集体争荣誉争光,由此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也可由整体引导学生类比全体中国人组成的整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合元素有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它属于某个指定集合,要么它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这显然可类比我们对待自己的班集体或祖国,要绝对忠诚,不能有二心。
互异性: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元素不能有重复,可引申为我们不能占据两个位置,不能贪心,要坚持公平公正,这是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无序性:任意改变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它们仍然表示同一个集合。即集合中元素的排列不分次序,可“平等、自由、和谐、友爱”相处。
集合可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元素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元素a属于集合A可记作:a∈A。从这些知识可体现出数学的“真善美”。“真”,数学是现实世界现象的真实刻画真实抽象反映,真实的规律;“善”,数学是为人类造福,为人所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也是教育我们向善的;“美”,从这些简洁的记法、表示可体现出数学的简洁之美抽象之美。
例2:“函数”是高中段数学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一般地,给定非空数集A,B,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使得A中任一元素x,都有B中唯一确定的y与之对应,那么从集合A到集合B的这个对应,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其实质就是“唯一对应”。类比到现实社会即可开展思政教育,例如我们班级的每个同学都唯一对应自己的身份证号,这就是“公平、公正”。如果有同学对应两个身份证号,那一定会很多麻烦事情(可列举现实中的实例)也一定有令人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如果有同学连一个身份证号也没有对应,那不就是“黑户”了吗?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绝对不允许因为某人有钱权有势力就可以让其对应两个身份证号,也不会因为某人穷没有权势就不让其对应一个身份证号,任何人都是不多不少“唯一对应”。我们共产党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人民”即可类比为函数中的定义域非空数集A。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唯一对应”的中国梦。等等还可以类比展开很多思政教育。
例3:“向量”也是高中段数学课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力、速度、位移”。类比到我们学生,既有本领的大小知识的多少,又有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的方向性,是否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是否成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接班人,可见数学课与思政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于发掘应用学科教学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个别教师会认为耽误学生学习知识,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升学率,其实恰恰相反,利用思政教育是把数学知识类比到现实社会,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不仅受到了思想的洗礼,同时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社会的反映,是很有用的学科,加深理解了数学知识,自然会更有学习兴趣,成绩也会自然提高。
总之,积极发掘学科思政教育元素,开展学科思政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创造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