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工课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包括折纸、剪纸、布贴、泥塑等,从小学到中学,手工课都在美术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聋哑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对物象的观察、表现能力。由于条件的局限,现在的手工课在有些地方和学校无法很好的开展,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忽视对学生手工作品造型的认识和审美感受,初中美术手工对于培养聋哑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让聋哑学生对物象的感受更加直观、真实。
关键词:教学气氛;聋哑学生;美术手工制作;对策分析
手工制作类教学是我校中学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漆画、十字绣、纸工、布贴等材料,以各种形式的艺术手段来完成作品。由于该教学内容本身含有手工劳技的成分,和其它课程的相比要自由的多,聋哑学生可以主观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上制作过程的新奇性、趣味性和结果总是能带来成功的喜悦,聋哑学生在整个制作活动中充满了愉悦,课堂气氛活跃,因此深受聋哑学生喜爱。手工制作类教学为聋哑学生搭建了一个冲破束缚,发挥想象的平台。对于培养聋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项才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聋哑学生在不断的进行创作,锻炼他们激发灵感的能力。同时,手工课也是一次团体合作的机会,在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下,团队意识的重要性早已经引起重视,手工课是让一个团体的灵感,能力互相融合的机会。作为美术教师,在我的实践教学中,我觉得手工课更能激发聋哑学生的兴趣,是聋生最喜欢的一种美术课型。这是结合美术教学的一些经验,谈谈初中美术教学手工制作部分的一些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聋哑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时,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温和自然时,学生会受到感染,进而愉快、积极地学习。我上了这堂课,让学生通过观看投影仪了解折纸花详细的方法与步骤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看完后我又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做。但是结果十分不理想全班就只有3,4个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折的不错,然后我让学生们探讨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问题当然就得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再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做,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老师在易错的地方要及时提出来,并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例如:在制作前,先规定纸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所以,这样做下来,差不多所有的同学都会做了,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觉得还算是成功了。接下来是让学生将花进行装饰,学生通过老师出示的花画,学生明白可以用贴画的方式进行制作,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采用的开始制作。学生的画法很新颖,其中有的学生折了好多花拼成一颗爱心,中间写上玉树两个字,表示有很多很多的人都关心这次地震带来的灾难,大家都用会爱心行动,鼓励他们,给他们力量。还有学生用铅笔将纸卷起来,卷成几种形状再拼起来,再花上一些花蕊然后做成花…..他们的想法都很多。
这节课同学们的积极性比较高,他们不仅仅学会了怎样折纸花,还运用了各种方法将花装饰的丰富多彩。这样,聋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作品,虽然有些不是很精美,但都富有创意,聋哑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也很满意和开心,事实证明,给聋哑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聋哑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聋哑学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聋哑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从而达到提升聋哑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聋哑学生先天性的不足更加需要这一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聋哑学生的视觉来参与感知,激发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的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这些资料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聋哑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告诉我他们见到的各式各样的戏剧脸谱。后来,我又在课堂上拿出一些聋哑学生更为熟悉的卡通人物面具,顿时聋哑学生的兴致更高了,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这些面具上的人物叫什么名字,是哪些片子里的,課堂一下活跃起来,聋哑学生个个都想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果然在作业时,聋哑学生设计出一个个令我感到惊喜的面具,有些学生制作的面具还融合了戏剧中颜色的含义,很有个性和特色。因此,多媒体在手工制作方面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很值得推广。
尊重聋哑学生个性,充分发挥聋哑学生创作力、想象力在美术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常说一件真的伟大的杰作,有一千个人赞美它,那么也一定有一万个人批评它。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在现在的教育中,聋哑学生越来越多的想象力早早的就被扼杀在摇篮里,而艺术贵在创新,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积极努力的保护并开拓聋哑学生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间。例如有个聋哑学生喜欢剪纸,另个聋生喜欢布贴,不能同时实现,这要如何准备材料?许多老师一定会按部就班,这节课讲什么就准备什么,这无形之中就给学生步下了天罗地网,把他们的思维牢牢地限制在框架之中。学生的创造力想要达到正无穷,那么我们给他的环境也应当是正无穷的。同时,我还对造型独特、制作精致的作品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表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尊重聋哑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聋哑学生只有在自己进行操作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运用杜郎口模式,减少老师机械讲授的过程,增加聋哑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聋哑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教育经历和环境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每个人每个作品都优秀出彩,完成的作业(制作的工艺品)并不能代表一切。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信心,我鼓励聋哑学生大胆的去制作,要积极努力去对待,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和教训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断的提高。同时我注意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只要聋哑学生的作品能够表现出艺术的特点就可以,美术课作业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应鼓励聋哑学生大胆地想象、深入思考,为了完善作品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教师的提议可以在制作中反复修改,或用完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来制作,根据自己的个性制作出一个“美”的作品。这样聋哑学生就可以快乐学习,学习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很多美术教师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中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培养创造创新的意识应该是学生自己做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聋哑学生自身培养创造力的意识并不强,加之聋哑学生自身在艺术方面的素养还不够,美术知识的储备也不够多,这使得聋哑学生很难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美术教师在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方面的水平都比较高,应该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向学生们渗透创造意识,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培养聋哑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唤醒他们的创造意识。
美术教师在聋哑学生对美术兴趣的理解,应该端正对于聋哑学生的研究,把握好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的艺术性与实践性的关系,仔细理解教学手工设计和应用的规定,了解聋哑学生的性格,不丢失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原有的实践性特点,也要使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拥有艺术性,循序渐进地培养聋哑学生的创造性。做到这些需要教师们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摆脱陈旧的不适合当代美术课的教学理念。
美术手工制作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聋哑学生学会制作某种物品,而是通过聋哑学生手工制作的过程,培养聋哑学生手、脑、眼等部位的协调能力,培养聋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因此美术手工制作课的存在不是一种让学生们放松自己的课程,而是对于培养聋哑学生创造力非常重要的课程,应该引起廣大师生的重视。不是所有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学都有问题,在对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进行改革时对于那些不错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应该保留,对于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更正,既培养聋哑学生的较高艺术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培养当代聋哑学生的创造力。相信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以往美术课往往都是教师传授技能要点,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聋哑学生做作业,教师辅导这几个固定的环节组成,本活动设计大范围地调整了课堂教学结构,把活动引入课堂,联系生活实际,营造文化气息和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聋哑学生想像力与创造性思维。采用多元化激动式评价,促进聋哑学生身心发展。聋哑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的设计、创作、竞争气氛中和愉快的欢笑声中,课堂营造得就像全家人一样气氛活跃。经教学尝试及课后调查,聋哑学生兴趣、信心倍增,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整个课堂活动有张有弛,有静有动。即具备了艺术课的内涵,又迎合了聋哑学生的审美要求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周遐.利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对学生进行动手教育[J].考试周刊,2015,(9):184-184.
[2]李美燕.怎样上好初中手工课[J].新课程·中旬,2014,(12):107-107.
[3]作者:纪玉攀《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第02期
关键词:教学气氛;聋哑学生;美术手工制作;对策分析
手工制作类教学是我校中学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漆画、十字绣、纸工、布贴等材料,以各种形式的艺术手段来完成作品。由于该教学内容本身含有手工劳技的成分,和其它课程的相比要自由的多,聋哑学生可以主观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上制作过程的新奇性、趣味性和结果总是能带来成功的喜悦,聋哑学生在整个制作活动中充满了愉悦,课堂气氛活跃,因此深受聋哑学生喜爱。手工制作类教学为聋哑学生搭建了一个冲破束缚,发挥想象的平台。对于培养聋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项才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聋哑学生在不断的进行创作,锻炼他们激发灵感的能力。同时,手工课也是一次团体合作的机会,在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下,团队意识的重要性早已经引起重视,手工课是让一个团体的灵感,能力互相融合的机会。作为美术教师,在我的实践教学中,我觉得手工课更能激发聋哑学生的兴趣,是聋生最喜欢的一种美术课型。这是结合美术教学的一些经验,谈谈初中美术教学手工制作部分的一些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聋哑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时,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温和自然时,学生会受到感染,进而愉快、积极地学习。我上了这堂课,让学生通过观看投影仪了解折纸花详细的方法与步骤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看完后我又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做。但是结果十分不理想全班就只有3,4个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折的不错,然后我让学生们探讨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问题当然就得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再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做,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老师在易错的地方要及时提出来,并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例如:在制作前,先规定纸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所以,这样做下来,差不多所有的同学都会做了,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觉得还算是成功了。接下来是让学生将花进行装饰,学生通过老师出示的花画,学生明白可以用贴画的方式进行制作,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采用的开始制作。学生的画法很新颖,其中有的学生折了好多花拼成一颗爱心,中间写上玉树两个字,表示有很多很多的人都关心这次地震带来的灾难,大家都用会爱心行动,鼓励他们,给他们力量。还有学生用铅笔将纸卷起来,卷成几种形状再拼起来,再花上一些花蕊然后做成花…..他们的想法都很多。
这节课同学们的积极性比较高,他们不仅仅学会了怎样折纸花,还运用了各种方法将花装饰的丰富多彩。这样,聋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作品,虽然有些不是很精美,但都富有创意,聋哑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也很满意和开心,事实证明,给聋哑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聋哑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聋哑学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聋哑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从而达到提升聋哑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聋哑学生先天性的不足更加需要这一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聋哑学生的视觉来参与感知,激发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的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这些资料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聋哑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告诉我他们见到的各式各样的戏剧脸谱。后来,我又在课堂上拿出一些聋哑学生更为熟悉的卡通人物面具,顿时聋哑学生的兴致更高了,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这些面具上的人物叫什么名字,是哪些片子里的,課堂一下活跃起来,聋哑学生个个都想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果然在作业时,聋哑学生设计出一个个令我感到惊喜的面具,有些学生制作的面具还融合了戏剧中颜色的含义,很有个性和特色。因此,多媒体在手工制作方面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很值得推广。
尊重聋哑学生个性,充分发挥聋哑学生创作力、想象力在美术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常说一件真的伟大的杰作,有一千个人赞美它,那么也一定有一万个人批评它。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在现在的教育中,聋哑学生越来越多的想象力早早的就被扼杀在摇篮里,而艺术贵在创新,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积极努力的保护并开拓聋哑学生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间。例如有个聋哑学生喜欢剪纸,另个聋生喜欢布贴,不能同时实现,这要如何准备材料?许多老师一定会按部就班,这节课讲什么就准备什么,这无形之中就给学生步下了天罗地网,把他们的思维牢牢地限制在框架之中。学生的创造力想要达到正无穷,那么我们给他的环境也应当是正无穷的。同时,我还对造型独特、制作精致的作品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表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尊重聋哑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聋哑学生只有在自己进行操作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运用杜郎口模式,减少老师机械讲授的过程,增加聋哑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聋哑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教育经历和环境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每个人每个作品都优秀出彩,完成的作业(制作的工艺品)并不能代表一切。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信心,我鼓励聋哑学生大胆的去制作,要积极努力去对待,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和教训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断的提高。同时我注意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只要聋哑学生的作品能够表现出艺术的特点就可以,美术课作业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应鼓励聋哑学生大胆地想象、深入思考,为了完善作品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教师的提议可以在制作中反复修改,或用完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来制作,根据自己的个性制作出一个“美”的作品。这样聋哑学生就可以快乐学习,学习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很多美术教师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中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培养创造创新的意识应该是学生自己做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聋哑学生自身培养创造力的意识并不强,加之聋哑学生自身在艺术方面的素养还不够,美术知识的储备也不够多,这使得聋哑学生很难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美术教师在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方面的水平都比较高,应该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向学生们渗透创造意识,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培养聋哑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唤醒他们的创造意识。
美术教师在聋哑学生对美术兴趣的理解,应该端正对于聋哑学生的研究,把握好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的艺术性与实践性的关系,仔细理解教学手工设计和应用的规定,了解聋哑学生的性格,不丢失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原有的实践性特点,也要使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拥有艺术性,循序渐进地培养聋哑学生的创造性。做到这些需要教师们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摆脱陈旧的不适合当代美术课的教学理念。
美术手工制作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聋哑学生学会制作某种物品,而是通过聋哑学生手工制作的过程,培养聋哑学生手、脑、眼等部位的协调能力,培养聋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因此美术手工制作课的存在不是一种让学生们放松自己的课程,而是对于培养聋哑学生创造力非常重要的课程,应该引起廣大师生的重视。不是所有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学都有问题,在对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进行改革时对于那些不错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应该保留,对于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更正,既培养聋哑学生的较高艺术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培养当代聋哑学生的创造力。相信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以往美术课往往都是教师传授技能要点,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聋哑学生做作业,教师辅导这几个固定的环节组成,本活动设计大范围地调整了课堂教学结构,把活动引入课堂,联系生活实际,营造文化气息和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聋哑学生想像力与创造性思维。采用多元化激动式评价,促进聋哑学生身心发展。聋哑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的设计、创作、竞争气氛中和愉快的欢笑声中,课堂营造得就像全家人一样气氛活跃。经教学尝试及课后调查,聋哑学生兴趣、信心倍增,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整个课堂活动有张有弛,有静有动。即具备了艺术课的内涵,又迎合了聋哑学生的审美要求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周遐.利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对学生进行动手教育[J].考试周刊,2015,(9):184-184.
[2]李美燕.怎样上好初中手工课[J].新课程·中旬,2014,(12):107-107.
[3]作者:纪玉攀《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第02期